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不等於實踐,多少育兒理念變成了幌子,父母到頭來都沒及格

2020-10-03 鬧鬧的奶爸說育兒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我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的疑問,不懂育兒知識我們翻閱各種書籍,報名各種育兒課堂,到最後我們可能還是按照自己最開始的想法來教育孩子。究竟我們作為家長該如何做呢?其實我認為就是一句話: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想想哪些事情孩子會對家長的行為感到不妥?可能有不少人會想到被家長代為保管的壓歲錢。不過對於家長而言,孩子的壓歲錢都是自己通過人情世故得來的,所以孩子的壓歲錢自己留著可能也不為過。但是有一點可能說不通,那就是家長對孩子零花錢的歸屬觀念。

我想肯定有不少孩子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自己懂事的時候爸媽給買了一個存錢罐,告訴孩子可以把錢放到存錢罐裡,到時候自己有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就可以把錢取出來用。孩子當然很開心,於是把自己的零花錢都省下來放到了存錢罐裡,期待自己攢夠錢,買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可能平時自己有想吃的零食,孩子也忍了,因為自己有更想要的東西,就這樣一毛兩毛攢了很多錢。可是忽然某天放學回家,孩子發現自己的存錢罐沒了,一問父母,父母說家裡缺錢先暫時拿來用了,等有錢了再給你。

父母一個簡答的行為,一句簡單的答覆,可能自己覺著這樣做沒什麼錯的。但是對孩子呢?這是對自己辛苦付出的不重視,這好像是在告訴孩子,以後你不用攢錢了,因為即使攢了錢也會被父母拿來用了,這些錢壓根就不屬於我自己。這就等於是在孩子滿是期待的心上澆了一盆冷水,也掐滅了孩子理財的種子。於是後來孩子便不再攢錢,也就是現在的月光族。

家長的這種做法是對孩子辛苦付出的不重視,是對孩子的忽視,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當然父母還有另外一種行為也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那就是父母互相指責。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知道的,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但是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夫妻雙方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兩個人碰面機會最多就是在飯桌上。所以有的父母就會在飯桌上抱怨,這些年吃了那麼多苦,母親埋怨父親掙不來錢,還要看人臉上等等。總之將生活和工作的煩惱一股腦全都傾倒出來,這些「垃圾」不僅被對面的另一半吸收了,還被旁邊吃飯的孩子吸收了。最終結果會導致孩子不願意留在這個家裡。

也有這樣的家庭,夫妻雙方感情不牢靠,母親整天抱怨夫妻沒本事,父親回到家也是一臉冷漠。長期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根本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每次回到家都心驚膽戰,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導致父母再度吵架。甚至有的父母會把這樣的結果歸咎到孩子身上,沒有孩子他們生活也不能這麼累,沒有孩子他們會更自由,這更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裡壓力。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可想而知,他的身體和心理髮育都是極其不好的。

一個不為孩子考慮的父親,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一個不願意為孩子考慮的母親,也同樣無法帶給孩子家庭的溫暖。所以我們在發現孩子的問題的時候,不要盲目責怪孩子,多審視一下自身上的問題。

在為人處世方面我們知道推理及人,多替他人著想。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同樣需要多為孩子考慮,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想當然。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慢慢發現你離一個合格的父母會越來越近的。

相關焦點

  • 自學考試多少分及格?自考沒通過能補考嗎
    離2019年4月自考只剩下幾天的時間了,相信大家心裡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忐忑,害怕自己發揮失常及不了格。那麼自學考試考多少分才算及格呢,萬一沒及格的話還能不能補考呢?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就來簡單探討一下吧。自學考試多少分及格1.自考公共課及專業課及格分數這兩者的及格分數是一樣的,都採用的百分制和60分及格制,因此自考的公共課和專業課及格分數都是60分,考生只要達到60分就可以獲得單科的合格證書。
  • 父母育兒理念不合拍,這三點可以化解衝突
    我朋友的遭遇相信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大多數家庭多多少少都存在教育理念不一致的事情,小到孩子吃喝拉撒,大到孩子考學等方面所以當父母的育兒理念分歧很大,已經嚴重影響了夫妻的關係和家庭的和睦時,我們該如何做呢?第一,協商統一目標,共同學習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一樣,從小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樣,就很容易導致夫妻雙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產生分歧。
  • 別再強調這類育兒理念了,它們真的都正確嗎?父母可能想錯了
    這好像也不會讓人特別驚訝,回想近年來的教育理念,都是要求父母在給予孩子愛與安全感時適當地放手,有時候孩子比大人需要成長空間這其實也是國外「親密育兒」+「鼓勵育兒」教育理念在國內的「變異」。別再強調這類育兒理念了,它們真的都正確嗎?
  • 夫妻育兒理念有分歧,怎麼辦?
    育兒理念不同步,確實是很多家庭在有孩子之後,夫妻矛盾最大的導火索。所幸,在我們上周發起的話題調查中,絕大部分夫妻雖然會存在一些意見分歧,但總體來說也還好,基本能達成一致,甚至還有5.3%的人表示沒有分歧,完全神同步。(嘿嘿,看來喜歡看壹父母的人,都是育兒理念更先進、也更善於交流溝通的人吶。)
  • 並非人人都能接受的育兒理念,但意義深遠
    其育兒理念的核心是對孩子要:既不批評,也不表揚。會用髒話來謾罵、挑釁父母或老師。有的脾氣暴躁、行為粗魯,有些甚至去抽菸、偷盜,一點都不在乎破壞規則。這個時候,無論再怎麼被嚴加訓斥依然拒絕學習知識或技能,堅決無視大人們的話。他們也並非特別不想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必要,只是想通過堅決不服從來證明自己的「力量」。
  • 深度好文:從孟子的政治理念看育兒
    「仁義」理論不過是從書本中師承孔子再加以自己參悟,壓根還沒在他手上落地開花。用我們今天的話說,那就是缺乏實踐,缺少事實,自然難以服人。像極了某些人,自身沒有帶娃的經驗,只從書本中學習了一些育兒理論,便堅定地認為這些理論是真理,只要父母堅定地實踐,孩子一定可以變成理想中的孩子。理念是好的,信念是堅定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考慮實際情況,缺乏隨機應變的機動性。
  • 她關注 | 育兒實踐必修課:讓孩子肯合作的4句話
    01親子衝突的實質很多時候家長經常抱怨孩子不聽話,可我們從來沒思考過一個問題,孩子為什麼「不聽話」?聽話對誰有利?很明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讓孩子「聽話」,是對家長更有利,這樣能讓我們省心、有面子,能讓我們的生活工作不受打擾。如果一味忽略孩子的需求,讓孩子事事都聽話,他不會成長出自己的想法、自我判斷、明辨是非。作為家長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是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去面對未知的世界。所以親子衝突的實質是什麼?
  • 和老人育兒理念不同,生活中如何相處?
    也和很多這樣的家庭一樣,爺爺奶奶來了沒多久,豆豆媽因為帶孩子的問題,已經和他們起來幾次衝突。雖說都算不上什麼太大的矛盾,只是言語上的磕磕絆絆,但長此以往,問題越積越多,指不定哪天就爆發了,那時就是大問題了。
  • 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自打有了寶寶之後,當父母的都盼望著他有朝一日能叫一聲「爸爸」「媽媽」,那便是父母們最大的欣慰和回報了。寶寶張口說話這件事,存在著個體差異性,有些寶寶不到一歲就會咿呀學語,蹦出一些簡單的詞語,而也有的寶寶兩三歲了卻仍「守口如瓶」。
  • 世界各地的育兒實踐各有不同,且不只關乎依戀
    絕大多數父母都會同意,育兒(parenting)是一件極為困難且富有挑戰性的事。適用於這個小孩的方法未必適用於那個小孩——甚至於在同家族之內也是如此。世界各地的育兒實踐和觀念之間也具有驚人的差異。例如,日本小孩最小在7歲的時候就可以一個人坐地鐵了。這對其它某些國家的父母而言,可能是不可理喻的。
  • 零起點教學,不等於孩子零準備入學,幼小銜接父母要避開這個坑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養育孩子就是父母的終身事業,真的需要我們用心。如果父母在幼小銜接的時候,能夠用心陪伴孩子成長,孩子終將受益一生。零起點教學,不等於孩子零準備入學家長圈有句俗語:家長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 孩子青春期這場大考,及格的父母有多少?
    然而,現實中絕大數家長都是裸考的,從孩子的幼兒時期就開始缺席,沒有陪伴、觀察和育兒經驗的積累。到了孩子青春期,教育問題一下就暴露出來了。一個話少的父母,抽到一個沉默的孩子,還沒來得及摸透題目,孩子就外出獨立生活了,以後可能是人才也可能是社會的毒瘤。不管結果如何,我們客觀地去觀察,會發現影響孩子的因素真的太多了,有時候很難控制。因此,不管抽到簡單還是困難的題目,對於家長來說,運氣和實力缺一不可。但是由於這些不可控因素基本是隱性的,導致了很多人理解不了抽到爛牌的父母的難處。
  • 孩子選擇了你,就是引領你變成他最佳的父母,不被育兒理論逼迫
    咱們通常對父母不太寬恕,特別是跟著新育兒理念的打開,我們越來越知道到家庭教育關於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各種言辭和理念就初步傾向於對父母的「高標準」、「嚴需求」。在如今這個社會,孩子一旦呈現了某些「不良」行為,父母老是遭到責怪的那個。可是作業現已發生,咱們在不無視影響的一起,大約想著怎樣去向置。
  • 8月自考多少分及格?自考學位證有必要考嗎?
    8月自考結束之後的這段時間,常常有考生來問小編:自考多少分合格?這次沒有合格怎麼辦?60分在自考中是道坎大家都知道,但可不是所有科目都是60分合格。下面請集中你的注意力,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自考各科的合格分數線吧!
  • 孩子不聽話,父母育兒理念不同怎麼辦?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一個打一個護,孩子就會不知道自己是否錯了,不同的標準會混淆孩子的價值觀,很難辨別是非。 也讓孩子覺得不管做錯了什麼,都不用反思或者調整自己的行為,終究會被原諒。 這就使得孩子以後有可能投機取巧,逃避問題,失去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 育兒書解決不了你的育兒問題.
    還有的家長甚至開始否定育兒書,比如前段時間有一位家長在網絡上吐槽專家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書裡寫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那些言之鑿鑿的育兒經對自己家的孩子根本不管用。那麼,育兒書為什麼會沒用?盡信書,不如無書,育兒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金科玉律,而且,市面上的育兒書也是五花八門,當然不是每一本書都適合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
  • 當代父母煩惱之「焦慮式育兒」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在新時代育兒理念的引導下,很多父母都堅信「贏在起跑線」的人生信條。他們會覺得周圍的人都這樣,如果不給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長大後拿什麼跟別人比?「虎狼式育兒」,要求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各種學習班一定要上,我做的都是為你好,所以你要接受。如果不從或成績不好,冷暴力對待、打罵伺候等等……也許這些父母並不會想到,現在的小孩真的太累,承載了父母的太多期望。
  • 「精神育兒」比「生活育兒」更重要,作為父母,應該注重質量育兒
    有一次公司準備團建,他想帶著孩子一起去,老婆不願意,但他覺得讓孩子參與集體生活,感受集體的魅力也是很不錯的。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他發現兒子似乎變化了很大,不再像以前那麼懦弱了,敢於參與其中、表現自己了,在團建的過程中,同事們也都誇獎這個小傢伙,這讓他很高興。
  • 《少年派》林大為:父母必須具備的3個育兒理念
    剛開始,妙妙一直都沉浸在低落和自責之中,激不起一點鬥志。林爸爸只能拿出了殺手鐧,滷豬蹄、滷雞爪等一大堆好吃的,還要妙妙心心念念的花生醬味的手抓餅。父母的鼓勵會讓他們感到快樂,從而走出陰霾,提升信心。有人曾經對一組世界級運動員進行了調查,要求他們說出早期對他們的成功影響最大的是什麼,95%的運動員回答:「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勵。」林爸爸的育兒理念之中,第一條就是,認可和鼓勵。
  • 人民日報節選45條育兒新理念,收藏起來,育兒路上不迷茫
    你的孩子有沒有如下問題:調皮,不聽話;一言不合就哭鬧不停、總惹你生氣;青少年期變得叛逆,事事與你對著幹,沾染了很多不良習慣;他不知上進,不懂你的良苦用心,全家人都為他擔心......下面是人民日報節選的45條陪伴孩子成長的育兒新理念,送給為人父、為人母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