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每月初一是沒有月亮的

2020-12-22 南柯一夢化蝶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在1000多年前就總結的非常經典!月亮總是盈了又要虧。我們把它叫做月相的變化。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上半個月月亮從無到有,逐漸變的飽滿,從新月變為滿月,下半個月則從滿月變為殘月。由於月亮在自轉的同時還一直繞著地球公轉,所以我們總是看到月球的一個面。月相的變化小編在大學裡就對他感興趣,各種資料看,之後再工作之後又自己實踐觀察,但是就是分不清上弦月和下弦月之分。上弦月就是月亮的前半個月的樣子,下弦月也是後半個月的樣子,區別就是凸起的方向不一樣。偶然的機會下,終於讓我知道了一個方法,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簡單!!答案是下弦月向字母C。這下瞬間就明白了。

有一天老婆問我,你知道初一有月亮嗎?這是個常識,問題是我不知道,找半天資料,原來初一是沒有月亮的。為什麼呢?原來初一那天月亮正好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而且是背對著我們,所以是看不到月亮的,只有過了這一天,月亮才天天與我們見面。生活中你注意過月亮的變化嗎?

猜猜這是上半月還是下半月的月亮

這兩幅月亮本人親自拍攝

相關焦點

  • 古人早告訴了我們月亮的運行規律,那麼初一的月亮到底有多圓?
    但是每當提起月亮的話,很少有關於他不好的傳說,人們更多的將思念寄托在月亮上,更還有一種淡淡的哀傷之情,中國的文人們,總是拿月亮當做知音,在人生不得意的時候,有月亮的陪伴,人生也算是比較圓滿了。另外,每年到了中秋節的時候,中國人講究著在一起吃月餅,圓圓的月亮,映著圓圓的月餅,幻想著月宮中的嫦娥和玉兔,人和人的心拉近了,覺得是那麼溫馨,那麼美滿。
  • 古人很早就了解月亮運行規律 每月第一天稱為「朔日」
    導讀: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了解了月亮的運行規律,所謂的一個月,就是指月相變化一次所用的時間。在一個月中,頭一天為初一,古人通常稱為「朔日」,這一天,地球上看不見月光。這首《月相變化歌》簡單明了地告訴了我們一月之間月亮的變化,如果想記得更簡單點,那就是:十五六會看到圓月,其它時間沒有。中國人對於月亮的感情,歷來是深厚的。所以,在影視作品中,會有許多月亮的特寫鏡頭。這不,在電影《畫皮》中,蜥蜴妖怪要吃夏冰,被龐勇發現後,就和蜥蜴妖怪打鬥,這時天空中出現了一輪明亮的圓月,畫面倒是挺唯美。
  • 月亮為什麼在晚上出來? 月亮升起的時間規律是怎樣的?
    月亮為什麼在晚上出來? 月亮升起的時間規律是怎樣的?時間:2017-07-22 14:28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亮為什麼在晚上出來? 月亮升起的時間規律是怎樣的? 為什麼晚上月亮出來,白天太陽出來?是不是地球的自轉周期和月亮公轉周期差引起的。
  •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2020-09-25 08:22:08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周潤健 | 字號:A+ | A-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中秋節將至,又到賞月時。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聽聽專家怎麼說
    龍頭新聞訊(記者 王萌)中秋節眼看就要到了,今年仍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是,專家表示,月亮大小變化不大,對賞月無影響。今年的中秋節是9月13日,月亮最圓的時刻將出現在中秋的第二天,也就是14日的12時33分。十五的月亮為何圓在十六?
  • 今晚月色真美、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你被拍月亮大賽刷屏了嗎
    除署名外,本文圖片均來自網友這兩天,你的朋友圈被月亮刷屏了嗎?夜空中,雲彩邊,樹梢旁、高樓間、塔頂處……圓圓的月亮高懸,時而皓月當空,時而彩雲追月,賞月的人們紛紛拿出相機或手機,拍下中秋月的最美模樣,在微博、朋友圈等展開了一輪又一輪「曬月亮」比賽。
  •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什麼意思?寓意解讀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什麼意思?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是一種天文現象。通常的說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是在庚子鼠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卻是「十四圓」,最圓時刻出現在2020年8月3日23時59分。  天文專家表示,「十五的月亮十四圓」這種現象比較罕見。
  • 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
    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很多在家修行的居士都會遵行初一十五吃素的飲食原則,其實初一十五吃素不僅僅是因為信佛向善之心,也有歷史的原因,更是符合科學養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下面小編就告訴您,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上行則下效,民間也隨之紛紛效仿,後來就演變成了傳統的"朔望齋"--逢每月初一、十五日吃素。初一十五吃素的宗教原因吃素之本意乃佛教徒為培養『慈悲心』,由梁武帝依開示,下令全國『出家眾』不能吃眾生肉而流傳下來,故全世界之『出家眾』,只有中國才遵守此規定,不過依醫學保健觀點,吃素是很好的,值得鼓吹。
  • 初一十五燒香?佛說:錯了!是初八十四十五……
    初一十五拜佛燒香早已成為一種民俗文化,許多人稱這種習俗來源於佛教。佛家規定信眾每月在這兩天裡要吃齋、誦經、敬佛。那麼,佛教裡到底有這個說法嗎?這種習俗背後有什麼故事呢?翻遍諸經,其實找不到「初一十五燒香」的相關記載。
  •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最圓時刻出現在凌晨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
  • 每月初一有什麼忌諱 需要注意什麼嗎
    沒一個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是比較重要的,所以人們到了這個時期一般都會上香,這樣才可以避免風水出現問題。通常看來,到了初一的時候是更重要的,所以也需要知道有什麼風水忌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風水學看看,每月初一有什麼風水忌諱呢?
  • 大年初一:這天沒有月亮,但這天開啟新年,等待花好月圓!
    這天沒有月亮,但這天開啟新年!農曆正月初一,是傳統年節的第一天。之前民國未興,無論是哪個皇帝坐寶殿,春節總是不能廢止和更改的,仿佛有人之始天經地義。這一套曆法行下來,幾千年來只有完善,沒有大的更動,對中國的文化制度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對東南亞的文化也造成了深重的影響。春節,不但是中國的春節,更是東南亞許多地區的春節。韓國雖然不斷在去中國化,連首都漢城也改成首爾,韓國的年輕人,漸漸的不認識漢字,但無奈春節的對聯和福字總是要貼的。換湯不換藥之餘,韓語寫就的春聯頗有點掩耳盜鈴的意思。
  • 月亮每月一次出現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為什麼日食卻不是每月一次
    本次日食為日環食,月亮在視覺上無法覆蓋整個太陽,最終太陽會只剩一個明亮的「火環」,所以這也叫做火環日食。雖然我國看不到日環食,但全國都可以看見日偏食。日食又分為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日全食和日偏食原理如上圖所示,光線沿直線傳播,又由於月亮和地球的距離比較近,故而此時月亮的本影可以到達地球。此時A點和B點之間剛好處於本影區域,視覺上被月亮全部擋住,所以就產生了日全食。
  • 今年中秋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 初一、十五為何這麼重要?
    初一十五是一個月中的具體兩天,初一是農曆每月的第一天,十五是農曆每月的第十五天,同時,初一十五也是佛教中的十齋日,《地藏經》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 原來這就是初一十五要吃素的原因!!!
    因此,每當朔望日(即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變化因月亮的盈虧影響而達到最大值的時候,我們人體內部血液湧動的「潮汐」也達到了最大值。,即太陽-月亮-地球,同處於一條直線上。氣就容易充足,人體就更健康有活力,所以農曆每月初一持齋吃素為好。農曆十五,「對望日」當月亮到達太陽與地球外端時,也就是地球處於太陽與月亮之間。
  • 今年中秋月亮最圓的時間,請收好!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圖源深圳晚報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
  • 今年農曆六月「十五月亮十四圓」
    內容提要:月亮何時最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天津北方網訊:月亮何時最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在庚子鼠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卻是「十四圓」,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將近今日凌晨時分。
  • 農曆初一、十五為何特別重要?
    初一十五是一個月中的具體兩天,初一是農曆每月的第一天,十五是農曆每月的第十五天,同時,初一十五也是佛教中的十齋日,《地藏經》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昨晚迎來罕見「十四」滿月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脫口而出「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嘛!但是在庚子鼠年(今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卻是「十四圓」,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天文專家表示,「十五的月亮十四圓」這種現象比較罕見。21世紀這100年中,這種情況僅會出現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