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銷售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2020-08-15 新晚報

老人被勸說

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

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

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

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

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

致老人死亡

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北京的王阿姨的身體狀況並不好,她曾腦梗六次,還做過心臟搭橋、胃切除手術。2017年經馬某推薦,王阿姨結識了郭某。郭某大力推薦保健品「福龍口服液」,稱其能排除體內垃圾、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還能治療多種疑難雜症。

郭某發送的福龍口服液宣傳材料圖

福龍口服液標明的用量為每日兩次,每次一至兩支。但郭某、馬某來到王阿姨家中,

在3小時內幫助王阿姨喝下了10盒共60支福龍口服液。很快,王阿姨出現了嘔吐、口吐白沫、腹瀉等反應,但郭某稱這是「正常現象,排毒」。大劑量服用口服液三天後,王阿姨突然離世。

去年8月27日,媒體報導了本案的刑事判決結果。

豐臺法院經審理認為,

  • 郭某明知口服液標註的用法用量,卻在明知王阿姨的身體情況下仍推薦她大量服用。王阿姨確實存在冠心病等基礎疾病,但其死亡前三天連續大劑量服用福龍口服液,與其體內大量積液有明確的時間關聯性,可以認定郭某的行為與王阿姨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故一審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郭某有期徒刑2年。

刑事案件判決後,王阿姨的家屬將郭某、馬某起訴至豐臺法院,要求二人連帶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共計76萬餘元。13日上午,本案在豐臺法院花鄉法庭開庭審理。

因郭某仍在服刑,她聘請律師代為出庭,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基本認可。

但馬某當庭稱自己冤枉,她表示王阿姨有一定文化水平,是在了解產品後才購買的,沒有人強迫王阿姨購買或服用。

馬某稱,她自己也是口服液的使用者,也曾一次性服用10盒,並出現嘔吐、排便情況,但之後感覺身體狀況變好。雖然她事發時確實和郭某一起前往王阿姨家中,但只是應王阿姨的邀請去陪一陪老人,「她要喝多少自己掌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原告律師向法庭強調,馬某並非是單純的陪同者,而是郭某所在公司的合伙人,銷售產品可以獲得經濟利益。

但馬某稱,成為合伙人只是為了自己打折購買產品,「我沒有收一分黑心錢」。

對於責任分配問題,郭某的代理律師表示,

  • 因各方都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應當有一個最基本的判斷,具體的責任比例請法院依法判決。

本案沒有當庭宣判。

其實,平時健康飲食、

規律生活、適當鍛鍊,

比吃保健品強多了。

就算吃,

大家也一定要聽正規醫生的!

來源:北京日報、央視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銷售員獲刑兩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勸老人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口服液致死,涉事銷售員獲刑後,又遭起訴索賠
    老人在保健品銷售人員的勸說下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日前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家屬索賠76萬餘元王阿姨確實存在冠心病等基礎疾病,但其死亡前三天連續大劑量服用福龍口服液,與其體內大量積液有明確的時間關聯性,可以認定郭某的行為與王阿姨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故一審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郭某有期徒刑2年。
  • 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 銷售員獲刑兩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今天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銷售員獲刑兩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今天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提醒】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銷售員獲刑兩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郭某大力推薦保健品「福龍口服液」,稱其能排除體內垃圾、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還能治療多種疑難雜症。
  • 勸老人喝保健品致死,銷售獲刑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老人被勸服用超劑量保健品致死:銷售人員稱是正常「排毒」 廠家...
    該案件要從三年前說起:三年前的一天,北京的王阿姨在被勸說一天內喝下了3000毫升保健品,超出了推薦劑量十餘倍,在身體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不幸身亡,銷售人員郭某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曹懷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病,對於他們而言,尤其要注意科學合理正確地選擇食用保健品,避免對自身病情恢復治療產生不利影響。但是一些廠商把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這也讓不少老年人深信保健品功效,甚至當藥品購買。
  • 30毫升475元!老人瘋買的「神奇營養液」究竟是什麼?
    (記者朱晶晶攝)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王暢彤 朱晶晶)「我媽有心臟病和胃病,可她把藥停了,吃一種叫賽爾復得的保健品,已經花了四五萬了,怎麼都勸不住。」近日,市民蔡先生打進本報熱線反映,自己的母親總在一家生活館裡購買「保健品」,一開始是一點一點買,後來發展到整盒整盒往家搬。蔡先生說,老人為買這些東西花光積蓄不說,要是耽誤了病情怎麼辦?
  • 勸阿姨連喝60支口服液致死,銷售人員被判刑2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王阿姨的身體狀況並不好,她曾腦梗六次,還做過心臟搭橋、胃切除手術。2017年經馬某推薦,王阿姨結識了郭某。
  • 「騙老人買保健品,我有幾十種方法」
    小 K 原本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銷售員,這篇文章,是他在離職後對工作經歷的回顧。他說:保健品銷售人員都經過了嚴格的培訓,為的就是能忽悠到更多老人。「優秀」的銷售可以有幾十種方法,讓老人掏錢。談起離職的原因,小 K 說:因為,這不是一條正道。
  • 老人150瓶保健品當水喝身亡 家屬索賠76萬餘元
    老人被勸3天內喝下150瓶保健品,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郭某竟稱是「排毒」現象,推薦老人堅持服用,致老人死亡。後郭某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2年。8月13日上午,該案民事部分在北京豐臺法院開庭審理,老人家屬索賠76萬餘元。
  • 老人吃保健品起反應,銷售說是在排毒,不幸身亡,銷售被判2年
    本文作者—苑廣闊來源:人民法院報 據報導,日前北京市一老人被保健品銷售人員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在其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然聲稱這是正常的「排毒」過程,最終,老人不幸去世,該銷售人員也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
  • 83歲老人突然離世,床下保健品價值14萬:盡孝,是實實在在的陪伴
    這兩天刷視頻,又在網上看到老人去世後,子女發現其購買大量保健品的新聞。淮安83歲老人突然去世,三個子女在整理遺物時,發現老人床下塞滿了保健品。於是我去網上搜了一下揭露保健品公司是如何讓老人掏錢的帖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為了賺錢他們無所不用極其,引誘老人的方法有幾十種:用小恩小惠,如雞蛋、大米、養生杯等做免費禮物吸引老人到場;給老人洗腦,告訴老人自己買的不是保健品,而是健康和陪伴;跟公司演雙簧,假裝軟磨硬泡讓公司贈送超多贈品給老人
  • 「迷」上保健品的老人們著了什麼道?
    我看她精神狀態特別好,皮膚也好,她就跟我說,她經常做理療。「我以為是年輕人的那種美容儀器,我還笑她太時髦。然後她神神秘秘地跟我說是去保健品公司做的,一般人進不去。」芳姨每年都會到正規醫院體檢,除了輕微貧血,沒有指標不合格的地方,「電視上總有那種買保健品上當的,我想這種低級錯誤我肯定不會犯。」
  • 九旬老人砸200萬買保健品 她買的不是藥是關愛
    兒子表示,報警都好幾次了,仍阻止不了她的購買熱情仍阻止不了她的購買熱情……近年來,關於老年人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的新聞屢見報導,讓人唏噓的是,仍有很多老人深信不疑,花費巨款買保健品。有網友不禁感嘆,「咱爸咱媽到底怎麼了?」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慧心心理的汪圓圓老師,請她談談如何才能讓老年人遠離騙局、安享晚年。
  • 製造矛盾、給老人洗腦 父母身陷保健品!咋辦?
    保健品傳銷公司最大的本事,就是製造老人和兒女的矛盾,不停給老人洗腦一般的家庭矛盾,吵個架也就過了,但事關保健品的矛盾,就像仇人,越結越深父母身陷保健品,該怎麼辦最近半年,45歲的高偉(化名)和父親之間的關係緩和許多,但他內心卻有一種隱痛,因為他覺得這是用哥哥的命換來的。
  • 保健品公司手段太多 送老人單頻道收音機洗腦
    在李阿姨處,我們看到某機構發給老人的宣傳資料,上面稱「有許多病是不需要吃藥、也不去醫院就能……治癒的」。 記者 許康平 攝但是我媽媽說那個酒喝了對身體好,已經買了好幾千塊錢了,今天還要去交2000多塊錢。我和弟弟做她的思想工作,她不肯聽我們的話,我們再勸就翻臉了。她現在連醫院都不願意去了,說寧可上當也相信這個公司。我把之前快報寫的老年人買保健品的報導給她看,她也不願意看。 見習記者舒俊核實報導:陸女士的爸爸1997年去世,從那以後,她媽媽基本是一個人生活。
  • 業內人士揭保健品營銷黑幕:瞄準留守老人,騙局環環相扣
    如派送雞蛋讓老人填表、免費測血壓搜集信息、贈送牙刷要登記資料等。拿到老人資料後,講師、業務員會坐在一起進行客戶分析,然後圈出優質客戶。」肖霞說。據肖霞介紹,優質客戶就是可能購買保健品的老人。接下來,就是上門約訪。每名業務員的書包裡都有血壓測量器、血糖儀,以摸清老人病情。除此之外,還要摸清老人家庭情況、經濟狀況。「經過多次聊天,跟老人熟絡了,就可以邀請老人參加健康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