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圍城,伴侶關係需要經營

2020-08-26 朋橙心理

​1.高考後離婚潮

7月25日,高考出成績的日子。

百度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詞條,叫「高考後離婚潮」。「高考、工作、結婚都是中國人在人生中無比重要的時刻。有些家庭在很多年前,不斷吵架導致感情破裂,但顧慮到孩子還小,雖然婚姻裡的倆人沒有了感情,本著不想傷害孩子的想法當時就商量沒有離婚,約定好等高考結束了再去離婚。於是,每年暑假,高考或中考結束後,民政局經常會出現排隊離婚的現象。

這些都是以為給了孩子一個交待的家長,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結束自己的婚姻。很想問一句,離了就一了百了了嗎,婚姻的意義在于堅持到孩子高考結束嗎?

2.為什麼婚前婚後不一樣?

高考之後,父母的位置在哪裡?曾經的婚姻裡,「你」和「我」的位置在哪裡?

為什麼當初會愛上你,又為什麼你和當初不一樣了?到底是對方變了,還是我們自己變了?

據說,在加拿大人家庭教育觀念裡,第一重要的是家庭時間,第二重要的是「愛需要表達」,第三重要的是「婚姻是進出的圍城。

既然是圍城,那就需要經營。在心理學的領域裡,親密關係決定親子關係,而親子關係是世上最基礎的關係,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回歸到親子關係。既然這些關係這麼重要,那在我們進入婚姻之前,有沒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有沒有人告訴我們在婚姻中什麼比較重要,那男女之間有區別嗎,結婚前必要的準備是什麼?為什麼婚前婚後不一樣,婚姻應該如何去經營,遇到危機怎麼辦?

很多婚姻一路走來磕磕碰碰,主要原因就是走入婚姻時的起心動念出了問題。

在親子教育裡有一個比較有名「劇本論」這個理論認為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一生的腳本已經寫就,之後只不過是按劇本上演。如果沒有洞察到這個隱藏在我們潛意識中的劇本,也就是我們內在的自動化運作的模式(或者把它稱之為我們的信念體系)就算我們對劇情不滿意,就算我們一換再換電影中的男主角或是女主角,都沒有用!

劇本是如何寫就的——當初你覺得他就是你要的那個人,你是怎麼知道的,當初你為什麼會喜歡那個他/她呢,是你昏了頭糊了眼嗎?不存在的。你的潛意識其實無比清晰,答案就是你的原生家庭。我們可以仔細回想一下,我們的前任和現任有沒有相似之處?

舉個例子,你喜歡溫暖的、幽默的、生活要有品味的男生。小時候,爸爸曾經打我,打完我之後給我買衣服,同時爸爸還喜歡抽菸。於是,一種情況是看到有人抽菸我就躲開,另一種情況是我會吸引到男人,但是他會打我。

小時候的經歷,會使我們形成一個又一個「既成事實」的信念。通常4歲以前事,我們不太會記得。但「三歲看大」,為什麼?因為信念是在我們3歲以前就根植於我們的頭腦中,但不為我們所覺察。

再舉個例子,爸爸答應我周末帶我去迪斯尼,然而,周末到來,爸爸因為有了臨時任務加班了。對於那麼小的孩子來說,邏輯思維還沒有發展,他會直觀地把兩件事情產生因果關係——工作很重要,工作比我更重要,爸爸更愛工作。

所以,和這個信念類似的,所有的信念都是通過視覺、聽覺和感覺,「眼耳鼻舌身」等各種渠道傳入我們的大腦,成為了我們的信念體系,成為我們覺得「什麼是重要、什麼是該做的」的信念(信念了可以說是我們的框架),當人或事與這個信念/框架發生碰撞的時候,矛盾產生、糾結產生、壓力產生,就像路上的坑,坑多了,你就失去了填平這些坑的勇氣和耐心,而是考慮是不是換條路了。

假如是在婚姻裡,起初我們是想去溝通的,但是一次次地爭吵,讓我們失去了溝通的意願,在婚姻裡不溝通,一段關係就劃上句號。好的關係勝過沒有關係,伴侶之間爭吵勝過不溝通。

出生以前,我們是一張白紙。出生之後,父母就是我們的樣本。父母是我們生命中無比重要的「重要他人」,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他們和我們的互動,他們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都深深印記在我們的腦海裡,那個時候我們的小小腦袋,就是哆啦A夢從口袋裡掏出來的記憶麵包,把一個個父母的、和自己的有關的聲音、畫面和感覺拷貝成專屬於我們自己的「童年印記」

在那個最初的潛意識裡,痕跡很深。所以,你的另一半,可能是父親或是母親的樣子,或者是模式:有時候是聲音吻合,有時候是長相吻合,有時候是身高吻合,有時候是某種行為模式吻合……對於每個人來說,被打動的視、聽、觸覺,是不一樣的。

這就是我們另一半的樣子,也是婚姻產生矛盾的很大一個原因。我們以為我們找的是理想的另一半,其實就像電影一樣——我喜歡的電影,在我從小到大的過程中,就已經拍好了。放映機透過光和影把拍好的膠片投到屏幕上。我喜歡誰,和對方一毛錢關係也沒有。我把我人生的投影,投射到那個他的身上。你還想改變對方嗎?這個故事也發生在他的身上。

你們不匹配嗎?當初一定匹配,所以才在一起。爸爸買了四個饅頭回來分給五個孩子,我沒有,所以饅頭是我的傷。長大以後,我看到了饅頭、米飯和包子,你們說我會選誰?我會選擇我的需要,我會選擇我要找的「藥」。

多年以後,我不再需要「藥」了。我發現對方變了,然後我想改變他,因為改變他、把他變成我想要的樣子,使我感覺安全。當然,這也發生在他的身上。然後,婚姻危機了。

3.婚姻發生危機了,怎麼辦?

解決方案:第一就是成長

哪裡出的問題就在哪裡解決,如果是因為當初的起心動念出了問題(我所說的起心動念出問題,是指我們因為「需要」找了另一半,而不是因為「愛」)我們就要了解這個「需要」是什麼——我想要什麼,我認為什麼是重要的!了解我們自己!希臘德爾菲神廟的三塊石頭上,記得著一句著名的話——人啊,認識你自己。結婚前的男生女生,請你們了解,你想要什麼,你認為什麼是重要的(也就是你的價值觀)。

同時,薩堤亞的冰山理論認為,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渴望是獲得他人的關注。而在我們的伴侶關係中,這份關注會被放到很大。你的另一半就像是你的另一個自己,期待得到對方關注,假如沒有,就各種搞事、爭吵不斷。

所以,伴侶關係的活路(或者說婚姻危機的解決),首先是我們個人的成長,對自我起心動念的了解。包括我們要開始去成長,找到是不是能在其他地方(比如工作、比如社會關係中)滿足自己。當你足夠豐滿的時候 ,你就不會在原有的「需要」上糾結。

解決方案:第二就是成人

伴侶關係裡,孩子總是嗷嗷待哺,或是受害於願望未曾滿足,或是期待他人給予,或是叛逆難馴,但如果是成年人,就會去了解如何去愛,去愛(去行動),也會去學習如何來經營婚姻。

據我所知,有一個著名的海文學院(Haven Institute),它的總部位於加拿大卑詩省的加布裡奧拉島上(Gabriola,South Gulf Islands,加拿大西海岸),是一所在北美乃至世界各地,都負有盛名的個人心理成長機構。當然,心理成長不止海文學院,也不止上課進修,方法有很多,條條大路通羅馬。


4.穿越我們的原生家庭

我們要明白,這世上沒有誰是為了滿足我的期待而來的。彼時年少的我們心中有各種期待,而此時「他是獨立的他,我是獨立的我」。我們已經長大成人,這就意味著小時候沒有滿足的部分,隨著我們長大成人,需要自己給予。並且我們會為自己當初的選擇負責,接受不是誰的逼迫,這是我的選擇,我自然明白接下來該如何去做。

如果不知道,就去學習,就去成長。 目的就是改變由我們親手寫就的電影劇本。改變這個寫劇本的人,才能改變這部電影。劇本不換,換再多的男演員或是女演員,都沒有意義。把劇本換了,那麼換誰演都一樣幸福!

感謝曾經的經歷和痛苦,因為痛苦才會帶來改變。而生命需要去經歷。

下面是羅伊·克裡夫特寫的《愛》這首詩中的一段,我覺很好地詮釋了「愛」

《愛》

……

我愛你

不光因為你的樣子
還因為

和你在一起時
我的樣子

我愛你

不光因為你為我而做的事

還因為

為了你

我能做成的事

……

相處之道 ,就是允許。不要去指責,也不要去討好,更不要想去改變對方。婚姻的真諦是,「婚姻裡有你、有我,還有我們」。不想講概念,舉個例子,有一個女孩,年方二八結婚了,婚姻是幸福地羨煞旁人。但她總感覺有那麼一點不對,找不到北,父母很愛她,婚後也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然後經過詢問發現,因為父母早年比較忙碌,八歲時她就開始照顧妹妹,儼然是一位「小媽」。她在婚姻中的相處之道做得很好,「我們」的部分做得很好,但是找不到「我」了。


伴侶之間,為人父母,只有不斷地成長,去自我覺察。明白每一個當下都是我們的選擇,去負責,像成人一樣去承擔,才不會把伴侶或是婚後的日子搞得像「過家家」似的,把一份「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傳承給了孩子。唯有如此,才穿越了我們的原生家庭,收穫了一份當下的圓滿,也傳遞了一份未來的、可見的幸福。


朋橙心理主筆團|檸檬、蟠桃

本文責任編輯|檸檬

文章版權所有|朋橙心理官方網站 想了解更多心理學專業知識?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婚姻是圍城還是寶藏?如何從親密關係中獲益?
    這個程序的調整,主要是為衝動離婚的人增加一個門檻,使雙方能夠冷靜思考自己的婚姻。「離婚冷靜期」也許並不能真正挽救你的婚姻,但對婚姻的反思,卻可以讓你受益匪淺。婚姻是我們人生中重要的親密關係,婚姻是圍城還是寶藏,取決於你是否能在這段親密關係中獲益。
  • 婚姻不是圍城,過日子還需要儀式感
    婚姻,對很多現代人而言,就像錢鍾書在《圍城》寫道的那樣:「婚姻就像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去。」也許,生活對人類最殘酷的懲罰就是:單調和重複。而婚姻似乎是將重複的單調生活加固的枷鎖,你每天重複著千篇一律的事情,過著毫無波瀾的生活;於是你開始生發厭倦的情緒,埋怨伴侶的懶怠,斷定生活的乏味;但這一切是必定的嗎?
  • 如何經營婚姻?讀完這6本書
    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過:「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但是近年來,相信很多書友也知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敢走進婚姻的圍城,甚至一部分人變成了所謂的恐婚族、不婚族。婚姻從圍城裡面,少數人是幸福的,大多數人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煩惱,畢竟古人誠不欺我「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 《終身成長》: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
    它從思維方式的角度為我們解讀了婚姻中的問題,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我們需要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才能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我們就從本書觀點出發,結合生活實際。來談談思維方式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成長型思維為婚姻保駕護航。
  • 《自卑與超越》:愛情與婚姻是平等的合作關係,而不只是靈魂伴侶
    長久以來,人類的繁衍、發展靠的並不是來自靈魂伴侶的力量,而是婚姻雙方的責任。時至今日也不例外,陷入愛情的男女想要走進婚姻的殿堂,則兩人要承擔同等的責任。 阿德勒在其經典著作《自卑與超越》中,就單獨列出一章來講述了「愛情與婚姻」,他認為,愛情與婚姻是平等的合作關係,男女雙方承擔同等的責任。
  • 男人經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什麼意思?女性必備知識
    最早把婚姻比作圍城不知是不是在錢鍾書的小說《圍城》中,如果不是,那也一定出自另一個男人,因為只有男人才會把婚姻視為監獄,認為只要邁進了婚姻的大門,就永遠地失去了自由。男人對婚姻的恐懼可能和女人對婚姻的態度有關。
  • 良性的婚姻生活,需要「耍心機」,三大心理學效應,來助力!
    錢鍾書在《圍城》裡說到: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已經在城裡的人,還是不要著急出來的好,畢竟城外的日子是福是禍,還是個未知數。不如在婚姻中學會一些「心機」,明白這三大心理學效應,希望大家在婚姻圍城裡也能過得開心,舒心。
  • 帶結同心,婚姻幸福
    我們都是俗人,沒有人能抵擋住婚姻圍城的誘惑,也沒有人能逃脫這座圍城的束縛,最初你憧憬著婚姻生活中的美好,熱戀,溫暖,依戀,一日三餐,乾淨整潔,纖塵不染的家等等等等。殊不知婚姻在本質上就是責任和義務,是兩個心心相印一生一世的契約。
  • 好的婚姻狀態是什麼,夫妻之間如何經營好婚姻生活?
    之前看過對解讀婚姻最好的回答:當你覺得婚姻不再是一件大事的時候,那時候最適合去結婚。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更像是一座圍城,在裡面的人想出來,而在外面的人卻又想進去。其實這樣的婚姻生活才是最真實的,它也是我們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兩個人相愛到一定程度,終歸是要步入婚姻的門檻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維持自己的婚姻,才會讓自己的幸福感爆棚呢?學會溝通往往婚後交流頻次降低是影響婚姻關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 親密關係:感情不順婚姻不幸的人,往往是這三種,但願你不是
    從前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們沒有自由戀愛的權利,不論你喜歡不喜歡對方,一旦結婚了就要奔著一輩子的長度去過日子。大家對這一點心知肚明,便對婚姻和伴侶多了幾分耐心,願意花心思去努力經營。如果你也曾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殿堂,又失望無比地退出這座圍城,看看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是不是做過以下三件事:01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對方身上,企圖改造伴侶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誇大了愛情的魔力,進而陷入到一種情感誤區之中,理所當然地認為:如果你愛我,就該心甘情願為我而改變。
  • 要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經營婚姻呢?
    在完美的婚姻,也逃離不了經營。當你懂得經營自己的婚姻,那麼你們在相處之間就會有那麼的矛盾了、然而也會因此你們夫妻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那麼我要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經營婚姻呢?2:表達感激每當我們有機會的時候,就告訴我們的伴侶我們的感激。不僅僅是為了某件大事,可以是為了一些普通的小事情。比如,「謝謝你今天做的美味晚餐」「謝謝你的傾聽,有你真好」等等。當我們時常表達感激,而不是把對方為我們所做的事當作理所當然,這樣我們的伴侶會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通過我們的感激感受到了自己的一部分價值。
  • 看《圍城》,揭示婚姻的「潛規則」,或許這才是生活和婚姻的真相
    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要進去,城裡的人想要出來。——錢鍾書《圍城》提到《圍城》就不得不說他的作者錢鍾書先生,錢先生和楊絳先生的婚姻一直是被人稱道的婚姻,但是錢先生卻寫出了一部"不幸婚姻"的書,可見其文學功底。
  • 心理學:為何伴侶會游離在伴侶關係之外?
    今天來說說,為何伴侶會游離在關係之外?現在從關係的體質來看這種情況。從關係的體質來看出軌、游離。其一,兩個人沒建立起真正的關係。兩個人沒有建立起真正的關係,兩個人之間沒有親密關係。如此,也就不可能成為伴侶關係。
  • 婚姻中的親密關係:自我成長的修煉場
    人們對婚姻的嚮往與無奈,在錢鍾書先生的小說《圍城》裡,早已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事實上,人們如此關注婚姻中的親密關係,並非僅僅因其可作「八卦」談資,更重要的是它確乎與我們每個人都密切相關。
  • 婚姻,是一場經營
    我們從呱呱墜地,就註定要學會做一個經營自己人生的具有哲學意義的商人,將愛情、友情、親情好好經營,生命的每一個關口更要用心經營。列夫託爾斯泰說過,人生就是場經營,有人經營感情,有人經營利益,有人經營幸福,而有人經營陰謀。
  • 《圍城》一書被我們現代人提取得僅剩一條婚姻格言?
    作者:小蓮霧(一)《圍城》裡的絕望「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結局。」《圍城》一書被我們現代人提取得僅剩一條婚姻格言,像新書腰封上醒目的大字。
  • 失敗的婚姻裡,大都有一個自以為是的伴侶
    在婚姻裡她學會反思自己,不再一味要求老公,不在因為種種不如意的事情給老公壓力,在婚姻遇見危機時,她開始檢討自己,明白了很多的不開心都是自己的自以為是造成的。婚姻不是你說了我就能改,需要改變的是雙方的態度和心態,婚姻最幼稚的行為是改變不了你,就離婚。
  • 《婚姻故事》:在親密關係中,如何實現自我價值
    在婚姻這座圍城中的很多人,她們無法在這座城中找到自我的價值,就只能逃離這座城,希望能夠在這座城外實現自我價值,開啟人生新的篇章。對於這些人來說,放棄感情,切斷婚姻不是她們需要掙扎、思考的路,而是她們想要重獲新生唯一的路。
  • 《婚姻的真相》:婚姻其實是一個人的婚姻
    原創首發/沙柳人們都希望自己能擁有美好圓滿的婚姻,步入婚姻殿堂的時候,都希望能開啟「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童話模式。只是在現實中,公主與王子從此開啟幸福生活的故事並不常見。有時候,婚姻無法成為快樂的城堡,甚至其中會硝煙四起、狼藉一片,讓人想從這個圍城裡快速逃離。
  • 對伴侶的態度,決定了婚姻的幸福度
    其實我覺得,這句話套用到婚姻裡,也非常適用。婚姻同樣也是一面鏡子,你對著它笑,它便會回報給你微笑,你如果整天向它抱怨,不滿,挑剔,它給你回報的,則會是怨恨,哀愁和黑暗。當你結婚後,你便成為了婚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