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 | 咖評 vdailycom
耶加雪菲產地位於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源生地-衣索比亞。為天然的一塊溼地,所以耶加雪菲原意為「讓我們在這塊溼地上安身立命」,原隸屬於西達摩(Sidama) 產區,因為鄰近耶加雪菲鎮一帶所產出的咖啡豆有獨特的花香與柑橘味,才被獨立出來,自成衣索比亞的一個著名咖啡產區。
衣索比亞在2009年11月實行新的交易與分級制,設立商品交易所(ECX),咖啡和其他農產品都經此官方機構公開拍賣,除了耶加雪菲外,新增了Wenago、Kochere 、Genlena Abaya三個副產區,可知此三產區的風味極為細緻而可再細分出來。自從2008年ECX制度實施以來,大部份的咖啡生豆皆由此拍賣制度競標販售,但是合作社並不在此管轄規範內,他們可以直接與買家接洽、議價與出口。
耶加雪菲小八卦:耶加雪菲不僅是精品咖啡界最受歡迎的單品,甚至連有名的星巴克都曾覬覦這個名稱;在2004 年時星巴克試圖要把「耶加雪菲」註冊成其下的品牌商標,這可氣壞了衣索比亞當局以及全球咖啡愛好者。直到2007 年,衣索比亞政府提出國際訴訟,之後才解放耶加雪菲咖啡的名稱。
孔加合作社孔加合作社位於耶加雪菲鎮以南幾公裡的Gedeo地區,隸屬於耶加雪菲咖啡產區,而孔加合作社的名字來源於附近的孔加河以及本地的孔加村。
孔加合作社海拔在1800米以上,收穫期在每年的十月份至隔年的二月份。
孔加合作社(Konga Coop)是由1,556名咖啡小農家庭成員組成,在1994年成立,於2002年加入YCFCU合作社聯盟。這些咖啡小農的咖啡農耕種面積平均小於1.25公頃,種植海拔高度約1800至2000公尺,咖啡品種主要是鐵比卡(Typica)和Heirloom(當地原生種)混合。
沃特孔加處理站沃特處理站位於耶加雪菲孔加村內,沃特是流經這個處理站的河流的名字,處理站用的水也來自這條河流。
沃特處理站會從周邊600到700多的咖啡農處收集咖啡果實,每個咖啡農擁有的種植面積平均不到一公頃,而每公頃種植的咖啡樹不到1500棵,這些咖啡樹會和其他作物(紅薯、芒果以及鱷梨)種植在一起。
咖啡品種這支咖啡豆的品種為原生種,大部分衣索比亞的咖啡品種都會以這個名字來命名,其實是因為的品種實在是太多,它就像阿拉比卡的天然基因庫,一方面品種繁多,鑑定分類難度大,一方面埃塞政府出於保護的考慮也不願意也不能公開這些品種信息
耶加雪菲孔加合作社沃特處理站日曬G1
產區:耶加雪菲
水洗站:沃特孔加處理站
海拔:1850到2050米
土壤:變性土
咖啡品種:原生種
處理方式:日曬處理
採收年份:2020年
等級:G1
【前街咖啡烘焙展示】
入豆溫:95°C,1』28,轉黃點:153.2°C 6』10,一爆:182.9°C,9』36,一爆發展1』40,194°C出爐。
【杯測風味】
【前街咖啡衝煮風味】
【風味描述】
高溫時候是莓果、奶油、蜂蜜、柑橘、果汁般的口感、酸質明亮。
溫度稍微低下來時是莓果、奶油、順滑、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