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談:一個「悶」字 多少無奈
2020年12月16日 09:52: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個「悶」字 多少無奈(日月談)
由兩岸機構共同評選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近日揭曉,「悶」字以最高票當選。回看今年兩岸情勢,「悶」字確能恰如其分反映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心情。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借疫謀「獨」,倚美謀「獨」,肆意破壞兩岸關係,更在島內實行高壓統治,隻手遮天,為所欲為,「綠色恐怖」瀰漫全臺,反對者或敢怒不敢言,或申冤無處,或發聲即遭打壓,或抗議而毫無效用,怎不叫人悶煞?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民進黨當局就秀出下限,以「禁止口罩出口大陸」這種反人類的起手式,自曝將兩岸關係破壞到底的暗黑心思。幾十年來,兩岸關係起起伏伏,但每逢自然災害,兩岸總能守望相助,從來沒有一屆臺灣當局無良到遇天災而見獵心喜、落井下石。民進黨當局將「抗疫」與「抗中」畫上等號,對內掀起民粹狂潮,瘋狂攻擊污衊大陸的防疫舉措,將歧視性的「武漢肺炎」掛在嘴邊,幾乎完全切斷兩岸正常往來。綠色網軍鋪天蓋地,造謠詆毀大陸之餘,還要將有心給大陸抗疫捐錢出力者打為「中共同路人」「臺灣叛徒」,還要責問滯鄂臺胞「誰叫你去大陸」「怎麼不去吃蝙蝠」。扭曲到極點的意識形態和言語暴力充斥島內媒體與網絡,形成籠罩全島的大悶鍋。
民進黨當局對外打起「口罩國際杯」,不顧島內民眾排隊難買口罩的現實,四處給外國豪捐口罩,並藉機宣揚所謂的臺灣「民主抗疫」經驗,發起「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的輿論攻勢。種種操作只能聊以自嗨,卻破壞了兩岸關係,並讓臺灣貽笑國際。與此同時,所謂的「臺灣南波萬」「抗疫優等生」卻被扯下了畫皮。為了保住靚麗的抗疫數字,民進黨當局拒做普篩,將發布疫情的民眾送交法辦,對主動查出疫情的縣級衛生部門做「政風調查」;而面對臺灣輸出境外病例節節高升的事實,民進黨當局竟然厚著臉皮宣稱是「境外誤診」,或就算是確診也「沒在島內造成傳染」。這種鴕鳥式抗疫加上恬不知恥的自吹自擂,當然叫島內民眾心驚膽戰而有苦難言。
民進黨當局肆意破壞兩岸交流,動輒以「反滲透法」「國安法」威脅參與海峽論壇等活動的臺胞;民進黨不斷對大陸駐臺媒體挑刺找茬,阻撓其在島內的正常採訪活動,禁止正常的人員輪換;民進黨下架在島內擁有600萬用戶的愛奇藝等大陸影音平臺,強令島內民眾愛用的淘寶臺灣撤資臺灣,禁止華為等大陸手機品牌在島內銷售;民進黨禁止島內企業購買大陸原材料,明裡暗裡推動「兩岸經濟脫鉤」……如此反智的逆經濟規律而動,在兩岸間挖坑堵路,威脅迫害藍營人士,傷害民眾切身利益,確乎叫人鬱結難紓。
為倚美謀「獨」,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社會極力反對,霸王硬上弓進口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連民眾要求做來源地標識的卑微要求都不予滿足。民進黨對美國卑躬屈膝、予取予求,不顧財政錢包日漸乾癟,一再買進美國天價武器,批次之多、總價之高創下歷史紀錄。為一己之私,民進黨出賣島內民眾健康權益,揮霍納稅人的錢,只換回山姆大叔的口惠而實不至,自己卻當了馬前卒和棋子,更令臺海局勢風險指數日趨升高。被綁上「臺獨」戰車的島內有識之士,只有徒呼負負。
民進黨自恃「完全執政」,把權力的傲慢展現無遺。政策無論多離譜,一定強推到底,「髮夾彎」不論多大,一定不會認錯。國民黨已被民進黨以「黨產條例」和「轉型正義」打壓得厲害,制衡無力;大眾媒體和網絡輿論被民進黨全盤操控,眾口一詞。極少數敢對民進黨說「不」的島內電視臺,竟被當局強行關停了事。民進黨之囂張跋扈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島內的反對聲音卻被集體悶殺,藍營民眾也和美國黑人一樣,承受了「我不能呼吸」之痛。
如兩岸年度漢字評委所說,「悶」字就是一個「心」擺在「門」裡面,把「心」從「門」裡拉出來,就可以「解悶」。毫無疑問,那個以民粹和仇恨框住「心」的「門」,正是民進黨獨家製造。民進黨的鬼蜮伎倆能蒙蔽部分臺灣民眾於一時,不能長久欺騙所有臺灣民眾。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始終在大陸手中,2020年即將過去,島內政局會變,兩岸關係會有新轉折,兩岸民眾的「悶」終將被解開。
王 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