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孩子晚上睡了很長時間,但是早上起床時還是會賴床,總是離不開被窩,並且在課堂上萎靡不振,昏昏欲睡,跟不上老師的學習進度導致聽不進去知識,而另一部分孩子,晚上總是格外的精神,調皮搗蛋的不睡覺,第二天上課眼皮都睜不開,家長們對此非常的疑惑,這麼長的睡眠時間,為什麼孩子白天還是總是犯困,打不起精神呢?面對不睡覺的孩子們又怎麼保證他們可以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呢?其實長時間的睡眠還是打不起精神是因為孩子的睡眠方式是低效率的睡眠,雖然睡覺時間長,但是體力並沒有恢復,疲勞度也並沒有被完全消除,所以第二天會發困發蒙。
而且早上錯誤的叫起床的方式會使身體更加想念睡眠,導致孩子一天都不在狀態,不睡覺的孩子則是因為家長們沒有找到正確讓孩子入睡的方法。因此我們要學習一些方法,幫助孩子們做到高效睡眠,讓孩子疲累了一天的身體可以在夜晚得到放鬆,消除掉一天的疲勞度,保證進入睡眠的時間不被浪費。在此家長們要注意,入睡,沉睡,起床這三個過程一起構成了睡眠,要想孩子高效睡眠,這三個階段都要多加注意,缺一不可。
第一個辦法,控制午睡時間:
學習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動用腦力的過程,所以孩子們雖然一整天都在坐著,但是身體受到大腦的影響,其實已經感到疲倦了,我們要讓孩子做到勞逸結合,禁止疲勞學習,這時就需要中午進行足夠的休息,補充精力,這樣下午會提高學習效率,看的進去更多的知識點,上課不再打瞌睡。
但是家長們要注意午睡的時間,最好孩子們午睡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個小時,半個小時正好夠孩子們補充好精力,而超過半個小時,身體就會進入深度睡眠,進入深度睡眠後再把孩子叫起來,不僅沒有得到休息,身體反而會更加疲倦,影響到下午上課的效率,甚至影響第二天的學習。
第二個辦法,固定時間入睡
睡眠時刻的規律性,會使孩子們更快的入睡,提高睡眠的質量,人體每天的九點之後就會大量的分泌生長激素,促進身體發育,家長們要在九點之前讓孩子上床,並且通過營造舒適昏暗的環境氛圍,放一些柔和的催眠音樂,保證孩子在九點之後進入夢鄉,之後的每一天,家長們都要讓孩子在這個時間段睡著,長此以往,身體就會形成生物鐘,孩子們一到九點就會有困意,不會失眠,也不需要家長催促,自己就可以進入深度睡眠,提高了睡眠的時間與效率。
第三個辦法,找到適合孩子起床的方式
早晨,孩子們從深度睡眠中清醒,身體知覺開始恢復,精力開始回升,這個時候家長們要注意叫孩子起床的方式,不給孩子任何緩衝時間就去強制叫醒孩子,孩子反而會更加的疲憊,導致賴床離不開被窩,所以需要挑選合適的起床方式去叫醒孩子,比如晚上睡覺時把窗簾留一條小縫,這樣當早上太陽開始升起,陽光會照射到孩子的臉上,形成一種溫柔的叫醒方式,孩子就會自然地清醒,或者家長們在孩子的床邊播放一些孩子喜歡的音樂和動畫片,調動孩子的早晨積極性,讓孩子充滿活力的睜開眼睛。
第四個辦法,保證深度睡眠
很多寶寶晚上入睡困難,存在熬夜的行為,很多家長管不住,就會放縱,覺得今天熬夜了,那麼明天找空閒時間把睡眠時間補回來就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晚上睡眠時間不足,那麼深度睡眠的時間會更加的少,深度睡眠時間不夠,孩子就相當於沒睡,根本打不起精神來。
達文西大家應該都認識,他多才多藝,在各個領域都有創造性的貢獻,那麼他這麼一個人,是如何做到四處"開花"的呢,原因就是他十分的珍惜時間,每天24小時,工作4個小時,就會睡15分鐘,並且保證每個15分鐘都是深度睡眠,因此每天才有充足的精力,所以家長們不只要看孩子睡眠的時間,主要關注的應該是孩子深度睡眠的時間,每天讓孩子的深度睡眠至少保持2個小時以上。
我是藍爸,一個有豐富育兒經驗的寶爸,關於今天的話題,各位家長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和疑問,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們一起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