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語文課題組:方超
河南信陽商城高中語文教師。崇尚有溫度的語文,有生命的語文。堅持文字有溫度、文章有靈魂的語文觀,力求讓語文成為滋養孩子心靈的清泉,力爭讓語文成為學生期待的一門課程。
主編:王濤
欄目主編:鞏彥芬 / 責編:鄭雙
審校:孫夢霞 / 美編:李悅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習近平總書記說:「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堅定的信心。」文化自信,來自文化的積澱、傳承與創新、發展,我們有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正是這種底蘊,夯實了我們的文化建設的根基,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和智慧結晶,是記錄中華文化的載體和媒介,是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支柱,同時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魯迅先生說,漢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有人說,漢字如詩,方塊中寓無限真情,橫豎間奏美妙華章,漢字如圖,間架裡繪斑斕畫卷。
請以「漢字之美與文化自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題目自擬,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命題說明:
本題來自河南洛陽高二期末考試,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請關注「新課標大語文」 微信公眾號。
命題方向
人文底蘊:審美情趣、人文積澱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勇於探究
學會學習:勤於反思、樂學善學
責任擔當:國家認同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限制。材料提供的真實情境包含兩部分,一是習近平關於文化自信的講話,一是關於漢字美的闡述,兩者之間又有內在關聯,在這則材料中,漢字之美是文化自信的聚焦。考生寫作時,須緊扣寫作情境,圍繞「漢字之美和文化自信」的內在關聯展開論述:漢字如何美?如何記錄中華文化?如何維繫國家統一?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如何奠定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只寫漢字之美或者只寫文化自信,都屬於偏題立意。
2.典型任務限制。材料要求「以『漢字之美與文化自信』為話題」來寫,這就限制了寫作內容,話題中包含了兩個概念,考生要能夠寫出二者的內在關聯。
3.價值判斷限制。命題者通過漢字之美,讓考生思考以漢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藝術之美,讓考生在思考中增進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開放性
1.立意角度開放。材料中的「漢字之美」和「文化自信」都是較為寬泛的概念,這就決定了立意也是較為寬泛的。漢字之美,包括音韻美、形式美、文化美、意境美、構圖美等。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和智慧結晶,是記錄中華文化的載體和媒介,是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支柱,同時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考生可抓住其中一個或幾個側面深入分析思考,著重探討漢字之美對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比如,品漢字音韻美,強文化之自信;賞漢字形體美,增進文化自信;讓漢字文化之美澆灌民族自信,等等。
2.論證選材開放。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思考,對確定的立意進行分析論證。如果考生選擇了品味漢字形體美來展現文化自信,就可以聯繫選修教材《語言文字運用》中的內容,論述小篆讓我們在流暢線條裡增強民族統一、文化融合的自信;漢隸讓我們在舒緩大氣的波磔筆畫中增強開疆拓土、拼搏向上的自信;楷書讓我們在板板正正、端莊整齊的間架結構裡體悟一個民族文化成熟時的大氣與自信……
3.寫作文體開放。材料未限制寫作文體,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可以寫議論文、記敘文、散文,但不論選擇哪種文體,都要做到文體特徵鮮明。
解題
本道作文題目緊扣必修教材「優美的漢字」這一章節和選修教材「語言文字運用」,體現了課本對語文閱讀教學寫作的指導意義。同時緊扣「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讓考生在思考漢字之美的過程中,既提升審美鑑賞能力,又增進民族文化自信。本題目雖為話題作文,卻是有限制的話題,考生絕對不能脫離材料既定話題隨意為文。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品漢字之美,強文化自信。
2.優美漢字,魅力中國。
3.品漢字之美,識中華文明。
4.在美麗漢字中認識中國。
……
偏題立意:
1.學習漢字,增強文化自信。(若未體現漢字的美,則屬於偏題立意)
2.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若未針對漢字文化之美,則屬於偏題立意)
3.漢字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未針對具體的漢字之美,則屬於偏題立意)
……
下水文
品漢字之美,強文化自信
信陽商城高級中學
方超老師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記錄中華文化的載體和媒介,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文字像漢字一樣,橫豎點畫傳承千年文明,一撇一捺寫盡世事滄桑。我們應該認識並發掘漢字之美,在品鑑漢字之美中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品漢字情感之美,增強文化自信。
漢字是中華民族情感的紐帶,它讓不同民族之間相互包容、團結,融合發展,延續至今。兩千多年前,秦帝國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將華夏大地上不同民族緊緊聯繫在一起。不同地域的人們,音雖不同,卻見字而知意。漢字溝通了成見,消弭了衝突,促進了中華民族大融合,使中華文明不斷向前發展。如今,孔子學院遍布全球,全球掀起漢字、漢語熱,這是中華漢字之幸、華夏之幸。
小小漢字將中國開放包容的理念傳播到世界各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正在逐漸成為共識。我們應以開放、包容、團結的文化自信,融入世界發展的浪潮中。
品漢字精神之美,增強文化自信。
方方正正的漢字,展示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橫平豎直的筆畫告訴我們,中正平和才是至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他人,社會才能和諧,世界方能大同。所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就是這個道理。漢字傳承千年,顏筋柳骨告訴我們,字如其人乃是修行,止戈為武是為和平。
小小漢字,承載著中華民族「和為貴」的發展理念,品鑑漢字精神之美,增強文化自豪感,增進文化自信心,我們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才能在民族復興大道上跨步前進!
漢字如詩,方塊中寓無限真情,橫豎間奏美妙華章,漢字如圖,間架裡繪斑斕畫卷。
每一種文字都是民族的記憶,方塊字深深地紮根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土壤裡。漢字不僅是文化符號,還是時間紐帶,讓我們的文明歷久彌新;它是空間紐帶,讓我們口音各異卻能「千裡共嬋娟」;它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最厚重的文化基石、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最珍貴的文化傳統。
漢字的美,我們要懂得欣賞,更要珍惜;漢字神聖,我們要愛護,更要自覺維護其純潔。愛漢字,就是愛自己的祖國;對漢字充滿自信,就是對祖國文化充滿自信。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就會從這一方漢字裡噴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