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文明出現了?距離地球1500光年外,科學家憂心忡忡!

2021-02-25 探索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憑著聰明的頭腦和無與倫比的身體優勢,人類逐步走上了食物鏈的頂端,建立了文明,成為地球上「碾壓」其他生物的霸主。數千年後,文明終於在十八世紀迎來了質變,自動化機器引領人類向新紀元的大門敞開,科技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但是,技術不僅能提高生活質量,改變生活方式,而且還能使人類雄心壯志大增,使他們不甘示弱,甘於在小小的地球上生存。懷著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的渴望,夢寐以求接觸古代星空的願望開始重現,無數探測器從地面上升起,直指星海。60年代,當大部分人還沉浸在宇宙的廣袤之中時,許多科學家都注意到了一種反常——宇宙太「寂靜」。

這一狀況非常難以置信,因為科學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用各種方法來計算宇宙中有多少個適合居住的行星,那就是宇宙中有很多文明存在,為什麼一個文明沒有出現呢?為解開這一謎,科學家們竭盡所能,在宇宙間高聲「喊叫」,但已有大半個世紀了,仍無人回應。

然而,這並沒有使科學家們感到沮喪,因為許多遙遠的觀察表明,外星人並非不存在,只是非常遙遠,在離地球1500光年遠的天鵝座裡,有一顆恆星叫做「塔比星」,可能是最好的證明。在深入研究塔比星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發現塔比星的過程和方法。為了探索宇宙中的地外行星, NASA於2009年3月7日發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其發現行星的方法非常獨特,利用行星與恆星重疊時,恆星產生的光度變化,來判斷該恆星系是否有行星,行星的大小,形狀,與恆星的距離,以及行星運行的周期等信息。科學家稱這種方法為「凌日法」。

科學家們用克卜勒望遠鏡運行了九年,觀測了數千個恆星系,發現了數百個類似地球的行星,它們位於恆星的適居區。在另一方面,塔比星的光度與太陽差不多,如果想使這顆恆星的亮度下降22%,所需要的宇宙塵埃的數量就會令人吃驚。

更為重要的是,宇宙塵埃也並非無緣無故產生,它們通常是超新星爆炸、天體碰撞等大型天體事件的產物,但科學家們觀察到,在這些天體事件中,它們周圍並沒有出現任何痕跡。

 

由於它並非宇宙塵埃,那麼它的光度會因何而驟降如此之多呢?由於不能解釋主流理論,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可能性——戴森球。

這就是說,塔比星之所之所以在光度上出現異常的變化,是因為在其外面有一種能量吸收裝置,即著名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的「戴森球」。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更好地研究和區分外星球文明,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於1964年提出了卡爾達舍夫等級,根據文明所能消耗的能量的大小,將文明分為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

第一級文明指的是,文明發展活動所能產生的每秒10立方瓦的能量,大約相當於地球每秒可吸收的太陽能。現在人類能夠自主生產的能源,實際上還不到太陽能的三分之一,所以嚴格說來,人類最多只能算0.6級或0.7級文明。

第二級文明指的是,能夠利用母星所在恆星系恆星能量的文明,而科學家們曾設想,第二級文明用來收集恆星能量的裝置戴森球。三層文明不需要太多說明,擁有星系能量的三層文明,其發達程度遠不及當今人類所能想像的。

接下來我們回到主題上來。假如塔比星星體確實變暗了,那就意味著第二級文明可能已經出現在距地球1500光年的天鵝座中。事實上,這種推測令許多科學家很擔心,因為在整個宇宙尺度上,1500光年的距離實際上相當近,如果真的有第二級文明存在的話,那麼他們發現我們的時間肯定會比我們早很多。

的確,科學家的推測令人驚恐,但推測畢竟只是推測,光度變暗並不意味著一定就是戴森球體,畢竟人類在宇宙中只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在那深沉的黑暗中,肯定還有許多未知的秘密是人類無法理解的。

相關焦點

  • 第二個「地球」被找到,距離地球僅4.2光年,科學家卻擔憂不已!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快尋找人類新家園。自從地球上出現生命開始,至今已經有幾十億年歷史,這40億年的歷史中,地球的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變,它送走了好一批地球霸主,生物們因為環境的惡化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地球上的生物似乎沒有永恒生存下去,最終都要面臨滅絕情況。
  • 距離地球1.3萬光年!形成於80億年前!銀河系發現最大恆星團
    近日,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應該還有其他文明,只不過它們在數十億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3萬光年的位置距離了大量的恆星,它們形成於80億年前,這些恆星數量佔據銀河系中恆星數量的絕大部分,在80億年前,這裡也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團集聚地。
  • 地球收到15億光年外重複無線電信號
    研究人員在3周內發現了約13次快速無線電波,其中兩個訊號幾乎一樣,而這兩個訊號則來自大約15億光年的距離的同一個信號源。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電波,可能表示著星外文明的存在,而15億光年外神秘信號重複發射,難道是外星生命正試圖聯繫地球?聽聞這個消息,全世界各大主流媒體,都開始不吝惜版面,對這一發現大肆進行報導。
  • 天文學家接收到來自10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或是地外文明主動出擊
    天文學家接收到來自10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或是地外文明主動出擊最近,來自澳洲科延大學的科學家Ryan博士在宇宙中接受到了18個神秘的外太空信號,並且是來自10億光年外的天外來客,一時之間,科學家就對此開始劇烈的討論,因為這些一連串的信號,很有可能就是來自外星文明對於地球上的召喚,換言之,這些在10億光年外的外星信號就是被外星文明所操控
  • 科學家900光年外找到答案
    ESO 577-24這團被科學家稱之為「ESO 577-24」的星雲直徑大約1光年左右,在這其中有一顆名為「Abell 36」的恆星,不過將它稱之為恆星其實有些勉強,因為這團1光年的星雲才是它的本體拍攝畫面顯示,ESO 577-24星雲發出極為暗淡的光芒,中心那顆恆星殘骸向外釋放的紫外線輻射將星雲電離時,科學家們才僥倖拍攝到它的存在,從而發現星雲的存在。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不過,按照研究人員計算,這些文明之間的平均距離達1.7萬光年,人類現有技術無法探明它們的存在,也無法與之交流。▲影片《阿凡達》中的外星人形象人類為何並不孤單?要從「哥白尼原理」說起天文學中有個著名的「哥白尼原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並無任何特殊。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 距離地球僅32.7光年
    如果你想更高逼格,那麼今天可以刷一下超級地球的圖片。讓他們知道你才是真正擁有好奇目光,探索宇宙的小夥伴。最近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超級地球」, 所謂「超級地球」因為其條件與地球相似,及其有可能孕育了生命。比如溫度,水,大氣等等。這顆「超級地球」距離我們又不遠,僅32.7光年。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們具體成果吧:
  • 人能用一輩子走一光年的距離嗎?如果不行,那需要幾輩子呢?
    世界上現有的距離單位有米、百米、公裡、百公裡、萬公裡等。這些距離的單位非常適合在地球上計算。但不是在宇宙中。因為宇宙非常大,如果以米或數十億米來衡量行星之間的距離,文字將會非常長。用文字描述很不方便。所以人類科學家發明了一個「光年」作為距離的單位。
  • 系外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科學家:移民有望卻令人害怕
    我們要尋找天然的第二家園,只能去太陽系外,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著數千億個恆星系,存在的類地行星數量多到無法統計,其中自然也不缺乏適宜人類生存的宜居行星。可是對於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說,未來我們要選擇的第二個家園只能是在太陽系附近尋找,太遠的星空我們也無法到達。
  • 科學家終於找到「第二地球」,和地球十分相似,距離也很近!
    人類雖然是地球上的高級生物,人類的出現推動了地球文明的進步,但是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地球環境也造成了極大地影響,如今的地球環境是越來越惡劣的,在2020年地球就已經發生了很多極端氣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類的生命安全。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科學家以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這顆超級地球是一顆冰質行星,其質量是地球的3倍多一點。這顆新發現的超級地球被科學家稱作Barnard's Star,在圍繞著一顆亮度僅為太陽亮度3%的紅矮星運轉,其運轉周期為233天。
  • 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這本科幻小說,人們了解到距離地球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知道三體世界是怎樣的。其實,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現實的宇宙中一樣存在三體世界,這個三體星距離地球23光年,質量更是地球的8倍,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世界呢?
  • 距地410光年之處,出現奇怪現象,科學家感嘆:它是地球的未來
    如果不是看了這部電影,我可能不會想到太陽有一天也會出現衰老的現象,並且會對地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但就和「紅豆」裡面的歌詞:並不是所有的都能永垂不朽,所表達的一樣,生物尚且有生老病死,作為星球,自然也有能源耗盡的時候,可是這種情況,距離人類還遠嗎?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然世界和宇宙空間的認知水平逐步提升,為了更有針對性、更加系統和直接地了解地外空間的環境狀態及其演化規律,科學家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啟了向太空發射探測器的序幕,其中以探測地外生命的存在基礎和生命形態為主要內容的宇宙生命科學工程,成為眾多太空探測器的重點任務之一。
  • 3000光年外,一顆恆星的亮度兩天內驟降70%,這是怎麼回事?
    自從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已經不再懷疑外星文明的存在。可是想要真正證明外星文明的存在,還需要我們真正尋找到外星文明的蹤跡才行。為此,科學家通過各種方法開啟了探尋地外文明的計劃。1977年的時候,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上面都攜帶著一張金色的碟片,上面記載著地球生命和人類文明的各種信息,同時還有地球的坐標。旅行者號的目標就是走出太陽系搜尋外星文明,科學家的期望是旅行者號走出太陽系之後,被外星文明捕獲,然後外星文明根據碟片上的信息,跟人類取得聯繫。
  • 星際迷航中的瓦肯星真的存在,距離地球16光年外,第二終於被發現
    並且它的景象也和地球上非常不一樣,天空是橘紅色的,看上去更加的可愛迷人。不過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科學家最近也真的發現了真實存在的所謂的瓦肯星。大家趕緊來,隨小編看一看吧。這顆星球距離我們大約16光年之遠,來自一個叫做波江座的星系。
  • 人類曾經向25000光年外的星系,發射信號,還能得到回覆嗎?
    人類曾經向25000光年外的星系,發射信號,還能得到回覆嗎?在前幾日有這樣一則新聞出現,讓眾人感到非常的可惜,曾經被稱為世界第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被拆除。25,000年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不排除這個過程中會出現意外,信號根本就無法到達m13球狀星團。看到這裡很多人心生疑問,宇宙當中的新語言數不勝數,為什麼要將m13作為發射的目標呢?為什麼是M13星雲m13球狀星團的直徑在150光年左右,距離地球25,000光年,裡面包含了50萬顆恆星,數不勝數的星系。
  • 澳科學家發現最近太陽系外「超級地球」(圖)
    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距離地球僅14光年的「另一個地球」——沃爾夫(Wolf)1061c,人類未來「移民」的目的地備選星球又多了一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沃爾夫1061c的固態行星質量為地球的4倍,是迄今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距離最近的宜居星球。  報導稱,沃爾夫1061c系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發現的3顆行星之一,圍繞名為沃爾夫1061的紅矮星公轉。
  • 1光年有多遠?地球上70億人1天走過的距離,加在一起有1光年嗎?
    1光年有多遠?地球上70億人1天走過的距離,加在一起有1光年嗎?要說在宇宙當中的距離,如果還用我們地球上的尺度,米或者千米來衡量,那真的得到的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所以科學家們在表示宇宙當中的距離的時候,都會採用光年(Light Year)這個詞,意思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365天)傳播的距離」。我們知道真空當中的光速是299792458m/s,而一光年的距離,也就是上面這個數字乘以31536000秒,得到的就是9460730472580800m。而我們為了方便計算和統計,通常把光速粗略地算作3*10^8m/s,而一光年的距離,也就是9.46*10^15m。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來自康奈爾大學卡爾·薩根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麗莎·卡爾特內格(Lisa Kaltenegger)和傑克·奧馬利·詹姆斯(Jack O'Malley-James)研究了4顆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分別是39光年外的TRAPP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