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長會過時了?「祖輩家長」適合參加嗎?聽聽老師和專家怎麼說

2020-12-09 北晚新視覺網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引發人們對這種家校溝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參加家長會的媽媽為何會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問題1

學校為什麼要召開家長會?

家長會是一種傳統家校溝通方式,延續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有家長認為,當下通訊手段這麼發達,孩子在學校的事情老師可以隨時與自己交流,沒必要讓家長專門到學校去開會,何況有的學校家長會一開幾個小時,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學校為什麼要召開家長會,這種形式是不是過時了?

幫助家長了解自身教育得失

人大附中豐臺學校教師 李建軍

對於家長會,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態度和感受。孩子優秀的家長喜聞樂見,積極看待;孩子成績差一些的家長心中往往忐忑不安,擔心自己和孩子會受到批評。事實上,家長們應該放平心態,因為家長會是一次難得的家校交流的契機,是了解孩子和調整親子教育方向的獨特平臺。

首先,家長可以更充分地了解班主任和班集體的風貌。平時,家長們忙於工作,不一定能及時全面掌握孩子的在校情況,家長會可以讓家長近距離地了解和認識孩子的學習環境。班主任是一個班的主導人物,通過交流,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班主任的帶班風格、對學生的日常要求等信息,從而配合老師的工作。班主任也是班級信息中樞,掌握孩子全面的學習、生活、紀律、衛生、習慣及心理信息,家長可以通過班主任來全面了解孩子的狀態。

其次,家長可以通過各科老師的家長會分享,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水平、優缺點、改進方法,整體把握孩子學習狀況,及時科學地制定下一步學習計劃。在家長會上,各科老師還會介紹學科特點、要求以及如何學習好該科目的方法,可以說是乾貨滿滿。比如老師會向家長分享如何聽課、記筆記、做作業和審題答題,以及升學政策的變化等,家長聽後可以做到心中有數,積極應對。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家長可以通過家長會了解自己作為家長在教育方面的得失,更好地認識自己和改變自己。我們常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通過孩子的優劣得失,我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對家長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更好地幫助和改善孩子學習和成長狀況,家長需要以身作則,不斷完善自我。我也是個班主任,每次學校召開家長會時,我都會邀請部分優秀家長進行親子教育經驗分享和交流,主題涉及「與孩子共同成長」「學會傾聽」「親子教育小妙招」等,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和能力,效果非常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老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總而言之,孩子健康良好地成長需要家長、孩子和學校的密切配合,三者方向越一致,力量越強大,孩子的成長進步才會越高效。而家長會就是這樣一種總結經驗、克服難題、明確方向、加強合作的重要契機。

問題2

應該「召喚」爸爸來參加家長會嗎?

近年來,中小學、幼兒園家長會一般都是孩子媽媽參加得多,孩子爸爸常常因為各種原因缺席,這種現象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現狀。教育孩子的重任為何多落在媽媽肩上?爸爸的缺位會不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被缺失」的爸爸應該正位

北京小學首席班主任 馬蘭

近年來,家長會大多是媽媽參加,而爸爸會有各種理由缺席,或者說「被缺席」。參加家長會的媽媽比爸爸多,已成為當今中小學家長會的一種常態。在我25年班主任生涯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家長會,全班只有一位爸爸參加,當時我們還一起為這位「偉大」的爸爸鼓掌。

有句話這樣說:母愛是「滴水穿石」,父愛是「點石成金」。在我看來,父愛更須「滴水穿石」,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同樣重要。人們在歌頌母愛事無巨細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父愛應有的細膩,從而讓爸爸們心安理得「退居二線」,這實在不應該。

爸爸「被缺失」,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導致家庭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母愛和父愛就像鳥兒起飛的兩個翅膀,都是孩子健康成長所必須的條件。依然記得很清晰,我幾年前教過的一個女孩,因家庭問題有三年多時間沒有和爸爸相見,導致這個女孩敏感、衝動、愛動手打人,尤其是和男生發生矛盾時會顯得脆弱而暴躁。熱播電視劇《都挺好》中,就有著一位強勢的母親和一位習慣逃避的懦弱的父親。於是,劇中女主人公用了20年拼命逃離這個家庭。現實生活中,問題較多的學生背後往往也可能有著問題家庭。「不行,他爸還不夠添亂的呢」「他爸根本不懂」……記得我與一位媽媽談話,引導她讓孩子的爸爸加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來,而她都在向我描述一個啥也不會的父親的樣子。其實,孩子的父親很想參與孩子的教育,但常常因為和妻子教育觀念不一致發生爭吵,父親為了躲清靜,索性放手不管了。於是,這個孩子在缺失父親的管教、約束和引導的家庭教育下,成了班中問題最多的孩子。

從實踐來看,父親的教養態度以及教養方式對孩子個性、學習成績、性別角色的形成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缺失」的爸爸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的缺失,每天忙碌的父親披星戴月地回到家,孩子早已經睡了;一方面是情感的缺失,勞累一天的爸爸癱在沙發上看手機,很少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互動。家長會讓爸爸們來參加,不如說是一種號召,一種邀請,讓爸爸們走進孩子的世界,用坐下來聆聽的方式開啟陪伴之旅。「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教育從來都是父母雙方的事情,爸爸的愛同樣要「滴水穿石」。希望更多的爸爸加入到合力育子的隊伍,那些「被缺失」的爸爸都早點兒正位吧!

問題3

「祖輩家長」適合參加家長會嗎?

在參加家長會的家長中,不乏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樣的「祖輩家長」。據說,有的老師在開重要內容家長會時,並不希望「祖輩家長」參加,比如,老師要跟家長交流孩子學習英語的事,而「祖輩家長」年輕時沒學過英語或學的是其他語種,可能會導致不知老師所云。對此,有些「祖輩家長」認為自己被歧視了,無奈之中也很不服氣。對於這種矛盾,應該如何化解?

根據不同情況「對症下藥」

牛欄山第一中學教師 楊劍鋒

的確,有的老師在開重要內容家長會時,並不希望「祖輩家長」參加。在此,我們需要弄清兩個問題。「重要內容」指的是哪些?老師不希望「祖輩家長」參加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重要內容」可能涉及學校的相關規定與要求、孩子在校的學習成長狀況等方面。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存在著年齡、教育理念上的差異,兩者溝通有代溝,不利於「重要內容」的傳達與落實,給後續的教育管理帶來諸多的不便。

我自己就是一名班主任,從我帶班的經驗來看,對於「祖輩家長」是否適合給孩子開家長會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論,教師如果機械地讓「祖輩家長」一律不得參加家長會,有可能激化家校矛盾,從而達不到育人的效果。我的做法是:在開家長會之前對學生的家庭背景作一些具體了解、分析,根據「祖輩家長」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綜合考量後再採取相應的策略,「對症下藥」,巧妙化解問題。

通過與學生長期間接或直接地溝通、了解,我將「祖輩家長」分為兩類:一類起著主導作用,一類起著次要作用。主導作用,比較特殊,「祖輩家長」起著監護人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學生有的是單親兒童,有的是留守兒童;次要作用,「祖輩家長」目前和子女、孫輩生活在一起,學生的父母承擔著監護人的角色。在開家長會之前,我不會直接在家長微信群(或手機簡訊息)裡刻意提到「祖輩家長」等類似的字樣,我會提前了解哪些家長能夠參加家長會,同時也為「祖輩家長」參加家長會做好相應的準備。

若「祖輩家長」在家庭中起著次要作用,那麼學生父母要儘可能地參加家長會。「祖輩家長」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對孫輩有著慈愛之心,但是育人觀念與子女有著較大差異,主要體現在過分地溺愛孫輩,包管孫輩生活之事,還有重視物質給予,輕視精神養育。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孩子自理、獨立能力的弱化,加深了孩子與父母的情感隔閡,從而不利於孩子個性化成長。學生的父母參加家長會,有利於其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可以進一步加強親子關係,也有利於家校溝通、家校共育。

若「祖輩家長」在家庭中起著主導作用,那麼「祖輩家長」可以參加家長會,但教師要學會正確地與他們溝通。首先,無論「祖輩家長」的學識如何,教師都應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多聆聽「祖輩家長」對孫輩的講述,對於「祖輩家長」的嘮叨與固執要寬容對待,以此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成長,為今後的教育工作提供參照。其次,教師給「祖輩家長」開家長會時不可長篇大論地講道理,而是要結合學生的表現將教育原理鑲嵌在故事中,注意語氣與措辭,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祖輩家長」能夠理解、支持教師的工作。

任何一個教育問題的背後都暗含著深層的原因,這需要教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智慧來巧妙地化解問題,從而彰顯立德樹人的育人思想,不可盲目、一刀切。

專家觀點

讓家訪成為家長會的有益補充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謝春風

新時代的教育面臨著難得機遇,但也面臨著更加複雜的環境和嚴峻挑戰,育人的要求更高了,難度更強了,風險更多了。這要求學校和家庭在共育方面大膽創新,邁出新步伐。

學校作為國家設立的教育專業機構,在家校協同協作育人方面必須發揮主導作用。長期以來,中小學為完成好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職責,採取家長會、家委會、家長講堂、家長教師協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努力做好學校指導服務家庭教育,開展家校協同育人,積累了不少好經驗,共育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在組織家長會時,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做好同心同德育人的大文章,而以下幾種關係需要進一步處理好:

第一,情與理。中小學和幼兒園召開家長會,要把尊重、理解、感謝和虛心求教之情感體現出來,把育人中的問題解決以及對家長的教育要求放在第二位,使情理有機統一。在育人方面,學校和家庭是平等的,父母和老師承擔著相同的任務。家長應該尊重、信任和支持學校老師,學校領導和老師更應該在組織家長會時體現出對家長「孩子第一任教師和終身教師」的敬畏和尊重,絕不能是單向的問題通報、任務要求甚至是對孩子「罪錯」的「討伐」。互尊、互信、互助的家長會,才有好的效果。

第二,多與少。家長會是一種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延續了很多年,對育人來說不可或缺、無可替代。在網際網路時代,線上溝通形式多,但見面溝通意義更加重要。學校組織家長會時要處理好多與少的關係,涉及全體學生和家長的家長會,要充分準備,慎重召開,一個學期至多一次。而涉及班級教育問題的家長會可以形式靈活,適當增加次數,每個學期應該保持兩次到三次。

第三,長與短。每次家長會的時間應該適度,過長和過短都會影響教育效果。我曾經參加過多個學校的家長會,對學校召開家長會的不易感同身受,家長會持續時間往往很長。建議校級和年級層面的家長會應該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以內,而班級層面的家長會應該在一個小時左右。家長會重在聚焦,開會時間過長,積極效果將消減。家長們和老師們一樣,都很不易,超過兩個小時以上的家長會應該避免。

第四,形與神。家長會要形神具備。現在,孩子父母作為職場的主角,非常忙碌,特別是孩子的父親,往往成為家長會中的稀客,缺位家長會成為常態。甚至一些父母因自身忙碌而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保姆代替參加家長會,這必然導致家長會有形而無神。教師與孩子父母、監護人的直接溝通交流,是家長會的本質特徵,父母缺位或父親缺位,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這個問題需要家校共同解決,學校應該主動想辦法。

第五,舊與新。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的家長會必須與時俱進,有所創新,但更需要堅守教育真義。家長會創新除了體現在形式上以外,更應該在育人理念和實踐上求得突破。網絡技術使溝通日益便捷,但大大消解了人際交往的親密性和深刻性。網上家長會、微信群等形式的積極意義應該肯定,但傳統的直接見面溝通的家長會舊而珍貴,不可替代。把家長請進學校開會固然重要,但學校領導老師特別是班主任主動走進學生家庭,把微型家長會開到家裡,意義更加重大而急迫。教師家訪是最溫暖、最神聖的教育事件,能夠使家校共育妙筆生花。

目前教育問題依然存在,形式主義、急功近利的幹擾不少,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學生的發展才會順利。家校協同要將心比心,互相理解,更要包容別人,反省自己。一味抱怨是非理性行為,傷害的是我們的孩子。所以,在共育方面,家校和全社會必須達成和解。

(原標題:傳統家長會過時了嗎)

來源: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u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傳統家長會過時了嗎?聽聽老師班主任和教育專家怎麼說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引發人們對這種家校溝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參加家長會的媽媽為何會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
  • 傳統家長會過時了嗎?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引發人們對這種家校溝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參加家長會的媽媽為何會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
  • 傳統家長會,真的過時了嗎
    (原標題:傳統家長會過時了嗎)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
  • 爸爸不開家長會,對孩子有這麼多負面影響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引發人們對這種家校溝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參加家長會的媽媽為何會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
  • 孩子亂塗鴉家長該把畫筆收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nbsp&nbsp&nbsp&nbsp孩子亂塗鴉,家長該咋辦&nbsp&nbsp&nbsp&nbsp如何保護孩子天性,又不讓家成「大花貓」?
  • 家長穿新衣參加家長會,卻被告知回家換衣服,老師:含義不好
    01  家長穿新衣參加家長會,卻被告知回家換衣服  家長穿新衣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不過,有時新衣也容易弄出誤會,產生笑話。  此前有一位寶媽為了參加孩子的家長會,特意去商場裡買了一件新衣服。  本來,這位家長的想法是好的,想穿件新衣服給老師留一個好印象,但是讓她沒想到,她剛進孩子班級的門,就被老師攆了出來。  老師讓她回家換件衣服再來,當時她就懵了,難道是老師不讓家長穿新衣服?
  • 孩子有必要貼三伏貼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進入三伏天,不少人都會貼三伏貼,覺得貼上了有病治病、沒病防病,還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醫院貼三伏貼。但是給孩子貼三伏貼真的有必要嗎?有哪些症狀的孩子適合貼三伏貼?戳視頻,聽聽專家怎麼說↓【來源:CCTV1綜合頻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爸爸參加家長會,一出場就成為「焦點」,老師一番話引家長喝彩
    ,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學校開家長會,尤其是鵬鵬的爸爸,平時工作特別忙,但也依舊堅持來參加了這次的家長會。開家長會能穿工作服嗎?家長會並沒有明確是服裝要求,從理論上說,家長穿什麼都是可以的,穿工作服自然也沒有任何問題。
  • 參加學校家長會穿著很重要?聽聽老師的說法:給人第一印象很重要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生下來都會有不同的責任,但是在完成這些責任之前,我們都要進行一定文化的教育,那我們接受文化教育就是必要到學校去學習,學校是一個非常正規的學習場所,在學校中有很多老師和同學可以背叛自己成長,學校在每學期末或者期中的時候都會開家長會,邀請家長在教室裡探討學生的在校情況和學習成績。
  • 家長會奇談,網友分享6大最不想被遇到的家長類型
    學校於新學期舉辦的家長會,是爸媽們和老師面對面溝通的好時機,此外討論班務、選出家長代表也是當日的流程之一,當然各種意想不到的特殊類型家長都可能在這天親眼目睹…聽聽網友都怎麼說,你有遇到這種家長嗎?「我已經連續二年聽同一個家長拿他跟兒子出遊的照片(一大本哦),講他從老婆過世後他如何走出去的心路歷程,不是我沒同情心而是這跟家長會有什麼關係啊?」「我最受不了開會中有家長的廢話超冗長,浪費大家的時間,就不能重點講幾句嗎?」
  • 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聽聽孩子怎麼說
    您可能要說了,這個問題還用得著討論嗎?自古以來不就是老師批改作業?先別忙著下結論。就在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而至此,從國務院到全國十多個省份都已出臺了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的規定,卻依然沒能杜絕。
  • 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 聽聽孩子怎麼說
    您可能要說了,這個問題還用得著討論嗎?自古以來不就是老師批改作業?先別忙著下結論。就在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而至此,從國務院到全國十多個省份都已出臺了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的規定,卻依然沒能杜絕。
  • 參加家長會,穿什麼衣服最合適?三類家長的穿著老師最反感
    因為家長會大多在工作日舉行,很多父母都是請假出來給孩子開家長會的,所以難以避免地會出現穿著工作服出席的情況,來回換衣服不僅麻煩,也可能來不及。參加家長會確實不需要太注重自己的形象,但是有些方面家長必須考慮,什麼衣服最合適?家長看看這些就知道了。
  • 再忙也要去參加幼兒園家長會的5個理由
    有人認為,幼兒園的家長會沒什麼重要內容,老人去聽聽就好了!其實老師更願意和父母溝通孩子的情況。和老人溝通,在語言、理念方面,老師很難準確傳達並有效獲取關於孩子教育方面的信息,老人一般只負責生活照料,對孩子的教育規劃問題知之甚少。
  • DaDa少兒英語價格表貴嘛,聽聽家長怎麼說
    那麼,DaDa少兒英語價格表貴嗎,聽聽家長怎麼說。DaDa英語機構成立於2013年,DaDa英語機構比較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機構的課程體系,現在機構的課程體系可以分為21個級別,而且包含了4個學習階段。針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DaDa英語所採用的課程級別也是不同的。
  • 寶媽課堂:關於寶寶餐具,聽聽兒童專家怎麼說!
    關於寶寶餐具,聽聽兒童專家怎麼說!關於寶寶餐具,聽聽兒童專家怎麼說!那麼,寶寶餐具選的對不對,聽聽兒童專家怎麼說:1、喝水的用具選擇不鏽鋼的不鏽鋼材質餐具的一大特色就是這種餐具不容易滋生細菌,而且表面光滑,清潔起來很方便,不鏽鋼材質餐具的花絮元素比一般的餐具的化學元素少,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不鏽鋼材質餐具的導熱性能快,寶寶在使用中容易燙手發生意外
  • 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導讀:現在參加補習班的小學生越來越多。小學生到底要不要上補習班?是浪費精力浪費錢,還是不輸在起跑線上?看看家長怎麼說?再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 媽媽精心打扮參加孩子家長會,卻被請出教室,老師的話讓媽媽羞愧
    導讀:媽媽精心打扮參加孩子家長會,卻被請出教室,老師的話讓媽媽羞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精心打扮參加孩子家長會,卻被請出教室,老師的話讓媽媽羞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給老師支招:一場有效果又接地氣的家長會應該這樣開
    可是,通知一發…… 老師們手拿著家長會通知,不禁長籲短嘆: 「家長不願交流,從頭到尾就我一個人幹講……」 「有的家長聽聽就開始玩手機了。」
  • 媽媽精心打扮去參加女兒家長會,但老師的話,讓她羞愧不已
    導讀:媽媽精心打扮去參加女兒家長會,但老師的話,讓她羞愧不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精心打扮去參加女兒家長會,但老師的話,讓她羞愧不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