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瑩瑩 攝,上海養老服務逐步恢復 鄭瑩瑩 攝
(抗擊新冠肺炎)上海調整為三級響應 養老服務逐步恢復
中新網上海5月13日電(鄭瑩瑩)自5月9日零時起,上海市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記者13日走訪發現,上海的養老機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正逐步恢復養老服務。
近年來,中國社會老齡化進一步加深。上海是中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已達518.12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的35.2%。其中,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已達81.98萬人,佔戶籍老年人口的15.8%。疫情發生後,考慮到老年群體抵抗力相對較弱,上海民政部門對養老服務機構多次發出疫情警示、工作規範等,把養老服務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中之重。
調整為三級響應後,上海要求養老機構保持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狀態,持續嚴格養老機構防疫管理,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一律佩戴口罩,出示隨申碼。上海也在有序恢復社區養老服務。
地處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外灘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在4月初部分開放,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後,這裡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提供助餐、助浴、日託等服務。
鄭瑩瑩 攝,上海養老服務逐步恢復 鄭瑩瑩 攝
83歲的王奶奶告知,獨居在家十分寂寞,一直盼著這裡早點開,好找朋友們一起聊聊家長裡短。她說,家裡走過來只有10分鐘路程,一般上午來下午回,「環境很好,社工們也照顧得好。」
被問及進門前的檢測,老人答:「量體溫登記,一個都少不了。」
黃浦區外灘街道社區服務辦公室主任高文俊告知,目前中心已開放了助餐等服務,但老年人的需求還沒完全恢復,到現場助餐的老人還不多;後期服務中心將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提供更多養老生活服務。
在上海靜安區曹家渡街道恆裕老年福利院,恆裕老年福利院執行院長吳贇告知,該福利院核定床位499張,防疫期間,福利院採取了一些特殊的人性化照護方式,比如期間有些老人茶不思飯不想,院方評估老人精神後,聯繫家屬帶上老人熟悉口味的飯菜,在固定時間到公共區域餵飯。
她告知,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後,現在開放區域更多,家屬可以通過預約在不同時段進行探視。
根據上海市民政局方面發布的消息,上海各類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原則上儘快開放。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日間照護中心以及老年活動室、睦鄰點等在做好各類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可採取規劃開放區域、控制人員密度等方式開展服務,避免開展集體舞蹈、授課講座、棋牌麻將等人群聚集、密切接觸類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