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號稱古今第一完人,他的子孫後代怎麼樣?已傳8世牛人輩出

2020-12-20 Mrhell

在晚清的風雲際會當中,有一個人可說是憑藉一己之力,強行續命大清朝數十年。而在其死後,也被清政府給予了古代文人的最高榮譽,贈予其「文正」的諡號。說到這裡,可能大家都知道,這個號稱古今第一完人的晚清牛人的名字就是曾國藩了。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一個人可以達到的最高境界,不外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修身自不必說,說到齊家,他的《曾國藩家書》,雖然成書已經150餘年,現在仍然被世界各地的華人所看重,1500封家裡裡提現著曾文正的文字功底和道德修養。

而說治國,作為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對晚清政權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方面都產生的深遠的影響。正是他建造了中國第一所兵工學堂,安排了首批赴美留學生,還興起了眾多的實業。再說平天下,曾國藩創立湘軍,在兩次鴉片戰爭大背景下,依然靠著自己的能力將席捲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剿滅。

可以說,曾國藩是晚清政府的恩人,也是傳統儒家思想裡一個人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如果沒有他在鹹豐年間的力挽狂瀾,晚清或許是撐不到20世紀的。

那麼,曾國藩這樣一個牛人,他的子孫後代現在怎麼樣呢?

曾國藩一生有著3各個兒子和6個女兒。除了夭折的一兒一女之外,其他的兒女經過他的悉心教育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經過代代的繁衍,現在曾國藩一系的後代已經到了第八代了。讓人驚奇的是,曾家的子孫一直都嚴守著曾國藩的教誨,縱使已經綿延8代,依然家風嚴謹,有二百多人都在不同的領域中對國家有著突出的貢獻。

就拿其子女一輩來說,曾紀澤作為曾國藩的次子(長子夭折),在晚清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外交家。雖然曾紀澤世襲了曾國藩的一等毅勇侯的爵位,但並沒有活在世襲的侯爵榮耀之下。因其在幼年時期就開始研究西方文化,當時的朝廷大臣都贊其學貫中西。在光緒年間,曾紀澤曾先後擔任清朝駐英法俄等大使,正是他的強硬,使得清朝和俄國重新更正了《中俄伊犁條約》,收回了被俄國佔領的伊犁地區。

除了外交,曾家後人在數學、化工、文化藝術、軍政實業、醫學、農業等各個領域,都有著出類拔萃的人才。

和歷史上的眾多牛人一樣,曾國藩的一生也是有褒有貶。然而無論是毛主席還是蔣介石,都對其推崇有加。而從其發跡到現在150年左右的時間,其家族人才一直綿綿不絕,可以說曾國藩確實福澤匪淺,即使不能算是古今第一完人,也可以作為候選人之一了。

相關焦點

  • 他號稱古今完人,近現代化的開拓者,他的思想言行成為研究熱門
    他是真正實現修身齊家治國的人,被稱為中華古今第一完人。他是中國歷史上」睜眼看世界「並付之於實踐的第一人。他就是曾國藩。他整肅政風,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和文化,他對自己極其嚴格要求,身體力行,崇尚高尚的道理,獲得一致的擁戴,此為立德。他號稱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的典範人物,他的著作博大精深,文章含金量極其高,其著作至今是政治家、商業家、教育家的必讀的書,此為立言。
  • 曾國藩遺囑四句話:告誡子孫不要當兵或做官
    他力挽狂瀾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興」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學問、文章兼收並蓄,實現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譽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歷史上數得著的侯門望族,一百多年來沒有出現過「敗家子」,曾國藩繼承發揚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  《清史稿·曾國藩傳》說:「國藩事功大於學問,善以禮運。」
  • 他被稱為古今第一完人 實際上對人對己兩種準則
    中國古代的皇帝都號稱要以孝治天下,君如此,臣亦奉行,所以在民國以前的官場上有一個「古制」:不管做官做到多大,但凡家中父母過世,都需要丁憂三年,也即守孝三年。如果違反,那麼就是不孝,就是大不敬,曾國藩一身標榜自己「以禮自治」,想必不會違反古制吧!沒錯,當別人爹媽去世的時候,他就要求別個不要違反古制。
  • 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都怎麼樣了?趙氏子孫今何在?
    今天我們要說的話題是,趙匡胤死後,他的後代都怎麼樣了呢?趙匡胤一生共有四個兒子六個女兒。長子趙德秀和三子趙德林很小時候就夭折了,所以史書上並沒有留下多少記載。後來到了宋徽宗時期,分別追封二人為滕王和舒王。六個女兒中的申國公主、成國公主、永國公主早夭。另外三個是魏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陳國大長公主,三人分別下嫁給了左衛將軍王承衍、左衛將軍石保吉、右衛將軍魏鹹信。
  • 古今完人曾國藩,如何做好領導之位?看他給我們的啟示
    古今完人曾國藩,如何做好領導之位?看他給我們的啟示我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人物,他們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學習。曾國藩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比較熟,他是清朝末年的人,被稱為完人。不得不說,曾國藩的一生是成功的,他不僅僅是當時的重臣,同時他也是有名的企業家和管理者。曾國藩的一生都離不開一個重字,所謂的重,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理解,包括穩重沉重自重等方面。現在的人,很多人都想向他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想要成功,面臨的競爭就更加多了,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學習。面對外面的誘惑,能夠找到自己重的方向,平衡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 曾國藩號稱曾剃頭,現代人為什麼推崇曾國藩?優點夠多!
    近代以來,被很多人推崇的人莫過於曾國藩,這位號稱近代第一完人的清朝名臣,從他建功立業開始,到死後一百多年,其個人影響力不減反增,越來越受到大家推崇,究其原因,還是曾國藩的各種人格魅力受到大家的肯定。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他是晚清兩大名臣之一,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為師為將為相,他的一生戰功彪炳赫赫;立功立德立言,他從天下第一笨人逆襲成為千古完人。而曾國藩之於後人的最大意義是,他以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一個普通人通過「陶冶變化」,可以成為「完人」。 曾國藩丨修身成聖賢之路 自古聖賢可佩但不可學,唯有曾國藩可佩亦可學。殊不知,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卻是一個天資愚鈍,極為笨拙的人。
  • 商周第一猛將,因助紂作惡被殺,後代子孫竟是千古一帝
    典韋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猛將,曹操曾稱讚他為「古之惡來」,關於典韋的勇猛,可以說是人盡皆知,那麼這個惡來又是誰呢?他為啥成為猛將的代名詞呢?其實這個惡來還真不一般,他不僅是商周時期的第一猛將,後代子孫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千古一帝!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 曾國藩240個子孫,無一敗家子,就憑這5句話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解碼曾國藩的傳家秘籍:曾家子孫後代為何歷八代而不衰?
    曾國藩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的影響深而且巨,儘管史學界對這種影響的評價仍然褒貶不一,但曾國藩教子與治家的理念和實踐,早已被社會公眾所欣賞。他所留下的《家書》,不僅影響了曾氏家族的好幾代人,舊時代的讀書人也幾乎人手一冊。即使在當代,由各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種《曾國藩家書》作品,仍很受讀者的歡迎。
  • 曾國藩:一個家庭能否興旺發達,全看這3點,不然一敗塗地
    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就格外重視對自己後代的教導。他的家教非常的成功,子孫八代沒有一個敗家子。而且在各行各業還人才輩出。打破了「富不過三代」這句魔咒。那麼,曾國藩用什麼方法教育子孫,實現了曾氏"長盛不衰,代有人才"?其核心,就在曾國藩家訓中的一句話。看三個地方可知一個家庭興衰成敗!
  •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中華美德 ---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對他這位赫赫有名的同鄉評價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書信的字裡行間可見曾國藩勤政、廉政和謙虛謹慎的為官之道。他不僅如此要求自己,也以此來教育子女,他說:「蓋子孫若賢,則不靠父輩,亦自覓衣食;子孫若不賢,則多積一錢,必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大玷家聲。故立定此志,絕不肯以做官發財,決不肯以銀錢予後人。」
  • 曾國藩家族一直人才輩出,他祖父去世時留下的8個字功不可沒
    在崇拜者眼中,曾國藩近乎完人,他取得的成就可謂家喻戶曉,更值得關注的是他的整個家族一直人才輩出,據有關人士統計,截止到曾國藩第八代子孫,曾家出了200多優秀人才,遍布海內外,讓人不得不嘆服。所以,一直以來,人們不斷地翻閱他的《曾國藩家書》、《冰鑑》這兩本常年的暢銷書籍,都試圖從他的書中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如何讀書、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為官、如何發現人才等等。或許這些秘密真的就在這兩本書中呢。
  • 「千古完人」曾國藩是如何戒色的?網友:很簡單,但做不到
    相信曾國藩這個人大家並不陌生,他是晚清名臣,是慈禧太后手下的心腹重臣。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是宗聖曾子七十世孫。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作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四大名臣」,諡「文正」。
  • 賴輝東《論語史鑑》:晚清「一品宰相」曾國藩!
    講信用是自覺的,不應該讓人提醒,督促。不講誠信等於欺騙,傷害自己!孔子曾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意為:「一個人沒有誠信,不知道他還能做什麼?」 傳:這裡是指老師傳授給我們知識。在甲骨文中,「傳」既是會意字,又是形聲字,其原意為傳送各種信息文書的驛站,讀成zhuan,第四聲。
  • 曾國藩3條家訓,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
    很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的奧秘究竟何在?其實答案就藏在曾國藩的日記、家訓當中,裡面尤其值得我們注意、重視和借鑑學習的,是以下三大要點。第一條:不睡懶覺,堅持早起對於沉迷於手機、入睡越來越晚的現代人來說,早起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但曾國藩家風的一大特色便是規定必須早起,無論是誰都要遵守。據說這一家風始於曾國藩的祖父。
  • 窮養或富養,都不如曾國藩先生的家訓,願中國每個家庭都有好家風
    像曾國藩老先生,就是我國晚清時代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同時他立下的家訓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著名的童話大王鄭淵潔老師,曾經坦言,他寫作的時候很煩因為其他事情打擾自己,於是乎,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寫作,堅持寫到8點鐘,再開始鍛鍊,吃早餐,開啟一天的生活。晚上8點多就要睡覺,這種寫作習慣已經堅持了30多年。當一個家庭中的成員都做到了節儉和勤奮,沒有哪個家庭不會興旺發達的。
  • 103歲紅軍戰士5世同堂 子孫站滿大坪
    先後負傷,生病離開軍營後,一直在家務農為生,鍾祖鉊生有8個兒女,子孫眾多,牆壁上的一張全家福上,是他過百歲生日時的留影,五世同堂加上沒到齊的,比老人的年齡還要多,擠滿了整個大坪。(圖中坐在中間戴著帽子的是鍾祖鉊老人)鍾祖鉊家住江西省贛縣石院新村,他性格樸實,開朗。由於少時練武,參軍時曾當過指導員的警衛員,雖然現在年事已高,走路不便,耳朵也不靈了,但當有人給他敬禮時,他會立馬回應。
  • 祖先有德,自然庇蔭後代子孫 /宗道法師
    經文: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無盡大悲」,也有翻譯成「無蓋大悲」,「蓋」是「覆蓋、庇蔭」的意思。就像天氣很熱,太陽暴曬,這裡有一棵大樹,來到大樹下就可以乘涼,作為遮避、庇蔭,感覺很陰涼。「無蓋大悲」,就是把佛的大悲心比喻成樹,無所不覆蓋。對每個人來說,都希望有個庇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