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一些治療要求患者家屬籤字是什麼意思?是要求後果自負嗎?

2020-12-09 黎琦婷醫生

在醫院工作,一些日常的工作,與患者需要更多的溝通,特別是要求患者家屬籤字這項工作,更是得不到理解。有些患者就會誤解為醫生要求籤字是為了推遲責任,一切後果要患者自負;這是我常常聽到患者和渣時常抱怨的問題。其實,一些特殊的治療不是醫院醫生為了推卸責任,而是對患者的尊重,是要讓患者知情權的具體體現。比如:重症救治或需要手術治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同患者交流,可以使患者消除顧慮,勇於面對知及配合治療,使醫患關係更加和諧。有利於幫助病人的治療和康復。恢復德更有效果。

而且這個籤字是有法、有規章制度可依照參考。《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醫療和機構實施手術和重症治療,特殊檢查時,必須徵得患者的同意,並應取得其家人或關係人同意並籤字,無法取得患者本人意見,應取得其家屬或關係人同意並籤字。如果無法取得患者、家屬或關係人的意見和籤字時,經主治醫生向上一級匯報,取得醫療機構負責人的授權後方可進行。

任何重症救治或手術都是有很高危險的,雖然現代醫學高度發達也不能將這種危險降低到零,而且家屬對於即將進行的重症救治或手術有知情的權利,所以,當然需要通過必要的告知和溝通讓家屬了解救治或手術的具體內容,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風險。正確的叫法是救治或手術知情同意書,不是什麼後果自負片面的誤解。

為什麼重症救治或手術前要家屬籤字承擔風險?

風險,就是在救治或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一定出現的危險因素,有可能出現的就應該告知家屬。比如手術,不但有手術本身的風險,還會有麻醉的風險,這些都是沒辦法通過技術或人的因素所完全消除掉的,但手術又不得不做,所以風險還是需要家屬承擔的。

為什麼手術前要家屬籤字承擔風險?

我是一名醫生,我也曾經為自己需要做的手術知情同意書籤過字,因為這個過程必須承受的風險。但是,知情書同意書也不是被人們誤解認為的免責條款,走任何問題。如果手術中有任何問題,還是需要尋找原因和責任,如果是醫生技術的原因,當然會進行相應的處理,但如果可以完全排除人為的因素,而是患者自身疾病的原因,如果還需要手術醫生承擔責任,以後誰還敢給稍微有困難的病人做手術呢?其實,家屬或患者所在醫院籤署的任何文件,在法律上都沒有辦法成為醫生的免責條款,現在的法律,對於因為正常工作需要承擔風險的醫生沒有保護的。請誤解醫務人員的人們,多一些理解,我們醫護人員只是在進行自己的本職工作。

為什麼需要家屬籤字承擔風險呢?

重症救治或手術是生死攸關的事情,而且這些 救治過程中,醫生遇到的情況也是多變的,我們畢竟是複雜的人體,誰也不會預料到下一秒患者會出現何種問題,所以,同樣在急救或手術中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新問題。很多時候為了應對新出現的問題,主治醫生或主刀醫生會更改手術內容,而且患者同樣因為自身疾病的變化需要面對新的風險,這些更改過,需要及時重新向家屬交代。以取得家屬的同意後繼續進行救治或手術。

所以,重症救治或手術,醫院都會要求家屬在手術室或搶救室外等候,甚至有些醫院還通過透明的玻璃窗讓患者家屬全程看搶救過程,這樣透明度的可以消除患者家屬的質疑,也不會延誤醫生的救治,不會出現過激行為而出現傷醫事件。

我曾經遇到這樣一個事件,當時抬來了一個需要急救的孕婦,病情的危急,需要緊急的救治,否則隨時有生命危險。但是她的丈夫不在身邊,只有她的公婆和一個遠房的伯父和一些鄰居一起護送來到醫院。我們在實施搶救的過程中,因為一時半會兒沒家屬籤字的情況下,緊急向上上一級負責人匯報,爭取得負責職人的同意後,我們贏得了搶救時間,為危急病人度過危險的關鍵時刻。因為這個事情,讓我在工作中時刻牢記著這是工作規章制度,履自己工作。

如果真的出現意外,籤字會減少醫生的責任嗎?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絕對不會減少的,知情同意書只是一個知情告知書,並不是生死不論任由操作書。如果一旦出現意外風險,只要是經過醫療事故鑑定,證實醫生存在醫療過錯,醫生就一定會被追責,並承擔責任的。可是為什麼患者家屬都覺得自己是承擔全部責任的人群呢?這是原因有很多的因素,特別是現代,很多人懂法律,對醫生產生質疑後,就用醫鬧來解決疑問,統統把責任推向醫生應該全部負責的責任。

總結:現代醫患關係的緊張和傷害頻繁出現,需要我們醫生和患者共同探討和努力的解決問題,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提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是黎琦婷醫生。

相關焦點

  • 家屬要求放棄治療後又索賠,急救中心被判擔責
    ,撥打120急救電話,急救中心派救護車和醫務人員到患者家中,醫務人員在患者家中進行心電圖檢查,認為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仍按家屬要求將患者送至人民醫院,當日患者經人民醫院宣告死亡。急救中心稱事發當天0:37接到電話,0:38下達指令,0:39急救車出發,0:50到達現場,此時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家屬要求將患者送人民醫院太平間,後急救人員與人民醫院進行了交接,全部過程沒有過錯。
  • 家屬不在本地手術同意書朋友可以籤字嗎
    有些人隻身在外地工作,做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身邊沒有親人。在生病做手術的時候需要家屬籤手術同意書,但家屬不在身邊的時候,有些人想要找朋友籤字。那麼家屬不在本地手術同意書朋友可以籤字嗎?小編為您整理了以下相關資料。
  • 家屬多次拒絕醫生的陪護要求,患者跳樓死亡後,醫院卻被判賠10萬
    ,現在身體狀況極差,醫院條件有限,需要家屬在醫院裡面照看患者,防止摔倒、私自離開病房等意外事件。張冬的女兒跟醫生說,自己的工作來之不易,請假要被扣工資,不能留在醫院看護其父親,請醫院代為照顧,如果病情變化,需要籤字什麼的她在下班後趕過來籤。
  • 壯漢患腸炎命喪黃泉 家屬懷疑醫院要求屍檢(圖)
    小病惡化 壯漢辭世  在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裡,死者的家屬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死者汪國東是一名司機。今年29歲的他身高1.8米左右,在旁人眼裡是個非常健壯的人。  7月22日晚上11點,因為嘔吐和拉肚子等症狀汪國東前往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治療。醫院初步診斷為腸炎後安排他入院觀察,並進行了輸液治療。
  • 上海醫院打胎需要家屬籤字麼
    婚前意外懷孕後,有的情侶們並沒有要孩子的打算,就需要去醫院做人流,對於人流,或許他們並不是十分清楚,比如:上海醫院打胎需要家屬籤字麼?一起來看看吧。   上海人流定點醫院——上海白玉蘭婦科醫院提醒您:為縮短人流女性的就診等候時間,讓女性得到更專業的診療服務,白玉蘭婦科醫院立足"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宗旨,提供網際網路諮詢服務、並深化預約掛號服務,點擊【在線諮詢】即可。  上海醫院打胎需要家屬籤字麼?
  • 家屬籤「放棄治療」後又索賠40萬!醫院:我們的醫生沒錯,為什麼要賠?
    「家屬籤字『放棄搶救』,事後卻翻臉索賠40萬」?是醫生消極搶救,還是家屬惡意索賠?1「不進行現場搶救,轉至當地人民醫院」?「120嗎?快來一個車吧,老人快不行了,地址是……」凌晨,某市急救中心接到了患者家屬王某的求救電話。隨後,急救中心迅速調撥一輛120救護車前往王某所提供的地址。
  • 「不籤字不手術」的規矩要改了 民法典:患者「明確同意」即可
    2020年6月,北京的吳女士需要入院手術,可家人都不在京,沒有家屬籤字,醫院拒絕做手術。雖然吳女士的家人後來趕回北京,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但患者家屬認為不如立刻手術的效果好,遂以此向醫院索賠。
  • 朋友做手術,自己冒充家屬幫籤字,萬一手術出事了,要負責嗎?
    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而這個同意,根據規定,本人意識清楚的是可以自己同意,如果意識不清楚,或者不方便向患者本人說明的,是應當向近親屬說明的。否則因為沒有告知,造成損害了,醫療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 家屬不聽勸阻執意轉院,患者途中病情惡化,為何醫院反賠15萬?
    患者家屬要求轉院,並自行聯繫120急救車,據120急救管理系統記載的受理時間為當日14時11分,患者在轉院途中因病情惡化又返回甲醫院,甲醫院於當日14時25分對患者進行心臟復甦術搶救,經搶救無效死亡,死因診斷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 法律對手術籤字究竟有何規定?看看專家怎麼說
    手術籤字有明確法律規定記者:除了關於剖宮產手術條件的討論,公眾還注意到手術籤字規定。從現行的法律法規來說,對手術籤字是怎麼規定的?我國法律關於手術籤字經歷了一個從患者和家屬同意向患者本人同意的演進過程。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部分臨床醫務人員,特別是部分高年資醫務人員存在一些錯誤認識。
  • 癌症晚期患者在醫院跳樓身亡 家屬起訴要求賠償 法院:駁回訴請!
    患者因不忍病痛折磨,在醫院跳樓身亡後,家屬以醫院未盡到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和護理義務,存在違約為由,要求醫院承擔賠償責任。近日,湖北省陽新縣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同年9月26日,黃某轉院至陽新某醫院住院治療,10月18日傍晚,黃某因忍受不了病痛折磨,趁同病房患者回家、陪護家屬回家準備晚餐以及值班護士返回護士站取醫療器械的獨處時間跳樓身亡。經陽新縣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黃某家屬與該醫院就前期糾紛達成如下協議:醫院一次性賠償給黃某家屬3萬元喪葬費。
  • 癌症晚期患者跳樓自殺,家屬將醫院告上法院要求賠償被駁回
    2019年7月11日,黃某在武漢某醫院診治,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並轉移。同年9月黃某轉院至陽新某醫院住院治療,10月18日傍晚,黃某因忍受不了病痛折磨,趁同病房患者回家、陪護家屬回家準備晚餐以及值班護士返回護士站取醫療器械的獨處時間跳樓身亡。經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黃某家屬與該醫院就前期糾紛達成如下協議:醫院一次性賠償給黃某家屬3萬元喪葬費。
  • 住院了,誰能替我們的治療籤字?病危了,誰有權利籤署放棄搶救?
    2019年5月15日 10:15 am,科裡一位患者「出院」了,診斷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回家了。我知道他這一走,基本上是不可能活著到家了。患者3床,男,46歲,在好友陳某工廠不慎被滾落的鐵桶壓傷下肢,大面積軟組織挫裂傷,雙下肢脛腓骨骨折。既往有糖尿病,血糖控制可。住院期間陳某承擔所有費用。
  • 化療引併發症患者死亡 醫院無過錯自願補償
    後患者家屬、醫院發生糾紛。7月30日,廣西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調解審結了該起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醫院雖無過錯,但自願補償死者家屬25000元。  該案的一審法院廣西百色市右江區人民法院審理查明,2012年1月16日,患者黃玉因葡萄胎清宮術後1月餘,檢查血HCG升高,到被告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右醫附院)婦科治療。
  • 病歷籤名系偽造,患者去世後,家屬起訴醫院賠償100萬丨醫法匯
    某日做血液透析期間,機器設備停止運作,家屬發現後通知醫護人員來處理,機器設備已經停止近半小時,護士長邊處理邊予以透析,約十分鐘後報警解除,繼續按原方案透析,當天病情穩定,回家休養。之後在第四次血液透析次日,王先生因腦出血被送至市醫院ICU重症搶救治療,市醫院通知家屬,王先生隨時會死亡,已無救治的必要,要求辦理出院手續。當日,王先生在家中病逝,未做屍檢。
  • 女子打胎 假老公籤字 真老公鬧醫院 醫生要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醫療機構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必須徵得患者同意,並應當取得其家屬或者關係人同意並籤字。特殊情況下,無法取得患者意見,比如患者已經失去意識,或失去判斷力,其家屬或者關係人可以代籤;更加特殊的情況下,比如患者生命垂危,無任何人陪同,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聯繫不上家屬時,醫生本著救死扶傷的原則,在經報醫院領導同意後,可以轉入綠色通道,進行緊急救治。那麼,此處提及的醫療文書籤字時的「家屬或者關係人」又是指哪些人,尚未結婚領證的「朋友」算不算家屬?
  • 87歲患者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家屬為何起訴3家醫院?| 醫眼看法
    入院後醫生未給予患者積極治療,導致患者病情迅速加重、急轉直下,家屬於2018年2月3日14時18分將患者轉院至醫方3行急診搶救。後因搶救無效,患者死亡。3家醫院在對患者的診療過程中存在嚴重過錯,直接導致患者去世的嚴重後果,給患方帶來巨大損失和精神創傷,遂訴至法院。
  • 孕婦多次產檢仍生下唇顎裂女兒 家屬要求醫院擔責
    醫院這樣回應)桂林周先生的妻子2016年懷上二胎,孕期在醫院做了多次B超檢查均正常,可是在臨產前一天卻被告知胎兒有唇顎裂。他們要求醫院擔責,院方則認為檢查符合規範,雙方爭執不下。家屬:為何沒查出問題1月9日下午,南國早報記者來到灌陽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見到了周先生的女兒小佳樂,小佳樂很可愛,但唇部有缺陷。張醫生說,小佳樂是因黃疸住院,住院5天後黃疸就退了,但患兒家屬一直不肯接她出院。該醫院沒有條件做唇顎裂修復手術,建議家屬將孩子接走,去大醫院治療。
  • 患者住院期間自殺,家屬起訴醫院賠償80萬!丨醫法匯
    3天」到甲醫院(某精神病醫院)就診,被診斷為「心境障礙(抑鬱發作)」,被收入院治療。現病史記載患者狀況為:心煩、焦慮不安、失眠、低欲望、自我評價低,有自殺想法,非常痛苦不安,到處就醫,曾經到市內及外地醫院就診,診斷及治療不詳細,治療效果尚可。近三天來因在外地做事,考慮問題較多,漸漸出現興趣減退,不願出門和別人交流,甚至覺得生活無意義,有輕生念頭,自行要求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