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垃圾分類,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為讓垃圾分類真正成為百姓的一種新時尚生活方式,區婦聯強化典型示範引領,助力工作提質提效!
衛東橋社區的一些小區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穿著志願者馬甲,有的拿著宣傳手冊走家串戶;有的戴著手套拿著鉗子日夜堅守在垃圾桶旁不辭辛勞地工作;有的在垃圾收集亭不斷指導前來投放垃圾的住戶......她們,便是垃圾分類巾幗志願者。
2019年11月,衛東橋社區召開「參與垃圾分類,共建美麗家園」垃圾分類進小區啟動儀式,正式開始推行垃圾分類。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指導、監督、獎勵等舉措,現所轄小區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接下來
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
黨灣鎮衛東橋社區
垃圾分類工作的秘訣吧!
衛東橋社區在垃圾分類推行過程中不斷探索新方法、追求新高度,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333」模式應運而生,即三支隊伍、三項舉措、三種機制。
三支隊伍通力合作,垃分成為主戰場
建強「宣傳引導隊」。這是一支由社區工作人員和第三方垃圾分類專業人員為主的宣傳引導隊。廣泛動員各方力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開展「上門教、入戶講」行動,通過第三方專業人員策劃舉辦親子活動等各類宣傳活動,營造社區內濃厚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
建強「分類督導隊」。這是一支以網格員、樓道長、垃圾分揀員為主要成員的垃圾分類督導隊。「分類督導隊」成員對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開展實地檢查,通過微信群及時發布動態,推動小區落實落細垃圾分類各項措施。
建強「志願服務隊」。這是一支由熱心公益的退休教師、全職媽媽、少先隊員等組成的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們「點對點」、「一對一」指導居民開展垃圾分類,努力把全體住戶變成「垃分達人」。
三項舉措深入人心,垃分之旅進行時
「人控+技控」兼顧。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專業化培訓,同時明確「三張報表」,即清運單位日報、環衛站周報、垃圾分類月報,確保人控無盲點,技控無死角。
「示範+全員」共進。組織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帶頭開展示範引領行動,發起「垃圾分類我先行」倡議,當好先鋒、積極踐行、作出表率,號召廣大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
「精準+精細」並舉。社區對所有小區實行易腐(廚餘)垃圾小桶化,向小區每戶家庭分發小綠桶,小區內設置小綠桶投放架,定點定時、專人收集易腐垃圾,不斷提升垃圾分類的精準度和分類措施的精細度。
三種機制常態長效,你追我趕大比武
分片督導管理機制。對轄區進行分片管理,每位社工認領一個小區,做到「每日一巡查」,全面掌握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化解,做到「當日問題當日清」。
紅黃黑榜張榜機制。社區設立垃圾分類紅黃黑榜,每月根據廚餘垃圾收集積分情況進行紅黃黑榜張榜公示,褒揚「優等生」,激勵「落後生」,對黑榜住戶逐一上門宣傳指導,進一步營造全民參與良好氛圍。
積分兌換獎勵機制。以積分兌換助力垃圾分類,每季度按照小區住戶垃圾分類積分情況落實積分兌換,以物質獎勵激發居民主動參與的熱情,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隨著分類宣傳的持續深入和分類工作的有序推進,衛東橋社區居民逐步養成了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分類的能力和處理率有了極大的提升!
說了這麼多
小編這就來考一考大家
1、毛豆殼是什麼垃圾?
2、橘子皮是什麼垃圾?
3、舊毛線圍脖是什麼垃圾?
4、塑料糖果罐子是什麼垃圾?
5、吃完的辣條包裝袋是什麼垃圾?
知道答案的小夥伴
請趕緊來留言告知哦
前五名正確答對的小夥伴
將獲得十元話費~
快快來參加吧~
上期答案公布: 易腐垃圾 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 易腐垃圾 可回收物
@墨羽、@清兒、@惜緣、@西瓜、@檸檬心,請中獎的粉絲儘快將您的手機號回復至「蕭山婦聯」微信公眾號,我們將儘快為您充值。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
養成分類好習慣,助力城市文明
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原標題:《【美麗家園•垃圾分類】黨灣鎮衛東橋社區:推行垃分「333」模式,小社區做出大文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