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滿5個月後,孕媽要及時戒掉這個動作,容易誘發胎兒臍帶繞頸

2020-12-18 媽之道

執筆:邵菲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孕20周左右(懷孕滿5個月),絕大多數孕媽都能感覺到胎動。此時,她們會和寶寶進行各種交流,以此增進感情。

但是,和寶寶互動雖好,卻有很多注意事項,有時一個不合時宜的動作,可能會引發臍帶繞頸等意外。

孕期這些不經意間的動作,可能導致胎兒臍帶繞頸

1、頻繁摸肚子

在胎兒發生胎動情況後的這段時間,是對其進行胎教的最佳階段,而邊撫摸肚皮邊和寶寶說話,是絕大多數孕媽採用的方式。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不過,撫摸肚皮這件事有著諸多的講究,比如手法和時間。

摸肚子手法注意事項:

有些孕媽習慣採用畫圈圈的手法摸肚子,還有些孕媽則喜歡上下左右來回撫摸,此外還有一些更是意識流,怎麼舒服怎麼來。但是,對胎兒來講,卻不一定都舒服。

醫生建議,以下三種胎教撫摸法是胎兒最喜歡的:

來回撫摸法:孕媽在腹部放鬆的情況下,雙手動作輕柔地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來回地撫摸。時間:每次2-5分鐘。輕觸壓拍打法:孕媽平臥放鬆腹部,在來回撫摸法的基礎上增加輕輕地按壓和拍打的手指動作。時間:每次5-10分鐘。

想像撫摸法:在來回撫摸法的基礎上,深情地對寶寶說話,並想像這一幸福場景,此時可以配上一些輕柔的音樂。時間:每次5-10分鐘。

摸肚子時間注意事項:

有些孕媽對於胎教摸肚子的時間也很隨意,想起來了就摸,興趣來了更摸。但是這些隨性的行為,可能會增加胎兒臍帶繞頸的機率,需要及時戒掉。

在時間上需要遵循三不摸原則,即:

孕早期不摸:此時胎兒發育還未完全穩定,頻繁摸肚子容易導致子宮持續受到外界刺激,從而引發宮縮,誘發胎兒流產。

孕晚期不摸:此時胎兒發育已經完全穩定,但是子宮卻異常敏感,持續受到刺激容易造成假性宮縮,從而引發胎兒早產或者流產,威脅寶寶的生命安全。睡覺前不摸:睡覺前一小時就應當停止摸肚子在內的互動方式,不然寶寶持續處於興奮狀態,同樣不利於正常的生長發育。2、運動動作不合時宜

有些孕媽聽說孕期多加運動有利於胎兒的發育,還對日後的生產有益,於是就在孕期儘可能多進行運動。但是運動的時間和方式錯了,不僅對生產無益,還可能導致胎兒臍帶繞頸。

如果孕媽孕期想運動的話,建議選擇散步、孕婦體操、孕婦瑜伽等較為輕柔舒緩的運動。像快速走、跑步等相對較為劇烈的運動,最好不要碰。

此外,運動的時間也需要注意。建議單次運動的時間以半小時為佳,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如果中途感到不舒服或者有什麼異常,一定要停下來休息。

胎兒發生臍帶繞頸的生理因素

1、羊水過多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到了孕中期之後,胎兒開始迅速發育,為了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發育空間,子宮也會隨之膨大,與之相應的,羊水的含量也會快速上升。

一般情況下,到孕20周的時候,羊水含量在500毫升左右即為正常情況;孕20周時,這一數值會上升到700毫升;而到了孕32周-36周,羊水量將再度上升到1000-1500毫升左右。

如果羊水含量超出了當期的正常範圍值,那麼也就意味著子宮也超出正常大小。此時,胎兒的活動空間也隨之變大,因此,他們在施展拳腳的時候,將自己「繞進去」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因而,羊水過易多增加胎兒臍帶繞頸的機率。

2、臍帶過長

此外,胎兒自身比較小,如果臍帶過長的話,那麼在運動的過程中,其輻射範圍更廣,動作也可以更大,因此,也會增加發生臍帶繞頸的風險。

除了生理因素易導致胎兒臍帶繞頸之外,孕媽的一些行為習慣也可能會引發這一現象。

為保胎兒安全,這幾類孕媽最好不要頻繁進行撫摸胎教

胎盤前置的孕媽:這類孕媽的胎盤離子宮口較近,撫摸刺激容易引發宮縮,從而誘發胎兒流產或早產。有早產跡象的孕媽:這類孕媽的胎心不穩,子宮受到刺激容易出現宮縮的情況,從而導致胎兒流產。

胎動頻繁的孕媽:這類孕媽的寶寶本身就比較活躍,再增加刺激容易導致其活躍過度,導致其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此外,胎兒頻繁的 胎動也可能誘發宮縮,同樣有早產的風險。

相關焦點

  • 10個胎兒9個繞,發現胎兒臍帶繞頸怎麼辦?孕媽做錯了傷胎
    文|文兒多數情況下,孕媽聽見「臍帶繞頸」這個詞,都會非常緊張。因為,在一般人眼裡,繞頸就意味著胎兒有窒息的風險。但是,臍帶繞頸真的很危險嗎?孕媽遇到了該怎麼辦?所以,孕期產檢查出胎兒臍帶繞頸的情況,孕媽媽還是非常擔憂的。不過,臍帶有補償性伸展,普通的纏繞對胎兒的影響不大,而且胎兒在孕媽媽肚子裡處於隨時活動的狀態,即便產檢檢查出臍帶繞頸,胎兒自己可能會又轉回來。所以,有的孕媽檢查出胎兒臍帶繞頸,醫生也會安慰說,不用過於擔心。
  • 孕媽戒掉這個動作,胎兒就不會臍帶繞頸?
    孕28周時,媽媽來看望小李,順便陪著去產檢,結果查出了胎兒「臍帶繞頸兩周半」,看到結果小李慌神了,媽媽在一旁詢問小李在孕期做過的事情後,埋怨道:「你們年輕人真是什麼都不懂,當個媽就覺得稀奇,現在這樣可不就是一天到晚摸肚子惹得禍。」摸摸肚子真的會讓胎兒臍帶繞頸嗎?
  • 孕期3大「禁忌」動作:孕媽自己很舒服,可胎兒容易「臍帶繞頸」
    ……臨床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胎兒臍帶繞頸的概率為20%—25%,也就是說每4—5位孕媽中,就會有一個胎兒發生臍帶繞頸。當然,臍帶繞頸的情況也不同,一圈是最常見的,2圈、3圈、4圈很罕見也很危險。孕期3大「禁忌」動作:孕媽自己很舒服,可胎兒容易「臍帶繞頸」動作一:孕媽不停撫摸肚皮「撫摸肚皮」是初為人母的喜悅,每位寶媽都做過這個動作,用手掌來跟胎兒親密接觸,可這種做法非常危險。
  • 孕媽這個動作,易致胎兒臍帶繞頸!胎心儀,讓你聽到胎兒的呼救聲
    自從懷孕之後,胎寶寶能否健康的生長,也就成了眾多孕媽經常關心的問題。而孕媽日常一些不適當的動作很容易導致胎兒臍帶繞頸,臍帶繞頸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在孕期,如果能有一臺家用胎心儀,就能及時的發現胎兒臍帶繞頸,及時的聽到胎兒的呼救聲。
  • 孕期臍帶繞頸,孕媽沒注意這個「動作」,胎兒7個月沒了胎心
    孕媽媽感覺莫名其妙,也沒覺得肚子疼,沒有宮縮、沒有見紅、沒有破水,為什麼要住下呢?醫生告訴她臍帶繞頸3周,孩子缺氧了,幸虧這次來檢查,發現及時,及時吸氧,可以讓胎兒恢復正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醫生緊急安排了手術,準備第二天剖腹產。
  • 孕期常見的3種行為,容易誘發胎兒臍帶繞頸,孕媽要注意改正
    孕期這3種壞習慣,容易誘發胎兒臍帶繞頸,要注意改正1、熬夜有的孕媽媽在懷孕後就會變得很緊張,出現睡不著、睡眠質量不好的情況。或者是孕媽平時就習慣晚睡,在懷孕以後也依舊很晚入睡。而孕媽經常熬夜,會導致自身的精神狀態過度消耗,導致母體長期處在一個疲勞的狀態,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
  • 孕媽3個壞習慣,容易造成胎兒臍帶繞頸,要及時調整好
    3個壞習慣,容易造成胎兒臍帶繞頸,要及時調整好!臍帶繞頸是很多寶媽都擔心會遇到的事情,因為它對於寶寶的傷害十分大,所以,很多寶媽懷孕的時候就特別擔心自己是否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引發臍帶繞頸的情況。而且很多人發現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自己越擔心臍帶繞頸的情況的出現,這個情況反而會更容易出現。
  • 孕媽要警惕睡覺姿勢,小心引發胎兒的臍帶繞頸,臍帶繞頸有預兆
    臍帶繞頸3周,爭分奪秒搶回寶寶的命小琪懷孕37+5周,自從37周開始就不在上班了,因為產檢的時候醫生說了,37周後隨時有可能發動。小琪擔心自己生在單位,所以安心在家養胎。小琪吃完早飯,坐在陽臺曬太陽,覺得今天寶寶好像不是很活躍。
  • 孕媽注意!孕期4種習慣,容易造成臍帶繞頸,孕媽要及時調整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期4種習慣,容易造成臍帶繞頸,為了寶寶安全,孕媽要調整!懷孕的婦女為何總是憂慮多思?一方面可能覺得自己沒有做好迎接小生命的準備,另一方面可能害怕胎兒在自己的腹中出現意外。
  • 懷孕期間,孕媽的這5個行為易導致寶寶「臍帶繞頸」,要趁早改正
    懷孕期間,孕媽的這5個行為易導致寶寶「臍帶繞頸」,要趁早改正。對於懷孕的孕媽來說,胎兒臍帶繞頸這個詞並不陌生。而臍帶繞頸給寶寶帶來的風險,也是很大的。因此,孕期有5個易導致寶寶臍帶繞頸的行為,孕媽要知道趁早改正。
  • B超單上出現這個字母,表示胎兒「臍帶繞頸」了,孕媽要重視
    文 | 幸孕姐很多孕媽去做產檢時,都會發現孕檢單上出現一個「V」字,醫生會告訴你,胎兒出現了臍帶繞頸,換言之,就是胎兒在母腹內出現了潛在的危險——頸部被臍帶纏住了。那麼,出現這種情況胎兒到底有多危險?會對胎兒造成什麼傷害?孕媽需要怎樣做才能幫胎寶寶「解圍」?一、為什麼會臍帶繞頸?臍帶纏繞是指臍帶環繞住尚在子宮內的胎兒的身體,是臍帶異常的一種,多纏繞在胎兒頸部,少數還會纏繞軀幹及四肢。一旦產檢單上出現了V字,孕媽就要引起重視了。其發生原因主要與羊水過多、胎兒過小、臍帶過長及胎動過頻等有關。
  • 胎兒臍帶繞頸不可怕,孕媽做好3點,減少臍帶繞頸帶來的危害
    懷孕後的孕媽都比較擔心胎兒的發育情況,孕期每個階段胎兒都要經歷不同的風險,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健康出生。懷孕早期的胎兒有生化、胎停的風險,孕中期的排畸也是令孕媽提心弔膽,孕晚期離預產期越來越近,胎兒臍帶繞頸、胎位不正等,是每個孕媽很揪心的事。
  • 胎兒臍帶繞頸不可怕,孕媽做好3點,減少臍帶繞頸帶來的危害
    懷孕後的孕媽都比較擔心胎兒的發育情況,孕期每個階段胎兒都要經歷不同的風險,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健康出生。懷孕早期的胎兒有生化、胎停的風險,孕中期的排畸也是令孕媽提心弔膽,孕晚期離預產期越來越近,胎兒臍帶繞頸、胎位不正等,是每個孕媽很揪心的事。
  • 究竟什麼叫臍帶繞頸?胎兒臍帶繞頸後,孕媽的正確做法是什麼?
    很多女性朋友在懷孕之後,最擔心的就是腹中胎兒的安全。有部分女性在做產檢時,醫生會跟他們說胎兒被臍帶繞頸了,因為缺乏必要的孕期常識,一聽臍帶繞頸這個名稱,她們會萬分緊張。今天就給各位孕媽介紹一下臍帶繞頸。究竟什麼是臍帶繞頸?
  • 防止胎兒臍帶繞頸,孕媽這3點需注意
    相信不少孕媽媽都知道胎兒臍帶繞頸這個事情,胎兒臍帶繞頸有宮內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的危險,產科門診有高達20%~25%的孕婦出現胎兒臍帶繞頸,有的臍帶繞頸可自行恢復,有的則會加重繞頸程度,所以一旦胎兒出現臍帶繞頸在監護上就要更加小心了。
  • 臍帶繞頸孕媽不要慌,胎兒會「自行脫困」
    每個寶寶的特點不同,有的寶寶動作比較輕柔,有的寶寶動作幅度較大,特別喜愛運動。他在媽媽的子宮內活動、遊戲,動動胳膊,伸伸腿,又會轉個圈,這時就有可能發生臍帶纏繞。臍帶纏繞胎兒頸部最多見,其次還可以纏繞胎兒軀幹和肢體。臍帶繞頸的發生非常多見,據資料統計:臍帶繞頸的發生率為20%-25%,也就是說,每4-5個胎兒中就有個生下來發現是臍帶繞頸的。
  • 20%胎兒臍帶繞頸,孕媽前期做好四點能避免,特別注意這個動作
    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不少寶媽在做產檢時都會被告知胎兒有臍帶繞頸現象,有的新手寶媽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感到非常緊張,以為寶寶有危險,但實際上每10位孕媽裡就有可能有3位出現這種情況由於胎兒在母體內被羊水包裹處於漂浮狀態,而且四肢可以隨意活動,所以一旦發生臍帶繞頸,胎兒運動受到限制,就發出一些「抗議」,來告訴孕媽自己遇到了困難,比如異常劇烈的胎動,此時孕媽需提高警惕,及時去醫院檢查,採取相關應對措施。
  • 孕期5個壞習慣,會導致胎兒臍帶繞頸,孕媽要改進,別讓胎兒受傷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期5個壞習慣,會導致胎兒臍帶繞頸,孕媽要改進,別讓胎兒受傷!新生命的到來是一件喜悅的事情,寶寶還在孕婦腹中發育的時候,越是到了孕晚期,越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胎兒臍帶繞頸,如果胎兒被臍帶繞頸超過兩圈或者纏的太緊,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因為胎兒沒有足夠量的血液流動來進行輸氧,輕則造成胎兒缺氧,重則導致胎兒死亡。
  • 女人在懷孕期間,這個習慣小動作戒掉,就不會造成胎兒臍帶繞頸?
    但是在很多老一輩的觀念中,如果孕婦經常撫摸腹部,肚子裡的胎兒是能夠感受到的,胎兒會跟隨著媽媽肚皮上傳來動靜的方向在子宮內運動,而且胎兒運動的方向和孕媽撫摸的方向是一致的,時間一長,就會造成胎兒臍帶繞頸,但是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 哪些情況容易讓「臍帶繞頸」?孕媽少做這幾件事,讓胎兒健康發育
    只不過,在發嫂陳玉蓮懷孕7個多月時,腹中的孩子因臍帶繞頸窒息而不幸夭折。發嫂陳玉蓮,用了整整7年的時間才走出痛失愛女的悲傷,為了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發哥而做出了不在要孩子的決定。在為發哥發嫂感到心痛惋惜之餘,我們不免也對這個胎兒臍帶繞頸感到害怕,臍帶繞頸為什麼會出現?怎樣才能避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