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用國外種子,有啥風險?一粒種子怎麼就能影響到農業安全呢?

2020-12-24 鋤禾園

今年人們尤其重視糧食安全問題,這是因為從年初就有沙漠蝗來襲,到了後來的黃脊竹蝗入侵,再到草地貪夜蛾對玉米的侵害,以及夏末時候南方的水災和東北的颱風災害,人們對糧食安全越來越關注。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今年,國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農業課題,那就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長期用國外種子,有啥風險?一粒種子怎麼就能影響到農業安全呢?這是因為種子是農業的「晶片」,並且我國的種子方面自主創新能力與水平和外國種業發達國家差距很大,甚至說「卡脖子」也不為過。如果不能在種業上及時追趕上先進水平,那麼「菜籃子」和「米袋子」就端不穩,很有可能會受制於人。

我國是農業大國,本土種子資源豐富,不過因為長期引進的緣故,很多的種子品種在這個過程中消失了。雖然開發新品種有時間成本,也有資金成本,更有轉化成市場產品慢等缺陷,但長期依賴進口品種,也會帶來巨大的成本。

例如2018年,中國進口的農作物種子有7200萬公斤,進口額4.75億美元,其中蔬菜種子就佔了全部進口量的近一半,為2.28億美元。這些種子來自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的蔬菜種子比國產的種子價格高出了幾倍甚至幾十倍。

那麼能不能不用國外種子,改用國產種子呢?國外種子就真的比國產種子好,還真是如此。

就說玉米種子吧,在東北,這裡是玉米的主要產區,這裡使用的玉米種子,就多數是進口自德國。這些玉米種植後,成熟期更短,抗風能力更強,一點都沒發生水土不服的情況,很受歡迎。除了玉米,馬鈴薯的種子也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

而蔬菜種子方面,就更是依賴了。像是番茄、洋蔥、茄子、胡蘿蔔、辣椒、西藍花,都是高度依賴進口的。像是南方種植的尖椒,使用的就是外國的種子,因為同樣一年,用國外種子可以採三茬,而國內的尖椒種植種植後,只能採收兩茬,除了產的次數多,量大,在結果的賣相上,外國種子也更具賣相。

有了這麼多的優點,很有「身價」的進口種子自然價格不菲。有人形容說「洋種子可以論粒賣,國產種子只能論斤賣」。這也是導致我國農產品價格高,成本高的原因,並且在今年這種特殊時刻,一旦沒有了種源供應,農業尤其是蔬菜種植的穩定性就大打折扣,也相當於風險較高。

我國種資源豐富,不僅僅是植物方面,禽畜方面也擁有較強的種資源,只不過長期以來不夠重視,對自己的種源掌握的不清楚,自然用自己的種源進行種子繁育做的也就不好。據統計,目前我國種子有5%需要從國外完全引進,主要集中在畜禽、蔬菜和水果上,主糧的水稻和小麥已經基本完全自主。

相關焦點

  • 菜農種菜竟要從國外買種子 一粒西蘭花種子要0.2元
    在田間地頭,《經濟參考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姚磨村幾位種菜村民,羅軍、姚國政、姚猛等人都對過度依賴和受制於「洋種子」的事情很無奈。他們想知道,今年日本西蘭花的種子緊缺,是不是我國對進口日本的東西把關更嚴了?這幾位村民反問了記者一大串問題:國家有不少農業科研單位,有不少科研人員,有那麼多的科研經費,他們在幹什麼?都幹了啥?成果在哪兒?為什麼就研發不出優質菜種?問題出在哪兒?
  • 很多種子大量依賴國外 卡脖子都卡到我們碗裡了?!
    不少農業幹部、農民和行業專家反映,很多種子大量依賴國外,既影響我國在國際種子市場的主動權和話語權,更存較大風險。在豐收的源頭、豐收的背後,洋種子卡脖子之憂會否顯現?黑龍江省農科院園藝分院研究員張慧說,一些蔬菜品種洋種子價格高出國產種子幾十倍,以至於「進口的按粒賣、國產的論斤賣」。高向秋曾種過一種進口辣椒,一畝地僅種子成本就1500多元。算下來,一粒進口種子就要2毛錢。「播種時,國產種子是拌著沙土撒,進口種子就得一粒一粒擺,生怕浪費了。」她說。
  • 不少蔬菜品種嚴重依賴洋種子,卡脖子都卡到我們碗裡了?!
    來源:瞭望卡脖子都卡到我們碗裡了?!「用這種子,畝產量能到3.5噸,澱粉含量19%,高出國產品種六七個百分點。」初秋刺眼的陽光下,剛剛收穫還粘著黑色泥土的馬鈴薯集中堆放在地頭。黑龍江省克山縣雙豐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國志頗為滿意地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今年又是個大豐收。
  • 「洋種子」搶種中國菜園 國產種子亟須自主創新
    姚選算了一筆帳:「2015年,從日本進口的10萬粒包裝的西蘭花『耐寒優秀』,每袋3500元,一粒0.035元;2016年,市場開始緊缺,每袋漲到6500元,一粒0.065元;到了今年,每袋漲到兩萬多元,一粒下來0.2元還多,比2015年漲了6倍多。我們菜農能否種得起暫且不說,主要是國內市場上沒貨。另外,從韓國進口的娃娃菜種子價格也是一路飆漲。」
  •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本報記者   李定宇  本報通訊員 徐朝廣  程相文,一個被種子界譽為「育種加速度」、被老百姓稱為「豐產專家」的普通共產黨員,從滿頭青絲到兩鬢白髮,46年如一日,就幹了一件事:為農民培育玉米新品種。  與種子結緣  1963年7月,程相文從河南中牟農校畢業。
  • 從分享一粒種子到社區花園:「SEEDING行動」進行時
    一粒種子的力量有多大?3月初,抗擊疫情的好消息逐漸多了起來,記者在朋友圈裡看到了這樣幾張照片:這是上海創智農園的「種子接力站」,無人值守貨櫃為社區準備了可免費領取的愛心有機蔬菜。「這是來自未來種子的禮物,這麼做是為了給大家信心,這是重建信任的基礎。」劉悅來說。SEEDING行動得到了同濟大學社區花園與社區營造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穠·可食地景研究組、火車菜園、多個社區、閱讀等機構的支持,另外,花信APP還為本次活動提供了種子。
  • 網售假種子 維權等不及發芽
    「1塊錢就能買50粒種子,還包郵,也太便宜了吧。」小武將信將疑地買了一份混合「多肉套餐」,按照賣家的要求種在專用育苗盒裡。但十幾天過去,一顆芽也沒有發。小武到一家園藝論壇上求助,花友們表示種植方法沒有問題,懷疑她買到了假種子。「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很多人都在網上買到過假種子。」
  • 《I AM a seed》我是一粒種子
    今天分享的繪本,名字叫《I'm a Seed》,這本書介紹了一顆種子從播種、發芽、生根,開花到結果的過程,通過這本讀物,能讓孩子了解到植物的可貴,從而保護我們周邊的自然環境。I am 系列繪本是兒童初級讀物,以一種自然事物為主題(比如:種子,水,沙子,葉子等),通過惟妙惟肖的拼貼畫,簡易的句型結構,豐富的語言場景組合成簡單有趣的自然科學啟蒙繪本。
  • 瞭望|多管齊下保障種子安全
    陳先發 陳尚營 姜剛 吳慧珺作為農業「晶片」,種子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乎我國糧食安全的命脈。《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走訪安徽、上海等地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種業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受種業入門門檻較低、科研與市場脫節、管理制度落後等影響,目前仍面臨模仿抄襲成風、種子企業小而多小而散、「洋種子」威脅加劇等多重困境,卡脖子隱憂漸顯,為種子安全敲響警鐘。
  • 從一粒種子到一顆多肉的蛻變,感受多肉授粉雜交之趣!
    吉娃娃雜交我們剛入坑那會兒,不但肉貴種子也不便宜,淘寶上一粒種子平均下來都要差不多1元,好的品種都要兩三塊一粒,還限購,那也沒辦法,誰叫我們在那個時候入坑呢!每個品種買個10粒,放在育苗盆裡播種,各種倒騰。
  • 它是冬天裡的「主角」,只需一粒種子,幾個月就能花開上百朵!
    旱金蓮又叫做旱蓮花,它是多年生的半蔓生的植物,一般在家庭中栽培都是當作一年生的植物栽培,因為它自己開花能結種子,種子播種當年就能夠開花,而且開得非常的多,所以每年自己種自己採收種子播種就可以了。旱金蓮一般在秋季開始播種,到了冬季就是它開花的季節,它在冬天裡就是主角,只需要一粒種子,一棵就能夠開出上百朵花來,只需要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養護得當就可以了,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下旱金蓮從小苗到長大,讓它開爆盆所需要的養護方法。
  • 華南農業大學跟嫦五奔月的水稻種子發芽了 專家:無價之寶
    12月23日,國家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舉辦了嫦娥五號搭載種子交接儀式。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竹藤中心、大連海事大學、中國農科院、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等搭載實驗單位共同見證了種子交接。交接儀式上,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說:「種子是『農業晶片』,確保種子安全是國家確定的重大戰略。
  • 繪本介紹:I'm a Seed 我是一粒種子
    這本書介紹了一顆種子從播種、發芽、生根,開花到結果的過程,通過這本讀物,能讓孩子了解到植物成長的神奇,也可以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種子的生長。
  • 我們怎樣種植芒果種子?怎樣選擇芒果種子呢?
    所限第一步就是浸泡芒果的種子了,我們可以使用乾燥代替的方法這種方法也是比較快的,所以黴菌的風險就是比較高了,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只有一粒芒果種子的話我還是建議不養輕易地去嘗試的,如果我們嘗試失敗的話真的是就是得不償失了,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輕微的劃傷芒果種子的外部,這樣的話芒果的種子是非常的容易發芽的,我們可以再芒果的種子上輕輕的做一個小小的切口,然後我們用砂紙或者是鋼絲球輕輕地擦拭種子得外部,這樣可以促進種子的發芽
  • 糧食戰爭離我們有多遠?溫水煮青蛙,中國種子大量依賴進口的隱憂
    根據新華社旗下的《瞭望》報導:目前有70多家國際種業巨頭已經成功大規模進入中國農業市場,並且深度滲透到了中國的田間。以玉米為例,美國先鋒公司20餘個玉米品種已全覆蓋我國糧食主產區東北、黃淮海地區,比如大名鼎鼎的先玉335。
  • 香蕉的種子去哪裡了,沒有種子的香蕉怎麼生長的?
    提要:香蕉的種子在哪裡,為何我們吃的香蕉找不到種子?生活中吃的很多水果裡面都能找到水果的種子,比如蘋果、梨子、葡萄等,就算是火龍果也能找到你面密密麻麻的種子,草莓的種子更是直接在果實的表面,那麼我們吃的香蕉為什麼及找不到一粒種子呢?
  •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治癒系的種子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他們可能是花的種子,草的種子,樹的種子……網絡上經常出現這些話「不做作業父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為什麼要放暑假,因為老師快崩潰了,給老師留下休息的時間,為什麼開學,因為家長要崩潰了,給家長休息的時間。」
  • 我國正從種子大國邁向種業強國
    育好種方能種好糧我國正從種子大國邁向種業強國在農業領域,種業被稱為農業的「晶片」。一粒小小的種子涉及農業的方方面面,一個國家的農業是否強大,種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良種作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中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近日,新的一季南繁育種正在海南開展。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在海南召開全國現代種業發展工作會議,業內權威農業專家、育種家和種企負責人縱論現代種業發展,共議從種子大國邁向種業強國的點滴。自主品種成為主導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種業是農業的「晶片」。
  • 耿倩倩: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都是一粒獨特的種子
    深受父親的影響她也站上了光榮的三尺講臺,成為了濱州實驗學校的一名老師,這一幹就是12年。她認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是一粒獨特的種子,給予學生機會,鼓勵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自信心。「教師夢」源於父親的影響「一輛金鹿自行車,一輛大陽摩託車,陪他走過了鎮上的七八所學校。父親工作41年以來一直從未脫離過一線,哪裡需要教師,他就流動到哪裡;哪門學科缺老師,他就承擔哪科。」耿倩倩回想起父親當年的工作作風,備受激勵,從那時起,她就立志當一名老師。印象裡的父親善於鑽研,勇於挑戰新鮮事物。
  • 科技改變生活② | 一粒小種子迸發大能量
    從形狀各異的光學元件到包含生命的小小種子,從充滿智能的LED燈到個性定製的家居,科技於我們生活而言無處不在。即日起,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深入嘉興市秀洲區多家企業,通過走企業看發展,帶大家體會科技改變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