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以前的舊時代,也就是封建時期。等級和講究那是非常多的,畢竟當時人們的思想也不開放,加上皇權的統治。使得人們在各個方面都非常的較真,比如在說話方面,那是不能說當時帶有皇帝名號的字,還有在見到比你官大的人以後,你是要行大禮的。還有在穿衣服方面,那個時侯的人是不可以穿黃色衣服的,如果你在當時敢這麼穿,衣服上還秀著龍圖案,那一定會被殺頭。因為在當時黃色的衣服還有龍形圖案代表的便是天子。而在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介紹為什麼這兩樣是代表著皇帝。
龍袍我們都知道這是我國古代帝王皇帝的衣服,做為全天下最有權利的人來說。這衣服肯定是要有很多講究的,布料,花紋,顏色等等,甚至上面所繡的圖案都是有著特殊的意義。為什麼叫「龍」袍,又為什麼龍代表天子呢?其中的含義又是什麼。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龍和麒麟的區別,麒麟是人們創造出來的一個形象生物。有一個說法是說麒麟是從長頸鹿衍生而來的,在中國古代,基本上是沒有人見過長頸鹿的,如果按照這個說法,完全複製這個形象,並按照當時人們封建的思想來看,這是肯定不能接收的。所以就進行了改變,把脖子縮短,把麟片增加,慢慢的就變成了現在我們所認知的麒麟。麒麟是吉祥的代表,是富貴之獸。
龍在古代的時侯,可是被人們稱為是神獸的,它可以上天入地,下海遊水。擁有特別大的本領,因此把龍做為皇帝的代表,那是非常合適的。而許多帶龍字的成語,也都說的是皇帝。並且皇帝平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也都帶有龍字,如我們都聽過的龍椅等。還有在當時一個非常出名的京劇《打龍袍》當中說到,當時有一個婦女像包拯申冤,這個婦女是當時天下的母親李後,包拯查到是皇帝不孝順母親的原因。這也讓皇帝非常的生氣,要殺包拯,可在自己母親的教育訓斥之下,皇帝只能是乖乖的。李後要讓包拯來打皇帝,讓他長記性,這包拯怎麼敢,最後聰明的打就打了皇帝的龍袍幾下。象徵的作用是以此來懲罰犯了錯的皇帝。打龍袍就是打皇帝。
為了警示皇帝,在平常的電視劇中,我們所看到的龍袍都是明黃色的,但是龍袍其實並不是只有這麼一種顏色。在清雍正時期,龍袍的顏色卻確定為明黃色,月白色,大紅色,石青色四種。後來在乾隆時期稍微改動了一個把石青色變淺改為了藍色。由於受季節的影響龍袍是在不短變化的,因為受到禮節禮法的因素,龍袍的樣式是有限制的。
因此外形都差不多,並且龍袍因為季節的變化,用的材料也不一樣。在夏天穿的龍袍就做的比較薄,是用非常輕的紗繡上龍做的。龍袍還因為節日的不同,而分成了很多中類型,皇帝在繼位,生日等重要場合,穿的禮服叫「袞服」在平常的節慶日子裡穿的禮服叫「吉服」還有許多其它類型等,小編在這裡就不一一說了。只是最後等級的燕服還得說一下,這是在皇帝平常一個人的時侯穿來的,可以稱它為便服,和我們平常時侯穿的衣服差不多。
從上面的介紹當中,我們也可以感覺的出來,龍袍就相當於是皇帝的職業裝了,就差不多和我們上班要穿工作服一樣。主要的目的還是因為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在適合的場合裡穿,適合的衣服。並且不同朝代的龍袍衣服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明朝的龍袍,上面所繡的龍圖案就要比清朝的大許多。
清代的龍袍上面繡著九條龍,有一塊保留到現在的明朝龍布料,料子後面是兩條龍,前面繡一條大龍,採用的工藝是直接手工織上去的。說皇帝是九五至尊也指的是皇帝龍袍上面有九條龍,它象徵的是帝王的地位。在有些禮儀過重的朝代,龍袍上的龍也有著不同的象徵,最為突出的便是清朝,皇帝龍袍上的龍是五爪龍,而大臣官員們都是四爪。
看到這裡也突然覺得以前的皇帝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就光是換衣服你就會感覺煩的不行。小編認為,龍袍只是一個地位的象徵,就和現在生活在汽車衣服的一個標誌一樣,它是代表的自身的一種表現方式。只不過在古代規矩和禮節眾多的情況下擴大了。所以龍袍才會那麼多樣化。大家你們覺得是不是這個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