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常敗將軍?

2020-12-13 開心花朵71

史書說帶兵作戰經常獲勝的將領,我們稱之為常勝將軍,如白起、霍去病等,所謂有勝者必有敗者,有勝者必有敗者。今天我們來列舉一些歷史上的那些常敗將軍。一,常敗將軍

1、三國的常敗將軍——夏侯淳

曹操非常器重的一名家將曾被稱為「常敗將軍」,不論在演義還是正史中,這位將軍都鮮有打過勝仗。被後人戲稱為「打仗沒贏過,升官沒停過」。他就是夏侯惇,這位獨眼將軍在三國的名將中似乎並不矚目,甚至還有被俘虜的不佳記錄。他隨同曹操一起迎戰呂布時,在亂戰之中,被敵軍射瞎了左眼。傷勢非常重,夏侯淳勉強逃離。

夏侯惇守城,城池失守;輕信降將,被俘;沒有吃自己的眼睛一事;也沒有領軍殺死過什麼重要人物。反觀其一生,多次帶兵留守、帶兵返程、擔任文職,可見夏侯惇應該屬於不能奪江山,卻能守江山一類的賢臣良佐,自然不是能徵善戰的武將。因為夏侯惇是曹操在家鄉起義時最早跟隨的將領之一,他一生統軍,為穩固後方起到了重要作用。曹家出身曹騰,家境殷實,仕途順利。但在當時,雖然下侯家也是一個大家庭,但畢竟他們的仕途並不成功,他們只是權貴地主。不管是表弟還是表妹,曹操都沒有理由不照顧夏侯春。而且,曹操曾經說過,他不會讓夏侯敦做他的部下。這說明曹操把夏侯春和自己列在了一起。曹操也知道小後春不會背叛他。更不用說上面提到的,他們有著不同尋常的血緣關係。

2、民國的常敗將軍——陳誠。

陳誠從北伐到抗戰,到解放戰爭,都沒有打過一場好仗勝仗。北伐時陳誠僅僅是一個團長,就不說了。抗戰時,陳誠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手握18、74軍裝備精良的中央軍26萬人,在八千多日軍的進攻下,敗潰宜昌,使宜昌成為日軍轟炸重慶的唯一航空基地。

陳誠出任第一次入緬軍總司令,居然讓日軍十萬包圍己方十萬,最後不得不走野人山,少部分逃入印度,損失率達七成,真懷疑陳誠是日本暗樁。解放戰爭就失敗了,陳誠敗山東失東北,替蔣介石丟了半邊江山。

3、常敗將軍——常凱申

還有一位傑出的常敗將軍,非常巧合的是,他的名字裡有「常」這個字。名凱申,人稱凱申公。這位凱申公自幼深通兵法,年輕時在著名的保定軍校深造,又到日本學習兵法,洗馬三年。回國後,擔任黃埔軍校校長一職,手下高徒無數。從黃埔軍校校長開始,凱申公先後東徵北伐。友軍大勝,自己大敗,要不是陳賡之流拼命相救,老命嗚呼。

後來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拼命圍剿紅軍,次次鎩羽而歸。幸得紅軍換帥,方得一逞。等紅軍幡然醒悟,再擁名帥,凱申公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待到西安事變,凱申公被逼抗日。結果是,從盧溝橋、上海,退到武漢,又退到重慶。要不是日本鬼子倒行逆施,激起世界反對,凱申公或許會退到拉薩。

日本鬼子投降後,凱申公還在夢寐以求解決共軍。沒想到三年後,凱申公憤而轉進臺灣,雄踞東南。在那裡,凱申公終於能稱千古完人了。至今,凱申公的粉絲,還在找種種原因,掩蓋一個事實:常凱申才是常敗將軍!

4、說到常敗將軍,非「長腿將軍」孫元良莫屬。

孫元良生於成都,其叔叔為川軍的孫震(第22集團軍總司令)。北伐軍攻打南昌時,孫元良團負責守 衛 牛行站。鬥一響,由於缺 乏 警 覺 ,孫元良 在,慌中率先逃 走。不久失去了有效抵抗,南昌失守。後 來 ,孫元良拒絕程潛的命令,繼續後撤。蔣介石 大 發 雷 霆 ,立即到前線第一師 去 訓話,實行連坐法,下令將孫元良槍斃。

孫元良不久之後便消失了,到1928年他再次出現時不僅逃過了槍斃,還得到了去日軍留學的機會。回國之後,孫元良任國民政府警衛第一旅炮兵團團長。193到1931年已升任國民政府警衛第一師第一旅旅長。抗戰全面爆發後,孫元良為「德械師」第88師師長。淞滬會戰時,孫元良命令中校團附謝晉元率領400多人堅守四行倉庫,自己卻往後撤退,這就是「八百壯士」。南京保衛戰時,第88師防守的中華門被日軍突破,孫元良丟下自己的部隊逃跑。

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軍被解放軍包圍,包括孫元良的第16師在內。擅長越獄的孫元良,化妝成國民黨軍中尉副官,欺騙群眾,到處偷竊。在解放軍發起總攻時,杜聿明等高級將領被俘虜,只有「長腿將軍」孫元良隻身逃回南京。有勝就有敗,歷史上的這些常敗將軍,他們是逢戰必敗,一敗再敗。

相關焦點

  • 真實的黃埔之五--常敗將軍
    矮小的陳誠與瘦高的蔣中正陳誠的軍事生涯可謂是「常敗將軍」,拿的出手的戰績實在是沒有。說得再精確一點,翻遍了國民黨的軍史,從1930年開始到1949年的20年間,陳誠實實在在沒有打過一場勝仗。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陳誠一到東北第一件事就是以貪汙軍餉為名,把剛剛在四平挫敗了林彪的黃埔一期生陳明仁撤職查辦,提拔自己土木系的心腹劉安祺取而代之,還要把陳明仁送上軍事法庭。
  • 別再被騙了,常敗將軍馮子材真的是靠白刃戰取得鎮南關大捷?
    馮子材在與太平軍作戰時可以說是逢戰必敗,經常被太平軍追著打,從兩次六合戰敗到兩次江南大營失守,再到小山戰役中所部五千軍隊僅有三百人能逃離戰場,馮子材對太平軍幾乎毫無招架之力。因此,說他是常敗將軍是再適合不過了。
  • 中國歷史上5大不敗將軍:韓信第四、霍去病僅第三,第一歷史封神!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我國古代5大不敗將軍:韓信第四、霍去病僅第三,第一歷史封神!五、傅友德:明朝的開國大將,也是歷史中最被忽視的存在。
  • 民族英雄——馮子材,從「常敗將軍」到「民族英雄」的逆襲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老將軍之前還是過得比較壓抑的。馮子材,廣西人士,自幼父母雙亡,由祖父拉扯成人,後來參加了天地會,誰想清廷派人來圍剿,把天地會頭子抓了起來。馮子材於是投奔了朝廷,開始了和太平天國的戰鬥。誰想命運偏偏就喜歡和馮子材開玩笑。
  • 歷史上真的有百戰百勝的將軍嗎?有哪些經典的戰役?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解放軍將軍中,勝率最高且戰果最輝煌的是林彪。林彪從南昌起義開始紅軍生涯以後,從廣東打到黑龍江,又從黑龍江打到海南島。
  • 中國歷史上被嚴重高估五大名將
    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所以,千百年來,很多人為李廣打抱不平,說此人功勳赫赫,但未能封侯,叫「李廣難封」,說懷才不遇,時運不濟。實際上,這位深受後人尊敬的李廣,有名將之稱而無良將之實。史書記載李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實際上很少有勝仗,有的只是個人驍勇的戰例和事跡,「嘗為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皆以力戰為名。」但卻並無大的戰功。關於李廣,我們知道更多的只是個人神勇之事。比如「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後人常說李廣率百騎從匈奴數千騎眼皮底下脫險的急智。
  • 常敗將軍蔡申熙為何讓劉伯承佩服不已,人送外號「救火隊長」
    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相繼失敗後,蔡申熙成為被通緝的對象,用鄧文儀的話來說,國共分裂後,蔡申熙是個「常敗將軍」,窮得只剩下一身骨頭架子。艱難逃亡的蔡申熙身無分文,但他迫切需要一筆路費到上海與中央軍委接頭。窮途末路之時,蔡申熙想到在黃埔軍校中交情不錯的同學鄧文儀。鄧文儀與蔡申熙不僅是同學,還是同鄉,從中學起就是同窗好友了。
  • 他被稱為常敗將軍,將10萬大軍丟在日本,日本人卻拿他和項羽比
    反正已經回不去了,不如帶著兄弟們衝上島去,跟日軍拼個魚死網破,或許有一線生機。此時的范文虎卻早已嚇破了膽,他剛剛死裡逃生,無論張禧怎麼勸說,范文虎都不想呆在這了。他的想法是自己帶著少數親信乘船逃走,丟下10萬大軍。作為一個大將,拋棄士兵的行為無疑會讓人不恥,但范文虎卻不以為然,10萬大軍就這樣被孤零零地遺棄在了日本。
  • 中國歷史英雄人物中,哪些才是你心目中的「戰神」!
    我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之中,湧現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每位英雄人物都具有自身的傳奇特色,在歷史的河流中留下了耳聞能詳的英雄事跡。在眾多英雄人物之中,符合我心目中「戰神」的有三位。一、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武安君白起,別稱公孫起,人屠。
  • 將軍在上中的東京有歷史原型嗎 古代東京是指現在哪個城市
    將軍在上中的東京有歷史原型嗎中國古代也是存在東京這個地方的,所以劇中的東京是有歷史依據的,據小編了解,電視劇將軍在上哪個是圍繞宋朝時期的朝代背景展開描述的,而劇中的這個東京也應該就是當時宋朝的國都,小編翻了一下史實資料發現,東京是北宋首都的"京號",
  • 敗局造句和解釋_敗局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敗局(bài jú)。 [敗局已定。] 敗局參考例句: 1、我們好不容易才扭轉了這場比賽的敗局。 2、歐文後來的進球為利物浦隊挽回了敗局。 3、在籃球比賽的最後十分鐘,紅隊加強了攻勢,但直至終場仍未挽回敗局。
  • 世界歷史上的四大軍校:第一個來自中國,是中國將軍的「搖籃」
    1、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可以說也是中國將軍的「搖籃」。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 歷史上死後封神的四個人,第三被封為財神,第一逢中元節便祭拜
    歷史上死後封神的四個人,第三被封為財神,第一逢中元節便祭拜中國上下五千年,流傳著無數的傳說,人們或許是因為感恩,將那些英雄人物給當作了神靈給供奉了起來,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歷史上死後封神的人都有哪些?曹操的虎豹騎十分厲害,曾經沒有敗過一次,可遇到馬超西涼軍,一下子被打的潰敗。這甚至超過了呂布的戰鬥力。馬超死後,馬超便被人們尊奉為「神威天將軍」,而到了明代,馬超又被人們尊奉為七十二陰雷部神將之一。
  • 開國的將軍有哪些愛好
    開國的將軍有哪些愛好: 1、呂正操,打網球 2、許世友,喝酒和練武 3、宋任窮,排球 4、蕭克,文學創作 呂正操:他非常早的時候就接觸過網球,在東北軍的時候和張學良打過網球
  • 歷史上的奇怪的皇帝都集中在明朝了,做木匠的,做將軍的都有
    朱厚照畫像朱厚照喜歡軍旅生活,還學習過韃靼語,遂在即位後就謀算著御駕親徵,好好地過一把將軍癮。正德十二年((1517),蒙古韃靼部王子率軍南下,朱厚照本可以在大後方調兵遣將,決勝千裡。但他好不容易逮到機會當將軍,怎會放棄,遂加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不顧滿朝大臣的反對率軍出關,與幾萬士兵同吃同住,最終以600多人的傷亡打死了16名韃靼士兵,也算是凱旋而歸了。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雖然在某些史書裡,留下了關於這位少年將軍的諸多吐槽,比如他帶兵不近人情,他講究美食享樂的做派。但這場輝煌勝利後,他的一幕震撼時刻,卻足以神回復類似指責:他將漢武帝御賜的美酒倒入泉中,與歷經生死廝殺的戰士們一道開懷暢飲。這男兒血脈噴張的一刻,足以驗證鐵板釘釘的真理:只有這樣一位將軍,才能帶出一支徵服祁連山脈,無堅不摧的鋼鐵軍團!
  • 農村老人常說,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國是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國家,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流傳,直到現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很多人還能時不時的說出來幾句,這些俗語和老話很多是農民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經驗的總結,所以今天小編議案和大夥說的是,農村老人常說, 虎到中堂, 家敗人亡,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將軍在上是小說改編的嗎?將軍在上小說劇情是什麼結局劇透
    由馬思純,盛一倫主演的電視劇《將軍在上》已經播出了,大家紛紛在問將軍在上劇情怎麼樣,將軍在上好看嗎?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看過之後你就會覺得《將軍在上》到底好不好看了。將軍在上好看嗎劇情介紹電視劇《將軍在上》以宋朝為背景,講述的是在宋朝年間,葉忠將軍的女兒在小時候就經常女扮男裝而且武藝超群,在16歲的時候就上了戰場。因為擔心其的兵權過大,太后就把她許配了給南平郡王,而這個南平郡王在大家眼中是一個文青男,而對上這麼一個威名遠揚的女將軍,又將何去何從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 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浩劫?鮮為人知的美國內戰—殘忍的謝爾曼
    大家好,我是海哥講電影,是一個傳統文化愛好者,我會用不一樣的視角與你一共見證歷史,共享知識,下面請欣賞我的原創文章。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浩劫?死亡人數這麼多,究其原因是因為以謝爾曼將軍為代表的北方軍隊對南方的無辜民眾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有數不清的平民百姓被殺死。格蘭特給謝爾曼將軍下達了那條著名的命令「create havoc and destruction of all resources tha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enemy。」
  • 從推倒李將軍紀念像談起:人們為什麼在乎公共雕像?
    他們普遍採用了一種新的歷史敘述方式,即所謂的「敗局命定論」。敗局命定論者認為,南方的失敗是因為南北兵力和工業力量的懸殊,敗局是在所難免的,李將軍也曾在書信中表達出類似的觀點。此外,他們堅信內戰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奴隸制問題,而是為了反抗北方的「壓迫」,維護南方的州權,尤其是脫離聯邦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