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酒紅是非多」,在愈發火熱的醬酒市場,「替父賣酒」、「老杜醬酒」、「茅臺50年」、「長毛老酒」等事件頻發,亂象叢生。面對價格不一、各有「名號」的醬酒產品,消費者往往一頭霧水,不禁發問: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純糧釀造酒?什麼才是老酒?
「醬香型的酒,工藝上還要講究三個字,笨、小、慢。最笨的方法,最小的規模,最慢的速度,才能真正的做出一杯好酒。醬酒為何貴,貴就貴在時間。」在中國醬香酒釀酒大師、遠明酒業董事長任遠明看來,釀好的酒,就要堅守思想底線,堅持古法,把釀酒過程的細節做到極致。
眾所周知,正宗的醬酒是一年一個生產周期,遵循端午投曲,重陽下沙,嚴格恪守時節,無捷徑可言。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365天的錘鍊、438000小時窖藏,方得一杯純正醬香。
本著「珍視身後名、不貪眼前利」的理念,遠明酒業恪守12987工藝,並堅持「有多少糧食就釀多少酒」,保證釀出來的每一瓶酒不僅真材實料,而且醬香馥鬱。「醬香型酒的傳統工藝是大自然賜給茅臺鎮的寶貝,我們就要珍惜、感恩、敬畏。」任遠明真切說到。
「曲是酒的骨,糧是酒的肉」。在選料上,任遠明特別嚴苛,只選茅臺周邊生長的小紅糧,堅守三不用原則——「轉基因的不用,高農殘的不用,進過烘房的不用」。他對釀酒的各個環節親自把控,保證每一個小細節的完美無誤。
細節決定成酒的品質,傳承醬酒傳統釀造工藝,任遠明帶領遠明酒業讓消費者喝上一杯實實在在的傳統工藝老酒。一杯大師手釀酒,沉澱五千年文化經典,經五年基酒窖藏、十年老酒勾調,回歸質樸,讓口感歸於口感。一壺遠明老酒,由經驗和技巧極其老道的調酒師勾調出茅香風味,柔順絲滑入喉,回香持久。
一壇壇老酒,似故友,似子女,也是一生傾注的心血。在任遠明看來,老酒是酒廠的基石,沒有老酒想勾調出好的醬香酒是無稽之談。「取酒留一點,代代味一樣」,他認為,這不僅是其酒廠的傳承,更是中華傳統工藝文明薪火相傳的縮影。
面對越來越大的白酒市場,遠明酒業致力於打造「不與名酒比價格、敢與名酒拼品質」的產品,讓這醬香風潮吹向五湖四海,吹進萬戶千家。(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