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勸服用超劑量保健品致死:銷售人員稱是正常「排毒」 廠家...

2020-12-23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

今年8月13日,一起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在豐臺法院花鄉法庭進行公開開庭審理。

該案件要從三年前說起:三年前的一天,北京的王阿姨在被勸說一天內喝下了3000毫升保健品,超出了推薦劑量十餘倍,在身體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不幸身亡,銷售人員郭某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

刑事案件判決後,王阿姨的家屬將郭某以及牽線人馬某起訴至豐臺法院,要求二人連帶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共計76萬餘元。

據天眼查,王阿姨所服用的福龍口服液生產廠家福州福龍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福州仁量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9月2日,針對福龍口服液究竟能否如此超出推薦劑量服用,以及大劑量連續服用是否會對服用者身體造成傷害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仁量公司,對方工作人員表示對此暫不予回應。

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曹懷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病,對於他們而言,尤其要注意科學合理正確地選擇食用保健品,避免對自身病情恢復治療產生不利影響。

但是一些廠商把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這也讓不少老年人深信保健品功效,甚至當藥品購買。曹懷宇認為,為了防止悲劇發生,一方面需要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另外也需要用普及科學養生知識來驅逐各種「偽科學」騙術,提高老年消費群體的保健品騙局識別能力。

保健品推銷員因過失致人死亡獲刑

在民事部分開庭審理中,作為被告之一的馬某是牽線人,2017年,馬某與王阿姨在一次理療中相識,稱自己正在服用的保健品效果好,推薦給了王阿姨,並帶她前去銷售人員郭某所在的保健品專賣店「聽課」。

王阿姨的身體狀況並不好,她曾腦梗六次,還做過心臟搭橋、胃切除手術。在郭某的不斷推薦勸說下,王阿姨購買了福龍口服液。福龍口服液標明的用量為每日兩次,每次一至兩支。但郭某、馬某來到王阿姨家中,在3小時內幫助王阿姨喝下了10盒共60支福龍口服液。

不久後,王阿姨出現了嘔吐、口吐白沫、腹瀉等不良反應,但郭某稱這是「正常現象,排毒」。在大劑量服用口服液三天後,王阿姨突然離世。

2019年8月27日,豐臺法院經審理認為,郭某明知口服液標註的用法用量,卻在明知王阿姨的身體情況下仍推薦她大量服用。王阿姨確實存在冠心病等基礎疾病,但其死亡前三天連續大劑量服用福龍口服液,與其體內大量積液有明確的時間關聯性,可以認定郭某的行為與王阿姨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故一審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郭某有期徒刑2年。二審維持原判。

隨後,王阿姨的老伴兒羅先生及女兒,向推銷員郭某及牽線人馬某提起民事賠償。庭審上,因郭某仍在服刑,她聘請律師代為出庭,被告郭某的代理人表示,由於郭某已受到刑事裁決,認同部分賠償。

但馬某當庭連連喊冤,她表示王阿姨有一定文化水平,是在了解產品後才購買的,沒有人強迫王阿姨購買或服用。馬某稱,她自己也是口服液的使用者,也曾一次性服用10盒,並出現嘔吐、排便情況,但之後感覺身體狀況變好。雖然她事發時確實和郭某一起前往王阿姨家中,但只是應王阿姨的邀請去陪一陪老人,「她要喝多少自己掌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馬某說。

對於馬某的辯稱,原告律師當庭舉證,馬某並非是單純的陪同者,而是郭某所在公司的合伙人,銷售產品可以獲得經濟利益。但馬某稱,成為合伙人只是為了自己打折購買產品。

目前這起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口服液被廠家標榜為「明星產品」

據天眼查,福州仁量生物製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法人兼實控人為楊蘭欽。

仁量公司官網上介紹,其明星產品——福龍口服液,是一種功能型保健食品,稱該產品「經過國家衛生部的檢驗,成為國家教委、體委推薦產品。」並稱其「具有卓著的三大保健功效:改善記憶、延緩衰老、預防白細胞降低。其中含有18種胺基酸、牛黃酸、靈芝多糖、小分子肽、微量元素及多種維生素,無任何毒副作用。」

對於福龍口服液的配方,仁量官網介紹:「依照千年特有的古老中醫藥完美配方,精選仁量自身精心培育的上等藥材——蛇和靈芝作為主要原料」

記者在仁量官網的產品展示頁面上看到,該公司共有四款福龍口服液,價格分零售價和貴賓價,其中零售價從每盒88元到1201元不等。四款福龍口服液食用量及方法皆註明為每日早晚兩次,一次1——2支,也可適當加大用量。

對於福龍口服液的服用劑量何為適當?加大能加大到多少?能否長期大量食用該口服液?本報記者就此聯繫採訪福州仁量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但未能得到答覆。

2019年「權健事件」以來,國內的保健品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監管,相關行業改革政策也密集出臺。2020年1月起,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保健食品標籤要醒目標註警示語:「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勸老人喝保健品致死,銷售獲刑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銷售員獲刑兩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老人吃保健品起反應,銷售說是在排毒,不幸身亡,銷售被判2年
    本文作者—苑廣闊來源:人民法院報 據報導,日前北京市一老人被保健品銷售人員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在其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然聲稱這是正常的「排毒」過程,最終,老人不幸去世,該銷售人員也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
  • 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 銷售員獲刑兩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今天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銷售員獲刑兩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今天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提醒】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銷售員獲刑兩年
    ,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郭某大力推薦保健品「福龍口服液」,稱其能排除體內垃圾、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還能治療多種疑難雜症。
  • 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品致死,銷售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
  • 勸阿姨連喝60支口服液致死,銷售人員被判刑2年
    老人被勸說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竟稱是「排毒」現象,仍推薦老人大量服用,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8月13日上午,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王阿姨的身體狀況並不好,她曾腦梗六次,還做過心臟搭橋、胃切除手術。2017年經馬某推薦,王阿姨結識了郭某。
  • 老人150瓶保健品當水喝身亡 家屬索賠76萬餘元
    老人被勸3天內喝下150瓶保健品,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後,銷售人員郭某竟稱是「排毒」現象,推薦老人堅持服用,致老人死亡。後郭某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2年。8月13日上午,該案民事部分在北京豐臺法院開庭審理,老人家屬索賠76萬餘元。
  • 勸老人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口服液致死,涉事銷售員獲刑後,又遭起訴索賠
    老人在保健品銷售人員的勸說下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日前本案民事部分開庭審理家屬索賠76萬餘元豐臺法院經審理認為,郭某明知口服液標註的用法用量,卻在明知王阿姨的身體情況下仍推薦她大量服用。
  • 紫癜患者吃無限極25天後身亡 銷售稱嘔吐是排毒
    近日,陝西商洛3歲女童疑因服用無限極保健品致心肌損害一事引發公眾關注,更多受害案例也浮出水面。2016年3月,河南駐馬店27歲的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聞靜在無限極銷售人員的介紹下開始大量服用多種無限極產品,期間,出現流鼻血、頭痛、嘔吐、身體疼痛等症狀,25天後因腦出血等不治身亡。
  • 商家高價售保健品騙多位老人 現場演繹雞死而復生
    為證明該保健品效果,該商家現場殺兩隻雞、兩隻鴿子。現場老人稱:「沒食用保健品的雞子、鴿子當場死亡,食用的很快又站立起來。」活動方讓老人買磷蝦油食用,並稱「到期不僅返錢還給宣傳費」。上百個老人被現場景象迷惑,購買3980元至數萬元不等的保健品。9月13日,記者在鄭州豫港大廈採訪發現,多家銷售保健品的商家入駐於此,儘管有老人因被騙後悔不已,但每天也有成群老人被贈品引誘,來聽講座買保健品。
  • 無限極「推銷術」:效果欠佳那就堅持服用,病情復發是排毒
    而如果以往病情重複出現,反而是身體排毒的象徵,需要繼續堅持服用。這份產品說明的封面寫著,「內部參考資料,非廣告宣傳品」。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陝西、重慶、河南等地曝出多起與無限極產品有關的健康事件。據當事人稱,無限極直銷人員在消費者出現不良反應後都告知系正常反應,可以繼續服用。
  • 「不排毒就要切子宮」 騙子推銷保健品的手段令人咋舌
    2019-08-15 10:05圖文來源:紫金山/金陵晚報「不服用我們的產品,子宮就會被切除」,被告人匡某一夥謊稱是「專家」、「教授」,為售賣三無保健品,口出狂言。「不排毒就要切子宮」 徐州大姐被騙16000元2018年8月,徐州鄭女士趕到派出所報案稱,自己通過微信買到了假冒保健品。鄭女士告訴民警,她此前購買過排毒產品。當年6月,她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詢問我關於保健品的事情,我以為廠家進行售後電話回訪。」鄭女士告訴對方,她感覺產品沒什麼效果。
  • 「褪黑素」銷售與添加亂象追蹤:激素滲入保健品
    商家廣告宣稱,這類保健品具有改善睡眠、提高免疫、促進記憶等作用。然而專家認為,對於絕大多數失眠患者來說,「褪黑素」不僅無法改善睡眠,而且長期大劑量服用會導致一系列不良反應。  記者查閱食藥監總局保健品信息後發現,邦瑞特牌欣靖膠囊的適用人群為「睡眠不佳者」,主要原料為酸棗仁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刺五加提取物、靈芝提取物、茯苓提取物等。  嚴忠屏稱,我國對於保健品實行嚴格的備案審查制度,嚴禁在其申報的成分外添加其他藥物成分。而「褪黑素」的非法添加,近年來查處過多起。例如美國保健品巨頭健安喜在其生產的特殊形態的普通食品中添加了這一激素。
  • 馬上評|醫學副教授命喪保健品,讓其他老人如何招架?
    蔣大偉 圖偽劣保健品的危害,大家心知肚明。無良商家掌握老人慾延年益壽的心理,誘騙其購買大量並無多少實效的保健品,套路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在我們的慣常印象中,老人之所以被騙,與其缺乏醫學常識不無關係。如果當事老人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當可明辨是非,不至中招。事實偏偏並非如此。
  • 「迷」上保健品的老人們著了什麼道?
    進入芳姨家裡,門口的右手邊放著一張人體穴位圖,她說是保健品公司的銷售人員送她的。北面的一個小房間,原先是書房,自從買了保健品,書房變成了保健品的倉庫,這間屋子的鑰匙只有她自己有。女兒上班忙,也沒時間過問這間鎖著的屋子。「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去那個店裡,看見門口圍了好多人,店裡沒什麼東西了,看起來亂糟糟。
  • 專家提醒:老人不要亂吃保健品 試吃贈藥多是陷阱
    很多保健品用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就算吃得不對,對身體應該也沒什麼害處。」  抱有王大媽這樣想法的老年人還真不在少數。2005年香港舉行的一項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一半人吃過維生素補充劑類保健品,20%的人服用過中藥或中藥製品,10%的人堅持服用魚油產品。在記者隨機採訪的20位老人中,幾乎所有人都有過服用保健品的經歷,八成人曾自己購買過,六成人接受過他人的饋贈。
  • 成都老人一年花10多萬買保健品 聽信免費講座
    成都市民李嬌(化名)的母親,偶然聽了一堂「免費講座」,從此迷上保健品,一年內花10多萬元買回一大堆保健片劑、蜂王漿等東西。  11月29日,再一次和母親爭吵後,李嬌撥通了華西都市報96111熱線,希望得到幫助。就在上周,本報接到數起類似的投訴,稱老人被「高明的銷售手段忽悠」,買下藥酒、黃金果、蜂王漿等保健品,成了「鐵粉」。
  • 老人臥底保健品銷售寫出5萬字防騙日記
    受訪者供圖提醒老年人保健品市場太亂,推銷會往往以打親情牌、返利等招數,誘騙老人上當「器官衰老是正常現象,如果說70歲的人有30歲的心臟,那不可能,但賣保健品的卻鼓吹能這樣。」76歲的老人鄭正一(化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