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發現漢字之美,感受漢字魅力

2020-12-17 瀟湘晨報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設立甲骨文課程,將傳統文化教育與濃鬱校園文化、課程整合、七彩課堂、養成習慣、主題活動相結合,採取多種形式推動甲骨文文化進校園,引領學生發現漢字之美,感受漢字魅力,著力打造甲骨文化傳承特色學校。

營造濃鬱的甲骨文校園文化氛圍。學校非常重視創建甲骨文特色學校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議,制定實施方案;對全體教師進行甲骨文相關知識培訓;成立「甲骨學堂」,普及甲骨文相關知識;開展甲骨文教學教研活動。教學樓內設立甲骨文小黑板、甲骨文手抄報,牆壁上的甲骨文作品,全體教師人人參與,主動學習甲骨文知識,採用多種形式推動甲骨文文化進校園,營造濃厚的甲骨文校園文化氛圍,著力打造甲骨文特色學校。

構建甲骨文知識課程體系。為了更好地開展甲骨文教育教學活動,學校重點打造多元化的甲骨文課程體系。使用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生說文解字》;編寫學校甲骨文校本教材《舞動的文字》;設計甲骨文微課程,《中國人》、《中國夢》、《家國情懷》、《相親相愛一家人》、《門戶》、《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這些微課通過微信、釘釘、校園網等方式提供給學生;成立甲骨學堂,組建甲骨文興趣小組,編寫《甲骨學堂》案例。

形成「一主兩翼」 甲骨文教學範式。依託甲骨文課程體系,學校以語文學科為龍頭,以美術課、書法課、甲骨學堂、創客為輔助的「一主多翼」甲骨文教學模式。語文課作為學習甲骨文的主陣地,在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時引入甲骨文字,通過字體演變,字源探究、字形字義解析,將漢字的構型規則、歷史發展和文化內涵引入語文教學;美術課通過繪畫、手工、篆刻、版畫等塑形等多種形式學習甲骨文;書法課則加強軟硬筆書寫甲骨文訓練;創客小組利用雷射雕刻等現代化的手段製作甲骨文作品;甲骨學堂重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甲骨文相關知識,全科融入,彰顯甲骨文課堂特色。

開展甲骨文化進校園活動。學校根據日常教學,結合節假日、月節活動以及校園大型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甲骨文活動:甲骨文大集、甲骨文識字小能手、甲骨文手抄報、甲骨文繪畫古詩詞、甲骨文創意書籤、甲骨文書寫大賽、製作甲骨文小飾品。(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來源:日照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日照外國語學校更名為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參加會議的領導嘉賓合影留念大眾網日照9月29日訊(記者 莊媛媛 實習記者 孫龍坤)9月29日,日照市外國語學校正式更名為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這是日照市第一個以師範類大學附屬學校命名的學校。儀式現場,日照市外國語學校校長魯國春表示:學校定會秉承「開放包容」的學校精神,以創辦人民滿意教育、培養合格人才為己任。記者了解到,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始建於1987年,由最初的「鐵路職工子弟學校」經歷「日照鐵路實驗學校」「日照市實驗學校」。
  • 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興隆校區:賞析甲骨文字 發現漢字之美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發現漢字之美,感受漢字魅力,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興隆校區依託書法校園陣地,將甲骨文融入到各科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甲骨文的興趣,積累甲骨文識字量。學校組織教師依據人教版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生字表,從中找出相應的甲骨文,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字體的演變、字義的轉化等甲骨文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感受到甲骨文字的美麗神秘之處。
  • ...愛漢字-第六屆「中文自修杯」上海市小學生「美麗漢字小達人...
    「美麗漢字小達人」終極大比拼活動暨第六屆「美麗漢字」徵文活動啟動儀式在華東師範大學順利舉行。經過激烈角逐,共有16所學校脫穎而出,它們分別是:上海市第六師範附屬小學、上海福山證大外國語小學、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紫竹小學、上海市黃浦區第一中心小學、上海市進才實驗小學、上海市民辦打一外國語小學、上海市民辦上外靜安外國語小學、上海市民辦陽浦小學、上海市浦明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上海市七寶實驗小學、上海市七色花小學、上海市三林鎮中心小學、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小學、上海市張江高科實驗小學
  • 感受漢字之美,傳承文化經典
    弘揚漢字書法,展現中華文化魅力。12月8日,海澱區圖書館(北館)「漢字書法之美」系列講座圓滿落幕。講座自2018年初開展以來,共舉辦了九期,吸引了千餘名書法愛好者的積極參與。「教育部首屆書法教師培訓特聘教授」、「全國規範漢字書寫專業委員會科研組成員」蘇豐輝先生擔任主講老師,通過介紹先祖的生存環境,真實和虛構的動物,一草一木,衣食住行,生活用品,以及最初的文字展現形式,讓參與讀者感受了漢字演化的形態之美,充分了解到漢字與生活緊密相連,書法更可以讓人體味寧靜與愉悅。
  •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漢字真的好好玩!
    經過數千年的演變,有些漢字已跟原來的形象相去甚遠,但仍還保留著象形文字的靈魂,文字形象與事物本身之間也還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要想了解漢字的終極之美,不去看一下甲骨文顯然是不行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得懂甲骨文。怎麼辦呢?
  • 天橋·漢字記憶空間博物館開館 "天橋印象"發現漢字之美
    昨天,觀眾正在體驗漢字「傳拓」工藝。工作人員們針對不同年齡的觀眾製作了不同的「漢字護照」,小學生還分成三年級以下和三年級以上兩個分組,孩子們可以拿著「護照」在博物館裡一一學習通關,最終還可以領到通關禮物。   博物館的空間展示遵循「溯漢字之源,尋漢字之變,求漢字之理,觀漢字之美」的認知線,帶人們感受中華文明的基因——漢字。
  • 跟隨南師大教授「發現漢字之美」
    漢字又有哪些內涵和美感?今天起,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愛上經典·優秀傳統文化名家名師微課堂》融媒項目將正式推出第六組系列課程《發現漢字之美》,江蘇省寫作學會會長、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駱冬青將通過10節微課帶你領略凝結古人智慧的中國漢字的內涵與美感。
  •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文化引領內涵發展 共享教育幸福生活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校長 魯國春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反思,確定了「文化引領、內涵發展、民主管理、和諧共進」的辦學思路,「德植於心、智源於學」的校訓,以及「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的育人目標和「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辦學方向,進而形成了融太陽文化和海文化理念的學校精神
  • 規範漢字書寫 提升教師學科素養——國教實驗學校進行語文教研活動
    為提升我校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指導學生書寫一手漂亮的漢字,2018年9月19日下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進行語文教研活動
  • 品味漢字魅力!長沙市直機關青少年走進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
    (8月7日,長沙市直關工委、市直婦工委組織的「品學俱重·身心兼修」長沙市直機關青少年暑假系列體驗之「品味漢字魅力·傳承中華文化」漢字藝術體驗活動在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開啟。)(此次活動以寓教於樂的形式,讓青少年在實驗中學習漢字、愛上漢字。)
  • 看於丹解讀漢字,感受漢字的典雅詩意
    300個常用漢字,100張字形演化圖解,50幅管峻書法全面、細緻地展現漢字的起源、演化過程、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書名:《於丹:漢字之美》一直保持著寫信的習慣 感受漢字之美於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同時,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
  • 這6所頂尖小學,成為2021年上海語文能力(漢字素養類)最強學校!現場照片來了!
    這是今日在上海託馬斯實驗學校舉行的第七屆「中文自修杯」上海市小學生「漢字小達人」活動現場的真題哦!來自全上海16所小學的代表隊表示:這些題目「一點兒都不難」!這也難怪,從全上海60000多名小學生中脫穎而出的他們,是貨真價實的「漢字小達人」!
  •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實驗學校開展教師漢字書寫技法培訓
    融融春日裡,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實驗學校教師齊聚一堂,共同參加「字強字立」書寫中國全國巡迴講座之「中山之講」,接受中華漢字文化的洗禮和漢字書寫的技法培訓。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之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學好漢字、寫好漢字已成為關係到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傳承、民族凝聚力甚至是國家文化安全的大事,並已把它納入到語文課程標準中。
  • 激活古老漢字的年輕活力(玩轉漢字(中))
    以活字為媒介、融合漢字藝術與現代設計的文創品牌字在不斷打破常規,嘗試賦予漢字文化更多可能性;先後聚集多名對漢字感興趣的藝術家、書法家等的文創平臺漢字造夢不僅將對漢字的理解和熱愛投射到產品上,更是提出「將漢字玩到全世界」;時光印記活字印刷體驗館讓人們在活字印刷體驗中感受漢字之美……漢字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幻化出各種形式
  • 作文輔導4:傳承手寫漢字
    書寫態度最重要,提筆即是練字時電腦時代,我們如何化解漢字「書寫危機」,重溫漢字之美?在今天,這個話題變得迫在眉睫。「把漢字書寫危機完全歸罪於現代技術,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採訪中,眾多專家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 領略漢字之美 舞臺劇《漢字時間》走進北京科學中心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枝繁葉茂的根基和生命營養,是華夏民族文化進程的基因密碼,其構形演變與發展本身就是優秀中華文化,具有鮮明特色和獨特魅力。10月7日,科普舞臺劇《漢字時間》在北京科學中心「三生」主題館地下一層多功能廳上演,與您一起分享漢字之美,體驗漢字文化之美。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並全面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 於丹:用「漢字之美」喚醒家教門風涵養公共美德
    「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年度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於丹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於丹認為,最先培養人道德的基本場所不是學校,是家庭。自古以來,中國人認為要修身齊家,把家裡的秩序感做好了,才會有社會上的公益心和公德心。所以人在家裡長幼有序,孝親尊長,走向社會才能夠甘願去扶助社會上的老人小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祈福英語學校】漢字聽寫大賽,夠勁!
    此次比賽分六場,每個年級為一場,歷時兩周,取得了圓滿的效果。近幾年,國家教育部大力推行漢字書寫學習,中央電視臺更是連續幾年舉辦了全國青少年漢字聽寫大賽,節目一經播出,深受全國人民喜愛,全國近年來也掀起了一波「漢字熱」。
  • 第二屆海峽兩岸校園漢字聽寫大會福州賽區總決賽圓滿落幕
    漢字作為中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自倉頡造字開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以其浩瀚廣博抒寫著華夏歷史 以其靈秀雋美展示著炎黃之精神 據了解,舉辦本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把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的指示精神,引導學生領略漢字魅力
  • 文春:我被漢字之美震撼了,漢字頌一氣呵成
    入高中後,也沒有分文理,在我上學的年代,正好趕上高中學制在變動之中,高中只上了兩年,參加高考,就直接上了大學,專業也是按學校的考分給分配的,也就學了工科的專業。事實上我還是喜歡古詩詞和語文,背誦起來特別有興趣,背幾遍就記住了。後來由於收藏的關係,研究書法的古今之變和繪畫的中西異同。對漢字之美有了更深的體會。我國的書法魏晉、唐、宋在書法的尚韻、尚法和尚意方面達到了歷史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