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紀念賈伯斯:求知若飢 虛心若愚

2020-12-14 網易新聞

史蒂芬·保羅·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蘋果公司遠見卓識的聯合創始人,幫助開啟了個人電腦時代,引領數碼時代音樂、電影和移動通信體驗的文化轉變,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三去世,享年56歲。

蘋果已經宣布賈伯斯去世,這家公司由賈伯斯與他的高中好友史蒂芬·沃茲尼亞克(Stephen Wozniak)於1976年在加利福尼亞郊區的一間車庫內創立。

賈伯斯家的一位朋友表示,賈伯斯死於胰腺癌引發的併發症。他與病魔進行了長期和公開的鬥爭,在掌管公司的最後歲月,他一直在接受治療。哪怕變得越來越憔悴和虛弱,賈伯斯還是穿著他那標誌性的藍色牛仔褲,繼續向全球市場推出新產品。

賈伯斯2004年接受手術,2009年進行了肝移植手術,在今年8月退休。在將執行長職位傳給時任營運長的蒂莫西·D·庫克(Timothy D. Cook)之前,他請過三次病假。賈伯斯退休以後仍然參與公司事務,就在幾星期前他還和另一位矽谷高管進行了談判。

賈伯斯在辭職信寫道:「我一直都說,如果有一天當我已不能再作為蘋果執行長履行職責和滿足人們對我的期望,我將首先告訴你們。不幸的是,這一天真的來了。」

那到時為止,掌握數碼技術並利用營銷直覺,賈伯斯定義了個人電腦工業和大量以網際網路為中心的數碼消費者和娛樂產業。他本人也因此變得十分富有,身家約在83億美元左右。

賈伯斯去世的消息傳出後,各界人士以正式聲明和社交網站帖子的形式悼念這位傳奇人物,其中就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科技界領袖和無數的蘋果粉絲。

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表示:「對於我們這些有幸與賈伯斯共事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無上的榮譽,我將深刻懷念賈伯斯。」

一位名為馬特·加利根(Matt Galligan)的Twitter用戶寫道:「安息吧,史蒂夫·賈伯斯。你影響了一個醜陋的科技世界,讓它這個世界變得美麗。」

創立蘋果8年後,賈伯斯帶領團隊設計出了突破性的Macintosh電腦,使得個人電腦更易於使用。由於和當時的蘋果執行長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鬧翻,賈伯斯離開蘋果12年,直到1997年他才重返蘋果,隨後就開發出一系列創新產品:iPod、iPhone和iPad。這些產品不僅改變了音樂播放器和手機等產品類別,還改變了音樂和移動通信等整個行業。

在他離開蘋果的那段時間裡,賈伯斯從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那裡買下一家電腦圖形工作室,並打造了一支計算機科學家、藝術家和動畫師組成的團隊,這就是之後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

從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開始,皮克斯出品了一系列賣座電影。這些電影由於藝術和技術上的成就贏得了好幾座奧斯卡獎,並使電腦動畫長片成為全世界大人小孩都喜聞樂見的一種主流藝術形式。

賈伯斯既不是硬體工程師,也不是軟體程式設計師,他更不認為自己是一名經理。他將自己視為科級領導者,儘可能地選出最好的人才,鼓勵和刺激他們,並在產品設計上最後拍板。

這種領導風格也是逐漸形成的。在蘋果早年,他幹涉每個小細節的做法會惹惱同事,他的批評非常苛刻甚至是羞辱人的,但自打小時候他就非常的忠誠。

史蒂芬·列維(Steven Levy)表示:「他是最富有激情的領導者,原動力無與倫比,湯姆·索亞應該學習賈伯斯的技巧。」列維曾在1994年出版過一本名為《棒極了》(Insanely Great)的書,詳細介紹了Mac的誕生過程。

以電影《玩具總動員》為例,皮克斯奮力製作了4年,但賈伯斯一點也沒有讓同事們懈怠。計算機科學家同時也是皮克斯聯合創始人的埃德溫·卡姆爾(Edwin Catmull)稱:「賈伯斯總是說你需要更有眼光,你需要頑強、韌性、信念和耐心來完成這項工作。在賈伯斯看來,他總是要做到極限,以便讓下一步邁得更大。」

賈伯斯是蘋果產品的最終仲裁者,他的標準十分嚴格。比方說,2007年6月出貨的iPhone是第三個設計方案,此前一年他否定了兩個iPhone原型機設計。

賈伯斯對技術的理解來自於流行文化對他的洗禮。在20多歲的時候,他和民歌手瓊·貝茲(Joan Baez)交往過,爵士歌手艾拉·費茲傑拉(Ella Fitzgerald )還在賈伯斯30歲生日派對上獻唱過。賈伯斯的世界觀形成於上世紀60年代舊金山灣區的反戰文化,他在那裡長大,是矽谷一個機械師家庭收養的孩子。1972年當賈伯斯從洛斯阿圖斯(Los Altos)市的高中畢業後,他說:「60年代的強烈氣味依然存在。」

1972年從俄勒岡州波特蘭自由思想大本營裡德學院輟學後,賈伯斯開始了一種反主流文化的生活方式。他曾告訴記者,在他一生中所做過的最重要的兩三件事中,服用迷幻藥算是一件。他說那些沒有服用過迷幻藥的人是無法理解他的,包括他妻子在內的一些很了解他的人。

幾十年後,他坐著自己的公務飛機在全世界各地旅行,但他堅持自己與成長期那段時間存在情感紐帶。他說,他經常感覺自己在業界是個局外人。當討論到矽谷對人類最持久的貢獻,他將微晶片的發明和一本1960年出版的反主流文化出版物《全球目錄》(The Whole Earth Catalog)相提並論。

蘋果的命名方式也反映出了賈伯斯的打破常規。在一個工程師和業餘玩家喜歡用型號數字命名自己機器時代,賈伯斯選擇了一種水果的名字,這可能歸功於他那時的飲食習慣。

上世紀70年代,計算機逐漸走出研究實驗室和企業,賈伯斯看到了計算機正在變得個人化,它所能做的不僅僅是處理數字,解決科學和商業問題,甚至可以成為改變社會和經濟的力量。當時業餘愛好者做出的電腦都是木質外殼、金屬底座。賈伯斯設計的Apple II型電腦是低矮光滑的塑料外殼,適合放在小房間和廚房內。賈伯斯提供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一種數字生活方式。

賈伯斯非常看重「品位」的概念,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這個感性的概念讓產品像一件藝術品,使用戶得到愉悅。賈伯斯說,偉大的產品是品位的勝利,是「通過體驗人類最美妙的創造,並將這一切運用到自己的產品中煉成的。」

裡吉斯•麥肯納(Regis McKenna)長期在矽谷擔任營銷主管,上世紀70年代末期他曾經受賈伯斯邀請幫助塑造蘋果品牌。麥肯納認為,賈伯斯天才的地方在於將複雜而又設計精量的的產品簡單化,他將「商業、設計和創新中多餘的東西去掉,只留下簡約優雅的現實產品。」

賈伯斯有自己的研究和直覺,不需要通過重點人群調查獲得信息。當被問到是否對iPad進行市場調研後,賈伯斯回應:「沒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是消費者的工作。」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賈伯斯經典語錄:求知若飢 虛心若愚
    回顧賈伯斯一生,他除了創造出蘋果產品,還常常到處演講,勉勵學生、勉勵上班族,利用他的字語無形力量改變這世界。  下面是《Cheers》(2008年9月,第96期)雜誌摘錄的十條賈伯斯經典語錄:  1、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賈伯斯逝世八周年: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來源:IT之家IT之家10月5日消息 八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1年10月5日,蘋果傳奇創始人賈伯斯去世。2003年10月賈伯斯被確診患有癌症,2011年初,賈伯斯被確診癌症再度惡化,癌細胞很快就擴散了全身。他不得不辭去蘋果公司執行長職務安心養病,不過他仍然沒有完全放下工作,他仍和同事溝通iPhone 4S 發布會的相關事宜。2011年10月4日,iPhone 4S 正式發布,第二天賈伯斯在美國帕羅奧圖市的家中去世,享年56歲。
  • 天天我的天 |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天天我的天 |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2020-08-04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紐約時報》紀念賈伯斯:求知若飢 虛心若愚(三)
    1983年賈伯斯邀請百事可樂前執行長約翰·斯庫利擔任蘋果執行長。斯庫利被賈伯斯的一句話打動:「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改變整個世界?」斯庫利上任後幫助賈伯斯推出了一系列新型電腦型號,包括改進的Apple II,以及隨後的Lisa和Macintosh桌面電腦。通過它們賈伯斯推廣了圖形用戶界面和滑鼠,使得滑鼠成為控制電腦的基本設備。
  • 賈伯斯最經典演講: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這是一場富有哲理且熱血十足的演講,賈伯斯談到了大學輟學,談到了被自己建立的公司開除的故事,談到了人生得失,談到了死亡,最後他對所有的年輕人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這是賈伯斯一生經驗的總結,值得反覆聽,反覆思考。 轉發學習懷念!
  • 賈伯斯2005年史丹福大學演講: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賈伯斯史蒂夫·賈伯斯(Steve賈伯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誌性人物,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賈伯斯同時也是前Pixar動畫公司的董事長及行政總裁。
  • 品皓專升本學員分享「第八彈」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姓名:孫欣學校: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廣告設計與製作座右銘: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大家好,我是孫欣,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升本學習經驗。最後我想引用賈伯斯的一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譯為:「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希望大家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在考試當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 『SMR連載之9』評賈伯斯的演講: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下面,將從三個角度來分享賈伯斯的傑出演講藝術。02,講故事的卓越藝術有人說,在全世界企業家中,賈伯斯是最會講故事的人。在過去30多年裡,他把產品發布會變成了一個個故事會,絲毫不遜於好萊塢大片。國內的『雷布斯』和羅永浩一直在模仿他,學習他。
  • 賈伯斯曾講過這三個故事,道出「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真諦
    今天我們把賈伯斯於 2005 年 6 月 2 日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分享給大家。這三個故事道出「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以下是演講全文:今天與你們一起參加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的畢業典禮,我深感很榮幸。我從來沒有從大學畢業。
  • 賈伯斯2005年斯坦福畢業典禮演講: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時值賈伯斯逝世五周年之際,小編將它拿出來與讀者們共勉。 以下是這篇演講的中英全文: 很榮幸,今天能與諸位一起參加世界上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的畢業典禮。我從來沒有從大學畢業。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典禮最近的一次。今天我想向諸位講述自己生活中的三個故事。就是這樣。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個故事而已。
  • 10大最具智慧畢業典禮演講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導讀:美國知名科技博客今天撰文,列舉了最具智慧的10次畢業典禮演講,其中包括蘋果CEO賈伯斯的「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等著名片段。  1.
  • 真相帝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根本不是什麼"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這個演講後來廣為流傳,各種中譯版本也不斷湧現,有人將這句話譯做「求知若飢,虛心若愚」,《Cheers》雜誌則把這句話譯為「饑渴求知,虛懷若愚」。但無論如何,這些解讀都有失偏頗。What does "hungry" mean?首先,英語裡一般用"curious"而不是"hungry"來表達對於知識的追求。
  • 逝世9年,賈伯斯精神永存:記住你快要死了,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2011年8月,賈伯斯辭去蘋果CEO,由蒂姆·庫克接任,蘋果自此開啟「庫克時代」。在賈伯斯去世前一天,蘋果發布了iPhone 4S,該發布會也是庫克首次主持。2018年10月5日,庫克在緬懷賈伯斯時表示,他讓我以及所有人懂得了人文關懷的意義。
  • 賈伯斯: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投資中最難的不是聰明,而是放棄你的聰明!
    2 你誤解了Stay Foolish的真實意思 2005年的夏天,賈伯斯應邀在史丹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做了一場演講。 作為一個尚未大學畢業的人,他一如既往風趣地表示:這是我一生中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次。
  • 張曦嵐:求知若飢 虛心若愚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是她一貫的工作信條,低調紮實的工作讓她的業績穩步上升。同時,秉承優秀吸引優秀,已經不斷有夥伴成為她事業發展的合伙人。"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直掛雲帆,乘風破浪。從踏入這個行業起,自己便懷揣著信仰、責任、愛與夢想不斷向前走。從此,不快,不慢,不會間斷。
  • 專訪:「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是雷少東的信條,也是野心!
    (原標題:專訪:「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是雷少東的信條,也是野心!)>趙 軍 北京銀湖智尚營銷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長趙文權 藍色光標傳播集團 董事長兼CEO鄭大明 Z+之外 創意營銷創始人兼首席創新官鄭曉東 利歐數字 總裁鄭以萍 陽獅廣告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國區主席兼首席創意官朱明虯 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原標題:專訪:「求知若飢
  •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這是他們停刊的告別留言。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我總是以此自省。現在,在你們畢業開始新生活的時候,我把這句話送給你們。Stay Hungry. Stay Foolish.Thank you all very muc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非常感謝!
  • 重溫賈伯斯最經典演講: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在蘋果手機面世10周年之際,蘋果公司12日在位於丘珀蒂諾新總部的賈伯斯劇院舉行新產品發布會,推出了蘋果手機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以及第三代蘋果手錶等產品,以此向已故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致敬。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下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的演講。
  • 正能量語錄:做一個內心充盈的人,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4.做一個內心充盈的人,求知若飢,虛心若愚。5.我若不堅強,沒有人會懂我到底有多痛。我若不堅強,沒有人會懂我到底要怎麼繼續生活下去。我若不堅強,沒有人知道我經歷了怎麼樣的生活。我若不堅強,沒有人知道我微笑背後所隱藏的傷痛要怎麼激勵我若不堅強,沒有人知道我在想哭的時候卻發現原來沒有了眼淚。6.人的一生需要走走、停停、看看、想想,沒有反思的人生,只是一次沒有意義的旅行。
  • 重溫賈伯斯最經典演講: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 英語頭條
    照片下面寫道: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那是他們停刊前的告別語。求知若渴,大智若愚。這也是我一直想做到的。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眼下正值諸位大學畢業、開始新生活之際,我同樣願大家:求知若飢、虛心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