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槍,那道美國社會跨不過的坎!

2020-12-16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禁槍,那道美國社會跨不過的坎!

  新華網北京7月25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日前,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兩處軍事設施內發生槍擊事件。根據媒體報導,事件迄今共造成5名士兵死亡,包括1名警察在內的其餘3人受傷,槍手在與警方的交火中被擊斃。由於槍手是阿拉伯裔,並且攻擊對象為軍事人員,美國當局一度將這次事件當做恐怖襲擊對待。但目前的調查顯示,這並非一起有組織有策劃的恐怖襲擊,而更有可能是一起因為槍手個人境遇而引發的悲劇。

  除了槍手的動機,這次事件又使得另外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重新得到美國社會的關注,即美國社會的禁槍話題。

圖為槍手,默罕穆德·優素福·阿卜杜拉茲,已在槍戰中被擊斃。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此前的報導,在美國民間大約流通著3億支槍枝,美國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槍枝最為泛濫的國家之一。而槍枝問題也一直是美國社會的心頭之患,各種槍擊事件層出不窮,流血事件屢見不鮮。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狙擊手、美國國家英雄克裡斯·凱爾,都是在自己的國土之上死於自己昔日同僚的槍下,不禁讓人唏噓。

  除此之外,根據《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7月23日,西雅圖華埠國際區發生了一起槍擊案,造成一名華裔死亡。死者名叫唐納德·陳,是華埠國際區緊急事務中心主任。目前兇手仍然在逃。而這樣的事情在美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圖為克裡斯·凱爾和他的兩個孩子。

  除此之外,由於在外交政策上的獨斷專行,美國成為了當今恐怖襲擊的最主要目標之一。對於生活在大洋彼岸的我們,恐怖襲擊這個話題近年來也變得更為真切,種種暴行仍然歷歷在目。所幸的是,我國嚴格的槍枝管理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暴徒們所造成的傷害,那麼與我們隔海相望的美國,為何在頻發的槍枝暴力事件面前遲遲無法進一步改善槍枝的管理,還民眾一個安全的社會呢?

圖為民眾在紀念田納西槍擊事件中的死傷者。

  這一切還要從美國社會引以為傲的「體制」說起。誠然,美國社會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社會之一,「多元化」一直也是美國社會引以為傲的資本。然而多元主義的另一面就是社會中各種觀念的矛盾與衝突。這種觀念的衝突在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得以體現,並不斷撕裂著美國社會。上至總統選舉、同性戀權利、持槍權、種族分歧這種宏觀問題,下至飲食習慣、穿衣文化,乃至對野生動物權利邊界的界定等細枝末節,想要在美國社會真正達成一種全社會範圍內的共識十分不易。

槍枝管理問題一直是歐巴馬政府的一個「心病」。

  其實1971年制定之初,關於民眾的持槍權就一度存在爭議。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曾經對這個問題有過激烈爭論。最終是確立了一系列附加條款才最終使得《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得以通過。但關於如何解釋《第二修正案》,分歧一直存在,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

圖上標語意思是「槍械不會殺人,只有人才會殺人」。

  更為關鍵的問題是,在美國政治體制下,想要解決這種分歧幾乎是天方夜譚。甚至可以說,美國的政體設計在某種程度上還鼓勵這種分歧的存在,從而防止政治權力無限度擴張。這也是美國政體中一處一直讓人世人詬病的地方,即行政效率的低下。

  一方面,民主、共和兩黨對禁槍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較為保守的共和黨認為持槍權是憲法確定的原則,對《第二修正案》不可有任何歪曲解釋。而民主黨則主張加強槍枝管理來避免槍擊案件的頻發,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同時,即使在民主黨內部,對限槍與否也存在分歧。

  歐巴馬政府執政8年以來一直致力於通過一部「限槍」法案,然而卻因為國會中存在的巨大阻力而遲遲無法實現。而另一方面,惡性槍擊事件仍在不斷發生。

  2012年震驚全球的康乃狄克州槍擊案發生之後,歐巴馬政府一度明確表態要加強對進攻性槍枝的管制,然而面臨巨大的阻力,並且考慮到連任的壓力,該法案最終也無疾而終。

  與此同時,利益集團的遊說以及槍枝製造業背後的巨額利潤也是「禁槍」乃至「限槍」難以實現的原因之一。這就又涉及到了美國的政治體制問題。原則上,美國政治中允許任何人通過各種方式施加自身的影響力,這種影響通常通過「遊說」的方式實現。

圖為熱門美劇《紙牌屋》的一個職業「說客」,雷米·丹頓。

  所謂遊說,是指社會團體通過某些專業人士對國會議員的觀點施加影響的過程。而軍火商以及美國步槍協會(NRA)所擁有的龐大人脈以及資金會對議員的觀點造成巨大影響,也就進一步加大了槍枝管理的難度。

  如今,悲劇再一次上演,成功從戰火中走回的軍人最終死在了自己的國土之上。然而另一方面,根據《華盛頓郵報》相關報導,這次事件可能會促使五角大樓重新考慮軍人在國內配槍的規定。在軍事設施內增加更多的荷槍警衛來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這種暴力對抗暴力的」美式思路「是否真正能夠解決問題,讓人生疑。

  總之,在可預見的將來,槍枝泛濫引發的各種問題仍然會長期困擾著美國社會。可以確定的是,這次流血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作者潘宇,編輯唐宓喬,圖片來自網絡,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美國為什麼不「禁槍」
    美國不禁槍的原因有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以及利益供應鏈條三大因素。先說歷史原因,美國是外來民族用武力手段徵服土著人而建立起來的,我們都知道美國是發動戰爭最多的國家,243年的建國史,222年都處於戰時狀態。
  • 美國禁槍為什麼如此費勁?
    那麼,在槍案頻發的美國,禁槍為什麼如此費勁?   首先,美國是有悠久私人持槍傳統的國家,每當血案發生,許多普通美國人第一反應不是憎惡槍械,而是迫不及待地再去買槍、買彈防身壯膽。《今日美國報》等媒體報導稱,今年8月3~4日的兩起惡性槍案發生後,德克薩斯、俄亥俄等相關各州的槍彈銷售上升勢頭兇猛——其聲勢絲毫不遜色於「禁槍派」此番舉行的禁槍集會。
  • 為什麼中國嚴格禁槍,而美國卻可以隨意持槍呢?答案出乎意料
    槍枝超市那麼,有些人不禁要問了,為什麼我國要嚴格禁槍,而美國卻可以隨意持槍呢?說出答案,你可能不會相信。槍枝產業每年可以為社會提供數十萬個工作崗位,間接地為美國政府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而且槍枝產業每年向美國政府繳納的稅金就高達數十億美元。也正因為這些原因,即使美國社會最近幾年禁槍呼聲日益高漲,但是美國政府也沒有發布相關的禁槍條令。
  • 破解「槍」這道難題,美國還要等待多久?
    因此,控槍的呼聲儘管一直都有,卻始終未能推動實質性的控槍舉措在美國落地。這一次,還有一個新的問題值得注意:為何近來槍擊事件發生如此頻繁?「根源還在美國國內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社會正在分裂,民眾情緒不穩定,由此導致畸形殺人的現象越來越多。」
  • 從每戶一支槍,到如今的全面禁槍,中國的禁槍之旅
    美國的第二修正法案支持民眾擁有槍枝,現在美國槍枝犯罪嚴重。我國也有全民槍枝的時候,老一輩的那個年代,有一部分人都是擁有槍枝。記得小時候,每次水庫乾涸之後,都會去在淤泥裡找子彈,不過我運氣不好,至今沒找到一個。
  • 美國四州長拋開政府自組「禁槍聯盟」 規模可能擴大
    共和黨方面,川普總統提出了提高合法購槍年齡、加強購槍背景審查、關注精神健康等一系列解決思路,而更受輿論關注的則是他與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一致論調:讓部分有資質的教師持槍。對於這一觀點,川普的反對者們嗤之以鼻。  而幾位民主黨籍的州長則打算自己解決控槍難題。
  • 假如美國禁槍,會有什麼後果?任何一點都令其難以承受!
    由此可見,美國政府也深知槍械管理不善的危害性,不過,就算相關規定再嚴格,美國民眾也難以避免被槍枝所傷。這些年來,美國學校、公園等公眾場所連續發生多起槍擊事件,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死於槍擊案的美國公民就多達3萬人,這就意味著,每天都會有將近一百人在槍擊案當中喪生,設想一下,這是一幅多麼可怕的畫面,因此,美國民眾多次請求政府儘快禁槍。
  • 美國永遠不可能禁槍!只要這4種人還在,反對聲音再大也沒用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5月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頒布「禁槍令」,宣布禁止1500多種「軍用類型」的進攻性武器買賣。4月18日~19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發生大規模殺戮事件,兇手沃特曼在沒有持槍證的情況下,擁有多種槍枝,殺害22人。引發加拿大社會各界熱議,呼籲限制私人買賣槍枝。
  • 復旦張維為教授:美國100多年都沒搞定禁槍,還能幹成什麼事?
    比如復旦特聘的張維為教授,講的就很好,比如他的經典言論:美國100多年都沒搞定禁槍,還能幹成什麼事?在張維為教授的講座《這就是中國》裡,教授談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控槍」問題。為什麼提這個問題呢,因為美國槍枝泛濫的問題太嚴重了,每年都會有人因為槍枝問題而死亡。
  • 分析稱美國兇案頻發並非只因未完全禁槍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2年12月14日,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家小學發生槍擊案,20名學生與6名成人被害。中文網絡上接著就有鋪天蓋地的「美國兇案多發就是因為沒完全禁槍」「不禁槍的美國讓學生更危險」的評論。但事實和統計數據證明這種評論完全與實際相悖離。
  • 騷亂引發武器搶購潮,3個月多買300萬支,美國禁槍可能嗎?
    這個是正常年份的數據,今年就不同於往年了,美國布魯斯金學會的最新統計數據說,今年前7個月死於槍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28000人,按照目前混亂的局勢估計,今年美國死於槍擊事故的人數怕是要創紀錄了。 創下這個紀錄需要一個充分條件和一個必要條件,充分條件是眼下混亂的社會現象,有了混亂才會有傷亡;必要條件是民間巨大的槍枝持有率,槍多了槍擊事故才會多。
  • 禁槍?2萬名持槍民眾包圍州議會大廈,白宮緊急出動國民衛隊鎮壓
    美國的禁槍活動舉行過很多次,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了,這到底是為什麼了?網絡上有一種說法是,美國的軍火商人不允許禁槍,因為這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便向政府施壓,幹擾了禁槍活動,對於這種說法,支持的人不在少數。
  • 美國槍擊事件頻發,槍枝店比便利店還多,為何政府始終不願禁槍?
    眾所周知,在美國只要擁有持槍證,就可以合法擁有槍枝。據美國槍枝暴力檔案室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全年共發生約五萬七千件槍擊案,近一萬五千人死亡,三萬人受傷,死傷者中甚至還有數千名未成年人。在美國,槍枝店比便利店還多,槍擊事件頻發的環境下,為何政府卻始終不願禁槍呢?
  • 蘋果谷歌要給表情符號「禁槍」,這是毀滅它的危險一步
    這種在 Emoji 中「禁槍」的舉措,在航通社(ID:lifeissohappy)看來,說不好會是毀滅 Emoji 這種表達方式的危險一步。然而到了2016年,同樣是蘋果首度做出的「禁槍」舉動,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因為這個改動在不同的作業系統,及不同的用戶群之間產生了歧義和誤解。
  • 蘋果谷歌要給 Emoji 「禁槍」,這可能是毀滅它的危險一步-虎嗅網
    只要用一個「槍」加上一個「臉」,就能明確傳達「我要殺了你」的意思。虛擬物品是否神聖不可侵犯?在美國,雖然禁槍依然要面臨長期而艱難的博弈,但是對於可以獨斷專行的商業公司而言,對他們的系統做出「禁槍」的修改則是易如反掌。
  • 假如美國發布禁槍令會怎樣?遊行示威都是小事,此後果無人承擔
    美國憲法修訂者認為美國能夠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主要的原因是人民擁有槍枝,而美國人民之所以要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就是因為人民認為這種政府制度不符合人民的意願,所以美國憲法修訂者們賦予人民持槍的權利,假如美國政府有一天與廣大公民的意願相違背,那麼人們可以拿起手中的槍枝推翻政府統治並建立符合人民意願的政府。
  • 不可能的任務,美國能禁槍嗎
    這一場慘劇以受害的人數來說,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謀殺案,僅次於二零零七年四月維吉尼亞科技大學(Virginia Tech)校園中的血案,那一次血案的受害者高達三十二人。 歐巴馬總統在悼念受害的孩童時,眼中掉下了眼淚。而且,在十二月十六日他親自從華盛頓辦公處所,飛到康州的新城,參加受害者的悼念儀式。在追悼會中,他說了一句重話。
  • 中國為什麼這麼嚴厲的禁槍?如果沒有禁槍會發生什麼?
    大家都知道現在在中國普通人持槍(不管是自製的土槍還是組裝的槍)都是違法的,那麼為什麼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不禁槍,民眾有持槍證就可以去槍械店購買槍枝,而中國就一刀切的禁槍呢?現在提到「戰鬥民族」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俄羅斯人,畢竟他們遛熊如遛狗、不爽就是幹絕不多廢話,但是在中國禁槍之前,中國人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俄羅斯和我們一比簡直是小兒科不值一提。下面就舉兩個列子告訴你中國如果沒有禁槍會發生什麼。
  • 美國多州組聯盟禁槍 美企與步槍協會「劃清界限」
    中新網2月25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佛羅裡達校園槍擊案餘波未平。為了打擊槍擊暴力事件重演,紐約、新澤西和康乃狄克3州的州長,決定成立一個「禁槍」聯盟,羅德島的州長也有意加入。全美步槍協會(NRA)成為箭靶,企業紛紛與其劃清界線。當地時間2月14日下午2點25分左右,美國佛羅裡達州南部帕克蘭一所高中發生槍擊案,至少17人死亡,多人受傷。
  • 新刊推薦:三觀看東協市場潛力可期,化危為機企業得跨三道坎
    關注化危為機 玩企得跨三道坎關注創新打開 「IP+玩具」模式乙方難當 來自被授權商的心聲化危為機 玩企得跨三道坎產品企業特色玩具推介國外玩具新品美國啟發益智類玩具熱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