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意義

2020-12-11 對你的依賴1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於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

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豐富積累、增強體驗,培養語感。

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但不能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的講授和操練,更不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定義。

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解析
    通過這些富有成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思維的養成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官網網址:http://www.chinaxinkecheng.cn)聽、說、讀、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屬於基本功。
  • 基於生本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非常關鍵的教學任務之一,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教學的其他內容。為了能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生本教育理念越來越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教師應當根據每個學生具體的閱讀情況,創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方法,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並深入到語文閱讀當中。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才能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包含了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內容,它對於小學語文教學的點睛作用是不可忽視的。1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分析未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現代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倡導老師需要堅持以 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這樣學生才能得以可持續的發展。
  • 天府新區永興小學《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12月2日,成都天府新區永興小學隆重舉行區級課題《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開題會。學校副校長(主持工作)伍開宇致辭,熱忱歡迎錦江區教科院副院長賀慧和新區教科院教科研主任黃建如蒞臨指導。
  •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深度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課堂教學活動是圍繞著教師的教學內容開展的,這影響了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而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有效選擇和處理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為了使小學語文課堂具有深度,教師需要在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整合閱讀教學內容。具體來說,首先,教師應擴大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應僅限於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
  • 縣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研討活動實驗小學召開
    10月30日上午,在縣教研室的組織下,實驗小學開展了統編教材閱讀教學研討活動,此次活動就「閱讀策略」單元教學進行了展示研討。首先,由張顏顏等三位教師針對《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和《不會叫的狗》進行課例展示,給全縣語文教師如何上好「閱讀策略」單元做出示範,讓在座的教師受益匪淺,有撥開「閱讀策略」迷霧,豁然開朗之感。隨後,三年級學科組長邱士霞老師介紹「閱讀策略」教學研討的過程。
  • 市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研討會紀實報導
    市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研討會紀實報導 發布時間:2006年12月08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同時,該平臺也為老師們搭建一個對話探討小學語文的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平臺。敬請關注:http://061206.cnsyyx.com]
  •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小學語文;方案研究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需要搜集多樣化的資源以及素材,並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將信息資源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語文教學的魅力,多媒體教學將各種不同的信息資源通過生動形象的展示,藉助多樣化的途徑將語文信息傳遞給學生,在教育當中收穫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 成都武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範式課例解析競賽在沙堰小學舉辦
    近日,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發展研究院主辦的智慧教育背景下「聚焦思維進階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範式的實踐研究」課例解析競賽活動在成都市沙堰小學舉行。武侯區語文教研員廖馨梅組織本次競賽,青羊區教科院老師劉文虎、成華區教科院老師餘致俊受邀擔任專家評委,區內10所群文閱讀項目校參加本次詩歌組課例解析比賽。
  • 李凱莉: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陳先雲先生從理解、運用、思維與審美四個維度,列出了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清單,即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初步審美能力;並明確指出閱讀系列的語文課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實施的主要途徑之一。陳先雲先生列出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清單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即「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可以整合為語言能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 基於學情研究的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實踐
    摘要: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寫作與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不斷提升
    在小學,在閱讀教學中創造情境的常用方法是:運用信息技術重現文章的情境,利用音樂渲染文章的氛圍,通過角色扮演來體驗文章的性格,並實現現實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我將在下面通過示例介紹它們。所謂讀寫結合就是將讀寫聯繫起來進行教學。閱讀和寫作都是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相互聯繫和密不可分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例如:在教授「自然之道」課程時,我要求學生聯繫上下文並寫上「指南不情願地撿起小烏龜,向大海走去」。
  •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以下內容值得一看
    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要注意提高和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語言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和生活,尤其是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基礎。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語言學習,而且會對學生將來學習其他學科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作用。
  • 復興片區成功開展小學語文「低段閱讀教學」研討活動
    11月19日,復興片區「小學語文名師培養暨低段閱讀教學研討活動」在復興小學圓滿落幕,片區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李雪琴主持開展活動,語文名師吳林濤親臨活動現場進行指導。片區語文名師工作室老師、銅鼓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教師、復興小學全體語文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實踐與研究
    【內容摘要】語文這一學科從本質上看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可謂是學好其他一些科目的敲門磚,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想必一定是索取敲門磚的捷徑,對語文教學的效果有著深刻的影響。就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狀態來看,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及閱讀的過程中仍然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閱讀缺少方法或運用不當的方法,造成高耗低效。
  • 中學語文教材教法:魯迅小說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學語文教材裡,魯迅作品出現的篇次最為頻密,這也直接印證了它的本體存在的意義。但是,毋庸置疑,在魯迅小學的教學中,有著重大的疏漏和誤區,這直接降低了它的思想價值和存在意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語文教育觀轉型時期,我們中學語文教學中,該如何進行魯迅小學的教學呢?本文擬從魯迅小說本文意義解讀的角度探討這個問題。
  •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設計教學目標和方法實現有效教學
    設定詳細的閱讀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指導老師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有效的教學目標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還可以使學生獲得閱讀中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與發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發展中,大多數教師傾向于堅持形式,為學生設置一個粗略的教學目標框架,例如在閱讀過程中理解課文中關鍵詞的含義並增強學生的審美吸引力。
  •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核心素養和提升閱讀興趣
    本文結合了核心素養的概述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當前問題,並特別闡述了面向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核心素養概述:文中的核心素養是將語言能力作為核心要素的綜合素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核心漢語素養,滿足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
  • 【問道語文課】 | 王寧教授:《漢字教學與語文閱讀》
    但是,無論課標做出怎樣的修訂,漢字教學永遠是語文教學的基礎。然而,這些年來,漢字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中十分薄弱的環節。若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能夠解決漢字教學的改進問題,這將是一項巨大的成績。漢字教學是否只是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問題?從前,小學一到三年級是以識字教學帶動閱讀教學,三年級是一個過渡,三年級之後,以閱讀來帶動漢字教學。那麼漢字教學是否只是小學的問題呢?小學之後的漢字教學應該怎樣進行呢?
  • 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新思考,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教學目標不明確。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響應新課程標準的呼籲,積極將課堂倡議歸還給學生,決心創建「雙贏」課堂,使教師可以輕鬆地「教」學生可以輕鬆地「學習」。但是,由於對新課程標準的解釋不正確,一些教師無法正確處理師生角色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