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搭配育兒不累:孫藝洲夫妻制定KPI分工制育兒,不達標會追責

2020-08-28 映雪讀書

給孩子設定KPI考核,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客戶,用企業家思維育兒,孫藝洲太正了!孫藝洲在《新鮮陪伴記》中說到自己會用客戶的思維來教育孩子!把孩子當客戶,這是利益相關的微妙關係!孫藝洲的教育方式能夠更好的讓孩子有責任擔當感!

誰跟你是父女關係,我們是老闆對客戶,我對你的付出都需要回報的。而且別跟我談感情,完成kpi考核再說。這麼一頓操作下來,我覺得孩子得服服帖帖的。

把孩子當孩子,你可能有生不完的氣,分分鐘氣爆炸那種。但是如果換種思維,以搞定客戶的心態,搞定熊孩子,這是一種智慧,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解嘲,自我催眠的一種新型育兒方式。

陪孩子儘量不看手機,這個要求可以警醒很多家長,不要變成我陪孩子,手機陪我。

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這應該是所有家庭教育最理想的狀態。

有了kpi加持,孩子就有了壓力,如果完不成,可能會造成什麼後果,相反,這樣的kpi也會增加孩子前進的動力。有趣,生動,還不會激發親子矛盾,這個思維一出場,網友表示膜拜。

為什麼企業家思維育兒這麼受歡迎?因為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重壓下已經油鹽不進了,急需要一種跳脫性思維模式來掌控孩子。

企業家思維中,作為孩子的客戶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孩子的成敗決定企業的出路!

企業家最注重什麼?就是效益,他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需要得到利益最大化,幫客戶打造屬於自己的標籤。對孩子來說,有趣的挑戰讓他們更樂於完成。

孫藝洲把女兒當成客戶,分配kpi考核,會帶給孩子什麼?

1、更自律,更能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有了kpi加持的孩子會更注重任務完成的時間分配,能在規定時間、規定要求內完成任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自律,也是一種習慣養成的方式。

2、讓孩子從過程中體會收穫的樂趣,助力成長。

我們育兒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讓孩子得到100分嗎?不完全是,是要讓孩子掌握一定的知識,拓寬自己的思維見解,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這樣每天的時間增長,知識增加中來收穫成長的樂趣。這其中有知識儲備、有習慣養成,最重要的是有奮鬥的過程。這其中的收穫不僅有快樂,更有成長。

3、孩子能從家長的反應中效仿榜樣的力量,心理更強大。

我們說,沒有規矩的孩子是散漫的,沒有目標的人生是迷茫的。家長的自律來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這無形當中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榜樣,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體會榜樣的力量,會讓她有那種堅韌拼搏的精神。為了完成任務,小心思會不斷的跟自己的懶惰較勁,有目標又奮鬥的孩子,心理會更強大,在以後的生活中,受挫能力更強。

家長從中也會受益,這樣的考核方式,無疑是給親子相處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互動性也增強。也容易讓孩子擺脫家長依賴,更能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有進步空間

相關焦點

  • 夫妻育兒理念有分歧,怎麼辦?
    所幸,在我們上周發起的話題調查中,絕大部分夫妻雖然會存在一些意見分歧,但總體來說也還好,基本能達成一致,甚至還有5.3%的人表示沒有分歧,完全神同步。(嘿嘿,看來喜歡看壹父母的人,都是育兒理念更先進、也更善於交流溝通的人吶。)在遇到分歧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上,基本上孩子媽媽的話語權最大,其次是讓育兒專業書籍來幫忙解決,誰對聽誰的。
  • 夫妻雙方育兒理念不一致?爭吵、冷戰不可取,溝通、學習才是正道
    他們當然在育兒方面也有分歧,但他們每次遇到問題,不會大吵大叫,而是提醒對方都冷靜一下,或者各自離開一會兒。朋友體貼老公工作辛苦,她老公心疼她照顧倆孩子不容易。他們互相心疼對方,就算吵架,也是小打小鬧,不是狂風暴雨,更像和風細雨。所以,夫妻雙方存在育兒分歧不可怕,關鍵是兩人的感情要維護好。這是解決育兒分歧的關鍵。
  • 親密育兒有點累,適當放手又不放心,孩子到底應該怎麼培養
    當女性懷孕生寶寶後,可能整天就是圍繞著寶寶轉了,除了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每天還有大量的家務活等著自己,而如此之下最明顯的一點感覺就是一個字——累。如果將這種育兒方式進行總結的話,可以稱為是「親密育兒法」。此種方法的主要表現就是,寶寶一有哭鬧,家長馬上就抱起來哄;無論去哪玩都要帶著孩子;孩子餓了也隨時母乳餵養……。
  • 父母育兒理念不合拍,這三點可以化解衝突
    回到家裡晚上睡覺也會哭醒,孩子爸爸覺得孩子適應性太差,於是打罵孩子,打罵完後又對孩子說愛他。朋友不贊成這樣的教育方式,於是夫妻兩人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經常發生爭執,搞得現在焦頭爛額,不知道如何處理是好,於是向我傾訴。
  • 夫妻3個月育兒假1800萬,不婚成難題!
    夫妻3個月育兒假1800萬,韓國女人愛不婚成難題!韓國宣布從2022年起每對國內的父母家中有0歲-1歲嬰兒的,可以每月獎勵30萬韓元的育兒補助,這一年就是360萬元,2025年還會上調至50萬,甚至還有新的夫妻育兒假,父母都可以以不到一歲的子女名義,各自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然後兩夫妻可以每人一個月最高可獲300萬的津貼,也就是夫妻兩個人3個月,最高一共可得到1800萬,而各地也大力宣傳父母共同育兒。
  • 當代父母煩惱之「焦慮式育兒」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在新時代育兒理念的引導下,很多父母都堅信「贏在起跑線」的人生信條。他們會覺得周圍的人都這樣,如果不給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長大後拿什麼跟別人比?因此,孩子從出生到成年,很多父母都有一套嚴格的規劃、制定詳細的計劃表,期待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才,能當醫生、律師、科學家等等……為了提升成績,孩子還在學走路的時候就飛快地奔跑,不是在上補習班就是在趕往課外班的路上。當孩子達不到預期的時候,很多父母會感到憤怒和焦慮。
  • 和老公在育兒觀念上有很大分歧,累了,想離婚
    和老公在育兒觀念上有很大分歧,溝通解決不了,心累了,想離婚了,請各位給個意見?老公對孩子的教育很嚴苛,以至於孩子很怕他,孩子很乖,兩個女孩,成績也不錯。我和老公沒有其他矛盾,就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幾乎是水火不容,他在家的時候不多,平時幾乎是我在管孩子。
  • 「AA制育兒」火了:不談戀愛,不結婚,找陌生人搭夥生孩子
    最近有一種新型育兒方式受到國內外年輕夫妻的追捧——「AA制育兒」,聽名字想必大家也會立刻心領神會,就是像AA制平攤飯費那樣搭夥過日子,分攤養孩子的負擔和責任。 的確,乍聽起來有些荒唐,但是相比「喪偶式育兒」卻也有它獨特的優勢。
  • 夫妻育兒觀念不統一,教你怎麼辦?
    夫妻之間的育兒觀念不統一時該怎麼辦?這種事情其實很常見,爸爸媽媽來自不同的家庭,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各不相同,成長的方式也有差異,因此出現意見上的分歧是十分自然的,這種時候,相比爭論出「對」與「錯」,找到應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那麼,具體應該怎麼辦呢?首先,夫妻意見對立時,應該坦誠地說出自己的主張,但是表明自己想法的同時,絕對不要以反駁對方為目的。
  • 親密育兒vs百歲育兒!如何制定一個適合寶寶的作息表?
    親密育兒與百歲育兒,各有支持,哪一個比較好?其實不管哪一種方式育兒,或者不選擇;最重要的是媽媽要找出寶寶的行為規律,制定彈性作息表,才能讓育兒之路走得快樂又長遠!父母做出回應,讓嬰兒學會了信任父母,有了信任,寶寶才會聽話,父母也比較容易發號施令。親密育兒適合對象:早產兒、高需求的寶寶、發展遲緩的寶寶、適合較有耐心的媽媽。
  • 寧夏出臺「夫妻共同育兒假」
    其中提到,將鼓勵用人單位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育有子女的夫妻,在子女零至三周歲期間,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十天共同育兒假。寧夏出新規鼓勵夫妻共同育兒假近日,寧夏推出夫妻共同育兒假的消息。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相關內容見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婦女權益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章節,其中第二十八條規定,「鼓勵和支持用人單位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零至三周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緩解家庭育兒負擔,幫助婦女平衡工作與家庭關係。鼓勵用人單位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零至三周歲期間,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十天共同育兒假。」由於目前仍處於鼓勵階段,《條例》並未設置懲罰措施。
  • 親密育兒,可能真的不適合你家的寶寶
    我並不認為親密育兒本身有問題,只是親密育兒的體系也是在一個極端上的育兒方式,跟哭聲免疫法一樣,都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但是在許多話題上因為反對而反對。。關於好的部分以後會在分享,但是橙色本建議不需要買,尤其是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按照親密育兒的理論來帶高需求寶寶可能會讓你崩潰。 網上最有名的一句話,"寶寶最終會斷奶,有一天他會徹夜睡覺,這種高需求的育兒階段很快就會過。
  • 不翻車的育兒小妙招:不焦慮也不盲目努力
    讓很多父母凌亂了。早教、體能、繪畫、舞蹈、英語、圍棋……知識類、技能類等等興趣班的狂轟亂炸,讓多少父母焦躁不堪。不報班感覺拖孩子後腿,人家會以為你的教育理念落後、經濟條件不行;報班又佔用大人和孩子的時間和精力,人疲錢費心更累。
  • 四種父母搭配育兒,哪種容易養出優秀孩子?第四種父母不可取
    因此,父母的性格脾氣搭配組合,不僅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更有利於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比較傳統的四種父母搭配組合模式。我國傳統四種父母搭配模式1、嚴父慈母嚴父慈母是我國自古至今比較固定,比較傳統的父母搭配模式。
  • 生不生二寶,隔代育兒新衝突
    你看你媽累的,你們就心疼心疼她吧!本來她退休前就跟我說,要去郊區租塊地,種菜養雞接地氣,結果不得不到這高層裡來給你們看孩子!」公公說完,也離開飯桌回到自己的房間去了,剩下小兩口面面相覷。小蓉是萬萬沒想到這事竟然會卡在這裡,平日裡婆婆是多疼孫子啊!把小傢伙照顧得無微不至,要不是有婆婆的得力相助,估計工作也不算清閒的小蓉還不敢堅定地想要二寶呢!
  • 了解不等於實踐,多少育兒理念變成了幌子,父母到頭來都沒及格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我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的疑問,不懂育兒知識我們翻閱各種書籍,報名各種育兒課堂,到最後我們可能還是按照自己最開始的想法來教育孩子。究竟我們作為家長該如何做呢?其實我認為就是一句話: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 孩子不聽話,父母育兒理念不同怎麼辦?
    由於成長經歷、知識水平和價值觀的不同,夫妻會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觀念產生差異。所以在很多家庭中,夫妻之間往往會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產生矛盾,最終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吵架,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別讓「喪偶式育兒」成為家庭常態
    我在刷短視頻的時候,經常能在各大平臺上,看到一些寶媽抱怨自己的老公不樂意幫自己帶孩子。她們在視頻裡抱怨自己帶孩子又苦又累,還得不到家人的諒解,甚至還被老公惡語相向,認為自己在家裡什麼都不幹,是個只會伸手要錢的米蟲。自己在家裡任勞任怨,沒有想到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很多寶媽都說後悔生了孩子。
  • 夫妻「育兒假」關鍵在提升執行力
    《辦法(草案)》提出,女職工10人以上的用人單位,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鼓勵用人單位對依法生育的夫妻,在子女3周歲以下期間,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10日育兒假,再次引發輿論關注。(齊魯晚報8月7日)之所以說再次引發關注,是因為這一假期,即便是已成形的法律法規,在地方已不新鮮。
  • 夫妻育兒觀念衝突是縮影,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我現在準備離婚 ,不單純是因為育兒觀念的分歧, 還有很多很多 。但是我認為: 育兒觀念的分歧其根本上是兩個人各方面觀念不一致所造成的 ,育兒觀念只是其中的縮影。也就是說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只是通過育兒觀念分歧表現出來而已 。有多少人是因為孩子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