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妹最近上班發現
路上更堵了,公交更擠了
大家都不掃碼登記了…
在深圳的生活逐漸有了以前的樣子
疫情也逐步向好發展
今天,又有一個好消息!
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
廣東二級響應調為三級
據廣東衛健委消息,自2020年5月9日零時起,將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據南方新聞網報導,廣東省調為三級響應後,目前仍有6地為二級響應,分別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湖北、西藏。
青海已是四級響應地區。其他地區均為三級響應。
廣東應急響應級別調整歷程
「1月23日,廣東啟動廣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2月24日,廣東一級響應調為二級。
「5月9日零時起,廣東二級響應調為三級。
歷時三個多月,響應級別下降到三級
從一級到三級有什麼不同?
疫情是不是沒有那麼嚴重了?
口罩是不是可以摘了?
窗妹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應急響應級別調整意味著什麼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
一共有四級
應急響應級別劃分: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規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
特別重大(Ⅰ級)一級
重大(Ⅱ級)二級
較大(Ⅲ級)三級
一般(Ⅳ級)四級
據深圳特區報消息,響應等級大概代表了決策指揮方的等級:
一級響應,要求省指揮部要根據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省內應急處置工作。
二級響應,應急處置工作則不再由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改為省指揮部統一部署。
三級響應,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
四級響應,縣級人民政府統籌管理。
簡單來說
一級最嚴重,四級最輕微
廣東從二級調為三級,意味著什麼?
疫情危害降低
從重大(二級)調為較大(三級)
可以肯定,疫情確實好轉了
據南方新聞網報導,應急響應級別下調,表明疫情的範圍、性質和危害程度有所降低,應對疫情的組織實施部門也隨之下調。
全面開放生活場所
據南方新聞網報導,5月8日,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在廣東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調整為三級響應後,在按照相關技術指南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
室內場館及活動預約開放
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遊景點、運動場所和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以及各類會議、會展活動。
學生可以返校複課
5月11日起,各地中小學陸續安排返校。學校要實行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完善學校洗手清潔消毒設施設備和防疫物資保障。
現在最重要的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深圳的疫情防控也非常給力!
深圳疫情最新情況
深圳疫情動態
據深圳衛健委消息,截至5月7日24時,深圳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462例。在院治療僅有1例。當日無新增,全市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3例。
(圖源:深圳衛健委)
現在深圳僅剩1例在院
連續7天零新增
疫情防控向好發展
風險等級方面,也保持著全市低風險
深圳全市低風險
查詢疫情風險等級得知
深圳現在全市低風險
全國無中高風險區域
據央視新聞微博報導,自5月7日0時起,牡丹江市林口縣風險等級由中風險調整至低風險。意味著從當天起,全國的中高風險區域全部「清零」。
問題又來了
之前寶安區突然升為中風險
不少小夥伴表示「瑟瑟發抖」
(上個月底就已經回到低風險了)
風險等級到底是怎麼劃分的?
中高風險很可怕嗎?
疫情風險等級劃分標準
據惠州日報報導
《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試行第二版)》
明確疫情風險等級劃分指標:
高風險地區:
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
風險地區:
14天內有新增確診病例,累計確診不超過50例或累計確診超過50例,但14天內未發生聚集性疫情。
低風險地區:
無確診病例,或14天內無新增確診病例。
雖然深圳風險低了、疫情穩了
但是要注意
這不意味著可以放鬆了
風險再低,也不是零風險
我們還要注意什麼
個人防護還是要做好
口罩、洗手、少聚餐,一個不能少
口罩還要繼續戴
據深圳衛健委消息,鍾南山指出,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現在就提出不戴為時過早。
在疫情不嚴重的地區,人少的地方或空曠場所,可以不戴。
這3種情況一定要戴口罩:
1、密閉空間內,如地鐵、火車等地必須佩戴;
2、人群密集區,醫院、學校等地均需佩戴;
3、密切接觸,需要長時間與人密切接觸者,需要佩戴口罩。
洗手不能偷懶
包裡常備酒精、免洗洗手液的習慣
還是要繼續保持
1、按了電梯、拿了快遞,只要與公共設施有過接觸或是外出回家,都應該第一時間洗手。
2、宅在家就沒必要頻繁洗手、消毒,只要在飯前、便後、吃東西之前洗手即可。
注意別把手洗禿嚕皮了…
勤洗手的同時也要注意護膚哦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
減少聚餐!!!
此前,哈爾濱1傳54的傳播鏈
正是因為聚餐埋下了隱患
哈爾濱本土病例疫情傳播鏈
圖源南方都市報
國內疫情走到這一步不容易
大家再忍忍,做好個人防護
堅持防控不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