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家園•垃圾分類】黨灣鎮衛東橋社區:推行垃分「333」模式...

2020-12-16 澎湃新聞

【美麗家園•垃圾分類】黨灣鎮衛東橋社區:推行垃分「333」模式,小社區做出大文章

2020-10-21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垃圾分類,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為讓垃圾分類真正成為百姓的一種新時尚生活方式,區婦聯強化典型示範引領,助力工作提質提效!

衛東橋社區的一些小區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穿著志願者馬甲,有的拿著宣傳手冊走家串戶;有的戴著手套拿著鉗子日夜堅守在垃圾桶旁不辭辛勞地工作;有的在垃圾收集亭不斷指導前來投放垃圾的住戶......她們,便是垃圾分類巾幗志願者。

2019年11月,衛東橋社區召開「參與垃圾分類,共建美麗家園」垃圾分類進小區啟動儀式,正式開始推行垃圾分類。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指導、監督、獎勵等舉措,現所轄小區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接下來

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

黨灣鎮衛東橋社區

垃圾分類工作的秘訣吧!

衛東橋社區在垃圾分類推行過程中不斷探索新方法、追求新高度,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333」模式應運而生,即三支隊伍、三項舉措、三種機制。

三支隊伍通力合作,垃分成為主戰場

建強「宣傳引導隊」。這是一支由社區工作人員和第三方垃圾分類專業人員為主的宣傳引導隊。廣泛動員各方力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開展「上門教、入戶講」行動,通過第三方專業人員策劃舉辦親子活動等各類宣傳活動,營造社區內濃厚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

建強「分類督導隊」。這是一支以網格員、樓道長、垃圾分揀員為主要成員的垃圾分類督導隊。「分類督導隊」成員對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開展實地檢查,通過微信群及時發布動態,推動小區落實落細垃圾分類各項措施。

建強「志願服務隊」。這是一支由熱心公益的退休教師、全職媽媽、少先隊員等組成的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們「點對點」、「一對一」指導居民開展垃圾分類,努力把全體住戶變成「垃分達人」。

三項舉措深入人心,垃分之旅進行時

「人控+技控」兼顧。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專業化培訓,同時明確「三張報表」,即清運單位日報、環衛站周報、垃圾分類月報,確保人控無盲點,技控無死角。

「示範+全員」共進。組織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帶頭開展示範引領行動,發起「垃圾分類我先行」倡議,當好先鋒、積極踐行、作出表率,號召廣大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

「精準+精細」並舉。社區對所有小區實行易腐(廚餘)垃圾小桶化,向小區每戶家庭分發小綠桶,小區內設置小綠桶投放架,定點定時、專人收集易腐垃圾,不斷提升垃圾分類的精準度和分類措施的精細度。

三種機制常態長效,你追我趕大比武

分片督導管理機制。對轄區進行分片管理,每位社工認領一個小區,做到「每日一巡查」,全面掌握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化解,做到「當日問題當日清」。

紅黃黑榜張榜機制。社區設立垃圾分類紅黃黑榜,每月根據廚餘垃圾收集積分情況進行紅黃黑榜張榜公示,褒揚「優等生」,激勵「落後生」,對黑榜住戶逐一上門宣傳指導,進一步營造全民參與良好氛圍。

積分兌換獎勵機制。以積分兌換助力垃圾分類,每季度按照小區住戶垃圾分類積分情況落實積分兌換,以物質獎勵激發居民主動參與的熱情,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隨著分類宣傳的持續深入和分類工作的有序推進,衛東橋社區居民逐步養成了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分類的能力和處理率有了極大的提升!

說了這麼多

小編這就來考一考大家

1、毛豆殼是什麼垃圾?

2、橘子皮是什麼垃圾?

3、舊毛線圍脖是什麼垃圾?

4、塑料糖果罐子是什麼垃圾?

5、吃完的辣條包裝袋是什麼垃圾?

知道答案的小夥伴

請趕緊來留言告知哦

前五名正確答對的小夥伴

將獲得十元話費~

快快來參加吧~

上期答案公布: 易腐垃圾 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 易腐垃圾 可回收物

@墨羽、@清兒、@惜緣、@西瓜、@檸檬心,請中獎的粉絲儘快將您的手機號回復至「蕭山婦聯」微信公眾號,我們將儘快為您充值。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

養成分類好習慣,助力城市文明

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原標題:《【美麗家園•垃圾分類】黨灣鎮衛東橋社區:推行垃分「333」模式,小社區做出大文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美麗家園·垃圾分類】「136社區智治法」,天逸社區巾幗「逸姑娘...
    【美麗家園·垃圾分類】「136社區智治法」,天逸社區巾幗「逸姑娘」就是這麼給力!垃圾分類是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天逸社區自2018年8月開始推行垃圾分類,現所屬金辰之光、金地天逸、陽光城上府三個小區共計5688戶,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在推進過程中,社區總結出了一套具有天逸社區特色的垃圾分類「136社區智治法」。
  • 「垃圾分分類 家園更美麗」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為了更好地提高兒童和家長的環保意識,增強兒童和家長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8月15日下午,敕勒川路街道萬正尚都社區舉辦「垃圾分分類 家園更美麗」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 營造垃圾分類氛圍 建設綠色美麗家園
    14日,雅安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雅安市將在雨城區青江街道轄區打造首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今年來,雅安市不斷完善工作推進機制,調整充實垃圾分類組織架構,貫徹「全域督導、全面提升」的推進機制,垃圾分類工作的「雅安力度」不言而喻。10月,確定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高效有序推進雨城區青江街道示範片區建設;12月10日,政企雙方籤訂採購協議;12月14日,全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
  •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看這個社區居民的...
    垃圾分類在社區居家推行的怎麼樣了?如何減少垃圾的產生?8月25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一場居民垃圾分類經驗分享交流會議,讓大家了解到了垃圾分類的訣竅。垃圾扔錯了怎麼處罰?有居民介紹了自己垃圾分類經驗和具體方法,從自覺遵守情況到懲罰機制的實行,詳細介紹了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做到實現人人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一名業主代表介紹,如何做好節能減排,首先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例如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等,儘量購買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在學校、社區等醒目位置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多渠道提醒指導市民做好垃圾分類。」
  • 白雲區推行「棟長負責制」 破解城中村垃圾分類難題
    白雲區嘉禾街在望崗高橋社區68棟出租屋試點推行「棟長制」垃圾分類新模式,探索「棟長負責制、租戶精準投、定時上門收」的分類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該區正在城中村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棟長負責制」。今年,該街在望崗高橋社區試點推行「棟長制」垃圾分類新模式,探索「棟長負責制、租戶精準投、定時上門收」的分類模式。嘉禾街市政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分類模式就是租戶自覺在家分好類,每天定時拎下樓,投放到一樓大堂指定的兩類分類垃圾桶內。保潔公司每天定時上門分類收運垃圾。出租屋棟長負責督促租戶認真落實垃圾分類,對本棟出租屋垃圾分類成效負責。
  • 垃圾分類:「先行先試」顯效 推行難點仍存
    昨天,棲霞區齊民路社區晶都茗苑小區垃圾分類環保屋內,市民自覺地分類投放垃圾。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今年四季度,鼓樓區六成小區將推行『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投放的垃圾分類模式。這意味著有500多個小區需要建成垃圾分類收集點,其中三成需建成一類收集點。」鼓樓區垃分辦負責人周漲曾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坦言這一工作「非常難」,位於清涼門大街的一個小區為了垃圾房的落地問題,已經連續幾個月召開了多場居民議事會。
  • 保護環境社區在行動 民生家園社區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
    7月24日上午,欣園街道民生家園社區在萬龍第十城小區內開展了以「提倡低碳生活保護社區環境」為主題的低碳環保活動。首先,社區為助力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及資源綜合利用知識,組織工作人員和環保志願者向物業保潔人員與廣大居民群眾發放了環保袋以及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共計50餘份,讓物業保潔人員掌握了更多的相關知識提高了自身業務能力,在今後的日常工作中能準確地分辨各種垃圾,同時也讓小區裡的居民們都感受到綠色環保低碳的氛圍,共同營造了社會良好風氣。
  • 垃圾分類廣州模式有幾犀利?
    廣州從2000年成為國內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後,開始推進垃圾分類,20年磨一劍,摸索出了一條適應超大城市發展和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模式。廣州的垃圾分類模式到底是何種模式?廣州值得被學習的經驗又是哪些?
  • 時政解讀丨2020屆高考政治時政熱點:垃圾分類與美麗家園(附電子版)
    3.自覺自治:社區和居民,包括企事業單位,逐步養成「減量、循環、自覺、自治」的行為規範,創新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成為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和利用的主力軍。4.減排補貼 超排懲罰:制定單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標準,低於這一排放量標準的給予補貼;超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則予以懲罰。
  • 鄭州市德億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不同類型的垃圾分別如何處理?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12月20日,在鄭州市德億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面對居民的提問一一應答。社區工作人員帶來4個顏色各異的垃圾桶,分別代表廚餘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並把垃圾分類牌分發到居民手裡,鼓勵居民準確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看到有人因此得獎,居民很快激起了興趣,也想躍躍欲試,一顯身手。
  • 完善垃圾分類的推行體系
    完善垃圾分類的推行體系[N].      推行垃圾分類的運行體系約束推行過程的發動、指示、實施、監管和反饋等環節之間的關係,是各級政府(包括街道辦)、社區居委、物業管理、居民及企業、社會組織等各自內部及其相互之間的行動規範,其主要目的是保證政府和社會良性互動,防止主體行為失範。
  • 惠安螺城東南社區推行「積分兌換」 鼓勵垃圾分類
    居民將可回收的垃圾送到社區,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直接用於兌換生活用品。日前,在惠安螺城鎮東南社區,這一新舉措得到居民們紛紛點讚,成效良好。作為目前惠安縣唯一的垃圾分類示範點,螺城鎮東南社區多舉措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綠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逐漸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該社區的一個垃圾投放點,記者見到一個高135釐米的紅色垃圾箱——有害垃圾收集箱。「這種垃圾箱可以幫助居民解決有害垃圾無處丟棄的困擾。」
  • 桂花社區垃圾分類樹新風,萌娃手工貼畫表環保
    新湖南客戶端11月24日訊(通訊員 王人傑)11月23日下午,長沙市雨花區左家塘街道桂花社區協同寸草心社會服務中心開展了以"垃圾分類新風尚 我為環保添光彩"為主題的創意手工貼畫活動,活動中,大家一邊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一邊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強大的動手能力創造出心中的美麗家園。
  • 人人參與垃圾分類 建設綠色美麗社區
    2017-12-26 16:2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殷晗珺 記者 朱克斐12月25日,上虞經濟開發區(曹娥街道)德濟苑社區榮獲「讓生活更美麗」——紹興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評選活動「最美社區」。榮譽的獲得離不開社區工作者和居民的努力付出,走在德濟苑社區的各個小區內,垃圾督導員向居民們普及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居民們也都能自覺對垃圾進行分類。「大姐,綠色是廚餘垃圾,灰色是其他垃圾,扔垃圾前先看看顏色,給垃圾分分類。」「家裡的剩菜剩飯、菜梗菜葉、果皮果殼是廚餘垃圾,請放入綠桶!」在德濟苑社區的新興苑小區,垃圾督導員屠惠娟正不厭其煩地向丟放垃圾的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
  • 提倡垃圾分類 共建美好家園
    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1月23日訊(記者 劉瑤 通訊員 守陳研)11月19日上午,芋頭田社區在旭日小學開展主題為「提倡垃圾分類 共建美好家園」的手抄報評選活動,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青少年綠色環保意識。活動前期,同學們在課餘時間廣泛搜集垃圾分類的資料,精心設計手抄報版面,創作出一幅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手抄報,由班級老師選出5幅作品參加社區組織的評選活動。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同學們對垃圾分類有更深了解,認識到保護環境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建美好家園。
  • 【童幼微絮】---垃圾分類有新規!
    「分類一小步,低碳一大步」    今天你垃圾分類了嘛?      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生活垃圾一般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它垃圾進行「四分類」。
  • 社區保安「破案」半夜丟垃圾的大伯慚愧了
    一個寒冷的冬夜,杭州市望江街道婺江家園一園的保安室裡忽然熱鬧起來,兩個保安看著監控裡迅速出現又快速離開的身影,興奮地喊了起來。原來,一號垃圾房的「房長」連續數日發現,每天一早垃圾房裡就有一袋未分類的垃圾,可一直找不到丟垃圾的人,很是煩惱。
  • 家園勞動丨垃圾分類 美我家園——三年段「垃圾分類我踐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報導
    、倒垃圾、清理垃圾桶,深入家庭及周邊社區踐行垃圾分類,他們用照片記錄下了自己的實踐點滴。7月25日,三(6)班小小志願者趙笛菲走進社區,為鄰居宣傳講解垃圾分類的知識。在活動現場,她積極宣講垃圾分類的意義、種類及其操作流程等,倡導廣大居民儘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力爭做到垃圾正確分類,並分發倡議書,倡導居民齊參與共支持。鄰居說:「此前都是隨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裡,基本沒有給垃圾分類過,今後將按照要求垃圾分類,剛開始可能感覺會有些麻煩,但是慢慢習慣了就好。」
  • 廈門海滄開展垃圾分類進村居宣傳活動 寓教於樂群眾點讚
    海滄區垃分辦在宣傳垃圾分類工作的同時,還「送福」給現場居民。垃分辦工作人員說,垃圾分類是城市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目前在法律層面上相繼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  在海滄區垃分辦宣傳點,山邊社區居民錢網來到現場,她找工作人員拿了《海滄區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海滄區垃圾分類普法》等宣傳手冊。
  • 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這些社區各有妙招
    我市是如何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近日,記者走進街道、社區、小區進行實地採訪。資源回收引導參與垃圾分類為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號召更多的居民了解垃圾分類並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近日,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翠華社區組織志願者開展了資源回收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居民陸續來到資源回收宣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