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翻譯閒聊 | 從「破釜沉舟」和「空城計」說起

2021-02-13 讀書筆記與生活隨筆

        閱讀是我的習慣,英語是我的興趣,寫作是我的愛好。於是,我先後開了兩個微信公眾號,一為「英語王國」,輸入為主,主要是編輯、記錄和分享高質量的英文文章;二為「讀書筆記與生活隨筆」,輸出為主,主要是用中英文整理學術和讀書筆記、發表所思所想和記錄生活軌跡。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嘗千家食,交一二友。月下,燈前,捧一本佳作,品一杯茗茶。窗外霓虹閃爍,川流不息。桌前清淡如水,萬物靜謐。任思緒馳騁,憑大浪滔天,我自埋頭於知識的象牙塔,享受一時之歡愉。

      語言是知識和文化的載體。各種文化中相同或相似的現象大都具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或表現形式,這是內嵌於不同歷史文化之中的。如果僅僅按照字面意思翻譯,要麼造成困惑,要麼貽笑大方。最近偶然遇到的幾個表達,可作為例證。

      其一為「破釜沉舟」,其對應的英文翻譯為cross the Rubicon。「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戰(又曰鉅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率五萬精兵同四十萬秦軍決戰於巨鹿郡(今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當時,討伐秦國的各路諸侯軍畏縮不前,項羽帶領軍隊渡過漳水後,命令士兵鑿穿船隻沉入水底並把煮飯用的釜砸破,以示寧戰死不退縮的決心。項羽最終獲勝。司馬遷在《史記》的《項羽本紀》中對此有過記載:「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無獨有偶,公元前49年,凱撒帶兵跨過盧比孔河(Rubicon)。盧比孔河是義大利北部的一條長約29公裡的河流,是當時是義大利本土和山南高盧的分界線。根據當時的羅馬共和國法律,只有執政官和裁判官才能在盧比孔河以南的義大利本土帶兵作戰,其他任何將領都不可帶兵越過盧比孔河,否則視為叛變。當時擔任高盧行省總督的凱撒在權衡利弊後,帶兵跨過盧比孔河,意味著以「叛變者」的身份向龐培和元老院中的貴族共和派發起挑戰。最終凱撒獲勝,被選為獨裁官,結束了羅馬的共和制,開啟了羅馬的君主專制。由此可見,「破釜沉舟」和cross the Rubicon背後的典故具有高度相似性,其表達的內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進行文化上的對等轉換。

       

       第二例是「空城計」,其對應的翻譯為double bluff。「空城計」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一場精彩對決。當時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失去重要據點,進退兩難。司馬懿趁機率大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抵禦,遂打開城門,親自登上城樓撫琴。司馬懿疑有詐,遂退兵。雖然經考證,此事為虛構,但「空城計」這一典故卻流傳至今,家喻戶曉。至於double bluff,我沒有查到相關典故,但幾乎可以斷定「空城計」這一計策並非中國歷史所獨有。Bluff的意思為「嚇唬;虛張聲勢」,那麼double bluff的意思則為a way of trying to trick sb. by telling them the truth while hoping that they think you are lying,字面意思為「告訴別人真相但希望他們認為你在撒謊的計策。這跟「空城計」的內涵是相通的。


       

       第三例是「樂善好施」,其對應的翻譯為a good Samaritan。「樂善好施」典出司馬遷《史記》之《樂書論》:「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五聲調式,或稱五聲音階,是中國音樂中的音階,這5個音依次定名為宮、商、角(jué)、徵(zhǐ)、羽)。A good Samaritan出自《聖經》的《路加福音》。耶穌講了一則故事,有個人在從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途中慘遭強盜毒打,好幾個人走過,都視而不見,最後一位撒瑪利亞人(Samaritan /səˈmærɪtən/ )救了他。由此,a good Samaritan成為「好人」的代名詞。

       

       再一例是「尸位素餐」(俗語:佔著茅坑不拉屎),其對應的英文翻譯是a dog in the manger。「尸位素餐」出自《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A dog in the manger出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中的一則故事:一隻狗站在馬槽(manger)上,狗是不吃草的,卻不讓馬吃草。狗佔馬槽,即對應漢語中的「尸位素餐」。

       

       還要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間是有交流、借鑑和融合的。比如「火中取慄」,很多人認為是源自中國典故,實則不然。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慄子,慄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火中取慄」便來源於此。另外,由這則寓言而來的cat’s paw(字面意思為「貓爪子」)也成了「受人利用的人」的代名詞。


       

       還有很多例子,並非每一個都能找到確切的典故,但一定是內嵌於特定的歷史文化之中的。再如「雞皮疙瘩」(英文是goose bumps,鵝皮疙瘩)、「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英文是crystal clear,像水晶一樣透明)、「中頭彩」(英文是hit the jackpot,源起紙牌遊戲,the use of jackpot originates back to the early 1800'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the game of cards. Before the player with the buck would deal the cards everyone would add an equal amount to the pot then upon receiving their hands no player could open the betting until he had two jacks or better.)等。

相關閱讀:

第50期:詞彙背後的文化

第45期:閒聊 | 翻譯中涉及的歷史文化背景

讀書筆記與生活隨筆

英語王國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假的,「假」諸葛亮的「空城計」是真的
    這個故事中的重頭戲,是諸葛亮手中沒有兵沒有將,面對司馬懿的大軍,是出了傳唱千古的「空城計」。傳說中,面對大軍壓境,諸葛亮大開城門,坐在城頭,安然撫琴,一派神仙風範,把多疑的司馬懿鎮住了,最終司馬懿猶豫不決退兵而去,諸葛亮全身而退。
  • 《三國演義》諸葛亮的空城計太假,有人卻擺出了不用城池的空城計
    《三國演義》第95回合,講述了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15萬大軍的故事。司馬懿在街亭擊敗馬謖後,決定立即進攻西城。司馬懿本來是想斷了蜀軍的輜重補給,誰知道結果逮住了諸葛亮這條大魚。西城內的蜀軍只有2500人,不到3千人對15萬人,稍懂數學的人都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 真假「空城計」——《三國演義》中「空城計」是你想的那樣嗎
    自《三國演義》問世以來,"空城計"就一直是書中一段精彩的敘事,受到廣泛之好評: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馬謖失了街亭,司馬懿提大軍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縣殺來,諸葛亮身邊無兵無將,卻叫大開城門,自己坐於城樓上撫琴,與司馬懿玩起了心理戰。
  • 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假,空城計自身卻是真,唐朝名將張守珪用過
    所謂「空城計」,其實就是一種讓敵人疑中生疑的戰術。大概意思就是在己方空虛且已經被敵人有所懷疑的情況下,還要給敵軍展現出一副自己很強的樣子,從而讓敵人懷疑自己的判斷是假的。相信絕大多數人對於「空城計」的認識其實都是來源於《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名著,諸葛亮也正是憑藉空城計智退司馬懿,解了西城之危。但是在正史《三國志》之中,其實是沒有這個橋段的。
  • 「空城計」是司馬懿最大失誤?他和孔明是敵人,更是一對神交知己
    司馬懿和諸葛亮這兩人雖名義上是兩國的仇敵,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這兩人應該算「知己」;明明兩人各為其主,兩國交兵之時殺得天昏地暗,又為什麼說這兩人是「知己」呢?「各為其主」不假,但真正論起來,這兩人「有國讎,但並無家恨」;《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就是很好的佐證。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諸葛亮空城計為何能嚇走司馬懿
    空城計有一個非常非常著名的空城計故事,出自《三國演義》,是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條亮五事」改編的一段故事,雖然是假的,但是足夠經典。不過,空城計仍然是一種被動作戰的被動行為。是那些真正實力空虛,或者因遭受意外壓力被迫走投無路的一方,採用此招,虛張聲勢,企圖矇混過關的辦法。此計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就像我文章開頭說的,空城計能否發揮作用,全看敵方主帥「腦補能力」夠不夠強。
  • 票友下海唱京劇,撫琴退兵《空城計》!
    《空城計》 Gifts 《空城計》 《空城計》又名《撫琴退兵》,京劇傳統經典劇目,取材於《三國演義》第95回。
  • 諸葛亮真的上演了《空城計》嗎?真相原來如此
    《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繪成了智慧的化身,奇計迭出,神鬼莫測,火燒博望、草船借箭、祭東風、氣周瑜、智算華容道、巧布八陣圖,無怪乎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評價《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諸葛亮上演空城計智退司馬懿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那麼諸葛亮的空城計歷史上真有其事嗎?本文將試著從三個角度為你探尋史實真相。
  • 鬚生之首馬連良,千古絕唱《空城計》!
    馬連良《空城計》 音配像 主要角色 諸葛亮:老生 司馬懿:淨 司馬師:淨
  • 空城之計?看《三國志 戰略版》如何玩轉三十六計
    到了第四天的時候,早上盟主在盟裡發布了攻城時間和改變攻城地點的信息,MLXG都準備調兵前往新地點了,沒想到盟主私下用手機給他發消息說,盟裡有臥底,遊戲裡的消息是給臥底看的,實際上要打的還是原來那個城。 原來打了3天都一直沒打下來,是因為盟裡一直有臥底在通風報信,這一次成功讓臥底通報了錯誤的信息,一招36計之暗度陳倉,成功把城打了下來,活生生上演了一出無間道。
  • 馬連良老師和于魁智老師的《空城計》,孰強孰弱?
    那麼于魁智和馬連良的《空城計》孰強孰弱呢?由於他們二人不是一個時代的,不好對比,這裡我儘量客觀的說一下。首先,于魁智和馬連良不是一個時代,但兩個人都是一個時代的佼佼者。按照流派創造上來說,于魁智不及馬連良。畢竟那個時代的戲曲氛圍和如今不同。
  • 發生在陝西省安康市的空城計,專家:假的,你們被騙了!
    學過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三國時期的著名戰役《空城計》。無論是看過《三國演義》書籍還是其翻拍的電視劇,都對這一段記憶猶新,甚至當時是熱血沸騰!但是你們都被騙了!我們先大概來捋一下《空城計》。於是,諸葛亮傳令:第一: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第二: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第三:諸葛亮自己身披風衣,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和一張琴,到城門上的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 空城計為何能成功?拿扇子的兩琴童是關鍵,難怪司馬懿撤軍
    空城計,民間流傳千古的三十六計之一。意指虛虛實實,恍惚不定,兵無常勢。這是一種需要依靠強大的心理準備方可使用的險招。《三國演義》中介紹的是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錯失街亭,而諸葛亮的老對手則領兵十五萬來攻取這隻有兩千五守軍的西城。故此諸葛亮便使出空城之計,大開城門,自己獨領兩個書童,然後於望敵樓前焚香彈琴。
  • 諸葛亮空城計是假的,司馬懿為什麼還那麼害怕?看背後童子的臉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當中的第三十二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以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跟敵人打心理戰,只要對方稍有疑心此計就能成功。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一次空城計,就曾嚇退司馬懿15萬大軍。這演這齣空城計之前,諸葛亮錯用了馬謖,使戰略要地街亭丟失,同時諸葛亮所在的西城僅僅五千人馬守城,而且只有一班文成,一個大將也沒有,如果司馬懿此時攻城,城門必失,就連諸葛亮的性命也保不住了。然而正當眾人著急的時候,諸葛亮顯示出了一代謀士的淡定,從容不迫的要求手下的人大開城門,自己帶著兩個童子到了城門上,一副邀君進門暢談的姿態,等著司馬懿的到來。
  • 司馬懿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要假裝上當?其中原因諸葛亮心知肚明
    在那個風起雲湧、爾虞我詐的時代,智慧和勇氣相伴,正義與奸佞並存,形形色色的人物各顯神通,留下許多故事被後世所津津樂道。關於三國的經典橋段有很多,比如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火燒赤壁等等,無不精彩紛呈,但其中最為扣人心弦的當屬諸葛亮的「空城計」,可謂將心理戰運用到了極致。
  • 諸葛亮空城計!司馬懿看到後為何直接撤兵?只因這兩人露出了破綻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廣為人們流傳,而上演這場空城計的人物,在三國的亂世中,也是鼎鼎有名。諸葛亮不僅僅是著名的軍事家,大謀略家,還有一出眾的口才,出色的外交才能。
  • 聖徒發布戰曼城海報:聖瑪麗大擺「空城計」
    北京時間7月6日凌晨2:00英超第33輪,聖徒將坐鎮主場迎戰目前高居聯賽第二的曼城。本場繼續為大家發布官方中文海報,主題為空城計,寓意比賽中我徒能夠巧妙無懼對手,輕裝上陣,打出一場精彩的比賽。在對陣曼城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上,哈帥確認,史蒂芬斯和傑內波都將在本場解禁復出,維斯特高將因傷缺席。「霍伊別爾、鮑法爾仍然有傷,他們缺席了上輪比賽,而且這場比賽他倆就依舊上不了。維斯特高遭遇了肌肉受傷,還有瓦萊裡和特拉,他們仨也將缺席比賽。」
  • 店鋪貼出「請假條」 商場唱起了「空城計」
    記者調查發現,與這家購物中心同樣命運的還有位於合肥市三孝口的另一家購物廣場,很多商家還直接貼上「請假條」,唱起了「空城計」。記者調查——不少店鋪轉讓或關門日前,記者在位於合肥市步行街上的一家購物中心看到,雖然是周末,但是進出的人並不多,有些店主幹脆玩起了電腦遊戲。尤其是二樓三樓的店鋪中,很多都貼出了「店鋪轉讓」字樣。
  • 諸葛亮空城計是假的,為什麼琴弦斷了,司馬懿15萬大軍反而驚慌?
    說《三十六計》之空城計,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真假對決《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傳承下來的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童話故事:母雞不下蛋-第116集-小雞空城計
    《母雞不下蛋》這部童話自發行數月以來,受到了千萬小朋友的喜愛和追捧!網絡收聽累計接近1.5億次,家長和孩子反響熱烈,各大媒體相繼報導。想像力、創造力、領導力和團隊精神、開放視野、性格塑造,這部被譽為中國版卡梅拉的熱播原創童話,給了孩子以耳目一新、啟發腦洞、身臨其境的奇妙感受和積極暗示。第一百一十六集:小雞空城計「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