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駐華大使說了句大實話)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運往美國的防疫物資拯救了很多生命,其中很多來自上海,我們對此深表感謝……
據《解放日報》8月7日消息,上海市市長龔正6日會見了美國駐華大使泰裡·布蘭斯塔德一行。
龔正說,當前,上海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上海是中美兩國經貿往來的重要橋梁,與舊金山等友城也交流頻繁。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上海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熱忱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國際企業來滬投資興業並參加第三屆進博會。
圖源:上觀新聞,張春海攝
布蘭斯塔德說,面對新冠疫情,中國運往美國的防疫物資拯救了很多生命,其中很多來自上海,我們對此深表感謝。上海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希望進一步促進交流合作,共同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祝願第三屆進博會如期成功舉辦。
美國駐滬總領事譚森參加會見。
延伸閱讀
魏鳳和同美國國防部長通電話
據《解放軍報》7日消息,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6日應約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通電話。
魏鳳和說,當前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最困難、最複雜的局面。中美雙方應認真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發展基於協調、合作、穩定的中美關係,努力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中美誰也打不倒誰,對抗只能兩敗俱傷。兩軍要保持溝通協商、平等對話,為兩國關係的穩定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兩國關係回到正常的軌道。
魏鳳和就南海、臺灣、美方對中方「汙名化」等問題表達中方原則立場,要求美方要停止錯誤言行,加強海上風險管控,避免採取可能使局勢升溫的危險舉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埃斯珀說,在兩國關係緊張時,保持兩國防務部門對話更加重要。美方致力於與中方構建建設性的、穩定的、以成果為導向的兩軍關係,要保持對話磋商,聚焦於管控危機、防止誤判、降低風險,同時在雙方共同利益領域開展合作。
雙方還就下階段中美兩軍交往交換了看法。
相關報導:
納瓦羅反覆炒作「中國病毒」,CNN主播忍無可忍發出警告:別說這詞了
當地時間7月29日,美國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連線採訪時,又反覆使用「中國病毒」等詞彙。
對於納瓦羅這一明顯帶有汙名化和種族主義意味的言論,CNN主播約翰·伯曼(John Berman)實在是無法忍受,當場提醒對方不要在節目裡使用這些詞彙,然而納瓦羅卻仍舊充滿惡意的反覆說了好幾遍,全然不顧主播的提醒。
最終,主播伯曼無奈中止了節目,留下的只有納瓦羅一臉的尷尬苦笑。對此,「福克斯新聞」等美媒也都進行了報導。
「福克斯新聞」報導截圖
29日,納瓦羅和CNN主播伯曼就目前美國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進行了連線討論,在此過程中,兩人發生了爭論。
在討論過程中,納瓦羅又老調重彈,不但不反省川普政府在防疫工作上的失責,反而再次將目前美國疫情失控的責任「甩鍋」給了中國,他聲稱:「中國政府用一種致命的病毒感染了我們國家。」
主播伯曼似乎立刻意識到了什麼,他馬上回應了一聲「不」,但納瓦羅緊接著又笑著故意說了幾聲「中國病毒」,臉上的表情充滿著惡意。
這時,伯曼終於發出了帶有警告性質的提醒,他說:「我再說一次,彼得,請不要再在節目裡說這些。」可是另一頭的納瓦羅完全聽不進去,在主播提醒後再次說了一聲「中國病毒」。
面對納瓦羅這番極具種族主義的言論,伯曼似乎沒有興趣再和他繼續交談下去,他試圖中止這段採訪:「好吧,彼得·納瓦羅,很高興你能參與到我們的節目中。我知道你想做什麼,有亞裔美國人告訴我們,他們已經成為了受到攻擊和指責的對象。」
納瓦羅在節目結尾還盡顯虛偽本色,一邊宣稱「我們愛中國人民」、「他們勤奮努力」,一邊又對中國進行污衊和攻擊。當伯曼以一聲「謝謝」果斷結束訪談時,畫面中的納瓦羅只留下一臉尷尬的苦笑。
CNN視頻截圖
事實上,納瓦羅已經多次提及「中國病毒」,不斷炒作所謂「病毒源頭」,試圖汙名化中國。此外,這類帶有濃厚種族主義色彩的詞語,也讓眾多亞裔人士在全球範圍內受到諸多歧視。
7月7日,同樣是接受CNN的採訪,納瓦羅的一番言論就實力演繹了部分西方政客的「雙標嘴臉」。
當天,面對本國的種族主義問題,納瓦羅自稱「我是加州人,我們那裡不存在種族主義,我生活在一個沒有種族主義的世界裡」。但在採訪的其他部分,他卻話鋒一轉,又開始纏著中國不放,不斷叫囂「中國病毒」。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一些美國政客就不斷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對此,中方已經多次作出嚴正回應。
3月17日,當時的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回應稱,美國一些政客把新冠病毒和中國相聯繫,這是對中國搞汙名化,中方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
耿爽強調,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明確反對將病毒同特定的國家和地區相聯繫,反對搞汙名化。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立即停止對中國的無端指責。美國應當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為抗疫國際合作、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