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獲悉,繼上海博物館、中華藝術宮等國有藝術場館前些天開放後,明天起,上海西岸美術館大道各文化場館將陸續開放,其中包括以呈現
展示蓬皮杜藏品為主的西岸美術館及龍美術館(西岸館)、餘德耀美術館等當代藝術場館,
展覽需預約參觀,在觀展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並與他人保持間距。
據上海西岸今天公布,重新開放後的各文化場館需要觀眾通過「西岸文化藝術季」平臺提前至少一天預約,約滿為止。入館當日需憑參觀預約碼、綠色「隨申碼」和本人有效證件,排隊等候入館,排隊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測量,入館前觀眾需如實告知14天內是否有過重點區域旅行或居住史,如有將謝絕參觀。在觀展過程中,需要全程佩戴口罩,並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間距。當館內人員密度較大時,館方將採取限流等措施。
龍美術館(西岸館)
龍美術館(西岸館)將於明起開放。展覽包括「風清骨峻——松竹梅庚子迎新特展」將持續至5月10日。此次展覽分為「松風低吟」「竹影婆娑」「梅茵初吐」及「鼠報佳音」四個章節,分別展出與松、竹、梅以及鼠年吉祥等題材之相關作品30餘件(套)。除展出(宋)湯叔雅《梅花雙鵲圖》軸、(明)陳繼儒《梅花冊》、(明)陳洪綬《清供圖》軸、(清)乾隆帝《歲寒三益圖》軸、(清)弘旿《素瀨松唫》卷等《石渠寶笈》著錄作品及諸多古代珍貴書畫名品以外,也囊括了近現代大師的重磅作品與當代藝術家的相關創作。龍美術館的同期展覽還有「龐茂琨:副本2020」與「對話:視覺進行時」。
(明)項聖謨,《松花圖卷》局部,紙本設色,26×152.5cm,龍美術館
西岸美術館
馬塞爾·杜尚 《自行車輪》
西岸美術館將於明起開放。西岸美術館從去年11月起與蓬皮杜藝術中心展開為期五年的合作項目。首個常設展「時間的形態」包括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的20世紀初至21世紀的84組作品,展品囊括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等藝術大師的重要作品。展覽分為11個章節,以繪畫、雕塑、影像等不同形式展現這一時期的重要東西方藝術,體現藝術家們對20世紀初工業化發展以及加速的現代生活的感受。同期進行的首個特展「觀察」則以跨學科的討論方式聚焦新媒體藝術發展。展覽從蓬皮杜中心的新媒體藝術館藏中精選約20件作品,並特別關注中國藝術家對於該領域的討論和貢獻。根據此前的信息,展覽「時間的形態」將持續至2021年5月9日,展覽「觀察」則持續至今年3月29日。
「後時尚時代」參展作品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目前展覽已經閉展,將於4月揭幕新展「後時尚時代」,展覽將展出近百件最具盛名時尚攝影師的作品,包括傳奇人物尼克·奈特、保羅·羅維西、彼得·林德伯格、邁爾斯·奧爾德裡奇以及艾倫·馮·安沃斯,還有一批新一代攝影師作品。今年2月,展覽「後浪」在疫情中宣布按期閉展。而在疫情期間,上海攝影藝術中心發起線上調研《攝影師居家狀態研究報告》,陸續發布攝影師們在這段時間的攝影創作。
「製作中:藝術與電影的工作場」展覽現場
上海餘德耀美術館將從4月1日起開放。展覽「製作中:藝術與電影的工作場」將延期至今年夏天。該展是餘德耀美術館宣布與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卡達博物館群建立合作後的首展,展覽強調了視覺藝術和電影相交的歷史,著重關注視覺藝術和電影製作的工作室場所,是如何在過去20年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展覽也突出了近年來進入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並與電影和錄像相關的卓越饋贈和收購。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西斯特·蓋茨展覽搭建中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目前暫無展覽,何時開館仍需等待通知。此前,展覽「凸面/凹面:比利時當代藝術展」與「海灣到海灣」已於今年1月12日如期閉展。館長喬志兵此前透露,油罐藝術中心計劃在六月份開幕兩個展覽,一個是美國藝術家西斯特·蓋茨(Theaster Gates)在中國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壞霓虹」(Bad Neon),藝術家將油罐獨特空間打造成旱冰場,結合霓虹燈、音樂、藝術作品,讓觀眾感受藝術的能量。第二個是群展「More, More, More」,邀請了27位國內外的年輕藝術家——他們多數已參與主要雙年展以及國際重要展出——在這次展覽中,探索有關生長、舞動、神話、生態與性別等議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