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看好的上海高三女生,觀摩諾獎頒獎,可能成為下一個顏寧嗎

2020-12-25 專車直達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中國的一位高三女生應邀觀摩諾獎頒獎典禮。

誰這麼幸運,年紀輕輕就獲得這個難得的機會?她就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三學生胡詩成同學。

胡詩成同學出現在公眾面前並引起人們關注,主要有兩次。

第一次是胡詩成參加了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以下簡稱 ISEF),這個比賽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小諾貝爾獎」的美譽。胡詩成在比賽中摘得能源化學學科一等獎及學科最佳獎。因為這個獎項,胡詩成才被邀觀摩2019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第二次是參加今年10月底在上海舉辦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胡詩成作為青少年科學家代表作了總結髮言,引起科學界的再次關注。

一位高中生何以取得如此奪目的成就?

胡詩成對化學的興趣源於初二升初三的暑假。當時,她參加了美國的一個夏校,學生需要在三周時間內學完高中化學,這次經歷大大吊起了她對化學的興趣。

由於她所在的初中升高中是直升考,因而胡詩成就有充足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興趣,她便開始接觸大學化學。高一時,胡詩成已經基本學完了大一和大二的理論化學;但這些都只局限在書本知識的理解上,還沒有進入真正的實驗研究。

巧的是,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組織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開始招生。這項計劃能夠讓中學生有機會進入大學實驗室去做實驗。胡詩成便積極報了名,如願加入復旦大學教授鄭耿鋒課題組,踏上了科研之旅。在復旦大學鄭耿鋒教授的指導下,胡詩成將電催化二氧化碳作為研究課題,利用課餘時間開展研究。

胡詩成在化學方面的才能,在讀初三時就已經嶄露頭角。

她曾參加化學高中聯賽,獲得上海市高中學科聯賽一等獎,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一次丘成桐全國化學競賽的決賽現場,丘成桐對胡詩成說:「希望你成為下一個顏寧。」

丘成桐的話,更讓胡詩成對科學有了更大的興趣和前進的動力,也促使她立志向顏寧學習,爭取不久成為一個像顏寧一樣的科學家。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胡詩成與2019年沃倫·阿爾珀特獎得主、光遺傳學創始人之一吉羅·麥森伯克交流。

現在她又有機會觀摩諾貝獎頒獎典禮。胡詩成覺得無論是觀摩諾貝爾頒獎典禮,還是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和自己仰慕已久的「科學大咖」面對面交流,都是非常不一般的體驗,會對自己今後的科學發展有所啟發。

我們祝願胡詩成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女生胡詩成的科學之路:受邀觀摩諾獎典禮前,連獲國際大獎
    本文圖片均為上外附中 供圖在太空中,有一顆小行星以一名17歲上海女生命名。2019年,這名女生受邀觀摩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此前她奪得了被譽為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小諾貝爾獎」和「世界盃」的第70屆Intel ISEF能源化學學科一等獎、學科最佳獎,還獲得了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獎,這是中國選手首次獲得該獎項。
  • 17歲高中生隨復旦名師搞科研,連摘國際大獎,目標「下一個顏寧」
    胡詩成,今年方才17,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一名高三女生。與絕大多數同齡人正在努力備戰高考不同的是,詩成已經領先幾個身位了,正在朝著遠大的目標奮進。
  • 17歲上海女孩觀摩諾貝爾獎典禮,曾3周學高中化學,獲小行星命名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在頒獎典禮上,一個年輕的身影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她就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三學生胡詩成。
  • 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及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行
    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及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新聞網12月18日電 12月14日下午,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院士,中國科學院楊樂院士、袁亞湘院士、陸汝鈐院士、林群院士、石鐘慈院士等出席頒獎典禮。
  • 2020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 崔文瑞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馬海燕)為期兩天的2020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暨年度頒獎典禮日前在清華大學順利閉幕。來自中國、美國、新加坡及印度等國家和地區92支參賽團隊共決出61塊獎牌。
  • 2019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在清華舉行:四川溫江中學學子獲最高獎
    12月14日下午,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以下簡稱丘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舉行。來自國內16個省市自治區及美國、新加披等國家的90支參賽團隊176名選手經過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決出62項大獎。
  • 2019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獲獎名單出爐:上海中學學子獲金獎和優勝獎
    2019年12月14日下午,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院士、中國科學院楊樂院士、美國哈佛大學威爾弗雷德·施密德(Wilfried Schmid)院士等出席頒獎典禮並致辭。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在線打假@顏寧!
    正是這條廣告再次惹怒了清華教授顏寧本人。眾所周知,清華教授顏寧因學術成就卓越,被網友稱為「paper大神」、「清華學術女神」。作為一個與科學家同名的「情感博主」,猛地打出教育類的廣告,不得不讓人覺得有打擦邊球、誤導讀者的嫌疑。再者說,代寫論文的廣告本身涉嫌違法。
  • 第十三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12月12-13日,2020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暨年度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國內、美國、新加坡及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92支參賽團隊共決出61塊獎牌。
  • 如果顏寧沒有遠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她最終能成為中國院士嗎?
    然而,擠在殿門外的學者就沒有才學斐然,有資格進入殿堂的嗎?未見的。其中不乏因年紀、閱歷、關係等諸多因素漏下的精英。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便是清華美女教授——顏寧。顏寧被阻攔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門檻之外時,轉身去了普林斯頓大學,做了美國外籍院士,這使得她夾在讚譽與蜚聲之間。
  • 一個從沒得過諾貝爾獎的大學,能夠成為世界頂尖一流大學嗎?
    清華大學在1997年為加快理科發展,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並聘請楊振寧教授出任中心榮譽主任,楊振寧教授在清華期間,為提高清華大學的科研水平和引進世界級人才立下汗馬功勞,而他的一座諾貝爾獎被計算為清華大學所擁有。
  • 未來成就可能超過顏寧
    在我國,清華大學是最頂尖的理工名校,清華大學的女生數量相對於其他綜合類院校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清華大學的女性科學家非常惹人注目,之前火遍全國的顏寧就是清華大學的校友,因為天資聰明,智商超群,科研成果出眾,顏寧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 丘成桐計算機金獎+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上中高三男生包攬兩項頂尖...
    日前,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以下簡稱丘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國內16個省市自治區及美國、新加披等國家的90支參賽團隊176名選手經過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決出62項大獎。 最終,上海市上海中學高三(4)班的趙海萌獲得丘獎計算機金獎。
  • 2020年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錄取27人,上海僅1人
    2020年「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共錄取27人,其中信息學競賽國集1人,數學國金2人,數學國銀7人。高三學生20人,高二學生7人。女生1人。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選拔程序1.初審: 2020年清華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擬招收不超過30人,目標招收高二、高三考生,考生將錄取至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自主選拔在線團隊分享目前收集到的關於清華2020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情況,供參考。 專家組對學生數學特長、平時表現、學術研究、創新潛質等方面進行評審,評審「通過」的學生可進入後續環節。
  • 顏寧:別叫我女科學家!
    【「歸海派」科學家】2017年4月,顏寧做出了一個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她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雪莉·蒂爾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建校200多年來的首位女校長,這樣的頭銜在美國教授序列裡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
  • 丘成桐:開闢一個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
    」:初三到高三年級的優秀學生都可參加,入圍後無需參加高考即可被清華大學錄取。中國要想成為一個數學大國,一定要在本土能夠成長一批好的學生。」在丘成桐看來,「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將選拔學生的年齡下調到初三,這無疑是在篩選「好苗子」。丘成桐認為,數學是一門「早熟」的學科,具有上進心又有好奇心的幼童,在良好的環境中由數學大師教導,會很快成長。小孩子沒有墨守成規、先入為主的觀念,沒有雜念、顧慮,會更加勇於探索。
  • 上海一高三女生留遺書後溺亡
    【#上海一高三女生留遺書後溺亡# ,生前曾稱被老師懷疑「早戀」「作弊」】「抱歉,再見啦,這個可愛的世界。我沒有早戀,也沒有作弊,請不要無端懷疑我了,從來沒有想過害人,可為什麼一直不快樂?」在遺書中,18歲的欣欣留下這樣一段話,之後,溺亡。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了嗎?
    「自由」是顏寧用的最多的詞,我想我們的科研環境給不了的可能就是這個,國外大學最吸引她的可能也是這個。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希望網上少一些惡毒的攻擊,少一些道德綁架,多一些對科學家的尊重,只有如此,還可能吸引這些人才的回歸。
  • 有顏值的顏寧
    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人家是天才,天才有幾個,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說白了,天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人類命運的。也許未來某一天顏寧的成就會非常的高,獲得諾貝爾獎也不過分。我們真的不會感到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