廖化武藝一般,為什麼在關羽麥城被圍時他卻能突圍成功?

2021-03-05 圖圖說熱點


廖化在荊州失守,關羽被圍麥城之時,卻能夠突圍而出,主要還是因為關羽的原因。

廖化的武功高低我們暫且不論,但廖化絕不是一個平庸之人。他能夠擔任關羽的主薄,說明廖化是深受關羽信任的,而且也是有一定勇武和謀略的。

我們來看一下廖化麥城突圍的全過程。

關羽在襄樊之戰,中了徐晃計策,軍隊大亂,不得已率軍撤退。此時,呂蒙已經趁機取了荊州,而傅士仁和糜芳也投降了東吳。關羽得知了消息,怒氣衝塞,刮骨療毒的瘡口瞬時迸裂,昏絕於地。關羽,因為箭傷的原因,戰鬥力下降嚴重。

原本,關羽準備揮師奪回荊州。而奪了荊州的呂蒙,卻故意善待關羽出徵將士家屬,不但不準吳兵騷擾,還按月給與糧米;對於生病的蜀軍將士家屬,還派醫生給與治療。呂蒙善待蜀軍家屬的消息傳入關羽大軍,將士皆欣喜,再無戰心,開始紛紛逃散。

關羽傷重,士兵又逃散大半,在蔣欽、周泰、韓當等吳將的圍攻之下,不得已只能率剩下的三百餘蜀軍退守麥城。吳軍也尾追而至,四面包圍了麥城。

吳軍人多勢重,而麥城較小,不能長期堅守。關羽聽從了趙累的建議,決定向駐守上庸的劉封、孟達求援。麥城有了上庸軍的支援,關羽就可以堅持到蜀川援軍到來。關羽問誰敢突圍,到上庸求救。廖化主動請纓,而關平也請令願意護送廖化突圍。

關平的武藝是很高強的,而廖化的武藝也不弱。廖化在關平的護衛下,開門出城,正好遇到了吳將丁奉。關平奮力衝殺,擊敗了丁奉。廖化趁丁奉敗走之際,乘勢殺出了重圍,奔上庸而去。

廖化突圍而出,就是這麼容易。這是為什麼呢?並不複雜,因為關羽、關平父子,吸引了吳軍的主要注意力。

吳軍的目標就是關羽父子,對於廖化還真不在意。關平護送廖化殺退了丁奉,城外吳軍的注意力,都跑到了關平身上。吳軍最主要的目標是關羽,而關羽還在城內,吳軍也就鬆懈了。

至於廖化,在吳軍眼中,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嘍囉,跑了就跑了唄,誰都沒在意。這也是廖化被人稱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原因。在民間傳說和演義中,廖化的確有點太不起眼了。

除了這一個原因之外,廖化也是穿起故事發展的重要人物。廖化到上庸求援,劉封、孟達見死不救。廖化不得已,又跑到成都,去找劉備求援。這才最終導致了劉封被殺,孟達反叛的結果,而廖化也回到劉備身邊,故事非常圓滿。

上面的故事,都是《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老先生編寫的。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歷史上的廖化其實在關羽兵敗身死之後,投降了東吳。只是呢,廖化還是日夜想著回歸蜀川,於是詐死,帶著老母親,晝夜西行,奔蜀川而去。投降詐死,才是廖化最終能夠逃脫的真實原因。

廖化在返回蜀川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東徵的劉備,被劉備封為了宜都太守。廖化因為此舉,做到了對劉備的忠,對關羽的義,以及對母親的孝。所以,真實的廖化,其品格多被後世所稱讚。

廖化的武功戰績,相比諸多名將稍微遜色了點,但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他曾跟隨諸葛亮、姜維,數敗鎮守隴右的郭淮等部,還曾射殺南安郡太守遊奕。當時的人都說:「前有王句,後有張廖」。王即名將王平,歷史上的王平很厲害的。句即句扶,官至左將軍。而張即張翼,為左車騎將軍,廖化為右車騎將軍。

當時人的評價才是相對最實際的,廖化能跟王平齊名,已經說明了廖化,絕不是庸碌之輩呀。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只因劉備的一位義子心生反意,不願派兵救援!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的大將關羽在樊城與魏軍的守將曹仁對峙。不料在此時被東吳的呂蒙抄了後路,呂蒙偷襲了荊州,很快關羽的大本營江陵也被攻克,關羽只好帶著剩下的人馬駐紮在麥城。此時的關羽孤立無援,被團團圍住,無奈之下關羽只好詐降,自己帶著十餘親信突圍。
  • 揭秘:一代武聖關羽敗走麥城之謎
    而這時,關羽完全可以率領軍隊返回成都,而不是援救已經陷落的荊州,因為這樣做只能讓士兵集體倒戈投東吳或者喪失鬥志。第二次機會是在回援荊州的路上,大量士兵投降東吳。關羽還天真地和呂蒙和談,結果當然是否定的。關羽難道就沒有想到要逃走?他應該知道繼續拖延下去只有死路一條。第三次機會是關羽等人被困在麥城,關羽打算向上庸求救,派遣了廖化殺出重圍求援。但關羽為什麼自己不殺出重圍呢?
  • 關羽大意失荊州時,為什麼會敗走麥城-,直接逃回益州不行嗎
    實際上,關羽這個時候是有機會逃跑的,他至少有幾條路逃跑,這也是他唯一的逃跑機會,因為越往南,關羽就越逃,東吳已經完成了對關羽的包圍,只有關羽從襄樊前線撤退,才是最好的逃跑機會。關羽雖然在襄樊敗北,但仍有4~5萬荊州兵,他不能放棄荊州逃命,也不能放棄自己的部下獨自逃走,關羽雖然在襄樊戰敗,但他也不能放棄荊州逃命,他也不能放棄荊州逃命,關羽唯一要做的就是帶領軍隊奪回荊州三郡。
  • 茶館三國|小說中關羽鎮守荊州有多人輔佐?歷史真實情況究竟如何!
    其次是廖化。小說中,廖化在關羽率軍攻打襄樊時接替麋芳、傅士仁為先鋒[4],作為主要戰力,廖化在襄樊之戰中表現活躍。後關羽等人被圍困在麥城,廖化自告奮勇前往上庸求救[5]。歷史上,廖化雖然也留在荊州輔佐關羽,但史載其官職是「前將軍關羽主簿」,且廖化是否如同小說那樣在襄樊之戰中有積極表現並無記載。歷史上,廖化因關羽敗亡而屬吳,之後詐死才得以西歸[6]。
  • 關羽敗走麥城前提拔一人,輔佐蜀漢40年,差點生擒司馬懿_廖化
    原標題:關羽敗走麥城前提拔一人,輔佐蜀漢40年,差點生擒司馬懿一直被《三國演義》神化的關羽是東漢末年的蜀國名將,他早些年間跟隨大哥劉備南徵北戰,在獲封襄陽太守鎮守荊州後,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往增援反被擒,就連曹魏名將龐德也稱了關羽的刀下魂,曹操被逼無奈甚至還想遷都避其銳,好在司馬懿和眾臣的勸阻下曹操決定和孫權聯手對付關羽
  • 《三國演義》裡劉備的武藝如何?當不亞公孫瓚
    但是在關羽、張飛這等萬人敵熊虎將的光芒下,劉備的武藝並不出彩,以至於很多人有劉備是幫倒忙的負數這一誤解。其實放眼全書,劉備的武藝雖然稱不上驚世駭俗,但也堪稱可圈可點,三英戰呂布絕不是浪得虛名。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三英戰呂布時的戰況:"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
  •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蜀國大將廖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廖化為人正直、明辨是非,例如他幫關羽殺了杜遠。他雖然投奔關羽不成,但是在劉備入川之前,抓住了機遇,給自己創造了機會,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派。正史中相關描述如下: 欲從羽,羽不從,化乃拜別,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
  • 關羽失荊州後,為何執意退守沒名氣的麥城?考古驗證關羽臨終智謀
    關羽選擇的是第二條撤退路線,並下令堅守麥城。《三國志》載: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名不見經傳的麥城究竟有何重要,為什麼關羽在逃亡路上依然執意堅守呢?這還得從荊州獨特的地形說起。關羽敲定的最後據點是麥城。與襄陽、夏口、江陵這些重要軍事據點相比,麥城在整個漢末三國當中沒有絲毫的名氣,唯一出現在史籍當中的記載,便是關羽敗走麥城這一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麥城是關羽慌不擇路下的隨機選擇。麥城位於宜都和江陵之間,春秋時就已是楚國西部的重要軍事要塞。
  •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戰死沙場,其兩名部下卻奇蹟生還
    趙累又請命為關羽斷後,攔截前來追擊的魏軍和吳軍,關羽知道趙累這個決定將很難有生還的可能,拜了拜趙累後果斷突圍。等關羽一行人離去後趙累命令士兵砍伐樹木挖防禦工事駐防,曾經打退2次吳軍進攻。後來呂蒙分兵從水上繞到後方夾擊趙累,最終才拿下這個據點,繼續派兵捉拿關羽。
  • 「廖化作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讚美之詞:忠心耿耿的長壽大將軍廖化
    《三國演義》上說,廖化在荊州之戰中曾經突圍求援,單騎殺出去到上庸城,並求劉封出兵。並在被拒絕過後大哭離開,直奔成都而去……其實,這也是小說中的虛構情節,在關羽慘敗過後,廖化暫時投降了東吳。畢竟他只是一介主簿,而且是新上任,屁股都還沒坐熱的軍中小吏,既左右不了局勢,也決定不了成敗。
  • 歷史上的廖化並不平庸,千裡走單騎的其實是他,卻被嘲笑了千百年
    他加入劉備陣營的時間不詳,但從他一開始就擔任關羽帳下的主簿看。廖化精通文墨,不然也無法負責掌管文書的佐吏。足見他是文武雙全,而非一介武夫。 公元219年,蜀漢大將關羽疏忽大意,對東吳集團缺乏警惕,導致荊州被東吳名將呂蒙偷襲得手。不久,關羽兵敗身亡,時為關羽手下的廖化兵敗被俘,不得已投降孫權。
  • 關羽到底是誰殺的,呂蒙孫權還是馬忠,為什麼要殺關羽囚禁不行嗎
    比如說三國演義,關羽敗走麥城後,率領少數人從麥子城突圍,但是被東吳將領潘璋手下的部將馬忠所俘虜,按三國演義的說法,馬忠是用套索與長鉤絆倒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然後俘虜關羽的,之後關羽被押送到孫權那裡。這個時候,陸遜向孫權建議不要殺關羽,因為這會引來劉備強烈的報復,孫權覺得陸遜的話有道理,於是派人下令給呂蒙,結果傳達命令的人到了呂蒙的軍營時,呂蒙猜出來了使者的來意,根本不見使者,反而違抗孫權的命令,繼續追殺關羽,直到呂蒙成功地殺死了關羽,電視劇中還有呂蒙滿臉是血的鏡頭。
  • 各人的武藝都有什麼特長?
    蜀漢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這五虎上將,他們每一個都是武藝高強,能徵善戰。那麼,如果論智謀的話,誰高誰低呢?他們各自的武藝特點又是怎樣的呢?咱們就來分析一下。結論可能會令大家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討論武將的智謀,最重要是以什麼為依據呢?――當然是用計謀了。
  • 關羽賣棗為生,武藝是從哪學來的?看看關羽的父親是誰就明白了
    關羽本來不信關,而應該姓夏,關羽的父親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醫生,因為醫術高明而且為人正直,人們都對他尊敬不已,於是稱他為夏先生,夏先生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妻子,夫妻二人雖不富貴,但也活得自在。原來關羽從一出生就「面如重棗」,渾身紅彤彤的,而且兩道眉毛像蠶一樣,長著一對鳳目,惡霸府內的管家也在一旁提醒惡霸,這孩子日後如果長大成人,知道惡霸害死了他的父親,肯定會來找他報仇。於是惡霸找來了一個僕人,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把小關羽給扔到山裡餵狼。
  •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何不救?來看看真實原因,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關羽出兵的目的也非常簡單,如果成功便可以實現當年諸葛亮所倡導的《降中對》,如果成功那麼劉備便可以率領川軍出漢中,穿越秦嶺直指長安。起初關羽打得非常順利,敗呂常,圍曹仁,不過很快曹操便派遣了援軍,由于禁掛帥,龐德為先鋒火速前往援救曹仁。龐德乃是西涼猛將,他與關羽死戰。並用用毒箭射傷了關羽左臂,局勢一度對關羽不利。好在後來,關羽利用暴漲的漢水,讓兵士們圍堤築水,最終水淹了于禁七軍。
  • 廖化又是什麼樣子的人?
    相反,這句話是對廖化將軍的高度評價!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人,蜀漢名將。廖化曾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關羽北伐失敗後,廖化歸屬孫吳,用詐死之計,奔波千裡回歸蜀漢。這便是真正的千裡走單騎,劉備見到他後非常高興和感動,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劉備去世後,廖化轉拜丞相參軍,後為廣武都督,遷陰平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并州刺史,封中鄉侯。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是蜀漢中後期的國柱之才!
  • 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毫無爭議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忠將歷來是被大家歌頌的,說明這位大將是能夠信任的,三國時張飛、關羽和劉備結義的故事就流傳至今,曹操欣賞關羽的才能,好吃好喝的供著,結果關羽還是選擇回到了劉備身邊,成為了一樁美談。要說忠誠,有一名大將遠超關羽,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舉世公認。
  • 關羽兵敗麥城走投無路,路過馬超的地盤,為何馬超不營救?
    當初關羽水淹七軍,斬殺曹操大將龐德,俘獲曹操大將于禁,名聲再次威震天下。這時候的孫權擔心關羽會趁勢攻取江東,急忙派人過來表示好感,想幫自己的兒子求親,希望能夠迎娶關羽的女兒。但關羽十分看不起孫權這個守成之君。告訴孫權的使者說虎女怎麼能嫁犬子,字裡行間極為看不起孫權。使者回去告訴了孫權,孫權大怒,於是聯合剛剛打完敗仗的曹操,一起合力擊殺關羽,曹操很快同意這個計劃。
  • 關羽張飛三十回合拿不下呂布,若關羽單挑呂布死戰到底,誰能取勝
    那麼如果演義第一武將呂布,對陣忠義無雙的關羽,那麼到底誰能取勝呢?也就難怪呂布以他為突破口,突圍離開了。但是單看這一陣,其實也能夠看出來演義當中,呂布實力應該還是比關羽要強不少的,如果二人一對一單挑,百回合內應當是平手,但是過了百合關羽就會處於下風了。接下來就來看一看在正史當中,呂布和關羽的實力,以此來分析一下二者單挑究竟誰勝誰負。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正史當中的戰爭和演義當中並不太一樣。演義當中的陣前鬥將,更多的是因為文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