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都有哪些表現?關注情緒,及早覺察抑鬱

2020-10-31 科學家庭護理

很多人覺得抑鬱離自己很遙遠,其實不然。每一個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都會遭遇一些「低谷期」,而這期間往往會伴隨著情緒上改變,可能你已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抑鬱情緒的困擾,但是自己並不察覺。察覺正是療愈的第一階段。

現代社會裡,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觸目驚心的自殺事件,這其中不乏著名的演藝人員、企業家、學者、國家公職人員,也有一些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而這些事件大都跟抑鬱症能扯上關係。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我國估計有9000萬抑鬱症患者。而所有抑鬱症患者在患病之前都有一個情緒變化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及時關注和調整,就可以改變結局。

經常關注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重視對情緒的察覺和管理非常重要。前不久武漢發生了一名初三年級的中學生在學校裡被其母親當眾扇耳光後跳樓自殺的事情。母親如果能早一點對孩子的情緒有所覺察,可能也不會造成這樣的悲劇。青春期是抑鬱症的高發期,這其中既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社會的因素。撇開事件發生的複雜原因,讓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個事件的過程。當時學生和母親的情緒都處在失控狀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這次衝突之前必定有一個情緒累積的過程。很多的自殺事件,都是在發生之後經過追溯我們才得知當事人是得了抑鬱症。如果家人有一點警惕性,能早一點察覺當事人情緒的問題,就不會發展為疾病,即使患了抑鬱症只要及時去治療也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9月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明確了未來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的方向,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分別提出心理健康服務措施。這幾類人群是特別容易發病的人群,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要經歷的「危險」時期。所以,請經常照顧一下你身邊人的情緒,關注一下他們的感受。請關注您的孩子、愛人、父母以及身邊的朋友同事,要時刻警惕「抑鬱」的侵襲,這也許就會挽救一個生命。

不同程度的抑鬱表現不同

張先生因為媳婦和媽媽關係的問題,幾個月來心情不好,自責,晚上不能入睡,白天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產生了厭世的想法,在姐姐的提醒下,來醫院精神科就診,醫生診斷為「抑鬱狀態」。及時進行了藥物治療,經過近一年的藥物治療終於恢復了以往的精神狀態。其實在生活中這種情況很多見。工作學習壓力大,婚姻出現問題,升學失敗,人際關係問題等等,都會引起我們情緒上的反應,不及時調整就會出現一些情緒症狀和軀體症狀。情緒症狀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興趣、沒有情緒、沒有精神。軀體症狀包括全身疲乏無力、覺得沒精神、睡眠不好、頭暈、頭疼、心慌等。但這時只要積極調整情緒,主動找親人朋友聊天,獲得精神上的慰藉,都是可以緩解的。所以說「抑鬱就是精神上的感冒」,平常而多見。如果你有了上述表現,就要及時從事件中跳出來,審視一下自己的情緒。如果是身邊的家人或同事有上述症狀,要主動去關心和安慰,幫助他們從情緒中走出來。抑鬱症則是更嚴重的、長期的抑鬱狀態,其抑鬱心境,存在於一天中大多數時間裡,且幾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環境影響,持續至少2周。抑鬱症也是有明確的診斷標準的,如果已經患上了抑鬱症就建議您找醫生醫治,藉助藥物治療。下面的測試(PHQ-9)可以幫助您識別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態。

1.計算總分

0-4  沒有抑鬱症    

5-9  可能有輕微抑鬱症

10-14 可能有中度抑鬱症

15-19 可能有中重度抑鬱症

20-27 可能有重度抑鬱症

2. 核心項目分

項目1、項目4、項目9、任何一題得分>1(即選擇2、3),需要關注。

項目1、項目4代表著抑鬱的核心症狀

項目9代表有自傷意念

去除偏見並及時就醫

無論是抑鬱狀態還是抑鬱症,其原因都是與體內某種神經遞質的改變有關,如體內缺少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或者多巴胺就會出現不同的症狀表現,而醫生可以通過藥物調節身體內神經遞質達到正常水平。但這個醫學常識很多人並不知道,以為精神病是無法治療的。據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於昕教授介紹,我國抑鬱症患者的現狀是輕症基本不去就醫,只有10% 的人去醫院就醫,而來醫院的這些人一般已經是重症的患者了。而這 10% 中只有 2%~3% 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到精神科就診,其他 7%~8% 都是因為其他軀體症狀到非精神科就診後才發現自己患有抑鬱症。抑鬱症患者不願就醫的主要原因還是相關知識缺乏和對精神病患者的偏見。患者和親友並未意識到抑鬱症是一種可以被治癒的疾病,對其發病原因也不了解,甚至懷疑患者是人品問題,因而諱疾忌醫。其實很多疾病都是因為體內物質的失衡導致的,比如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缺乏導致的,而沒有人對糖尿病患者有什麼偏見。因此,當你身邊的家人、同事抑鬱的時候,除了要給他寬容、理解、關愛,還要記得提醒他及時去求醫。

運動對抵抗抑鬱有神奇功效

科學家們做了很多研究,認為運動可以對抗抑鬱。運動可以瞬間提高大腦某個區域內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長期運動可增加大腦內多巴胺的儲存量。因此愛運動的人抑鬱的風險小。所以,儘量保持運動的習慣,會讓你擁有一個健康的心身。

相關焦點

  • 學會覺察情緒變化-關注產後抑鬱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1 一個長期情緒低落的母親 有個五歲孩子的母親,在心理交流中說:「生了孩子後,每天都感覺很忙、很累、很無力,開始感覺是疲勞引起的,但長期的低落又讓自己感覺可能自己不配做母親!
  • 孕媽媽抑鬱怎麼辦?及早發現、及早幹預、及早預防
    現在很多女性產後會產生抑鬱現象,甚至一些女性孕中就有了這一問題。抑鬱會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甚至波及到寶寶,因此,家庭必須及時發現、幹預以及預防女性的產後抑鬱。1、孕媽媽抑鬱怎麼回事?產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傷口疼痛等身體不適,以及初為人母后家庭關係、心理變化都可能引發產後抑鬱症。相比於產後抑鬱症,產前抑鬱症很少被人關注。產婦面對生育過程的疼痛、緊張、擔憂、恐懼、焦慮,各種複雜的心情攪和在一起,容易誘發抑鬱症。
  • 焦慮、抑鬱有哪些臨床表現?
    1、焦慮有哪些臨床表現?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透析患者更為嚴重。其中包含著急、掛念、優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急情況和難以預測、難以應付的事件有關。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
  • 9成的新手媽媽都有產後抑鬱情緒?
    沒有人關心我的心情、關注我的情緒...那段時間真的是我的至暗時刻。」產後抑鬱其實和所有疾病一樣,只有了解它、正視它,才能治癒它。什麼是產後抑鬱?產後抑鬱是媽媽生完孩子之後一段時間內表現出的抑鬱情緒和症狀,並沒有到達「抑鬱症」的程度。
  • 來吧,展示~抑鬱的表現有哪些症狀
    有了孩子後,家庭成員和家庭結構都發生了變化,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就抑鬱了   來吧,展示~抑鬱的表現有哪些症狀   一、情緒化 易受一些小事影響情緒,變得易怒,反覆無常,常因一些小事情與人爭吵,大事情發生卻無動於衷,開始出現一些悲觀厭世的想法。
  • 心理空間:「是的,我抑鬱過!」——陷入抑鬱情緒中該如何自救?
    抑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但是它只是一種情緒,並不等同於抑鬱症。,覺察情緒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大部分人都是排斥和迴避它,覺得這是自己無能的表現,認為有這種情緒是不對的。其實,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它是在提醒我們當下自己處於的狀態。而我們要做的是覺察和接納它,找到情緒發生的原因,從而去積極面對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壓制情緒反應。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不涉及焦慮症狀,但有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抑鬱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慮。 抑鬱狀態中,患者常表現出自罪、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做什麼都沒有意思、未來一切都沒有希望,行為上也會感到做事困難、想要迴避過去顯得簡單或有趣的活動。
  • 如何抵抗抑鬱情緒?
    上次我們談到了什麼是抑鬱症,文章連結在這裡:這一篇我們談一談如何抵抗抑鬱情緒。1、自我覺察自我覺察,對自己內心的觀察與體驗,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知覺,自我覺察也是一種能力。了解自己為什麼會陷入抑鬱情緒當中,有針對性的尋找適合自己的調節辦法,因為衝突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
  • 關愛老年心理,關注老年抑鬱
    隨著社會逐漸老齡化,老年心理健康愈發受到廣泛關注。其中,老年抑鬱障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嚴重影響老年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據統計,老年抑鬱障礙患病率約為5%-15%。典型抑鬱發作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及言語活動減少等。老年抑鬱發作的臨床症狀常不太典型,與青壯年期患者存在一些差別,認知功能損害和軀體不適的主訴較為多見,情緒症狀常被其它主訴掩蓋。同時,老年抑鬱障礙還存在著自殺風險高、社會心理因素多、人格缺陷/人格改變問題突出、軀體合併症和合併用藥多等特點。
  • 孕婦產前抑鬱的原因有哪些?
    產後抑鬱是比較常見的,也是大家所知曉的,除了生理上激素水平的變化導致情緒不穩定之外,產前心理也是會影響孕婦患上產前抑鬱的。孕婦產前抑鬱的原因有哪些?出現產前抑鬱怎麼辦?有哪些症狀,其實有些症狀是可以察覺的。我們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
  • 抑鬱情緒≠抑鬱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患了抑鬱症。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璐璐介紹,抑鬱情緒是我們人類的正常情緒之一,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時刻保持心情愉悅,肯定會有煩躁、焦慮、抑鬱的時候,這是一種合理的情緒體驗,莫把抑鬱情緒等同於抑鬱症。那麼,正常的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病理性抑鬱有哪些主要的區別呢?1.嚴重程度的不同。
  • 抑鬱情緒≠抑鬱症,抑鬱情緒怎麼調理?
    在日常生活中不開心的人很多,但不一定都是抑鬱症。抑鬱症也有輕、中、重之分,重度抑鬱症中大概有2/3的人都曾經想到過自殺,或者曾經試圖去嘗試自殺。在他們中有的是一閃念,覺得活著沒有意思還不如死了,有的人比較執著,想辦法去實現自殺...
  • 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孩子"不乖"可能是抑鬱
    據有關調查顯示,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抑鬱症也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十年前,在我們心理精神科的門診上,一天只會碰到2-3個青少年,但現在一天的門診病例有三分之一都是青少年抑鬱問題。」袁勇貴主任表示,青少年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其中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
    目前我國抑鬱症人口達到9000萬人,平均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被抑鬱症所困擾。在這裡我們需要退一步來講一下,抑鬱症並不是抑鬱情緒,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比如你出門不小心和別人撞了一下,導致互相發生口角,這個時候你心裡一定是生氣鬱悶的,這就是抑鬱情緒,但是你鬱悶一天睡了一晚,第二天你會發現你不生氣了,這種可以通過自我情緒調節從而恢復到最初狀態的就叫抑鬱情緒。
  • 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有些孩子「不乖」其實是抑鬱
    「十年前,在我們心理精神科的門診上,一天只會碰到2-3個青少年,但現在一天的門診病例有三分之一都是青少年抑鬱問題。」袁勇貴主任表示,青少年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在門診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表現形式各種各樣,主要包括:容易與他人起爭執、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還有嚴重的出現自我傷害、自殺等傾向。
  • 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有些孩子「不乖」 其實是抑鬱
    「十年前,在我們心理精神科的門診上,一天只會碰到2-3個青少年,但現在一天的門診病例有三分之一都是青少年抑鬱問題。」袁勇貴主任表示,青少年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在門診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表現形式各種各樣,主要包括:容易與他人起爭執、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還有嚴重的出現自我傷害、自殺等傾向。
  • 產後情緒抑鬱就是產後抑鬱?還可能是甲狀腺炎
    產後抑鬱,是很多人的夢魘。大家都知道,由於產後女性體內激素發生的巨大改變,再加上新手媽媽的手忙腳亂,多數寶媽都有或多或少的產後抑鬱症狀。於是,當寶媽產後出現「大脾氣」或者「多愁善感」的現象時,都會被認為是產後抑鬱。但事實當真如此嗎?不!
  • 產前抑鬱與季節有關係?都有這些表現,快來看一看!
    產前抑鬱有哪些表現 1、心因性抑鬱:是由強烈的精神刺激或持久的精神緊張等應激因素作用引起。 以突出的抑鬱情緒為主要特徵,同時存在認知、行為和軀體調節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礙,表現容易被人理解。通常在應激源作用下而產生,如親友死亡、離婚、失業或其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感到悲傷、疲憊、頭疼、或出現自毀行為。 情感脆弱,不願意獨處,產前抑鬱會使得孕婦變得情感脆弱,有依賴性。
  • 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 專家:有些孩子「不乖」其實是抑鬱
    「十年前,在我們心理精神科的門診上,一天只會碰到2-3個青少年,但現在一天的門診病例有三分之一都是青少年抑鬱問題。」袁勇貴主任表示,青少年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在門診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表現形式各種各樣,主要包括:容易與他人起爭執、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還有嚴重的出現自我傷害、自殺等傾向。
  • 抑鬱焦慮症的表現症狀 抑鬱焦慮症的表現症狀有哪些
    抑鬱焦慮症的表現症狀早期肺炎的症狀並不是單一的,需要知道的是,肺炎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而不同類型之間的症狀則會有一定的差異,當然,作為肺炎來說,一些基礎症狀還是存在的,比如常見的咳嗽等,下面就肺炎的症狀表現進行具體介紹:1、呼吸困難肺炎會導致呼吸困難,由於肺實變通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