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阿里巴巴旗下在線旅遊平臺飛豬宣布,聯合阿里生態合作銀行,面向平臺商家推出新一輪資金輔助政策。商家以飛豬經營評估報告為基礎,經由銀行審核可享受無抵押低息扶助貸款,首批扶助資金約5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利率3%至6%。
由於旅遊行業投資回報期較長、可抵押物少等原因,旅遊商家以往很難在銀行獲得貸款。
飛豬指出,此次飛豬、阿里巴巴企業金融服務事業部與銀行共同合作,銀行綜合評估申請商戶過往在飛豬經營、履約、服務等情況,符合要求的商家無需抵押就可獲得百萬元級以上的貸款,大大降低了旅遊商家的貸款申請門檻。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對於疫情期間面臨零收入的同時,還需承擔員工薪資支出、房租支出以及疫後重建支出的商家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
事實上,此次疫情期間,包括航司、代理商、在線旅遊平臺等在內,整個行業的現金流都吃緊,而平臺方面為了保障消費者即時退款墊都墊資不少。
飛豬透露,截至3月9日,僅機票退改一項,就已經為資金周轉困難的商家墊付超過10億元退票款。
此前,去哪兒網CEO陳剛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透露,截至1月底,去哪兒網各業務條線已經為消費者即時退款墊資近10億元。
馬蜂窩此前也曾公開表示,截至1月31日,因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退改,馬蜂窩已為消費者即時退款墊資逾5億元。
有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在線旅遊平臺使用自有資金先行賠付的,後續或很難拿回所有的墊付資金。「能拿回50%已經不錯了」,該人士稱。
此前,攜程向澎湃新聞表示,如酒店方面,對其平臺來說,酒店團隊會繼續推廣取消保障,隨著更多酒店的加入墊付的資金會有一定回流,但最終一定達不到100%,必然有損失。另一方面,度假產品因為可能是包機位等硬切資源,或面臨全損,無法追回。
不過,隨著國內疫情逐漸控制,旅遊行業也逐漸啟動復興計劃。
3月5日晚間,攜程集團召開線上發布會,宣布將聯合百餘目的地、萬家品牌共同投入10億元「復甦基金」,啟動「旅遊復興V計劃」,旨在促進旅遊消費,振興以後旅遊經濟。
飛豬方面則表示,將根據疫情發展,發布更多利於行業復甦的旅遊企業扶助政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