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號稱古今完人,近現代化的開拓者,他的思想言行成為研究熱門

2020-12-24 資深人士說文史

他是真正實現修身齊家治國的人,被稱為中華古今第一完人。他是中國歷史上」睜眼看世界「並付之於實踐的第一人。

他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

中國的古代文化思想,自古以來就崇尚」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說,能真正實現的人,幾乎沒有,但是曾國藩算一個。他打敗了太平天國,挽救了清朝,立下了不世之功。他整肅政風,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和文化,他對自己極其嚴格要求,身體力行,崇尚高尚的道理,獲得一致的擁戴,此為立德。他號稱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的典範人物,他的著作博大精深,文章含金量極其高,其著作至今是政治家、商業家、教育家的必讀的書,此為立言。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中國歷史上」睜眼看世界「並付之於實踐的第一人,他是近現代化洋務運動的領袖,獨具世界性的眼光,中國的第一艘輪船,第一所兵工學堂,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等等數不勝數都是在他的領導下完成的。

近代第一造船廠

毛澤東說,曾國藩是一個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是一個幹出事業又留下思想學說的人。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典範式人物,志向遠大、意識超強,勤學好問,百折不撓等諸多的優秀品質。他從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撥於流俗」,天天寫日記反省自己,一生中沒有一天不監視自己,教訓自己。他待同事謙恕自抑,豁達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

曾國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他的文學成就、他的思想學術、他的處世原則都有相當高的造詣,近幾年掀起來曾國藩的研究熱,特別是他的教育理論,為人處世的言論,備受推崇。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號稱古今第一完人,他的子孫後代怎麼樣?已傳8世牛人輩出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都知道,這個號稱古今第一完人的晚清牛人的名字就是曾國藩了。眾所周知,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一個人可以達到的最高境界,不外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修身自不必說,說到齊家,他的《曾國藩家書》,雖然成書已經150餘年,現在仍然被世界各地的華人所看重,1500封家裡裡提現著曾文正的文字功底和道德修養。
  • 羅榮渠:現代化研究的理論創新與學術價值
    ■ 李 文 提要: 羅榮渠教授和他的團隊在現代化理論研究、世界各國現代化比較研究、東亞現代化研究、中國現代化研究等領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現代化研究的中國學派。現代化研究在中國史學界迅速展開,漸次擴展到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領域,影響廣泛,漸成顯學。
  • 一個英國人,為何會被稱為「川江航運近現代化開拓者」?!
    他叫蒲蘭田,從小痴迷於現代航運,14歲就到伊朗的內河航行。1900年,他將第一艘能夠載運貨物的輪船開到重慶。從此,他在峽江住了下來,和當地的船工一起生活、航行,研究三峽航道的規律。他後來又擔任了長江上遊首任尋江工司,做了這樣一些事情:培訓現代的水手和船長;制定航行規則;在川江上首次設置航標設施。一句話,蒲蘭田是川江航運近現代化開拓者。
  •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那還是我在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負責編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雜誌的時候。該雜誌的封二每期都要刊登一位名家的題字。1994年第三期上刊出的是著名學者張政火良先生的題字「發皇古義,融匯新知」。張先生是用金文寫的,字特別古樸、典雅,因為在學術界誰都知道,張先生可是古文字學研究領域裡的權威啊!  過了一段時間,李慎之先生給我打電話,說他看到了張先生的字,認為寫得好。
  • 「古今完人」王陽明的智慧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常講學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他為陽明先生。陽明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十一二歲便立志「學做聖賢」,為此他曾經沉溺於騎射、軍事、書法、辭章,出入佛老,最後又歸宗孔孟,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
  • 他被稱為古今第一完人 實際上對人對己兩種準則
    中國古代的皇帝都號稱要以孝治天下,君如此,臣亦奉行,所以在民國以前的官場上有一個「古制」:不管做官做到多大,但凡家中父母過世,都需要丁憂三年,也即守孝三年。如果違反,那麼就是不孝,就是大不敬,曾國藩一身標榜自己「以禮自治」,想必不會違反古制吧!沒錯,當別人爹媽去世的時候,他就要求別個不要違反古制。
  • 張汝倫:思想史研究必須批判現代性敘事
    與後來那些刻意強調自己著作的「學術性」者不同,他明確表示自己是要「亦將以明天人之際,同古今之變,求以合之當世,備一家之言。」這裡說的「當世」,就是一切以西化為尚的現代中國。研究中國思想史,不僅僅是要證明中國文化只有其特點與價值,堅定對於自己民族文化的信心,更能補西方思想之不足。「故我認為研究中國思想史,不僅對於中國今天的思想界可得一反省,一啟示。
  • 學校教育: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我還想起《孟子》中的一句話,我善吾養浩然之氣也,這浩然之氣,當是天地正氣吧。法古今完人,教室裡的天地,不僅僅是牆面上會說話的環境文化布置,還有一位更為重要的擔負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我想,站立在教室裡的那個人,應當是天地正氣的化身,也應當是古今完人的使者。
  • 還有人記得他嗎?曾經的開拓者青年近衛軍,他又來參加世界盃了!
    只不過,那支「青年近衛軍」其實不只是有羅伊、奧登和阿爾德裡奇三人,其陣容有著不少球員都為人熟知,比如巴圖姆,健康且還沒籤下大合同的巴圖姆是聯盟全能小前的代表人物;比如錢寧弗萊,在納什將他「開發」出來前,弗萊也曾短暫在開拓者待過兩年;比如奧特洛,羅伊的膝蓋受傷之後,奧特洛也遭遇了腳踝傷病;又比如魯迪費爾南德斯,不少球迷可能還會記得這號人物,畢竟當年他真的留下了不少經典瞬間
  • 古今完人曾國藩,如何做好領導之位?看他給我們的啟示
    古今完人曾國藩,如何做好領導之位?看他給我們的啟示我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人物,他們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學習。曾國藩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比較熟,他是清朝末年的人,被稱為完人。不得不說,曾國藩的一生是成功的,他不僅僅是當時的重臣,同時他也是有名的企業家和管理者。曾國藩的一生都離不開一個重字,所謂的重,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理解,包括穩重沉重自重等方面。現在的人,很多人都想向他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想要成功,面臨的競爭就更加多了,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學習。面對外面的誘惑,能夠找到自己重的方向,平衡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 韓非子對古今之變的論說
    期(2020年),37-46) 摘要先秦思想主流將歷史與先聖先賢的言行當作規範性的來源,但韓非子卻將其作為他政治理論的研究與解釋的對象,這種對歷史的態度與西方政治哲學的主流更接近。他對堯舜之道的超越性的否定,來自於他的古今之變的理論。他認為,古代人少物多,故民眾不爭,但人口自然增長帶來了「今天」物質的相對匱乏,從而導致了人與人的爭鬥,而這種爭鬥不能靠人樸實的善性、或者古代的堯舜之道來解決。並且,他進一步指出,古代聖王缺乏物質回報,而當今的統治者不然,因此堯舜禪讓並不代表著他們有很高的道德境界,也就是說我們無法期待堯舜再世來解決當今的問題。
  • 現代教育的開拓者——華州龍潭人楊松軒
    現代教育的開拓者楊松軒楊松軒(1872——1928),名鶴年,字松軒,以字行世。華州龍潭堡(在今蓮花寺鎮)人。鹹林中學創辦者中的光輝代表,著名教育家。1893年考中一等食癝,即成為官家發給錢糧的秀才。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使楊松軒產生探索新路,挽數國家危亡的強烈願望,遂遊學設在涇陽縣的味經書院。味經書院時由陝西維新派學者劉古愚主持,劉古愚主張教育救國,改革科舉教育空談務虛之弊,實行實學實用。劉古愚的思想對楊松軒影響極大,而且用一生來實踐。
  • 朱小蔓:中國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
    她的率真,她的憂思,她的激情感染著身邊的人,發自肺腑的、流動情感的、充滿睿智的聲音讓人念念不忘。那是實際年齡與真實面容的移位。一個解釋,學術志趣、精神境界讓她充滿生命的活力。「2020年7月21日,我向朱小蔓老師請教如何對待當前性教育方面的問題。
  • 朱小蔓:中國情感教育研究的開拓者
    8月10日,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朱小蔓教授在南京病逝。
  • 嚴景耀:中國犯罪學研究的開拓者 | 周末人物
    民進餘姚市景耀支部的正式掛牌,不僅彰顯了餘姚民進的文化底蘊,更為深度挖掘中國犯罪學研究先驅、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建人之一的嚴景耀的光輝事跡和當代社會價值提供了會史教育基地。筆者作為民進最基層組織的負責人,謹撰此文以紀念民進元老、餘姚鄉賢嚴景耀。嚴景耀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法學家,也是中國犯罪學研究的開拓者,更是一位傑出的民主革命戰士。
  • 我國有限元法應用研究的開拓者——馮鍾越
    在馮鍾越從事飛機結構強度研究的25年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飛機戰術技術性能的提高,飛機結構布局形式不斷改變,因而在強度計算方面,傳統的理論方法有的已不再適用。所以,開闢新領域、研究新技術、實現新突破,以滿足研製新型飛機的需要,就成為飛機結構強度研究的主要課題。加之,電子計算機日益廣泛使用,應用軟體的研究亦成為強度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 道家道教研究的拓荒者 ——王明道家道教思想研究
    《周易參同契》號稱「丹經之祖」,其說雜以天文歷數。朱熹評說它讀之「艱深」,其辭多取比喻,「使人難曉」。其成書情況,前人亦有所疑慮,張心澂的《偽書通考》中甚至將《參同契》列為偽書。王明是近現代以來最早研究《周易參同契》的學者之一。據屈燕飛所述,近代以來研究《周易參同契》者可分為「科學派」與「思想派」兩類。
  • 他是錢學森的導師,更是現代物理學開拓者,卻受盡折磨,悲慘致死
    他一生教書育人,卻不像自己教出來的學生那樣有名氣,他致力於研究物理一生,卻也沒有研究著作;他一生為國,卻也經歷過絕望與無助。如此偉大之人,卻從不在意自己的金錢與地位,偉大的背後,有著偉大的品格,有著一顆心懷天下,海納百川的胸懷。他是葉企孫,是時代的成就者。
  • 張子高——中國化學史研究的開拓者
    張子高——中國化學史研究的開拓者(1886—1976)何其盛中國化學史研究的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化學多門二級學科的教學工作,為我國培育了幾代化學和化工科技人才。 在化學史的研究工作中,倡導文獻記載和實驗重演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著有《中國化學史稿(古代之部)》。  張子高,原名張準,字子高,又名張芷皋,1886年7月14日出生於湖北省枝江縣董市鎮(董市鎮現屬枝城市)。他少年時就讀私塾,曾中秀才。
  • 鄭大華:關於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幾點思考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學科的歷史雖然不短,但學術界卻一直缺乏理論上的自覺,缺乏對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學科自身的研究,對於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研究對象與範圍,中國近現代思想史與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學術史等其他中國近現代史分支學科以及與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中國近現代文化思想史、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中國近現代經濟思想史等其他專門思想史的聯繫與區別,以及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邏輯起點、發展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