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減少外出與人接觸,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有效途徑。各行各業都相繼開展線上業務,尤其是教育行業,視頻授課也帶來新一輪用戶增長紅利。好未來、中公教育(002607,股吧)、新東方在線等都成為享受這輪紅利的教育巨頭。各大教育巨頭紛紛推出了線上課程,中公教育推出的「理享學」,聲稱「0元就可以入學,考試不過不收學費」,吸引了不少學員報名,更有中公教育的老師大力宣傳。WEMONEY發現,「理享學」在「0元」上課的背後,實際上是分期貸款。而且學員反映,當發現辦理貸款並要求撤銷時,中公教育又會以種種理由來拖延退款時間。學員上課為何變成了購買貸款產品,中公教育又如何把「教育」變成「金融」?
一天接收200名學員
都「被」辦理兩萬以上的貸款
即將進行教師入學考試的潘先生,最近頻繁接到中公教育的客服電話,客服再三向潘先生推薦「理享學」的計劃。該客服承諾,不需要花一分錢就可以聽課,在疫情過後就可以參加線下的面授課。如果考試不過,學生無需支付學費,該客服並沒有提到這筆交易實則是辦理貸款。潘先生說,辦理入學課程,實則就是同意貸款, 「很多學員在辦理入學前,並不知曉辦理的是貸款分期。只有在辦理後,才能看到貸款合同。而且中公教育宣傳的是免費入學,實質上是讓我們貸款入學,與宣傳不符。」潘先生對這筆借款深感不安,「無故被貸了一筆款,這筆借款是否會影響個人再貸款?如果到期沒有還款,是否會上徵信?中公教育在未告知的情況下,誘導學員辦理貸款,已經損害到個人利益。」在潘先生提供的借款合同裡顯示,甲方是雲南信託,乙方是用戶,丙方是上海貝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理享學」運營主體),貸款金額是28800元,借款期限9個月,年化利率是6.6%,到期一次性付清。WEMONEY以學員身份和中公教育溝通,客服對貸款閉口不提,只是表明,「理享學」就像花唄一樣,學生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該客服還表示,「理享學」推出已經兩年了,每天至少收200人。按照該客服的說法,以每筆訂單28800元計算,中公教育一個月大概僅為學員辦理貸款收入就有1.72億元,兩年收入約41億。
「理享學」 兩年收費約41億元
巨額資金流向何處
據了解,「理享學」是中公教育公益助學計劃的一部分,由中公教育聯合上海貝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學員可以先選擇指定協議班免費上課,學費由中公墊付,無利息。潘先生表示,雖然借款合同上有顯示年化利率,按照中公教育客服的說法,只要學員在借款期限內還了本金,就可以免息。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有可能是中公教育和雲南信託以返利的方式讓學員享受免息。潘先生告訴WEMONEY,和中公教育已經溝通了近一個月,但對方以種種理由來拖延退款時間。中公教育以0元授課的形式幫助用戶貸款,並延長退款期限,利用時間差形成數額巨大的資金池。「30-40個工作日才能辦理」的退款,就這樣沉澱在了中公教育的資金帳戶,由此可能帶來部分投資和利息收益。3月9日晚間,中公教育發布一份頗為亮眼的財務報告,淨利潤大增56.5%,並擬向全體股東大額分紅,共計派發現金股利14.8億元。而且2019年末帳面貨幣資金、理財產品和長期定期存款合計64.02億元,佔總資產99.61億元的64.28%。財報顯示,2018年和2019年,中公教育的投資收益(理財收益和定期存款結息)和利息收入合計分別為1.61億元和2.62億元,佔當期歸母淨利潤的13.99%和14.52%,對近兩年的高增長起到不小的作用。無論是幫用戶辦貸款,還是延長退款時間,中公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利潤。自2015年到2019年,中公教育淨利潤分別為1.58億元、3.09億元、4.95億元、11.13億元、18.05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62%。「現在的培訓機構尤其是上市公司,並不僅依靠培訓來掙錢,而是依靠穩定的現金流來完成多元的投資,實現盈利。」一位業內人士一語道破教育行業的盈利點。2月14日,中公教育通過深交所互動易回復投資者稱,疫情期間教學已全部轉到線上。目前,疫情還未結束,據潘先生反映,線上教學的質量和普通班差不了多少。在這場賣課「騙」貸中,究竟中公教育是為沉澱資金投資理財,還是真的在做公益?這些學員中又有多少能成功通過考試,值得去深思。
來源:WEMONEY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爆料、合作請發送至公眾郵箱:wemoney@ifeng.com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WEMONEY。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