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學生,個個是家長的心頭肉,「再苦好不能苦孩子」,好吃好喝地供著,身上每天還要帶些零花錢。經濟條件都好了,零花錢成了孩子的「標配」。不但父母給,爺爺輩的還要偷偷給,叔叔阿姨有時也給,有些孩子身上的零花錢真不少。
零花錢怎麼花,卻沒幾個家長去管,「不就是給孩子零花的嘛,愛怎麼花怎麼花,錢也不多」,在家長的心目中,孩子無非就是拿零花錢坐個車,買點早餐、零售、飲料之類的。
其實,孩子把零花錢用在哪,家長要有所了解。為什麼呢?孩子的理財能力能從零花錢上看出來,從小有沒有理財意識,關係到長大後有沒有持家能力;生活作風是大手大腳,還是生活節儉;志趣愛好可以從零花錢上看出來,以後有多大的出息?所以家長應該多加關注孩子零花錢的使用。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學生零花錢的產要用途:小學生零花錢主要用來做5件事,家長認為1件不可取,1件要視情況,3件值得肯定。
買零食、玩具
這是零花錢的基本功用。一部分孩子把零花錢「拎」得很清,只用來,只用來買零食、玩具,其它的還是要家長另出。
這類孩子基本上很貪吃,他們買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都是路邊攤的重品味小吃或小商店的垃圾食品或廉價飲料,這些孩子放著家裡的水果、牛奶、餅乾不吃,專好這口,一天不光顧這些地方,不把錢花完,心裡就不安。
玩具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很多是買零食的「添頭」,都是流行的大路貨,一般玩不過幾天便棄之不顧。
這些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健康生活觀念有待引導,不加以約束,以後很可能是吃貨,沒有理財觀念,有可以成為「啃老一族」。 「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詩),家長還是要警覺的。
買禮物送給老師、同學、父母
這些孩子一般交際能力強,能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東西,在學校尊重老師,在家裡孝順父母。
他們的零花錢在同學過生日的時候會送些禮物去慶賀一下,或者是老師節擴老師的生日也會買點小紀念品,父母生日或父親節母親節的時候無邊無際也不會忘記,給父母一個小小的驚喜。
這些孩子要看情況給他們的行為下結論,如果花費不大,表達真情實意,是值得肯定的,這類孩子善於交際,人際關係處理很好,長大後一般是做領導的料。
如果由此養成攀比的心理,花錢大手大腳,或藉此籠絡人心,過早學會了「圓滑」,這種情況諒要正面引導了。
買文具書籍、學習用品
一般的學習用品、文具書籍家長都會在開學時根據學校的要求一次性買齊,這類孩子買的只是補充品,他們自己選擇的。這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這類孩子學習上要求上進。所以這類孩子,學習一般認真,學習成績也差不到哪裡。
這些孩子不會亂花錢,偶爾買點零食,但不多花。生活上有節制,他們一般會帶家裡的水果、牛奶、餅乾做零食。這類孩子家庭教養好,一般不碰垃圾食品。
這些孩子還能體恤父母,知道父母的錢來之不易,「好鋼用在刀刃上」,他們一般也略有積蓄,不會一次把錢花光。
花在興趣收藏上
這類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的零花錢都用在自己的興趣收藏上,如畫報、系列漫畫、郵票。
他們也有可能把零花錢「拎」得很清,買文具的錢和其它費用還是要家長出。但不像前面那類孩子,零花錢只用來吃喝,他們用在「正路」上。
這類孩子有追求,甚至很執著,為了買到自己心愛的收藏物,有時可能一個星期不花錢買早餐,從家裡帶食品。這些孩子以後也是幹大事的人,他們也會得到的支持,零花錢有可能是一般孩子的好幾倍。
捐給愛心組織
這類孩子三觀很正,從小有同情心與愛心。社會責任感植根在他們心裡,長大後也是對社會有用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說,「有良知的人有責任心和事業心」。
這類孩子心中有「大格局」,生活上也會注意細節,嚴格要求自己。對零花錢的使用他們會有個周詳的計劃與安排,不像其他孩子一樣隨意。
你孩子的零花錢用對了地方嗎?如何用零花錢,不但是一個消費觀念的問題,還可看出一個孩子的品性,家長千萬別掉以輕心,要好好幹預,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