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燒仙草肯定很多朋友都比較熟悉,尤其是年輕的朋友。它是一種在福建和臺灣地區比較傳統的特色飲品。夏天,一碗冰冰涼涼的燒仙草,不僅可以炎熱消暑,而且還可以將悶熱血氣都清除得一乾二淨。城市裡的甜品店上看見的燒仙草是黑色塊狀型的東西。其實正宗的燒仙草不是這個顏色,那究竟是什麼顏色的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講講正宗的燒仙草是什麼樣子的。
我出生在臺灣的阿里山地區,從小也生活在那裡。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而且兄弟比較多,因為做活的人多,所以大家從不缺吃。那個時候是農業社會,男人有男人的賺錢方法,女人有女人的賺錢方法。因為村裡的男人力氣大,就上山砍樹,而村裡的女人們就帶著小孩子上山拔草藥、拔竹筍。母親就經常給我和家裡的弟兄們煮仙草喝。
以前燒仙草的名字叫「仙草冰」,燒仙草是近代才流行起來的名字。仙草是一種綠色的植物,母親從山上採摘下新鮮的仙草,就把它放在鍋裡面煮,煮的時候需要加一點食用鹼。因為仙草在熬製的過程中,通過食用鹼,可以讓仙草的植物膠被充分的激發出來。有植物膠的作用,整個仙草的湯汁就會變得黏黏的。
怎麼判斷仙草是否煮好呢?就要用手去捏一下仙草的杆子,如果捏起來只剩下空殼,就證明裡邊的膠質都煮了出來。傳統的仙草汁放涼了以後直接就可以飲用,喝起來雖然也會有一點點的苦味,但是一點都不澀,如果不喜歡它的苦味,還可以放一點糖進去,喝起來就甜甜的。
以前在地裡幹完農活後,回到家中能夠喝上一碗母親親手熬製的仙草汁,別提是一件多麼高興的事情了,不僅解暑還帶著一股清香味。燒仙草不僅夏天可以吃,吃完以後清涼解暑。冬天一樣可以食用,熱騰騰的燒仙草也是一道暖心的甜點。那種味道直到現在依然讓我很懷念。如果想吃仙草冰,母親就會在仙草汁裡邊加入米湯。讓它冷卻下來,仙草汁就會凝固,切成一塊一塊的,非常解暑。正宗的仙草冰應該是淡綠色的,口感吃起來就像四川的冰粉,但是會比冰粉更有彈性。如果冬天要喝仙草的話,母親就把仙草燒熱以後,倒入米湯,趁著還沒有冷卻的時候,放一點花生、紅豆,然後在加點糖攪拌,分給我們兄弟們喝。
現在很少有人用新鮮的仙草來製作仙草冰,因為新鮮的仙草保存時間比較短,而且不方便運輸。為了讓仙草保存時間長一點,人們都會把仙草曬乾以後,再來製作。因為在曬乾的過程中,新鮮仙草的葉綠素會蒸發掉,所以製作出來的仙草冰就變成了黑色。
仙草是一種比較容易種植的植物, 它的適應性比較強,在水溝裡,山谷上,水田裡邊都能成活,普通的農戶都可以種植。在種植的過程中管理要求不是很高,而且病蟲害少,所以種植比較簡單,一年收成有兩季。仙草的作用不僅僅可以用來製作成仙草冰,而且還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
母親離開我很多年了,在這個遷徙與融合的時代,懷揣著各種的夢想,從農村走向城市,又從城市返回到鄉村。不管我身在何處,一絲淡淡的鄉愁還是會湧上心頭,因為那裡有我的親人,還有我記憶力橫亙不變不能磨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