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失去三教祖師會對人間的穩定造成影響,誰會率先發難?

2021-01-07 觀文說意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在第二次人神大戰正式提上日程以後,人族便再無法像先前那般安穩度日,不僅兵連禍結致百姓罹難,甚至連山巔人物也受到巨大衝擊。尤其是三教祖師散道一事,不僅讓人族失去武力上的極致庇佑,更為整個人間的穩定埋下巨大隱患,其中外部造成的壓力雖然更為沉重,不過人間內部實際上也並不安穩。

這種不穩定主要針對的自然是相當於人族三座天下皇族的三教,要知道近萬年間三教各自鎮壓一座天下,其勢力之龐大、資源之豐足早已讓不知多少人眼熱不已,若非忌憚三教實力太過恐怖,恐怕早已內亂四起。眼下三教祖師突然散道,這種衝擊即便是對三教來說也可謂致命打擊,畢竟三教立教根本就在三教祖師身上,沒了他們,三教在大道的優勢、天地庇佑的優勢、武力的絕對優勢都會成為過去,更別說其後引發的連鎖反應及其產生的後果。

首先是三教內部之亂,除了信息不明確的佛教,儒、道兩教皆有其亂。其中道教之亂起於道老大,作為自道祖以下威望最高者,如果他還在,即便道祖離去也不會影響大局,畢竟餘鬥和陸沉都是道老大代師收徒,而且親授道法,這二人對道老大心悅誠服,論及親近可能猶勝道祖,有他在自然萬事大吉。可現在的情況是道老大三分,歸期未定,餘鬥和陸沉二人互相併不太認同對方的理念,如果道祖在,這二人的矛盾還不會太銳化,可如果道祖離去、道老大未歸,道教何去何從有待商榷!

而儒教之亂則起於三四之爭,其背後代表的含義不僅僅是亞聖一脈和文聖一脈的爭鬥,其關鍵在於學問根底之爭,崔瀺的事功學說和儒教學問根底存在巨大差異,這也是早先他被迫叛出師門、文聖被移除文廟的根源所在。眼下崔瀺的學說雖然經歷兩座天下大戰的檢驗證明了其真正的價值,但這對於舊儒教一脈的衝擊顯然是非常巨大的,這就好比一場改革,新舊兩派之間的矛盾衝突從來都是無法調和的,因為這涉及到利益、大道、學問等諸多方面,顯然不是簡簡單單可以遮過的。

這還只是三教內部的亂源,若是擴大到整個人間,三教各自坐鎮的天下分別都存在有巨大隱患和矛盾。其中蓮花天下佛教因為信息最少,所以目前其已知的禍患就只有幽冥地獄,不過兩座天下大戰本就造就冤魂無數,況且戰爭未來還會繼續,而烈度很可能越來越大,所以佛教要承擔的壓力也會隨之暴增。

而青冥天下道教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道老二,他的行事風格太過霸烈,在其坐鎮白玉京的數千年歲月中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其中就包括孫道長的大玄都觀、吳霜降的歲除宮這樣的青冥天下最頂級的勢力,而且結下的還是死仇。過去這些人看在道祖的份上還會按捺下仇恨,可如果道祖離去,誰也說不準這些人究竟會以何種態度來面對新白玉京。

浩然天下儒教的問題相較於佛、道兩教就要複雜得多了,這也與其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的做法脫不開關係。儒教在遠古之後將兵家和其餘的諸子百家全部收納,而這些勢力並不弱,尤其是他們的祖師,早先就曾說過他們的祖師合道自身學問,雖然不知這種合道與十四境合道之間的差別是什麼,但能創出一門被人認可並納入百家之列的學問,其祖師之境界不會低。尤其是其中最頂級的百家勢力,誠如墨家、陰陽家、小說家等,其中鄒子之能讓人心驚,小說家也曾有一祖師可破開兩座天下屏障在十萬大山的老瞎子手下救人,其實力可想而知。

而這些人被儒教壓制多年,幾乎沒有反抗之力,就像曾經那個斥責禮聖外儒內法的諸子百家老祖,讓人帶上天公費旅遊一番,回來連大道都不穩了,還是禮聖幫忙方才穩固,對方在感恩戴德的同時心中不可能一點漣漪都不泛起,還有其餘百家又會如何作想?還有兵家,明明距立教只差半步,卻生生停頓萬載,兩位可立教的奇才先後落難,他們心中又該是何等的不甘。過去儒教有至聖先師又有禮聖,這些人自然不會起別樣心思,不過眼下至聖離去,儒教又在早先那一戰中損失慘重,這就難保他們不會勾動心思。

所以說整個人間接下來一段時間都會處於一個極為混亂的狀態,雖然不至於狼煙四起,但難保不會有人陰謀作亂,也許早期這些人心中會顧及出頭的椽子先爛而靜觀其變,但只要有一人帶頭,大亂必起。而這其中最先折騰起來的很可能就是浩然天下,因為這裡的環境最複雜,諸子百家、妖族暗樁、神靈遺禍、自私小人……有可能作亂的人這裡應有盡有,所以要亂這裡可能最先亂。至於真相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要抵禦新天庭眾神靈的入侵,人族需要準備多少戰力?

劍來:風雲齊聚舊驪珠洞天,這飛升臺到底還隱藏著什麼秘密?

劍來:失去三教祖師坐鎮,人族的三座天下將由誰來主持大局?

劍來:純粹劍修地位特殊的根源並非殺力,而在於劍修大自由!

相關焦點

  • 劍來:崔瀺拉三教祖師下水用意深遠,他們恐已淪為新的神靈!
    而作為修行界的天花板,古往今來所有出現過的明確十五境和疑似十五境強者加一起似乎也未滿雙手之數,細細數來也只有三教祖師和五大至高神靈而已,足見十五境登頂之艱!但拋開這一點陰霾不談,作為先後兩大稱霸天地的文明史之最強者,五大至高神靈和三教祖師之間在很多方面上雖然有著明顯的區別,但也不是沒有一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相同之處。其中區別之處相對明朗,神性和人性的迥然不同本就是人族最終崛起之關鍵,而至高神靈被認為是身具天地間最純粹的神性,那麼三教祖師作為人族文明最璀璨之光自然可以被視作人性光輝之頂峰,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
  • 劍來:三教祖師散道前的最後瘋狂
    有什麼東西,竟然值得一位十四境的神道大能,以命來換?眾所周知,十四境的超級大能,只要自己不願死,強如三教祖師也未必能如何,何況青童天君還是不死不滅的遠古神道!再看看楊老頭死之後發生的事情:五大至高,水神李柳主動放棄了神位,繼續在人間生而知之,直到徹底成為一個「人」。持劍者天外劍斬披甲者,解決了禮聖的燃眉之急。唯有火神,散發登天。
  • 《劍來》:從陳平安已通過大考,來判斷三教祖師對14境的大考內容
    《劍來》,這一次河畔議事,實際上是對眾位14境的一場大考,三教祖師聯合出題,禮聖發考卷。至於大考的內容,暫時沒有明說,因為「進場」的眾位14境都對大考的過程沒有印象。所以,可以從陳平安已經通過大考這件事,來判斷出三教祖師對眾位14境的大考內容。先來看看陳平安有什麼不同,他能直接通過大考,必然有其它十四境所不具備的條件。
  • 劍來:竟是陳平安最接近十五境劍修,難道純粹劍修沒資格嗎?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除了那一場人族內亂之外,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巔峰戰力上的確實差距,三教之所以能夠各自鎮壓一座天下近萬載其最大的根由就是其擁有古來僅見的三位人族十五境大能,即三教祖師,只要他們在,除非發生極端情況,否則三教基本無憂;至於說兵家,雖然兵家初祖因為叛亂一事被封印,但對於他能夠立教稱祖一事基本上沒人會懷疑,這是真正的底蘊,況且這位活化石始終未死,如今萬年之期接近圓滿
  • 劍來:道老二並非真無敵,只因天下還有f4!
    看過《劍來》的讀者們都知道,要說劍來裡的戰力天花板,那不必說自然是三教祖師「道祖」,「至聖」,「佛祖」這三位15境大佬了!但是除開這三位呢?誰是三教祖師下的最強戰力呢?很多看書認真的讀者會說當然是真無敵道老二啦!
  • 《劍來》白也什麼時候會重返浩然天下?
    相信很多書友都為白也感到惋惜,現在白也在青冥天下重新修煉,具體會什麼時候重返浩然天下讓我為大家一一說到。1、重回玉璞境。白也還是那個白也,心中詩篇化仙劍,勝卻人間無數。《劍來》中的白也形象瀟灑飄逸,豪放不拘,詩風超群,號稱最得意讀書人,詩無敵,劍也無敵,與老秀才劍開天地,三劍斬王座,讀書人白也,無愧此生,無愧浩然。白也註定是眾多書迷中心目中的李白,哪個少年不心神嚮往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大劍仙的風採。
  • 劍來:又見阮秀芳蹤,她和陳平安的恩怨糾葛何時畫上句號?
    因為這一世的她還吞噬了同為至高神靈之水神的全部神性,當下、或者說不久後的她也許會成為這天地間最純粹、最無情的生靈。那麼,阮秀與人間的關聯是否就這樣徹底斷開了呢?我想不是的!而這個根本應該就是那座天庭遺址,那個三教祖師聯手兵祖、陳清都尚且奈何不了的所謂數座天下陣法之源。只要有這個遺址在,神靈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人間就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安寧,而針對這個遺址,三教一家近萬年間仍舊沒有辦法摧毀,否則也不會留它萬年,但這件事在最近似乎有了些轉機。
  • 《劍來》:哪個十四境是簡單的?
    劉叉很強,能被阿良認可,能和阿良問劍,本身又是劍修,還是十四境,照理說應該不至於此。可是陳淳安也不是簡單的飛升境。在劍氣長城,一人出手,將蠻荒天下的一輪明月從天幕拽下人間,哪怕是已經煉化了半數月魄的荷花庵主都阻攔不了。他以命留住劉叉,其實不意外,不是劉叉不強,而是陳淳安太狠。
  • 劍來:文聖復位!送別崔瀺和齊靜春的他為人間付出太多!
    實則為人熱血赤誠,是甘願為人間拋頭顱、灑熱血的高潔之士,而且實實在在有大本事,否則又怎麼能夠從一個飯都快吃不起的窮秀才自三教辯論中脫穎而出、一路逆行衝霄,最終超越一眾聖賢、成為了儒家第四聖賢,甚至能夠和亞聖掰手腕,就連白澤那個眼高於頂的侍女青嬰都曾對其十分仰慕。而除了學問精深和人品貴重外,文聖教學的本事同樣不俗。
  • 《劍來》愚說劍來(758)
    旋律的是否動聽取決於作者 狀態 ,取決於作者聽了 他人 的惡音或善音,是否有瑣事影響旋律創作。堅持創作、穩定創作不易,這點連我在內99%的書友沒資格對總管提出建議。建議,首先要自己做到,才有斬釘截鐵與情真意切的分量。
  • 《劍來》:五劍下蠻荒,暗潮洶湧
    蠻荒戰場已經停滯許久,阿良、左右哪怕晉升十四境純粹劍修,估計擺姿勢也已經到了肌肉僵硬的地步了吧?不過別急,劍氣長城正式參戰!齊廷濟,是現存劍氣長城輩分最高、年紀最大的本土劍修,已經在浩然天下開宗立派;寧姚,飛升城城主,五彩天下第一人,飛升境劍修,手中持有仙劍「天真」;刑官豪素,絕對的飛升境劍修,能輕鬆斬殺一個飛升境,實力強勁;陸芝,仙人境,但是絕對得以飛升境看待,一把蘊養多年的本命飛劍,真正爆發時,一定會帶走一個飛升境大妖的頭顱。這似乎是一場因果輪迴。
  • 劍來: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如今召回本命飛劍的阿良,終於開始放開身手了,我們也見到了阿良的劍修瀟灑。「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之「飲者」。阿良不是文廟的陪祀聖賢,是浩然天下最大的失意人。「皆死盡」意味著阿良也有著極限換人的殺招。 左右臨時以純粹劍修破境如十四。「左右是個死」和三教一家默認「不允許出現十四境的劍修」。左右的生死確實扣動人心。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
  • 《劍來》:是考察還是清除?三教祖師也有可能抹去這個一
    《劍來》,三教祖師同為那個一而來小鎮,但三人的目的又稍有不同。道祖追本溯源,要看一看到底何為一;佛主想要知道那個一,是怎麼成為一的;至聖先師則想要知道這個一,要往哪裡去。目的不同,之後採取的手段也會不同。所以,是考察還是清除?三教祖師這一趟也有可能會抹去這個一。
  • 劍來:同為人族一脈,青冥、蓮花兩座天下為何沒有相助浩然?
    自萬年前登天之戰功成後人族便取代神靈登頂,即便是經歷了異常慘烈的內戰仍舊力壓妖族獨具更為豐饒的三座天下。自此萬年,人族佔據的三座天下分別在三教的帶領下發展壯大,到如今即便只是一座浩然天下,其實力似乎也並不弱於妖族僅有的蠻荒天下,後者舉半座天下之力浩蕩而來,卻只得鎩羽而歸!而由於這一場兩座天下大戰過於慘烈,也使得妖族和人族的實力相對來說暴露得比較充分。
  • 藍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恐難喬定 挺王派率先發難
    ;但此舉與表態參加初選的洪秀柱、挺王派要求的全民調不同,挺王派7日將率先在黨團幹部會議發難,預料也將成為周三常會各方人馬攻防焦點,點燃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提名人的首波攻防。至於為何採用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是否擔心改變遊戲規則,會讓外界聯想黨中央有屬意人選、量身打造?李四川要外界不需過度聯想,黨中央只是依循往例,大家好做準備,若周三常會有不同意見,黨中央也尊重最後結果。
  • 劍來:白也補足遺憾成為劍修,可沒了仙劍的他能否重回巔峰?
    通過陸沉和孫道長一番親切友好的交談,一個曾震動數座天下之人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真劍仙白也,曾一劍斬飛升、三劍誅王座的絕巔高手,在經歷了八王圍殺後的短暫低迷,重新以一名劍修的姿態強勢回歸!他的歸來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畢竟曾是大綱四大天王之一,他的未來值得期待。
  • 《劍來》:那個一,淺析
    這也是陸沉為何會說可以問李柳的緣故。這樣的話,其實雨四這位新天庭的水神,將會被陳平安克製得死死的。二、劍氣長城參戰,陸沉借法劍氣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劍仙人。不出所料,蠻荒天下圍攻阿良,左右南下援助,陳平安忍不住,如今劍氣長城還存在的人也會南下助戰。
  • 劍來:帶來希望的五大年輕高手,陳平安領銜新巔峰五絕!
    而五座天下這邊不行,三教祖師要穩住天地不被打碎,甚至連禮聖這個級別的大能也可能需要捨身守護天地,否則即便贏了戰爭,卻連累五座天下芸芸眾生皆成齏粉,那這個勝利還有什麼意義?
  • 劍來:說說四位成功跨職業雙修的強者,陳平安裴錢一門雙星!
    而從目前修行界的山巔層次來看,專精一道的強者比例更大、實力更強,其中佼佼者便是人間無敵近萬載的三教祖師,但這並不意味跨職業修行就沒有未來,雖然此類山巔大能的人數較少,但其中的佼佼者未必會弱於前者!而後武道被禁止,兵祖又創立了兵家,與三教並列,其本人更是可與三教祖師並肩而立,足見其練氣境界之精深。至少止境神道巔峰武夫、等同於三教祖師的練氣士境界,如果不是因為兵祖的野心太大,和部分劍修妄圖佔據天宮遺址,可惜最終兵敗,想來如今就不會是三教,而是四教了。第二,王座大妖五嶽。
  • 《劍來722》這次的「坑」更像是墳墓
    《劍來》中最大的謎團,劍修成為「刑徒」的原因?老秀才的光陰畫卷揭曉謎底。萬年前,人族推翻了神族統治,三教祖師要封禁天庭,原本居功至偉的劍修出現分歧,部分劍修想佔據舊天庭,其他劍修只想要發展空間。在三教看來,佔據天庭就是要做新神靈,這絕對沒有商討餘地,於是人類爆發了激烈內戰,最後三教率領人類險勝,來不及對傷口止血,就有一個大難題急需解決,如何處置沒有參加叛亂的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