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對戰西夏:党項人為何能夠逆襲契丹?

2020-12-17 歷史研習社

文/王凱迪

對於宋朝與遼國和西夏的戰爭,熟悉北宋歷史的人都可以娓娓道來。面對兇猛的契丹鐵騎與党項重兵,宋朝軍隊經常處於被虐菜的地位。然而,如果党項人與契丹人在戰場上相逢,會是一場怎樣的對決呢?遼夏戰爭了解一下。

01 志在河西的契丹人

在澶淵之盟訂立以後,宋遼之間進入相對的和平狀態。發現北宋難以短期啃下的遼國人,開始琢磨著在西方拓展自己的勢力。當時的蒙古高原已經成為了遼朝西北招討使司的管轄範疇,但是相較於戈壁高山縱橫的北方高原,南方河西走廊-西域的道路顯然更有戰略與經濟價值。

11世紀初的河西走廊尚處在回鶻人(張掖一帶的甘州回鶻)的控制之下,遼朝西北軍於公元1108-1110年曾經兩次從蒙古高原南下進入河西走廊,徵討甘州回鶻地區。當時的党項人(定難軍)雖然並未徵服甘州回鶻,但早已將河西走廊納入了自己的徵伐目標之中。契丹人的南下舉動立馬引起了党項人的警覺,雙方的利益衝突一觸即發。

圖/契丹皮室軍

02 初次交鋒

1018年,處在祁連山以南的吐蕃部落欲向契丹進貢,遼朝聖宗皇帝要求定難軍借道讓吐蕃使團通過,這種旨在包夾定難軍的戰略聯合顯然不能被党項人接受,雙方之間的矛盾逐漸表面化,再加上西夏人攻佔涼州的舉動相當於直接亮明了自己在河西的野心。基於這些原因,遼聖宗決定「討逆」。

第二年,遼聖宗敕封沙州的歸義軍領袖曹順為敦煌郡王,為遼國在河西走廊之上增加了一位可靠的盟友。公元1020年,遼聖宗號稱50萬大軍南下進入涼州(武威)一帶,卻在涼甸附近的荒漠中被當時定難軍的領袖李德明挫敗,由於後勤補給線過於漫長,再加之蒙古高原西南部的阻卜部落發生叛亂,遼朝的第一次進攻虎頭蛇尾而終。

03 大戰爆發

初次交鋒失利之後,遼朝忙於處理內部問題,故而對党項人採取羈縻政策,而李德明與李元昊兩位党項領袖則趁機快速在西北地區擴張勢力。至1038李元昊建立「夏國」之際,党項「悉有夏、銀、綏、靜、宥、靈、鹽、會、勝、甘、涼、瓜、沙、肅,而洪、定、威、懷、龍皆即舊堡鎮偽號州,仍居興州,阻河,依賀蘭山為固」,將寧夏平原與河西走廊全部納入囊中,其勢頭已然無法遏制。

公元1044年,遼興宗因為西夏支持遼國境內党項部落叛亂憤然發兵西夏,大軍兵分兩路渡過黃河,向西夏發動進攻,由於遼國邊境與西夏之間橫亙著龐大的毛烏素沙漠,因而北路契丹軍統帥蕭惠選擇沿黃河先西後南,直抵賀蘭山下。李元昊率領大軍圍攻契丹,卻被蕭迭裡得所部皮世軍精銳突破中堅,大潰而退,李元昊不得已率殘眾撤入賀蘭山中,並且意圖向東南方向進入陝北一帶暫避鋒芒。

圖/曾經的毛烏素沙漠,今日已經消失

在進入毛烏素沙漠沿岸地帶之後,李元昊一面向遼國詐降請和,一面沿途堅壁清野、焚燒草地,意圖將遼軍拖垮耗死。李元昊大軍因為早已熟悉當地環境,則早已遁入荒漠之中以逸待勞。

由於西夏軍隊不斷求和,遼興宗猶豫不決,因而導致部隊在河曲一帶(內蒙古伊克昭盟附近)徘徊不前。就在遼國軍隊駐軍停滯之時,西夏軍隊藉助當地黃沙漫天的沙塵暴天氣發動猛攻,乘勢將處在沙暴下風口的遼軍前鋒一舉擊潰,「蹂踐死者不可勝計」。隨後,李元昊繼續率領本部精銳進擊遼國大營,一度危及遼興宗本人,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大勝,迫使遼興宗接受和談,承認西夏的獨立地位。

圖/西夏鐵鷂子

在這場遊牧民族的對決中,党項人在面對契丹鐵騎之時儘管野戰失利,但其部眾在李元昊的領導下,充分發揮了遊擊戰的要領。他們在陝北一帶的荒漠中利用地形優勢將局勢逆轉,從而用一場決定性勝利保住了西夏國家的獨立。

參考文獻:

1.西夏史書

2.宋史

相關焦點

  • 西夏被滅國後,西夏党項人都去哪了?
    同年六月,西夏宣布有條件投降。然而當西夏皇帝按投降條約出城後,蒙古人卻單方面撕毀約定,不僅殺死了西夏皇帝,還對西夏國都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市)進行屠城,西夏文明遭到毀滅性打擊。自此,由党項人建立的西夏政權退出了歷史舞臺。那麼,西夏被滅國後,西夏的党項人都去哪了呢?
  • 契丹|大遼帝國簡史
    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滅後晉,並於此登基改汗稱帝,改國號為遼,改年號為「大同」;983年復名「大契丹」;1007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恢復國號「遼」,自稱「大遼」。
  • 建立了西夏的党項人,被蒙古滅國後,是否被滅族?還有後裔嗎?
    其實不然,西夏的党項人在西夏滅國後,被各民族分解、同化,以至「党項族」這個概念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的56個民族中就沒有了這個民族。不一般的党項人党項人的祖先跟古羌人的支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就是「党項羌」。
  • 大遼皇族是耶律氏,皇后為何一直是蕭氏?
    兩人婚後的第9年,耶律阿保機被推舉為迭剌部的夷離堇(即本部酋長),隨後,耶律阿保機開始為統一契丹而東徵西討,而述律平也緊緊跟隨在耶律阿保機的身邊,或為他出謀劃策,或馳騁於沙場,成為耶律阿保機不可缺失的參謀與幫手。
  • 西夏人真的因為蒙古人的屠殺而滅絕了麼?
    文/王凱迪 在今天的網絡史學界總有這樣一種聲音:蒙古人因為成吉思汗病死在攻打西夏境內,因而在西夏境內的党項人被大肆屠戮殆盡,最終導致這個民族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事實果真如此麼?
  • 武威西夏木緣塔 解密神秘的西夏王國
    這件木緣塔造型奇特,保存完整,為西夏墓葬中第一次發現,是研究西夏葬俗以及佛教藝術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西夏是一個神秘的王國,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這件木緣塔,為何讓國內外專家學者如此珍視呢?西夏官員「西經略司都案劉德仁」為何會採用塔葬呢?西夏的葬俗,史籍有零星記載。《通典·邊防》記述:西夏主體民族党項人「死則焚屍,名為火葬」。西夏人葬俗,焚屍,卻又有墳墓,墓葬中的木緣塔就是裝骨灰的「靈匣」。這種奇怪的葬俗和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樣,借鑑了佛教,又融合了漢族墓葬習俗。實際上,不單在喪葬習俗上西夏人十分奇特,日常生活中,他們的行為習慣也非常「奇異」。
  • 党項人李繼遷為什麼要造反?英雄並非只有理想主義
    但党項人卻挺身而出了。東渭橋之戰,上千党項男兒,血染疆場。党項人的忠誠得到了回報。首領拓跋思恭,被封為夏綏節度使,轄制五州之地。所屬党項軍隊,賜號定難軍。於是,五州之地,也稱定難五州。而流亡數百年的党項人,終於得到了自己的棲息之地。所以,這片土地是党項人用鮮血跟大唐換來的。割據五州之後,党項人便只保五州、不問天下。五代十國,中原王朝更迭不斷。而党項人卻從始至終地臣服。
  • 西夏人了無影蹤,真的是因為成吉思汗之死麼?
    文/王凱迪在今天的網絡史學界總有這樣一種聲音:蒙古人因為成吉思汗病死在攻打西夏境內,因而在西夏境內的党項人被大肆屠戮殆盡,最終導致這個民族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事實果真如此麼?次年六月,成吉思汗病情惡化,要求蒙古高層在他死後秘不發喪,待西夏獻城投降後,將西夏末主李睍和中興府的所有軍民全部殺掉。儘管成吉思汗的命令如此,但是實際上並未執行。當時作為蒙古軍先鋒的党項人察罕因為戰功卓著,因而向蒙古將士曉以大義,最終使西夏首都免遭屠戮。
  • 慕容復若成功當上西夏駙馬,能否復國成功?答案終於被說出!
    想想喬峰,大家只是知道他是契丹人,還沒做任何傷害大宋的事,而且還為大宋抵禦外族,就被大家孤立了。你慕容復想在中原拉人跟你造反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一積累財富,這一點書中貌似沒有什麼描敘,前幾代人應該做了。第二應該在關外建立自己的勢力而不是在中原瞎混。第三等積累一定財富勢力之後,培養自己的兒子成為縱橫家,聯絡那些對大宋有野心的勢力聯合攻宋。
  • 為何北宋不聯合遼國幹掉西夏?
    西夏問題,成了北宋的一個死結。雖然北宋時期形成了北宋、遼和西夏三國鼎立的局面。但西夏問題的本質還是北宋內部的問題。西夏是党項人建立的政權,最早在唐朝末年,因平定黃巢起義有功,党項族首領拓跋思恭被唐朝封為夏國公,成為西北地區的藩鎮勢力。
  • 萬裡西徵、重建大遼——耶律大石和他的喀喇契丹王朝
    宋紹興元年、金天會九年(1131年)二月,漠北鎮州可敦城(今蒙古國布爾幹省青託羅蓋古城)外,已經佔據漠北原遼國西北路招討司轄地休養生息了七年之久的前遼國皇族耶律大石,在暗暗積蓄實力、獲得了大批糧秣士卒的補充之後,按照契丹傳統殺青牛、白馬以祭告天地祖宗,正式起兵向西,走上了開拓疆土,建立政權,以重建大遼的徵程。
  • 西夏興衰:党項人近350年的奮鬥歷史,為何卻被蒙古人無情地抹去
    前言:西夏,乃是北宋朝廷對它的稱呼。這個與宋、遼、金同時代的西北王朝,在正史當中,卻沒有自己的專史。如果從雄主李元昊登基時算起(1038年),至最後被蒙古所滅(1227年),西夏立國長達189年;而如果從唐末拓跋思恭佔有夏州之地算起,至最後灰飛煙滅,西夏的歷史則延續了347年之久。
  • 西夏王陵:揭開一個消亡民族的神秘面紗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西夏兩個字,是從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小說裡面的三大男主TFBOYS:來自大理的英俊活潑男段譽、契丹的豪邁颯爽男喬峰、少林寺的低調老實男虛竹。其中和尚虛竹被天山童姥所坑,破了色戒,意外地娶了身份顯赫的西夏銀川公主李清露。
  • 探秘大遼陳國公主墓,契丹公主年僅十八歲,與駙馬舅舅合葬在一起
    大遼政權的前身契丹國建立於公元916年。公元946年,遼國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在位時改國號為「遼」。由契丹族建立的大遼其存在時間幾乎和北宋相同。大遼全盛時期,其疆域東到日本海,西過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南到北京以南幾乎到達河間府。也就是說,大遼全盛時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東北三省,內蒙古絕大部分、蒙古國全部,俄羅斯外興安嶺、貝加爾湖以南,以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
  • 手中無牌的趙光義,向契丹求和示好,契丹人會答應嗎?
    但是,你轉換一個視角,從契丹人來俯瞰中原呢?自「睡王」遼穆宗以來,契丹大遼就一直走下坡路。好不容易挨到遼景宗中興,契丹總算步入正軌。然後呢?然後,趙光義發動了第一次幽州之戰,差一點兒把幽州給端了。漢人說:幽雲十六州自古就是我國領土;而契丹人則說:幽雲十六州是我們用鮮血和生命從石敬瑭手中換回來的。你憑啥打我們?
  • 為何俄羅斯稱中國為「契丹」?古代契丹人,現在在哪?
    契丹是一個古老的民族,隨著電視劇《燕雲臺》的播放我們開始了解這個歷史上鮮少提及的遼代,要知道在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只有清朝比契丹存在的年限長,古時候的契丹非常強大,甚至直到今天在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等國扔把「契丹」作為對中國的稱呼。
  • 大遼滅亡之後,數百萬的契丹人哪裡去了?
    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氏族走向聯合,逐漸形成了契丹民族,在北魏時就有契丹八部之說: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絮部、黎部、吐六於部。唐朝初年,契丹族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開元年間,大賀氏聯盟解體,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依附於後突厥汗國,與大唐屢有戰爭。
  • 西夏鐵鷂子,古代最強的重甲騎兵,為何沒能擋住蒙古人?
    在河西走廊之上,李元昊帶領党項人,建立了國祚近兩百年的西夏政權。這個人口不足兩百萬的國度,卻先後和北宋、遼國、金國、蒙古交鋒,党項人展現的戰力之強悍,是值得深思的。
  • 五分鐘認識大遼:有五個京城,皇帝卻常年坐氈車、住帳篷
    大遼,契丹人建立的國家。除了統治者契丹人,境內還住著人口最多的漢人、被滅國的渤海人和部分女真人等等。契丹遼國面積廣大,也豪氣,先後建立了五個京城。這些都是很好的,可契丹人不怎麼住。他們呢,喜歡一年四季坐著氈車到處巡遊,連國家大事都在車馬上商量。所以,五個京城究竟什麼樣?
  • 西夏滅國後,他們的文明流向何處?
    但是歷史上也出現過有著獨特民族文化的王朝,今天要說的西夏就是其中之一。西夏是党項人李元昊所建立,他在吸收了漢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党項文字,党項人有著屬於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還有非常輝煌的文化成就。但是西夏的文明在蒙古鐵騎的踐踏下而灰飛煙滅,不但存在了兩百年左右的西夏國覆滅,就連西夏文明也一同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