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萬裡長城舉世聞名,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最初修建長城的目的是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雖然現在已失去最初的用處,但仍然是中華民族引以自豪的偉大工程,而在千裡之外的古代歐洲,竟然也有一個「千裡長城」,世人稱之為「古羅馬長城」。
古羅馬帝國與西漢王朝形勢圖
古羅馬長城,顧名思義,由古羅馬帝國修建並命名,始建於公元117年,它與中國萬裡長城不同,它根據地勢,時斷時續,總長達上千公裡,是古羅馬帝國為了抵禦外族入侵而修建的,現分布在英國、德國等國家境內,以英國段、德國段最為著名。
古羅馬帝國哈德良皇帝雕像
公元1世紀左右,古羅馬帝國已發展成橫跨歐亞非的強大國家,公元122年,古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第三位皇帝哈德良,開始在不列顛島修建城牆,貫穿全島,來抵禦外族入侵,史稱「哈德良長城」,全長120公裡,城牆高4.5米,用了幾十萬立方米的石塊和草泥,在當時也算是巨大工程了。
英國哈德良長城遺址
哈德良去世後,其養子庇護繼承皇位,又在城牆基礎上,在英格蘭修建,史稱「安敦尼長城」,全長66公裡,其後繼位的皇帝又在德國境內修建更長的城牆,史稱「德國長城」,是整個古羅馬長城中最長的一段,後又陸續在東歐等地修建斷斷續續的城牆,最終組成了時斷時續的古羅馬「千裡長城」。
德國長城遺址
雖然古羅馬千裡長城只是中國萬裡長城的十分之一,其防禦能力也沒中國萬裡長城那麼好,但確實對古羅馬帝國的統治和抵禦外族入侵起到一定作用,因此古羅馬帝國能延續上千年時間,千裡長城也是功不可沒的。
時至今日,哈德良長城、安敦尼長城、德國長城早已失去昔日雄風,開發成為旅遊地,但仍是英國人、德國人引以為豪的歷史遺產,並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羅馬長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