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一個「悶」字,多少無奈

2021-01-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由兩岸機構共同評選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近日揭曉,「悶」字以最高票當選。回看今年兩岸情勢,「悶」字確能恰如其分反映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心情。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借疫謀「獨」,倚美謀「獨」,肆意破壞兩岸關係,更在島內實行高壓統治,隻手遮天,為所欲為,「綠色恐怖」瀰漫全臺,反對者或敢怒不敢言,或伸冤無處,或發聲即遭打壓,或抗議而毫無效用,怎不叫人悶煞?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民進黨當局就秀出下限,以「禁止口罩出口大陸」這種反人類的起手式,自曝將兩岸關係破壞到底的暗黑心思。幾十年來,兩岸關係起起伏伏,但每逢自然災害,兩岸總能守望相助,從來沒有一屆臺灣當局無良到遇天災而見獵心喜、落井下石。民進當局當局將「抗疫」與「抗中」畫上等號,對內掀起民粹狂潮,瘋狂攻擊污衊大陸的防疫舉措,將歧視性的「武漢肺炎」掛在嘴邊,幾乎完全切斷兩岸正常往來。綠色網軍鋪天蓋地,造謠詆毀大陸之餘,還要將有心給大陸抗疫捐錢出力者打為「中共同路人」「臺灣叛徒」,還要責問滯鄂臺胞「誰叫你去大陸」「怎麼不去吃蝙蝠」?扭曲到極點的意識形態和言語暴力充斥島內媒體與網絡,形成籠罩全島的大悶鍋。

民進黨當局對外打起「口罩國際杯」,不顧島內民眾排隊難買口罩的現實,四處給外國豪捐口罩,並藉機宣揚所謂的臺灣「民主抗疫」經驗,發起「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的輿論攻勢。種種操作除了聊以自嗨,只破壞了兩岸關係,令臺灣貽笑國際。與此同時,所謂的「臺灣南波萬」「抗疫優等生」卻撕下了畫皮。為了保住靚麗的抗疫數字,民進黨當局拒做普篩,將發布疫情的民眾送交法辦,對主動查出疫情的縣級衛生部門做「政風調查」;而面對臺灣輸出境外病例節節高升的事實,民進黨當局竟然厚著臉皮宣稱是「境外誤診」,或就算是確診也「沒在島內造成傳染」。這種鴕鳥式抗疫加上恬不知恥的自吹自擂,當然叫島內民眾心驚膽戰而有苦難言。

民進黨當局肆意破壞兩岸交流,動輒以「反滲透法」「國安法」威脅參與海峽論壇等活動的臺胞;民進黨不斷對大陸駐臺媒體挑刺找茬,阻撓其在島內的正常採訪活動,禁止正常的人員輪換;民進黨下架在島內擁有600萬用戶的愛奇藝等大陸影音平臺,強令島內民眾愛用的淘寶臺灣撤資臺灣,禁止華為等大陸手機品牌在島內銷售;民進黨禁止島內企業購買大陸原材料,明裡暗裡推動「兩岸經濟脫鉤」……如此反智的逆經濟規律而動,在兩岸間挖坑堵路,威脅迫害藍營人士,傷害民眾切身利益,確乎叫人鬱結難紓。

為倚美謀「獨」,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社會極力反對,霸王硬上弓進口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連民眾要求做來源地標識的卑微要求都不予滿足。民進黨對美國卑躬屈膝、予取予求,不顧財政錢包日漸乾癟,一再買進美國天價武器,批次之多、總價之高創下歷史記錄。為一己之私,民進黨出賣島內民眾健康權益,揮霍納稅人的錢,只換回山姆大叔的口惠而實不至,自己卻當了馬前卒和棋子,更令臺海局勢風險指數日趨升高。被綁上「臺獨」戰車的島內有識之士,只有徒呼負負。

民進黨「完全執政」,權力的傲慢展現無遺。政策無論多離譜,一定強推到底,「髮夾彎」不論多大,一定不會認錯。國民黨已被民進黨以「黨產條例」和「轉型正義」打趴,無力制衡;大眾媒體和網絡輿論被民進黨全盤操控,眾口一詞。極少數敢對民進黨說「不」的島內電視臺,竟被當局強行關停了事。民進黨之囂張跋扈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島內的反對聲音卻被集體悶殺,藍營民眾也和美國黑人一樣,承受了「我不能呼吸」之痛。

如兩岸年度漢字評委所說,「悶」字就是一個「心」擺在「門」裡面,把「心」從「門」裡拉出來,就可以「解悶」。毫無疑問,那個以民粹和仇恨框住「心」的「門」,正是民進黨獨家製造。

民進黨的鬼蜮伎倆能蒙蔽部分臺灣民眾於一時,不能長久欺騙所有臺灣民眾。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始終在大陸手中,2020年即將過去,島內政局會變,兩岸關係會有新轉折,兩岸民眾的「悶」終將被解開。(黑白自在)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相關焦點

  • 日月談:一個「悶」字 多少無奈
    日月談:一個「悶」字 多少無奈 2020年12月16日 09:52: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個「悶」字 多少無奈(日月談)  由兩岸機構共同評選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近日揭曉,「悶」字以最高票當選。
  • 一個「悶」字 多少無奈(日月談)
    由兩岸機構共同評選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近日揭曉,「悶」字以最高票當選。回看今年兩岸情勢,「悶」字確能恰如其分反映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心情。民進黨之囂張跋扈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島內的反對聲音卻被集體悶殺,藍營民眾也和美國黑人一樣,承受了「我不能呼吸」之痛。如兩岸年度漢字評委所說,「悶」字就是一個「心」擺在「門」裡面,把「心」從「門」裡拉出來,就可以「解悶」。毫無疑問,那個以民粹和仇恨框住「心」的「門」,正是民進黨獨家製造。民進黨的鬼蜮伎倆能蒙蔽部分臺灣民眾於一時,不能長久欺騙所有臺灣民眾。
  • 一個「悶」字,多少無奈
    由兩岸機構共同評選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近日揭曉,「悶」字以最高票當選。回看今年兩岸情勢,「悶」字確能恰如其分反映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心情。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借疫謀「獨」,倚美謀「獨」,肆意破壞兩岸關係,更在島內實行高壓統治,隻手遮天,為所欲為,「綠色恐怖」瀰漫全臺,反對者或敢怒不敢言,或伸冤無處,或發聲即遭打壓,或抗議而毫無效用,怎不叫人悶煞?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民進黨當局就秀出下限,以「禁止口罩出口大陸」這種反人類的起手式,自曝將兩岸關係破壞到底的暗黑心思。
  • 港臺腔:郭臺銘撤了,蔡英文急了
    一個分裂的藍營,自然是綠營迫不及待想看到的。不過現在,「分裂」對於民進黨和「獨派」勢力而言,卻正處於「進行時」和「將來時」。幾乎在郭臺銘宣布棄選的同時,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呂秀蓮宣布參選。再加上先前,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創立並投入選舉,蔡英文面對民進黨的整合問題,恐怕也要頭疼一陣了。
  • 港臺腔:一說到釣魚島,蔡英文就啞巴了
    即使這樣,民進黨當局卻像是跳向另一個平行時空,不僅本身無意主動捍衛「主權」,也不願藉由民氣向日方宣示立場,看似丟盔棄甲到令人匪夷所思,其實私心太重其來有自。民意洶洶,一下子照便映照出綠袍迷罩下的那個「偽」字來——口稱「愛臺」的民進黨和「空心菜」,實際正在幹的都是些什麼勾當?!
  • 港臺腔:標示「中國臺灣」就禁賣?有內味兒了
    說到底,是因為「中國臺灣」四個字,踩著「臺獨」教義的七寸,讓有些人不爽了。他們在剛剛過去的選舉中意外大勝,開始翹尾巴。在大陸防疫抗疫的關口落井下石,盯著世衛組織,妄圖尋求「外交突破」,為此大做文章,看到有西方媒體扇風鼓勁,更是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但心裡的小九九很清晰也很齷齪。
  • 港臺腔:在香港搞「顏色革命」?休想!
    「顏色革命」是一個分量極重的定性。2019年年初,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要求始終堅持把防範政治風險置於首位,而防範抵禦「顏色革命」就是重點。過去這些年來發生在東歐和中東多國的一系列「顏色革命」,事實上都是謀取世界霸權的工具,絕非什麼帶去「民主」和「自由」的「革命」。
  • 港臺腔:暴衝挑釁大陸 蔡英文太猖狂
    她近日接受英國媒體BBC採訪時聲稱,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中國侵略臺灣的代價將十分巨大」。這一暴衝式、赤裸裸的「臺獨」言論,引發島內輿論強烈憂慮和口誅筆伐。臺灣「大選」剛落幕的幾天內,島內一些觀察家還曾樂觀期待,大權在握的蔡英文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改善兩岸關係。
  • 港臺腔:他們又拿出「屈原不是中國人」的老梗了!
    高閔琳此番也大放厥詞,「『楚獨』二字是為相對於『一秦原則』,並對比『臺獨』和『一中原則』的趣味說法。」玩梗玩到老祖宗頭上,還恬不知恥地胡說八道,綠營欲借古人的酒杯,澆今人的塊壘,卻只顯出自身的無知淺薄和愚蠢可笑。經年不變的老調重彈,更讓人看清綠營操弄「反中」政治的醜惡嘴臉。臺灣前民意代表蔡正元嘲笑「臺獨分子」的歷史學識著實堪憂。
  • 淺說京劇「以字就腔」「以腔就字」「以字變腔」「因字生腔」
    「以字就腔」。即:唱腔曲調不變, 用變化字的方法, 以新字來服從腔,但字的正倒並不管,唱腔什麼曲調字按進去完事,這樣的按腔方式,多見於傳統老戲,好處是省事,壞處是經常違背字音的規律,很多隨便按進去的字其實是倒字。 程硯秋留有一個講解《二進宮》唱腔的錄音,就重點談過這方面的情況。
  • 港臺腔:臺灣人如何「搶頭香」
    來源:港臺腔編者按: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佳節,也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歡慶的時刻。貼春聯、掃塵土、祭先祖......鼠年將至,臺灣的年味越來越濃。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灣人信佛崇道者眾,所以春節拜佛、敬神、祭祖都必不可缺。除夕一早,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清掃門面,生火爐,搬桌子,準備祭祖儀式。
  • 港臺腔:臺灣過年為何愛「吃雞」?
    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北年貨大街。(孫立極/攝)臺北的「過年」預告是從「年菜」「年夜飯」的預訂廣告開始。不過,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末,儘管天氣溼冷,年貨大街仍然人滿為患。攤商買力推銷,各種試吃試喝,一條街走下來估計可吃個半飽。看顧客手中所提多半是糖果、糕餅等零食。很多人攜家帶眷,倒像逛廟會,採買什麼不重要,逛逛、吃吃更有趣。除了迪化街,位於內湖的臺北花市也宣布開辦年貨大街。
  • 港臺腔:童書都不放過,「臺獨」分子走火入魔
    「我有一個醫生爸爸。他戴著口罩和防護面具,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如果不是那雙笑起來彎彎的眼睛,我幾乎認不出他……」這段話來自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戰疫繪本《等爸爸回家》。繪本畫風活潑,宣傳抗疫正能量,深受海峽兩岸的家長和少年兒童喜愛。可就是這樣喜聞樂見的兒童讀物,卻讓島內「臺獨」分子如臨大敵,被他們硬說成是「統戰」「洗腦」。
  • 港臺腔:禁小明,臺灣最醜的風景
    從大陸過春節回來的母親帶著一子一女,因為兒子沒有身份證不能入境,父親在臺灣家中得知後四處奔走,母子三人在機場等了一天一夜,最後無奈又飛回了大陸。據說這個兒子就是小明的原型。也有人說一對母子從陝西回來,在機場等了一天,母親不可能扔下兒子自己入境回家,又原路飛回去,這個兒子才是小明。
  • 蔡英文的「綿裡針」 - 港臺腔 臺灣新聞 香港新聞 - 海外網
    過去,他們動輒罵大陸「鴨霸」,罵國民黨「賣臺」,火力十足;但這一個月來,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表現低調,少有正面對抗。這種風格突變,可視為民進黨的新招數,名為綿裡針。但她另闢蹊徑,從「情」的層面迂迴側進,塑造一個「弱女子」在「大漢」面前委曲求全的假象,則反而可博得不明真相之同情。臺灣民眾一貫同情弱勢,現在民進黨主動示弱,正是抓準了這一心理特徵。蔡英文高票當選,在執政面臨崩盤之前,絕不甘於接受「九二共識」。而島內綠營民眾的同情,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經濟惡化帶來的執政壓力。當然,也不能斷言民進黨的服軟完全是表面功夫。
  • 港臺腔:狂徒要補的,何止是歷史課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31631219,.港臺腔
  • 港臺腔:澳門大學為何不在澳門?
    來源:海外網在澳門,點開手機地圖軟體,搜索「澳門大學」,很多人會有一個驚奇的發現:澳門大學的校園既不在澳門半島,也不在氹仔島,而位於澳門一河相連的廣東省橫琴島,並清清楚楚地標註著「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管轄」。
  • 港臺腔:民進黨,你的年度差評又到了
    對政敵喊打喊殺自比「東廠」,言語恐嚇打壓島內持不同立場黨派團體人士、參與兩岸交流的臺灣民眾,接連祭出「國安五法」「中共代理人修法」「反滲透法」……民進黨當局「綠色恐怖」鋪天蓋地,島內被折騰得雞飛狗跳,民生凋敝,一個「亂」字道盡民眾心聲。
  • 「悶」字當選!
    悶「悶」字以87.8萬票獲選今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經過兩岸民眾一個多月的薦字、票選,最終,「悶」字從40個入圍漢字中脫穎而出。最終,由臺灣前民意代表、臺灣卓越雜誌社社長曹原彰推薦的「悶」字高票獲選。海西晨報社社長、總編輯陳煒明解讀「悶」字表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文化載體的漢字意蘊綿長。一個「悶」字,道出了人們對2020年最直觀的感受,又透露了這種感受背後的原因,更隱喻著破解困局的方向。
  • 金晨新對象被扒穿高仿,武漢人說話港臺腔太做作
    不過很多網友覺得這男生的口音很奇怪,武漢人出國留學幾年怎麼回來就成港臺腔了?還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個新對象疑似穿大牌高仿參加節目。正品在網上的標價將近一千八,並且沒有藍色款式,而仿品只賣239元。倒不是說穿仿品有什麼不對的,只不過陳一鳴給人的印象屬於「高富帥」的精英類型,突然被扒出來穿高仿,這反差確實有點大,就會讓大家覺得這個男生是不是有點虛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