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岸攜手蓬皮杜,11月8日首展「時間形態」與「觀察」

2020-12-14 騰訊網

2019年11月8日,西岸美術館(West Bund Museum)將正式向公眾開放,並開啟與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籤署的為期五年的展陳合作項目。「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不僅是蓬皮杜中心在亞洲的首個合作項目,更是中國首次與國外頂級美術館共同運營文化機構的嘗試。 日前,澎湃新聞了解到,西岸美術館旨在打造社區性的跨學科文化中心,致力於呈現為面向所有人開放的公共文化場所,除展館之外,所有空間將向市民免費開放。

西岸美術館外觀 西岸美術館

11月8日,西岸美術館將正式向公眾開放。作為開幕展,常設展「時間的形態」匯集了蓬皮杜中心的百餘件館藏作品,呈現中心在藝術收藏方面的定位和歷史,以及相關藏品同歐洲乃至整個西方社會的重要淵源。展品包括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等藝術大師的重要作品。同期進行的首個特展「觀察」將以跨學科的討論方式聚焦新媒體藝術發展。展覽將從蓬皮杜中心的新媒體藝術館藏中精選約20件作品,並特別關注中國藝術家對於該領域的討論和貢獻。

傑克遜·波洛克 《黑色、白色、黃色和紅色的銀色》(Silver over Black, White, Yellow and Red) Public Domain Centre Pompidou, MNAM-CCI/Philippe Migeat/ Dist. RMN-GP

馬塞爾·杜尚 《自行車輪》(Roue de bicyclette) Centre Pompidou, MNAM-CCI/Christian Bahier et Philippe Migeat/Dist. RMN-GP

瓦西裡·康定斯基 《黃、紅、藍》(Yellow-Red-Blue) Public Domain Centre Pompidou, MNAM-CCI/Philippe Migeat/ Dist. RMN-GP

共同策展、互相交流,蓬皮杜首個亞洲合作項目落地上海西岸

2012年,徐匯提出打造「西岸文化走廊」的品牌戰略計劃,隨後進一步深化為「藝術設計、戲劇表演、視覺藝術和新媒體藝術」四條主線。這與蓬皮杜中心多年來建立的對「建築、視聽實驗、音樂、電影、視覺藝術」五種文化形態的跨領域研究十分契合。此外,蓬皮杜中心自上個世紀以來,便一直與中國進行著積極的交流與合作。而近十年來上海西岸所呈現出的藝術氛圍也同樣吸引了蓬皮杜中心的目光。

蓬皮杜中心

2017年,西岸集團與蓬皮杜中心籤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並最終於2018年12月19日正式籤署為期五年的展陳合作項目。「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是中法兩國間最高級別的文化交流項目,這一項目的內容包括:在未來五年內,雙方將以共同策劃為前提,在西岸美術館展開3個為期不少於18個月的常設展和約10個為期半年的特展;同時在法國巴黎蓬皮杜中心也將呈現3場聚焦中國現當代藝術作品的展覽;雙方將基於當地藝術文化生態,共同組織策劃多場不同主題的特展以及面向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公共文化藝術項目;雙方還將就美術館管理人才定期開展互訪、培訓等交流活動。此外,蓬皮杜中心還將藉此機會開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及收藏計劃。

對此,蓬皮杜中心主席塞爾日·拉斯維涅(Serge Lasvignes)表示:「蓬皮杜中心一直致力於展示中國藝術的魅力與價值,在未來的五年時間裡,相信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彼此的聯繫,也勢必促進東西方藝術家之間、文化機構之間產生新的對話。」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是蓬皮杜中心在亞洲的首個合作項目。2015年,蓬皮杜中心在西班牙馬拉加市設立首個「蓬皮杜臨時藝術空間」,與馬拉加市展開五年的駐地合作。去年,蓬皮杜中心與馬拉加市宣布將這一臨時合作項目延長至2025年。此外,2018年3月,蓬皮杜中心宣布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設立一座新的分館。

西班牙馬拉加市的首個「蓬皮杜臨時藝術空間」

另一方面,與國外頂級美術機構的合作正在成為如今國內美術館發展的新模式。今年6月,上海陸家嘴集團與英國泰特美術館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標——浦東美術館。泰特將為上海陸家嘴集團建設浦東美術館提供為期3年的培訓和諮詢服務,並於2021年合作舉辦浦東美術館開館大展。去年,餘德耀美術館與LACMA宣布達成合作,雙方將建立基金會,保存並管理餘德耀捐贈的大部分中國當代藝術藏品,此舉也是餘德耀美術館從私人美術館邁向公共化的重要一步。而「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則是中國首次與國外頂級美術館共同運營文化機構的嘗試。

從西岸濱江出發,打造生活化的美術館體驗

西岸美術館坐落在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旨在打造一個社區性的、有溫度的跨學科文化中心。西岸美術館致力於呈現為面向所有人開放的公共文化場所,吸引更多人走進美術館、使用美術館,進而享受美術館生活。

西岸美術館由英國著名建築師戴衛·奇普菲爾德(David David Chipperfield)帶領的建築事務所擔綱建築設計,歷時三年建造完成,總建築面積為2.5萬平方米。西岸美術館被分設兩個入口,參觀者不僅可以從龍騰大道正門口進入美術館,也可沿著西岸濱江步道走上美術館外部的開放式臺階,拾階而上或至下進入美術館的不同區域。貫通龍騰大道與濱江步道的這一設計,也恰好連接起美術館內部與戶外濱江,營造共享功能空間,形成鼓勵交流和體驗的開放式參觀動線。美術館的外圍由半透明的、玉石般的玻璃包裹,使其在白天和夜晚的光線下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西岸美術館模型,戴衛·奇普菲爾德建築事務所

西岸美術館內部展示空間除了三個主要負責呈獻常設展與特展作品的展廳外,還包括一個特別項目空間,以及由多功能廳、智造展廳(其中包括工作室、遊樂場、兒童工坊)等組成的地下一層。除了展覽空間之外,其餘空間均免費向公眾開放。

西岸美術館內部效果圖,戴衛·奇普菲爾德建築事務所

澎湃新聞了解到,特別項目空間將主要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家與國際藝術家之間的文化對話,逐步建立開放的藝術生態環境,由中西方持衡的視角對現代性問題進行不斷討論與探索。西岸美術館地下一層空間的三個各具不同優勢的功能場所也將在蓬皮杜的共同策劃下,結合地域展開公共文化藝術項目。例如,藝術家沈遠將根據智造展廳中的「遊樂場」空間特點,特別創作大型藝術裝置「地心引力」(Gravity)。該項目將持續至2020年4月。

「時間的形態 ——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將從2019 年11月8日持續至2021年5月9日。

「特展:觀察——蓬皮杜中心新媒體典藏展」將從2019 年11月8日持續至2020年3月29日。

相關焦點

  • 上海西岸美術館開館展: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典藏展
    上海西岸美術館開館展: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典藏展
  • 蓬皮杜中心在滬展什麼?「時間的形態」西岸重啟
    上海西岸(圖片來源:西岸美術館)文/陸亦瑝時隔兩月,西岸美術館「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典藏展」於3月20日重新向觀眾敞開大門。一反冬日的蕭瑟,龍騰大道兩邊的樹都吐了新芽,美術館裡的觀眾雖不比去年11月西岸藝術節時的熙攘,卻看得出都是有備而來。
  • 展覽|8個問題 了解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5年合作
    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先生與徐匯區區長、西岸文化藝術委員會主席方世忠一同為「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揭幕在11月5日,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先生與徐匯區區長、西岸文化藝術委員會主席方世忠一同為「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揭幕。
  • ...西岸美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時間的形態
    藝術品交易月|西岸美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時間的形態 2019-11-19 1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西岸再添藝術地標,聯手蓬皮杜探索美術館新模式
    黃浦江西北岸一處開闊地帶,歷時3年建造的西岸美術館11月8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在西岸美術館,觀眾首先能夠以低廉的票價接觸到世界頂級的藝術品。首個常設展《時間的形態》匯集來自蓬皮杜中心的百餘件館藏,包括畢卡索、保羅·克利、夏加爾、康定斯基、蒙德裡安、蔡國強等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向公眾介紹蓬皮杜中心在藝術收藏方面的定位和歷史。
  • 資訊丨「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即將拉開序幕
    *文章由西岸美術館訂閱號供稿2019年11月5日下午,西岸美術館舉辦開館儀式,市文旅局局長於秀芬及徐匯區區委書記鮑炳章為西岸美術館揭牌,宣布西岸美術館將於2019年11月8日正式向公眾開放,由西岸集團董事長李忠輝先生擔任館長。
  • 西岸美術館一周年:與蓬皮杜合作,打造「無圍牆的美術館」
    2019年11月8日,美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並開啟其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打開了中外文化對話交流模式的全新探索。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上海「藝術季」中,西岸美術館將帶來特展「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以及「瑪格麗特·休謨: Gisant II視聽裝置」等新項目。
  • 西岸美術館今日開放,看蓬皮杜藝術中心如何解讀「現代性」
    2019年的秋天,隨著「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藝術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在11月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上海西岸這一地標再次受到全球關注。
  • 法國蓬皮杜中心特展登陸上海西岸美術館
    2020年11月10日,上海西岸美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推出的特展「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在西岸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據了解,「設計與奇思」中大部分作品來自蓬皮杜中心館藏,同時展出的還有12位中國設計師的創作,包括來自由馬巖松主持的MAD建築事務所的骨椅、由設計師張雷用柔弱宣紙糊出的扶手椅「飄」、設計師陳旻用竹皮演繹出中國風的「杭州凳」,其他參展的中國藝術家和設計師還包括邵帆、周洪濤、楊泓捷等。
  • 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典藏展
    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 時間:2019年11月8日– 2021年5月9日 地址:西岸美術館展廳2& 3 策展人:瑪切拉·莉絲塔(Marcella Lista) 西岸美術館
  • 蓬皮杜藏品恢復展出,上海西岸各文化場館明起陸續開放
    澎湃新聞獲悉,繼上海博物館、中華藝術宮等國有藝術場館前些天開放後,明天起,上海西岸美術館大道各文化場館將陸續開放,其中包括以呈現展示蓬皮杜藏品為主的西岸美術館及龍美術館(西岸館)、餘德耀美術館等當代藝術場館,
  •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正式開幕
    上海2019年11月7日 /美通社/ -- 2019年11月5日下午,西岸美術館舉辦開館儀式,上海市文旅局局長於秀芬及徐匯區區委書記鮑炳章為西岸美術館揭牌。西岸美術館將於2019年11月8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 上海西岸美術館和蓬皮杜中心的合作,現在有了更多細節
    隨著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有關上海西岸藝術博物館(即在建中的西岸美術館)和法國蓬皮杜中心合作的更多合作細節也隨之明了:首期五年的合作,將於西岸美術館和法國蓬皮杜中心兩地共同策劃舉辦20次以上不同主題和形式的現當代藝術展及活動,同時開展的還有學術研究、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場館管理人才培養等多方面交流活動
  • 藝術品交易月|西岸美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時間的形態
    這是西岸美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為期五年的展陳合作項目。在未來五年中,三種不同思路的重要作品展將於上海西岸美術館呈現,而「時間的形態」便是此次三場系列展覽的開端。此次展覽的第一部分匯集了國立現代美術館自1930年代建館後,在第一個十年中根據現代性概念所建立起的核心館藏。
  • 藝術的「上海時間」|從西岸藝島,到當代藝術與全球藝場
    以「全球藝場·上海時間」為主題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前不久落下幃幕,然而,藝術的「上海時間」仍在延續。 浦江兩岸,無論是近期的西岸藝博會、Art021,還是莫奈、蒙克、蓬皮杜合作展陳等一系列重量級大展,都讓人看到今年全球藝術界久違的「春天」,見證著上海的大氣與多元。
  • 在這裡看江景、看展覽、感受生活,上海西岸美術館先睹記
    西岸美術館將於後天起正式向公眾敞開,場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公眾不僅可以前往展廳欣賞作品,美術館其他空間,如書店、咖啡館、餐廳、酒吧等也將同時開放。這也意味著「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的開始,開館的兩場展覽為常設展《時間的形態》和特展《觀察》,展出從博伊斯、杜尚、胡安·米羅到賈科梅蒂數百位世界頂尖藝術家的作品,涵蓋各領域的創作。
  • 一周觀展指南|聚焦上海「藝術季」:不僅是巴黎美院與蓬皮杜
    11月可能算是上海真正的「藝術季」,各大展館紛紛推出新展,幾大當代藝術博覽會吸引了全球藝術界的目光。其中上海博物館「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崙——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合作展覽「時間的形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展出普利茲克獎得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得主讓·努維爾的首次中國大展均引起了較大反響。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②|從西岸藝島,到當代藝術與全球藝場
    以「全球藝場·上海時間」為主題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前不久落下幃幕,然而,藝術的「上海時間」仍在延續。浦江兩岸,無論是近期的西岸藝博會、Art021,還是莫奈、蒙克、蓬皮杜合作展陳等一系列重量級大展,都讓人看到今年全球藝術界久違的「春天」,見證著上海的大氣與多元。
  • 圓桌|「匯講壇」聚焦藝術西岸與上海濱江美術館群崛起背後
    文化論壇「匯講壇」舉辦地地處上海徐匯區的一處歷史建築第六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於11月10日在西岸藝術中心落幕。此次西岸博覽會吸引了共109家參展畫廊,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致力於為藏家和觀眾呈現高水準的現當代藝術作品。
  • 西岸美術館進入暑期「夏令時」,全齡觀眾藝術零時差
    「夏令時」系列活動已於7月11日起陸續呈現,其中包括推出首個以兒童視角出發的關於現當代藝術史的親子導覽冊《旅行日誌》,鼓勵小朋友在互動中自主探索展覽作品,自由表達創意;全面升級更新 「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語音導覽,讓觀眾用120秒就能了解展覽中的一件現當代藝術史中的重要作品;親子沉浸式裝置展將於今夏登陸西岸美術館「智造展廳·遊樂場」,此外「智造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