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農業交流聚焦「雙新雙創」

2020-12-19 央廣網

新華社廈門6月5日電(記者何凡 賀飛)5日,35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的業界嘉賓和企業代表齊聚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促進「雙新雙創」發展對接會,就如何深化閩臺農業合作、促進「雙新雙創」發展深入交流。

「培養新農民、推廣新技術,推進農村創業創新,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表示,希望兩岸「雙新雙創」人才能夠優勢互補、互通有無,進一步加強兩岸新農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兩岸農業合作上新水平。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馬愛國表示,鄉村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的血脈與歷史文化。上世紀90年代,臺灣大力發展精緻農業,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成功轉型,特別是通過休閒農業、創意農業的產品創新、功能創新和模式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體系,非常適合大陸學習和借鑑。

「臺灣農業市場小,競爭激烈,我們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發展。」臺灣南投縣信義鄉農會總幹事黃志輝說,新農業不僅要在產品設計和經營上下功夫,同時還要注入當地的文化和創意。

「雙新雙創」的主體是農民,如何建立群眾參與機制?廈門海滄區院前濟生緣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俊雄分享經驗說,合作社建立農民共同參與模式,充分發揮村民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推動了當地農業發展。

據了解,今年促進「雙新雙創」發展對接活動還包括:福建各設區市農業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組織臺灣嘉賓開展「臺灣農民福建行」考察交流,以及6個臺灣農民創業園組織臺灣青年參加「中華農耕文化福建行」。

本次活動由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福建省農業廳主辦。

相關焦點

  • 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會在廈門舉行
    中新網廈門6月5日電 (劉文標)5日,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促進「雙新雙創」發展對接會在廈門舉行。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馬愛國、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臺灣自然資源保育技術服務基金會董事長陳志清等出席對接會並致辭,福建省農業廳廳長黃華康主持對接會開幕式,兩岸業界對接企業的代表350餘人參加活動。
  • 海峽兩岸農業論壇——深化兩岸農業農村農民交流
    2019年第25屆魯臺經貿洽談會專門設計了海峽兩岸農業論壇,深化兩岸農業農村農民交流,融匯對接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深入了解臺灣農業發展情況,記者走訪了臺灣相關農業單位。  2019年第25屆魯臺經貿洽談會專門設計了海峽兩岸農業論壇,深化兩岸農業農村農民交流,融匯對接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深入了解臺灣農業發展情況,記者走訪了臺灣相關農業單位。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第十六屆「桂臺會」探討兩岸融合新路徑
    國家批准大陸第一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落戶廣西以來,在談籤約項目50多個,總投資額300多億人民幣,建設涉臺經濟園區22個,桂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示範點)9個,一批桂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正在推進,廣西正努力打造成為兩岸青年人才聚集地、桂臺產業融合發展聚集地。文化交流不斷拓展,崑崙關戰役舊址獲批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4年時間參與人數增長近10倍。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關注兩岸婚姻家庭中的陸配力量
    圖片來源於中新社 由臺灣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和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婚姻家庭議題研討會」6日在高雄舉行。上百位兩岸婚姻家庭代表、二代企業家及臺灣企業代表,圍繞「兩岸婚姻企業峰會」的主題進行創業經驗分享。據中新社報導,臺灣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理事長湛秀英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為兩岸交流造成一定影響。
  • 兩岸農業交流新貌:浙江蒼南對接「臺灣經驗」
    作為浙江省最南端,浙江離臺灣最近的地方,近年來,蒼南縣新型觀光休閒型農業發展十分迅速,臺商在這裡投資創建農業園的現象也較為普遍。種種新面貌的產生,離不開海峽兩岸之間的友好交流,在兩岸思維碰撞中,「臺灣經驗」在蒼南的農業轉型發展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 杜金池:兩岸農產品認證及其他農業交流合作問題之探討
    兩岸交流是促進彼此和平了解,建立互信互諒的不二法門。農業合作更有互補長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實質意義。大陸地大物博,而臺灣有馳譽全球的農業科技與實務技術。農業合作將可使兩岸農業生產提高,農產品品質躍升,進而互補供需,也會使兩岸農業科技躍進領先全世界的領域。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兩岸民間交流的「雲端」打開式
    導語:今年以來,因爆發疫情以及臺當局惡意幹擾,兩岸民間交流困難重重,而雲端視訊交流,則為兩岸民眾的民間交流,開啟了新模式。小到,民生事務辦理,大到,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兩岸經濟、科研、體育、學術、宗教交流等等,都可以採用視訊模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疫情可以阻礙面對面,但不能阻礙兩岸同胞心連心。
  • 綠色農業 融合發展 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18日漳州開幕
    漳州市長劉遠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介說,自1999年以來,農博會·花博會作為全國第一個冠名「海峽兩岸」的農業經貿盛會,一路以花為媒,見證了「兩岸一家親」的變遷,密切了閩臺的經貿往來。博覽會期間,還將舉辦漳州市第三屆海峽兩岸人才與項目對接會、福建漳州農機機械展銷會、三角梅主題展,以及三角梅產業對接會等一系列經貿交流活動,蘊藏著無限商機、無限可能。
  • 四、兩岸交流合作
    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12項政策措施是: 1、為進一步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在現有五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的基礎上,新批准設立兩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兩個臺灣農民創業園。2、為幫助臺灣農民解決水果、蔬菜豐產時出現的銷售困難,供銷總社等將適時組織由有實力的農產品供銷企業和行業組織組成的臺灣農產品採購團,赴臺採購。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兩岸企業家峰會「盛放」廈門、臺北
    兩岸企業家峰會是兩岸四大交流合作平臺之一,自2013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動兩岸工商界交流對話、密切對接,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兩岸企業界最具影響的交流平臺,尤其是在當前疫情衝擊之下,兩岸企業家峰會被賦予更加重要的意義。外界也期待,峰會能夠釋放兩岸經貿合作的積極信號。
  • 2020年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舉行 薛其坤等寄語兩岸學術交流合作
    2020年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舉行 薛其坤等寄語兩岸學術交流合作 2020年10月23日 08:5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臺灣科學月刊社理事長曾耀寰等人發表視頻致辭,他們寄語兩岸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於鑽研、提高本領,加強交流、攜手合作。  薛其坤說,希望兩岸青年同胞們團結一致,攜手向前,推動京臺兩地在學術交流、工程技術、創新創業等方面向更寬的領域、更高的層次發展。  趙春江以2010年開通的京臺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為例說,兩地農業實現互補與雙贏。
  • 兩岸農業合作試驗農場在西安揭牌
    兩岸農業合作試驗農場在西安揭牌 2010-11-04 08:41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張蕾  中國臺灣網11月3日西安消息 11月2日下午,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和臺灣美庭兩岸農林開發有限公司聯手在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秦嶺山麓建設的「兩岸農業合作試驗農場
  • 2019海峽兩岸(蘇州相城)農業博覽會即將啟幕
    12月5日-8日,2019海峽兩岸(蘇州相城)農業博覽會將在蘇州市相城區體育藝術館舉辦。屆時,來自海峽兩岸的特色農產品、傳統工藝品、休閒食品等將匯聚相城,進一步促進兩岸在農產品種植、生產、加工、存儲、貿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空間更廣闊
    ,與會700多名兩岸企業家及重要工商團體負責人,峰會各產業合作推進小組經過線上線下的熱烈討論,達成了多項共識。,充分證明兩岸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全國首家兩岸合資證券公司金圓統一證券在廈門正式揭牌開業;臺灣富邦金控參股的廈門銀行A股成功上市,成為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中國農業銀行於3月份獲得中國銀保監會關於設立臺北分行的批覆;光大銀行與臺灣王道商業銀行合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螞蟻金服與臺灣國泰世華銀行合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江蘇銀行與臺灣凱基銀行合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與
  • 2018年兩岸科技創新交流會落幕,首批科技型臺企入駐高新區紫光科技園!
    10月31日上午,「科技互聯兩岸·創新共享未來」2018年兩岸科技創新交流會在紫光科技園展示中心舉行。
  • 加強交流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岸交流活動受到一定影響。近兩個月,在有識人士的積極努力下,兩岸交流活動接連不斷。關注青年發展、交流抗疫經驗、聚焦文化傳承、暢議鄉村建設……交流活動主題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著力於增進同胞了解,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共同發展。臺灣各界同胞衝破層層阻隔,以多種形式踴躍參與,線上線下互動熱絡親切。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兩岸電視主持新人「跨」海「雲」築夢
    比賽選拔挖掘了一大批充滿青春活力的電視主持新秀,促進了兩岸青年交流互鑑,為兩岸青年共同留下充滿激情和夢想的青春記憶。大咖來襲!兩岸嘉賓評委陣容耀眼   希望以後兩岸選手真的可以在文化上一直不斷的交流。哦,我覺得這一次的比賽真的是太可惜了,就是用雲端的方式,都沒有辦法看到大陸的選手私底下的個性,其實就是從一些小小的動作就可以發現說,唉,我們應該是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我覺得很多人在交流的時候。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2020上海臺北雙城論壇
    有臺灣媒體評論說,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兩岸具有指標性的交流活動,繼續搭起兩岸城市交流的橋梁。儘管民進黨當局製造種種障礙,在兩岸情勢緊張的大背景下,「雙城論壇」留下了彼此交流的一扇窗,難能可貴。  「雙城論壇」乘風兩岸「雲交流」熱潮  近期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上民進黨當局的刻意打壓和限制,兩岸之間的往來交通受到一定製約,但是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沒有因為疫情而間斷。得益於網絡的發達,兩岸交流也與時俱進,在「雲端」完成,氛圍同樣熱絡。
  • 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6月3-5日,由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與臺灣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 機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助跑兩岸休閒農業合作
    在5月26日上海舉行的「第三屆兩岸鄉村振興與休閒農業論壇」上,臺資企業崑山帝茗農產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遊德貴的這一發明專利吸引了與會兩舉農業專者的關注。據悉,這些創新農業的科技設備已經在大陸不少鄉村入土,這是休閒農業發展的「良種」。大陸鄉村振興戰略為兩岸休閒農業合作釋放的機遇,正是此次論壇上兩岸農業專家和產業者的熱議主題。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及農業部、市農委代表出席了開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