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讀大學以來,我對《道德經》非常感興趣。
我看過幾個版本的《道德經》,但不同的版本,解釋也不一樣。
今天,我以羅大倫博士在大倫書院的解釋為準,翻譯《道德經》。
一天一章。這樣的進度,可能非常慢,但是,我希望對《道德經 》感興趣的人能夠和我一起,寫出你們的翻譯。
前不久,我看過一本書:《遇見蘇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作者贊同把哲學活學活用。因為哲學是人類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以及對自己生命的看法,也就是說,你是怎樣看待這個世界的,你就會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因為生命只有與這個世界聯繫起來才有意義。
假如你認為這個世界已經很完美,不需要改進了,那你就只會享受自己的生命;假如你認為這個世界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改善,那麼我們就會把自己的生命關注在需要改善的地方,盡己所能地完善這個世界。
因此,不同的人,哲學觀一定不會相同。但有一點一定是相同的: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解釋,然後把自己的生命當作工具,去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因為生命即表達。
在《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老子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這個世界,有規律。這個規律有跡可循。我們只要按照這個規律規律去做就行了。
我們任何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帶著使命來的。我們一旦認清自己的使命,只要往前走就是了。
就如馬雲創建阿里巴巴。他把阿里巴巴的使命表達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他帶著這個使命,和他的團隊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個便利的平臺,讓天下所有的交易達到。即,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服務。因此,提升技能就是他們使命的註腳點。
我的使命是什麼呢?我認為:用我自己的方法去翻譯《道德經》,應該是我的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