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中國的一位高三女生應邀觀摩諾獎頒獎典禮。
誰這麼幸運,年紀輕輕就獲得這個難得的機會?她就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三學生胡詩成同學。
胡詩成同學出現在公眾面前並引起人們關注,主要有兩次。
第一次是胡詩成參加了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以下簡稱 ISEF),這個比賽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小諾貝爾獎」的美譽。胡詩成在比賽中摘得能源化學學科一等獎及學科最佳獎。因為這個獎項,胡詩成才被邀觀摩2019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第二次是參加今年10月底在上海舉辦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胡詩成作為青少年科學家代表作了總結髮言,引起科學界的再次關注。
一位高中生何以取得如此奪目的成就?
胡詩成對化學的興趣源於初二升初三的暑假。當時,她參加了美國的一個夏校,學生需要在三周時間內學完高中化學,這次經歷大大吊起了她對化學的興趣。
由於她所在的初中升高中是直升考,因而胡詩成就有充足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興趣,她便開始接觸大學化學。高一時,胡詩成已經基本學完了大一和大二的理論化學;但這些都只局限在書本知識的理解上,還沒有進入真正的實驗研究。
巧的是,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組織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開始招生。這項計劃能夠讓中學生有機會進入大學實驗室去做實驗。胡詩成便積極報了名,如願加入復旦大學教授鄭耿鋒課題組,踏上了科研之旅。在復旦大學鄭耿鋒教授的指導下,胡詩成將電催化二氧化碳作為研究課題,利用課餘時間開展研究。
胡詩成在化學方面的才能,在讀初三時就已經嶄露頭角。
她曾參加化學高中聯賽,獲得上海市高中學科聯賽一等獎,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一次丘成桐全國化學競賽的決賽現場,丘成桐對胡詩成說:「希望你成為下一個顏寧。」
丘成桐的話,更讓胡詩成對科學有了更大的興趣和前進的動力,也促使她立志向顏寧學習,爭取不久成為一個像顏寧一樣的科學家。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胡詩成與2019年沃倫·阿爾珀特獎得主、光遺傳學創始人之一吉羅·麥森伯克交流。
現在她又有機會觀摩諾貝獎頒獎典禮。胡詩成覺得無論是觀摩諾貝爾頒獎典禮,還是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和自己仰慕已久的「科學大咖」面對面交流,都是非常不一般的體驗,會對自己今後的科學發展有所啟發。
我們祝願胡詩成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