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有萬裡長城,南方也有長城苗疆邊牆,你知道在哪裡嗎

2020-12-20 李四萍旅遊

中國的萬裡長城聞名世界,「世界第八大奇蹟」,被稱為從太空看到的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人類的建築物,萬裡長城的我國北方,主要建設年代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的統一後,中國以前的各諸侯國修建的長城連接起來,這個偉大的建築工程,成就了,在中國南方,湘西境內,實際上也有一道長城,被稱為苗疆疆牆,與萬裡長城南北呼應,又被稱為「南方長城」。

南方長城和萬裡長城有三個不同之處,一是南方的長城沒有萬裡那麼長,只有四百多裡,其次修建年代相隔一千多年,萬裡長城修建於2000多年前,南方長城修建於明清兩個王朝,距今400多年;第三的差異是,萬裡長城的建材費是石材,磚為主要基礎,而南方長城都是巨大的青石築成,工程量也一樣龐大,因此,從建築的難易度來說,南方長城也中國偉大的古代建築項目,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寶貴的遺產。

那麼,建造南方長城的是誰,如此困難的工程有什麼目的呢,萬裡長城一樣,南長城的最初目的也修建軍事防禦,萬裡長城的防衛是北方的漢族遊牧民族南下侵擾,南長城防禦是湖南湘西地區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清兩朝,少數民族和漢族,仔細的矛盾和衝突,特別是在湘西地區,自古以來,這裡的人們剛勇出血具有性的特徵,土司統治相對自治,2代的統治者為了好鎮、清啦,早苗人,湘西防禦城牆內的被建立的,因此也被稱為南方長城「苗疆班尼」。

南方長城的建設是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開始,當時為建設70裡,明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增建了邊壁三百裡,天啟三年(公元1662年),建設了60多裡,清代的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修復,至此,南方長城的建設完成,起點是湘西與貴州銅仁交界處的亭子關,終點是湘西州吉首市的鵲營頭炮臺,全長430多裡。

建成後的長城將湘西苗疆隔離為南北,為了繼續統治,在長城沿線長期駐兵,達到了分割統治的目的,另外,防禦工事系統是一種非常完整的軍事設備,它具有各種功能,如洪堡、碉堡、碉堡、碉堡、關門、關隘等,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們的功能,屯卡是為屯兵而設的,也被稱為屯堡,類似小城堡,建在重要的山嶺高處,南方長城共有130個屯堡。

防汛堡,又稱城堡,比屯堡規模更大,是軍事要塞,建在重要關口,具有聯絡各屯堡,對應指揮的作用,其功能更為重要,防汛城內一般設有各級機構,常駐官吏,位於鳳凰西南20多公裡的黃絲橋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洪水堡,城牆、城樓完整,城牆全部用巨大的青石砌成,極為堅固,門樓有三座,是一座完美的古代城堡。

苗疆牆在這個軍事防禦體系中,其指揮中心是鳳凰古城,與疆牆同年建造,鳳凰古城是當年的總兵衙門,吉首的幹州古城和吉衛古城是兩個分指揮中心,此外,全南長城共計10座古城,碉卡四十七座,哨臺烽火臺一座,營盤寨四座,經過數百年的變遷,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消失了,倖存下來的都是珍貴的。

苗族自治區邊境的牆長400英裡以上的很多地方,是目前發展臺和不完整的國境的牆壁可以參照,但現存較完整的欄目的長度約為4、5公裡,南部的長城已經景區,菲尼克斯的古代城市建設西南15公裡的位置,明清時期,鳳凰城是湘州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鳳凰城周邊的長城更為完整,從鳳凰去貴州銅仁,可以看到道路兩旁山頂的城牆和瞭望塔,從上往下看,只要經過下面,這裡就是鳳凰的交通要道。

這是最高的山頂有長城的炮臺,兩門大炮架,架被大炮的嘴山下,大炮上「嘉慶二年」四個字被鑄造,這是清代嘉慶二年鑄造的武器被一對告訴我們,另一側的山頂上也有瞭望塔,周圍也建有類似的設施,整個苗區共有哨臺105座,鳳凰縣境內就佔了85座,哨臺全部用青石砌成,一般為兩層,用於瞭望和防守。

苗安慶麵包內爾的大部分建造在陡峭的山脊上,山多水,城牆的高度的普遍性3米,牆底寬2米左右,側砌築垛口,垛口內大外小,方便瞭望,建造城牆的磨練條形狀青石經過精巧,非常穩定,石灰砂漿的接縫處,糯米,經過數百年的風雨,好好表現,只是顏色青假面,根據考證,建造城牆的青石山下的採集、仁的材料重新發送到山頂,石頭有時和規格普遍長1米左右,寬40 ~ 60釐米,深20 ~ 40釐米,可以想像這個工程的嚴格程度,在古代的工程製作這個盛大城牆,這樣,精巧,令人嘆為觀止。

數百年之後,我們不再是牆壁的防衛功能,不需要苗的邊境的牆更重要的歷史的發展成為證人,民族間的相互融合的紐帶,我們古代的工匠的智慧和忍耐力感嘆的同時,深深地感謝他們的硬體工作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湘西的歷史和文化源遠流長,每一處文物遺址都有長長的傳奇故事,小編將繼續追尋歷史的足跡,探索湘西。

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你對此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南方唯一的長城,在湖南和貴州境內,工程非常浩大
    萬裡長城,作為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和中華民族的代表性建築,東到山海關(實為遼東)、西到嘉峪關。這抵禦北方遊牧部落的防線在我國北方。但是,在南方也發現了大段長城。因為是中國南方的唯一的長城,所以又稱南長城,主要用於防範苗民起義,因此被稱為苗疆長城。北起湖南吉首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竣工於明天啟三年(1622年),被稱為"苗疆萬裡牆",全長約190公裡,其中大部分在鳳凰縣境內貫穿而過,大致經過新鳳凰營、古雙營、得勝營、鎮溪營、振武營。
  • 萬裡長城、薩珊波斯長城、古羅馬長城及拜佔廷科林斯長城
    一,中國萬裡長城。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時間的力量;天長日久,無數人將長城步道踩出了深深的凹痕。)(無長城,不中華;氣勢恢宏的明長城。)(楚長城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總長500多公裡,是中國最早的長城。)(楚長城城垛;河南省南召縣華山村境內的楚長城遺址,當地人稱其為周家寨或者長寨。
  • 長度五公裡門票65元,比萬裡長城歷史久,南方這座長城你來過嗎?
    說起中國古代建築的奇蹟,那就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八達嶺萬裡長城,秦始皇只為建造了多少人力和物資,數千年後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事實上,中國北方不僅有萬裡長城,南方的小城也隱藏著萬裡長城,不是萬裡長城,只有6公裡,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長度五公裡門票65元,比萬裡長城時間更早,南方的這座長城你來過嗎
  • 你知道萬裡長城有多長嗎?最初的長城不是秦始皇所修建
    我國的萬裡長城,它不止一萬裡,而且,最初的長城也不是秦始皇所修建。萬裡長城,這條東方巨龍,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跨越了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 古、山西、陝西、寧夏 、甘肅9個省、市,途徑四百零四個縣。
  • 名氣不及萬裡長城,有1600年歷史,浙江這座6公裡長城你去過嗎?
    長城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遺蹟,秦始皇為了建造萬裡長城花了多少人力和物資建成的?幾千年後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但是,中國的萬裡長城不止這一個,浙江也有萬裡長城,因為不是萬裡長城,距離短,所以被命名為江南萬裡長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名氣不及萬裡長城,已有1600年歷史,浙江這座6公裡的長城你去過嗎?眾所周知,萬裡長城建在北方地區,從北京跨越山西、陝西、甘肅等地,但很少有人知道南方也有萬裡長城,這座長城有1600多年的歷史。
  • 浙江也有一座長城,名氣不及萬裡長城,距今1600年卻只有6公裡長
    中國的古遺蹟眾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萬裡長城,想當年秦始皇為了建萬裡長城,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得以建成,幾千年後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但其實,中國的長城不止這一座,在浙江,也有一座長城,不過不是萬裡長城,因為距離短,所以就用江南長城來命名。
  • 南方也隱藏著一座長城,歷史久過萬裡長城,門票65元長度僅5公裡
    要說到中國古代建築的奇蹟,那就必須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八達嶺長城,想當年秦始皇為了建萬裡長城,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得以建成,幾千年後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其實不僅在中國北方有長城,南方的江南小城裡也隱藏了一座長城,只不過不是萬裡長城,只有僅僅6公裡長。
  • 用鏡頭丈量長城 明長城從東到西十八站
    障牆、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臥虎山頂視野較司馬臺長城開闊,北有群山環抱,南有河流平川,東西長城起伏連綿,自成一色。中國著名古建築學家羅哲文曾評價「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司馬臺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最。」
  • 南方也隱藏著一座長城,歷史久過萬裡長城,長度僅5公裡
    談到中國古代建築的奇蹟,那就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八達嶺萬裡長城,我認為秦始皇花了多少人力物力修建了萬裡長城,幾千年後成了中華文明的象徵,中國北方不僅有萬裡長城,還有南方的小城,不是萬裡長城,只有6公裡長。
  • 浙江也有一座長城,名氣不及萬裡長城,卻只有6公裡長
    文章分類|旅遊見聞文章字數|823字,閱讀約2分鐘中國有許多古代遺蹟,其中最著名的是長城。秦始皇修建長城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幾千年後,它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但事實上,中國的長城不止一座。浙江也有長城,但不是萬裡長城。因距離較短,故以江南長城而得名。眾所周知,長城建於北方地區,橫跨北京,山西,陝西,甘肅等地。但很少有人知道,南方也有一座長城,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與長城相比,江南長城只有6公裡長。只有一座燈塔供遊客攀登。如果我們要攀登江南長城,需要在陡坡上一步一步地攀登,與長城不相上下。
  • 中國長城最多的城市,有「長城博物館」之稱,北方門戶
    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分布在全國13個省份,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2萬多公裡,長城是世界的奇蹟,不到長城非好漢,去北京登長城成為很多中國人的夢想,但是論長城最多的城市,卻不是北京,你知道是哪裡嗎?
  • 中國的長城舉世聞名,但你知道英國的長城嗎
    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說到中國歷史文化的象徵,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長城了。長城是中國的象徵,當老外提起中國時,想到的第一個建築大概就是長城了。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世界新七大奇蹟,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 中國有一條「萬裡長城」,歐洲也有一條「千裡長城」,你聽過嗎?
    中國萬裡長城舉世聞名,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最初修建長城的目的是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雖然現在已失去最初的用處,但仍然是中華民族引以自豪的偉大工程,而在千裡之外的古代歐洲,竟然也有一個「千裡長城」,世人稱之為「古羅馬長城」。
  • 撫今追昔此心同 臺南民意代表參訪團遊南方長城(圖)
    撫今追昔此心同 臺南民意代表參訪團遊南方長城(圖) 2009年02月26日 08:0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萬裡長城:無百姓,不長城!無長城,不中華!
    01 萬裡長城,是中國的驕傲和自豪!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管是在中國舞臺上,還是在世界舞臺上,長城都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那麼,古代帝王建造長城的目的是什麼呢?
  • 很多人都爬過萬裡長城,這個角度來看長城你有過嗎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北京就要去攀登長城,各國領導人來到中國,也都要到萬裡長城來領略長城的雄偉。小編來到了北京,也不是隨大流,就是仰慕許久,從心裏面就一定要到萬裡長城攀登一番,做一回好漢。一大早就從鐘鼓樓那邊出發,到長城大概2個小時,公交車上一路有導遊講解,這真的很贊,還提醒我們不要隨便去相信那些拉客的人。到了長城買了票就直接安檢進去,長城分為南城和北城,小編在南方呆久了,就選擇攀登北城。
  • 我國南方一個被忽視的長城,距今400多,長191公裡,就在湖南
    而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也還是有許多的城市文化景點是被忽視掉的,不是因為這些景點不夠優秀,而是因為在我國許多城市文化中,對它們的了解程度不高,也不熟悉它們的具體位置,所以就很自然的被忽視了,就拿我國的長城來說明,一說到去長城旅遊,肯定是大多數的人是想到去北京,或者腦海中就以為只有北方才有長城,但殊不知,在我國的南方也是有一個長城的,所以就介紹一個我國南方地區被忽視的長城
  • 你知道我國萬裡長城的盡頭坐落在哪裡嗎?不知道就快來看看吧!
    長城是我國古代極為雄偉的防禦建築工程。它東西南北縱橫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其中橫貫我國北方的長城規模更為宏大,東西相聚長約一萬餘裡,因此被稱為萬裡長城。有句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大多數人都想爬一爬長城,因為它的確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當我們登上八達嶺長城最高的烽火臺上,放眼望去,長城就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攀附在中國大地上。
  • 中國長城的盡頭藏在海裡,外國人見到讚嘆,中國古人太有智慧了!
    中國長城的盡頭藏在海裡,外國人見到讚嘆,中國古人太有智慧了!我們與你探索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萬裡長城的風景非常雄偉壯觀,同時也是我國有名的旅遊勝地,你知道長城的盡頭藏在哪裡嗎?對於旅行,從來都記憶模糊,記不得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風景,遇到哪些人,儘管同學說,去旅行不在於記憶,而在於當時的那份心情,可是旅行的彼時那刻我的心情一直是好的嗎?一直有記日記的習慣,可是,旅行回來,都懶得寫日記來記錄,可見內心底對旅行是多麼的淡漠!
  • 關於巍峨的萬裡長城,您知道的都有哪些?遊人應該收藏
    巍峨聳立的萬裡長城是我國乃至世界最雄偉的建築之一。長城最早的修建時間,可以追述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便開始修築長城。隨後歷朝歷代,都為修築長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理。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才有了現如今,萬裡長城巍峨的規模。但您知道在我國境內,存在的長城景點都有哪幾處嗎?地處秦皇島市東北方向15公裡處的山海關,囊括了榆關,渝關、臨閭關。山海關不但匯聚了我國古長城的精華。這座明代修建的長城,更是東北的關隘之一。其有著天下第一關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