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藥品延誤事件:患者情況好轉 家屬否認"訛錢"

2020-12-19 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10月19日訊 近日引發輿論熱議的順豐延誤「救命藥」,導致患者腦死亡一事(詳見 順豐回應「救命藥」屬輔助藥 患者已出院仍然昏迷 ),目前有了新進展。

繼患者家屬10月16日告知網易財經,患者在醫院經全力搶救多日,並未有任何好轉跡象,經醫院和患者家屬商量決定出院回家邊靜養邊準備善後工作之後,昨日家屬又向網易財經透露,目前患者狀況較之前出現好轉,似乎有恢復意識的跡象。

「感覺她能睜眼睛,根據我們的手指移動眼神,我覺得這個藥是很有效的。」患者家屬表示,到10月18日為止,患者回到老家只是用了藥品延誤事件中的「申捷針」,並未使用其他藥物。

針對近期因藥品延誤事件而引發的一系列質疑,患者家屬向網易財經做出了獨家回應。

為何用順豐寄「救命藥」?家屬:趕時間

順豐延誤「救命藥」事件曝出後,很多讀者質疑:既然是救命藥,為何選擇用順豐快遞,而不是讓人乘坐高鐵或飛機親自護送呢?

患者家屬向網易財經還原了買藥事件的經過: 9月28日,患者因腦幹出血於當日凌晨在南充市閬中人民醫院住院治療,10月8日病情嚴重。患者家屬從深圳某位腦科醫生那裡了解到,可以試一下申捷針,對意識恢復比較好。由於家屬無法在當地買到申捷針,便想到了身處杭州的親戚王先生,請他託人幫忙買藥。

王先生遂委託同事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購買申捷針,並用順豐快遞把藥品寄回四川,接單的快遞員承諾4天以內可以送達。據患者家屬稱,王先生叮囑同事在寄藥時跟快遞人員交代,這個藥品是拿來「救命的」。

「本來當時王先生打算讓我們去拿的,但是事發突然,家裡人手確實忙不過來,加之我們這裡去浙江確實有點繞。」患者家屬稱,從家裡到重慶至少3、4個小時,重慶到機場1個多小時,再到浙江去的話,來迴路上也要兩天。「這時候我就想到了順豐,順豐口碑好速度快,平常國內我寄順豐來回也就2-3天,和自己去拿相差不多,再說已經很麻煩王先生了,總不可能再提出讓他送回來吧。」

由於藥品急著使用,家屬催得比較緊。不過快遞寄出第三天,順豐客服聯繫家屬,告知寄件人在寄件時選擇了慢件,且由於快遞編碼在分揀時搞錯,快遞被寄到了昆明,導致藥品延遲一天才送達目的地。

患者家屬認為,順豐也有苦衷,粉末狀的藥品不能走空運,只能陸運。但是順豐承諾最晚不超過4天到達,結果運到昆明去了,導致藥品延遲1天才送達。「快遞要是承諾10天到,我們肯定另想辦法,他們說最晚4天。」患者家屬說。

對於此前媒體報導的患者因藥品延誤導致「腦死亡」一說,患者家屬也對網易財經做了澄清:「當時醫生說她深度昏迷,完全沒有意識,有可能永遠這樣了,(我們)覺得她腦死亡了,王先生受此重託,結果快遞寄到了昆明,應該是心急電話裡聽錯了造成了這個誤會。」

患者家屬表示,醫院並沒有對患者正式下達腦死亡的通知,醫生只是稱患者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完全沒有意識。

在此前的聲明中,順豐方面承認藥品在寄件過程中存在操作失誤,但強調該藥品並非「救命藥」,患者也並未出現腦死亡。

藥品送達後是否使用?順豐、家屬各執一詞

順豐方面10月16日對網易財經表示,藥品申捷針送達後,患者並未使用。然而,患者家屬10月18日對網易財經表示,藥品送到醫院後,醫生馬上給患者使用了藥物,且在此後的幾天裡,患者一直在使用該藥物。

據患者家屬描述,患者使用申捷針三次後,並沒有明顯好轉,主任醫生也認為患者好轉的希望渺茫。家屬考慮到患者在重症監護室進行治療,照顧起來不方便,因此決定接回家休養。「換回老家,一草一木都會熟悉,有可能用這個藥,有奇蹟發生。」患者家屬說。

而根據順豐方面10月16日的說法,醫院方面稱,病人出院屬於患者家屬自願放棄治療。

這種說法遭到患者家屬的否認,「醫院以為我們是放棄治療了,其實我們並沒有放棄治療。活生生的怎麼可能放棄治療」。患者出院回家後,一直由村裡的醫生負責每天為其使用100毫升的申捷針。

患者家屬對網易財經表示,患者「回家以後連續兩天輸液,感覺她能睜眼睛,根據我們的手指移動眼神,我覺得這個藥是很有效的」。據患者家屬介紹,到10月18日為止,患者回到老家只是用了申捷針,並未使用其他藥物。

患者情況好轉,究竟是否是申捷針起到了效果?這一點尚未得到醫生的證實,閬中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對此表示可以再用申捷針試一下,村裡的醫生對於這種情況也並不是很清楚。

訛錢?家屬:不要任何賠償 沒拿過順豐一分錢

關於此次藥品延誤事件的當事方順豐,據患者家屬說法,順豐方面一直與家屬保持溝通。

據了解,10月14日晚上,即藥品延誤事件報導出來的當天,閬中順豐快遞人員就到患者家裡了解情況;10月15日下午,順豐位於成都的一位副總到醫院探望患者,並給家屬1萬塊錢,但被家屬拒絕。「我們哪怕窮得再響,都不想要訛錢。」家屬堅稱。談及網上傳言稱患者及其家屬曝出藥品延誤事件是想要訛錢的說法,患者家屬反覆強調,沒有收過順豐一分錢。

10月18日上午,順豐工作人員再次到患者家裡探望,並拿出1萬塊錢給家屬,再次被家屬拒絕。「我說不需要,不需要接濟。他們說順豐每年都做很多幫扶,給貧困山區什麼的。」患者家屬告訴網易財經,「如果不是業務上的糾纏,給我媽獻愛心我願意接受。但是現在因為這個事情你給我們拿錢,我們不能接受。網上說我們想訛錢,我們不是。」

「我們家屬和寄件人王先生,從來沒有說過我們病人的狀況是因為順豐藥未送到造成的。我們氣憤的是,親戚王先生發現快遞到了雲南昆明後,我們每天都要打電話催順豐並且告訴他們貨物的重要性,順豐的客服每天都告訴我們已經加急處理 ,第三天開始加急,為什麼加急了還是第五天才到?只能說明他們在敷衍我們,所以我們才要他們登報導歉並且針對藥品類商品出臺特別條款,這要求也不過分吧?而且後來順豐在官方微博發的說明並沒有跟我們溝通好就單方面發了,讓關注此事的人誤認為我們有訛詐他們的嫌疑,我們就更氣憤了!」

患者家屬認為,順豐作為上市公司應該要信守承諾,在寄件時承諾了4天能寄到,卻延遲一天送達,確實存在問題。但她表示,「現在沒有想要任何賠償,也沒想要他們來看我安慰我,不希望順豐任何人來打擾我們的生活。」

順豐集團相關負責人對網易財經表示,順豐發布的官方聲明沒有和家屬溝通,但對於此次事件,順豐確實努力與家屬溝通過。順豐在16日發布的官方聲明中表示,「對於寄遞過程中出現的操作失誤,我們絕不推諉。接下來,我們不僅以負責任的態度持續關注此事,同時,公司也正在重新審視導致快件延誤一天的原因,嚴格規範內部機制和流程。」

以下為聲明原文:

目前,藥品延誤事件已經過去6天,順豐方面並未就此事給出明確的處理方案。順豐方面相關負責人在回復網易財經問詢時僅表示,地區(註:患者所在的四川地區)會協助家屬處理此事,目前沒有更多的消息透露。

網易財經嘗試聯繫其他順豐方面工作人員,但並未獲得回復。

順豐責任幾何?律師:要看對所寄物品是否知情

導致藥品延誤的順豐,在此次事件中要承擔什麼責任?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周甲德律師對網易財經表示,順豐擔責應該分為兩種情況:

如果順豐方面明知快遞的是用來救人的藥品,也承諾及時送到,對於病人因延誤所造成的傷害,承擔責任會相對大一些;

如果順豐方面並不清楚,只知道是個貨物,結果沒有按時送達,則是服務合同上的糾紛,應該承擔的是延後給對方造成直接損失的責任。

這其中還存在第二個問題,如果一方稱因為藥物晚送達造成患者受到傷害,順豐方面否認的話,若順豐明知是一種藥物,則需要第三方的鑑定:藥物延誤送達是否導致患者病情加重,以及所受傷害的程度。

周甲德律師表示,順豐方面日前給出的回應,實際上是針對普通貨物履行服務合同方面的相關責任,即順豐提供的服務造成延誤,由此承擔相應責任,而並非是藥品本身沒有送到造成損害後果方面的責任。(網易財經 王文華 郭瑞超wangwenhua@corp.netease.com)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延誤救命藥?順豐:粉末狀藥品只能陸運
    對此,順豐集團官方微博回應稱,當前病人仍在四川省南充市閬中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中,不存在因為藥品延誤導致身故。因所寄藥品為粉末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無法通過航空方式寄遞。王先生10月9日寄遞時,公司員工已說明只能使用陸運方式寄遞且時效預計四天,客戶考慮後決定寄出。
  • 北京民航總醫院醫生被患者家屬傷害身亡 眾多患者及群眾送來鮮花...
    監控視頻截圖  12月24日6時許,北京市朝陽區民航總醫院發生一起患者家屬傷醫事件,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在正常診療中,遭到一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致頸部嚴重損傷。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  值班醫生還原事件經過  在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記者見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值班醫生,他說事發當天他就在現場,並向記者講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  ·患者家屬曾拒絕一切檢查,多次與醫生吵鬧  患者是95歲老年女性,12月4日入院的時候,患者腦梗塞後遺症,納差、意識不清。
  • 同樣是延誤送達,順豐快遞的賠付標準卻不一樣?
    「同樣都是延誤送達,怎麼賠付的標準還不一樣了?」今天上午,1007接到福州車友黃先生的投訴,說自己在順豐快遞發送了兩單貨物,都出現了延誤送達的情況,但第一單貨物對方按照運費的5倍進行賠償,但第二單貨物卻沒有按照這個標準進行,這讓他無法理解。
  • 殺醫事件後95歲患者家屬無愧疚 醫生仍曾盡心治療
    (原標題:殺醫事件之後:95歲患者家屬無愧疚也沒道歉,醫生仍曾盡心治療)
  • 安貞醫院打人事件說法不一 患者家屬稱院方先動手
    事情發生在10日上午,多家媒體都做了詳細的報導,安貞醫院方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了事情的經過:  9日,一名50多歲的女性患者在安貞醫院做了心血管檢查,前臂有一處穿刺創口出現滲血,家屬將情況反映給護士,護士檢查後通知了醫院大夫,處置過程符合規定,大夫也很快趕到了現場。但是患者家屬對此處置表示不滿,並對護士進行了威脅。
  • 快遞延誤致訂單泡湯 順豐:不可預見性損失不予賠償
    張女士說:「平原縣距離邢臺只有60公裡的距離,而我的快遞居然用了10天,我要求順豐補償我訂單的損失。」  經過多次溝通,順豐速運表示只能為張女士提供1500元的補償。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蘆雲就相關話題做出分析解讀。  經濟之聲:首先,10天時間是不是已經遠遠超過了快遞行業規定的送達標準?
  • 藥品安全事件盤點:阿莫西林膠囊竟爬出活蟲
    假冒偽劣藥品不僅危害人類健康,更會延誤患者病情,甚至死亡。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從2006年的「魚腥草」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事件」、「茵梔黃」事件,再到今年的「雙黃連」事件、「雙糖」事件,藥品的不良反應連綿起伏,傷害了患者,也嚇壞了國人。
  • 抑鬱症,不是每一個抑鬱症都有原因,70%的抑鬱患者都能好轉
    這是許多抑鬱症患者的切身感受。抑鬱症就是一場「心靈感冒」,不僅會讓人心情低落,還會與身體疾病伴發,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抑鬱症,不是每一個抑鬱症都有原因,70%的抑鬱患者都能好轉。   什麼是抑鬱症?
  • 民航總醫院通報傷醫事件相關情況
    事件發生後醫院未對患者減免診療費用院外專家認為其診療過程規範、治療方案合理《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趙丹 報導:12月24日,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在正常診療中,遭到一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12月30日,民航總醫院就此事件召開情況通報會。
  • 民航總醫院通報楊文醫師被害事件有關情況
    今天晚上,民航總醫院通報楊文醫師被害事件有關情況。民航總醫院院長彭定瓊介紹說,2019年12月24日6時許,急診科楊文副主任醫師在正常診療中,遭到一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一、關於遇害醫生救治情況傷醫事件發生後,民航總醫院第一時間組織全院力量進行搶救,同時報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
  • 對癌症患者,家屬應該如何照顧?醫生:2個不恰當行為,是在害他
    此時能夠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就是患者家屬的關心與安慰。患有癌症之後,其實醫生能起到的作用只佔一部分,而更多的是患者家屬的關心。但對於家屬來說,有兩個不恰當的行為,並不是幫助患者恢復,而是在害他。患者家屬應該做的事情是,讓患者做自己應該做或想要做的事情,這樣不僅病情會有所好轉,還會讓患者儘快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但家屬也應該注意,對於一些明確錯誤的行為,患者想要做,家屬要及時的制止。
  • 13患者輸液後都打寒戰發高燒
    13名患者輸液後,突然出現寒戰繼而發燒症狀「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不停顫抖,面色蒼白,還一直發燒,令人焦心不已!」昨天上午,市民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13505176110焦急地說,2月5日上午9點半以後,在六合區人民醫院腦外科住院的多名患者,輸液不到十分鐘紛紛出現了異常情況。
  • 代購藥品種類較多 購藥患者的求情信
    因經歷和電影《我不是藥神》相似,2018年電影熱播時,劉福應和妻子說,他很糾結,想要放棄,「但是一直有患者家屬找他買藥,本來準備到年後就不做了。」2018年12月26日,劉福應被崑山警方抓捕。劉福應的辯護律師周小羊表示,警方調查發現,劉福應所銷售的藥品有三類,除治療癌症一類的仿製藥外,還有精神類藥物和偉哥,且涉案案值較大。
  • 省中醫院否認參與臨床 邵霞齡腎藥騙了患者?
    省中醫院否認參與臨床 邵霞齡腎藥騙了患者?「良藥」——邵霞齡溫陽解熱片事件。日前,記者採訪又發現,該藥的宣傳涉嫌欺詐,因為被該藥列為「參與新藥臨床醫院」之一的浙江省中醫院,卻斷然否認有這一回事。  邵霞齡溫陽解熱片在報紙的廣告上聲稱,參與新藥臨床的醫院有全國各地的12家大型醫院和科研機構(其中便有浙江中醫院),2000名知名腎病專家,2000名不同腎病患者參與了這個重要試驗。
  • 醫院一些治療要求患者家屬籤字是什麼意思?是要求後果自負嗎?
    在醫院工作,一些日常的工作,與患者需要更多的溝通,特別是要求患者家屬籤字這項工作,更是得不到理解。有些患者就會誤解為醫生要求籤字是為了推遲責任,一切後果要患者自負;這是我常常聽到患者和渣時常抱怨的問題。
  • 患者因腹痛急診就醫被忽視,處理延誤導致次日死亡丨醫眼看法
    10:20患者被推入手術室,突感頭暈、四肢無力、大汗,內科專家會診建議停止手術。考慮患者存在感染中毒性休克,積極抗休克的同時和家屬溝通建議轉上級醫院。患者於8月6日12:30由醫方救護車送往上級醫院。在轉診過程中,13:20時感到呼吸困難,隨後突發意識喪失,給予持續心肺復甦,於14:30到達上級醫院。初步診斷:院前死亡。
  • 南京13患者輸液後打寒戰發高燒 藥監部門調查
    13名患者輸液後,突然出現寒戰繼而發燒症狀「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不停顫抖,面色蒼白,還一直發燒,令人焦心不已!」昨天上午,市民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13505176110焦急地說,2月5日上午9點半以後,在六合區人民醫院腦外科住院的多名患者,輸液不到十分鐘紛紛出現了異常情況。
  • 患者疑服用錯發藥品,醫院怎麼辦?
    在醫院日常診療活動中,難免會出現患者疑服用錯發藥品的情形。作為醫療機構,我們如何應對該類突發事件呢?基於此,筆者結合實務經驗,就前述情形提出如下可行性建議。一、受理:做好記錄,固定證據,待查明事實一是按患者投訴處理規範的要求,做好登記,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和就診信息。
  • 河南南陽發生一起惡性事件,男子學車不幸身亡,家屬被打折胳膊
    河南南陽發生一起惡性事件,男子學車不幸身亡,家屬被打折胳膊生活中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會一帆風順,不管是遇事還是遇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矛盾和爭執。而人類之所以成為地球上發展最好的高級動物,這其中離不開文明和法律。
  • 為何有患者一直檢測結果為陰性,但家屬卻檢測為陽性?
    為何有患者一直檢測結果為陰性,但家屬卻檢測為陽性?對此,張穎解釋道:「有一位女士,檢測一直是陰性,但其有百貨大樓購物史,因此我們沒有把她排除掉,一直在隔離治療,對於其密切接觸者完全按照確診病例來對待,對其丈夫進行集中隔離。檢測過程中我們發現,丈夫檢測是陽性的。可以說,對於這樣的高度疑似病例,我們對其密切接觸者採取集中隔離的措施是非常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