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邵菲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孕20周左右(懷孕滿5個月),絕大多數孕媽都能感覺到胎動。此時,她們會和寶寶進行各種交流,以此增進感情。
但是,和寶寶互動雖好,卻有很多注意事項,有時一個不合時宜的動作,可能會引發臍帶繞頸等意外。
孕期這些不經意間的動作,可能導致胎兒臍帶繞頸
1、頻繁摸肚子
在胎兒發生胎動情況後的這段時間,是對其進行胎教的最佳階段,而邊撫摸肚皮邊和寶寶說話,是絕大多數孕媽採用的方式。
不過,撫摸肚皮這件事有著諸多的講究,比如手法和時間。
摸肚子手法注意事項:
有些孕媽習慣採用畫圈圈的手法摸肚子,還有些孕媽則喜歡上下左右來回撫摸,此外還有一些更是意識流,怎麼舒服怎麼來。但是,對胎兒來講,卻不一定都舒服。
醫生建議,以下三種胎教撫摸法是胎兒最喜歡的:
來回撫摸法:孕媽在腹部放鬆的情況下,雙手動作輕柔地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來回地撫摸。時間:每次2-5分鐘。輕觸壓拍打法:孕媽平臥放鬆腹部,在來回撫摸法的基礎上增加輕輕地按壓和拍打的手指動作。時間:每次5-10分鐘。
想像撫摸法:在來回撫摸法的基礎上,深情地對寶寶說話,並想像這一幸福場景,此時可以配上一些輕柔的音樂。時間:每次5-10分鐘。
摸肚子時間注意事項:
有些孕媽對於胎教摸肚子的時間也很隨意,想起來了就摸,興趣來了更摸。但是這些隨性的行為,可能會增加胎兒臍帶繞頸的機率,需要及時戒掉。
在時間上需要遵循三不摸原則,即:
孕早期不摸:此時胎兒發育還未完全穩定,頻繁摸肚子容易導致子宮持續受到外界刺激,從而引發宮縮,誘發胎兒流產。
孕晚期不摸:此時胎兒發育已經完全穩定,但是子宮卻異常敏感,持續受到刺激容易造成假性宮縮,從而引發胎兒早產或者流產,威脅寶寶的生命安全。睡覺前不摸:睡覺前一小時就應當停止摸肚子在內的互動方式,不然寶寶持續處於興奮狀態,同樣不利於正常的生長發育。2、運動動作不合時宜
有些孕媽聽說孕期多加運動有利於胎兒的發育,還對日後的生產有益,於是就在孕期儘可能多進行運動。但是運動的時間和方式錯了,不僅對生產無益,還可能導致胎兒臍帶繞頸。
如果孕媽孕期想運動的話,建議選擇散步、孕婦體操、孕婦瑜伽等較為輕柔舒緩的運動。像快速走、跑步等相對較為劇烈的運動,最好不要碰。
此外,運動的時間也需要注意。建議單次運動的時間以半小時為佳,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如果中途感到不舒服或者有什麼異常,一定要停下來休息。
胎兒發生臍帶繞頸的生理因素
1、羊水過多
到了孕中期之後,胎兒開始迅速發育,為了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發育空間,子宮也會隨之膨大,與之相應的,羊水的含量也會快速上升。
一般情況下,到孕20周的時候,羊水含量在500毫升左右即為正常情況;孕20周時,這一數值會上升到700毫升;而到了孕32周-36周,羊水量將再度上升到1000-1500毫升左右。
如果羊水含量超出了當期的正常範圍值,那麼也就意味著子宮也超出正常大小。此時,胎兒的活動空間也隨之變大,因此,他們在施展拳腳的時候,將自己「繞進去」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因而,羊水過易多增加胎兒臍帶繞頸的機率。
2、臍帶過長
此外,胎兒自身比較小,如果臍帶過長的話,那麼在運動的過程中,其輻射範圍更廣,動作也可以更大,因此,也會增加發生臍帶繞頸的風險。
除了生理因素易導致胎兒臍帶繞頸之外,孕媽的一些行為習慣也可能會引發這一現象。
為保胎兒安全,這幾類孕媽最好不要頻繁進行撫摸胎教
胎盤前置的孕媽:這類孕媽的胎盤離子宮口較近,撫摸刺激容易引發宮縮,從而誘發胎兒流產或早產。有早產跡象的孕媽:這類孕媽的胎心不穩,子宮受到刺激容易出現宮縮的情況,從而導致胎兒流產。
胎動頻繁的孕媽:這類孕媽的寶寶本身就比較活躍,再增加刺激容易導致其活躍過度,導致其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此外,胎兒頻繁的 胎動也可能誘發宮縮,同樣有早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