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一家華媒收到一封「讀者來信」。寫信人稱自己是中國留英學生,三個月前因為幫朋友一個忙,被英國警方逮捕入獄。
其實,令這位留學生身陷囹圄的這件事,不少華僑華人都接觸過。
///
私下換匯涉嫌洗錢
小莉(化名)在英國一所大學讀研,去年9月入學後加入了一個私人換匯微信群,群裡人大多有用人民幣兌換英鎊的需求。
因為匯率比銀行利率低,加之沒有手續費,小莉一直覺得很方便。
直到去年11月,她應一個同學的請求,開始幫助對方進行私下換匯。具體操作是,與不同的人接頭領取現金,然後再用自己的英國銀行帳戶,把錢分別匯入換匯人的英鎊帳戶裡。
自認為不是太大的事兒,小莉不僅痛快答應,還一連幫過幾次,多的時候能領到幾萬英鎊現金;拿到錢後,就往不同帳戶匯款,有人幾百、有人幾千。
而小莉自己,並未收到任何金錢回報,只是被那位要求幫忙的同學請過幾次飯。
沒想到,大概三個月前,當小莉再次從接頭人手裡拿到現金時,被警方抓個正著,拷上手銬送到警察局。
後來她才知道,來送現金的「接頭人」其實早被警方盯上。
隨後,小莉因為「洗黑錢」被起訴,入獄扣押。在獄中,她驚訝地發現,還有幾個中國留學生,也因為類似原因被抓。
這時,小莉才意識到,私下換匯涉嫌違法,可能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
為儘快了結案件,小莉最終決定認罪,並在收押兩個月後收到法院判決:因涉嫌洗黑錢被判處緩刑,被罰做義工。
雖然從目前看來,小莉的學業應該不會受到影響,學生籤證也仍有效,但她心裡已有擔憂,害怕此事對以後的籤證乃至前途帶來影響。
在英國,私下換匯的案例還有很多。今年5月底,中國駐英大使館就曾發布提醒,稱近期接到數名中國公民來電反映遭遇換匯詐騙。
這些受害人大都通過認識的朋友互相推薦,在微信群中與換匯人員聯繫,因為輕信對方發來的,或偽造或可取消的銀行轉帳截圖,導致被騙去匯款,財產受損。
而在其它國家,亦有華僑華人、中國遊客捲入私下換匯事件。
///
私下換匯隱患多
在很多國家,私下換匯往往與「洗錢罪」關聯密切,因為你無法確定,你想要換取的現金,來源究竟為何。
如果是毒品交易、搶劫所得的贓款,那麼你持有過、又將這些錢通過購物、投資、置業等渠道使用出去,就等於把「黑錢」洗白,無形中成為洗錢鏈條的一環、犯罪分子的幫兇。
如此,在相關案件偵破後,換匯者也將被牽連在內,輕則罰款、重則坐牢。
與此同時,因私下換匯往往涉及大筆現金,加之此舉本就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容易被不法人員盯上,使換匯者淪為搶劫對象。
隱患眾多,為何仍有人執意為之?
一方面,確有人對私下換匯的危害認識不足,一時貪圖方便;
另一方面,私下換匯門檻低、利潤高,有人想藉此賺些快錢,有人則想長期牟利。因此,明知有隱患,也不惜鋌而走險,說到底是利令智昏、財迷心竅。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在很多國家,其實都存在「洗錢」犯罪風險:
1、隨身攜帶大量現金,且對現金來源無法給出合理解釋;
2、自己在海外開設銀行帳戶,親友轉帳過來,想藉此買房,且未說明資金來源;
3、作為老闆,發放工資時選擇支付現金而不通過銀行帳戶,員工拿了現金去消費,可被認定為幫公司洗錢;
4、從事代購時,往往需要大量現金,有人會在當地華人網站上找人換匯,但不了解現金來源;
5、在微信群張羅換匯生意,本身就涉嫌違法,因為唯有拿到相關牌照,才能從事金融服務。
- E N D -
回復關鍵詞 駕照 免費獲取紐西蘭考題
99% 華人看完之後筆試一次就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