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疏通貨幣傳導和支持民企信貸擴張的政策已經在發揮作用,預計央行會在今年二季度再進行一次降準,並配合降低常備借貸便利利率的方式,持續發揮貨幣政策對穩定經濟的作用。」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日前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同時,一些向好跡象已經出現,海外機構投資人對人民幣、中國境內股市和債券市場的配置熱情正在提高。
「預計2019年GDP增速為6.2%,上半年經濟還將保持疲弱,下半年會有所改善。四個季度的GDP增速預計分別為6.1%、6.2%、6.2%和6.3%。」劉利剛說。
減稅力度超預期
劉利剛說:「從這一輪財政政策中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就是這一輪減稅力度很大。」
多家外資機構表示,減稅力度超過市場預期。瑞銀日前表示,中國減稅規模對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增加企業盈利方面是正面的,也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
據花旗銀行測算,如果包含今年1月份之後的個人所得稅抵扣,個人所得稅的減免額度大概是4000億-5000億人民幣左右,和個人所得稅的稅基1.2萬億相比,減稅力度較大。
宏觀方面,花旗銀行預計,2019年的通脹保持溫和,預計PPI同比增長0.9%,CPI同比增長1.9%。
對於影響通脹的因素,劉利剛認為,豬肉價格是左右今年消費者價格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豬肉價格的繼續上漲可能使CPI較預測值(1.9%)提高。
貨幣政策方面,花旗認為存款準備金率還有100個基點的下調機會,二季度可能下調50基點。總體來看,貨幣政策變得更加樂觀和正面。
從內部因素看,央行疏通貨幣傳導機制和支持民企信貸擴張的政策已經在發揮作用,央行若在今年二季度再進行一次降準,並配合降低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可持續發揮貨幣政策對穩定經濟的作用。從外部因素來看,美聯儲加息預期暫緩,市場猜測今年最多出現一次加息,且美聯儲較「鴿派」地說法也將外部壓力去除,這樣的一種國際環境也使中國央行更有可能降準。
外資湧入更加活躍
近期人民幣表現較為強勢。整體來看,今年以來,人民幣出現偏強走勢跡象明顯。
劉利剛認為,主要影響因素是國際機構投資者對於下一步中國境內資本市場的開放更為關注,且抱有樂觀預期。他援引數據表示,從2018年每月對債券通、滬港通、深港通北向資金的淨計算來看,除了11月份當人民幣匯率快到「7」時出現了淨流出,其它月份均觀察到是淨流入。國際機構投資人認為,此次中國境內資本市場的開放將會吸引更多資金湧入。
外資緣何盯緊中國境內資本市場?劉利剛認為,從短期來看,中國資本市場的回報率相對一些經濟體來說相對較高,特別是部分經濟體還處在量化寬鬆之中;另一方面,中國境內資本市場同新興市場整體表現得相關性不是很大,某種程度上可以起到避險作用。
「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組合資本進入中國境內資本市場,這可能成為重要的中長期趨勢,中國境內資產價格今後可能會有一個重估的過程。」劉利剛說。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