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在馬桶中溺亡!家中藏溺水「陷阱」,嚴防2大高危地帶!

2020-12-22 科學家庭育兒

炎炎夏日,寶寶們最愛幹的事兒是什麼?當然是玩水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是你知道嗎?

據數據顯示,「溺水」是孩子「頭號殺手」。

今年入夏以來,就發生了好幾起兒童溺水身亡的事件:

6月21日,重慶8名落水兒童均無生命體徵。

6月26日,亳州一男孩溺水身亡。

6月28日,6歲孩童在公園水域嬉水溺亡。

還有前兩天剛剛發生的悲劇:瀋陽5名少年下水野浴3人溺亡↓↓↓

來源:人民日報

看到這樣的新聞,科大大的心都碎了!

很多家長會說:我不讓孩子去遊泳,不去水邊,就絕對不會溺水。

錯!實際上很多溺水都是發生在家裡有些地方還是你想都想不到的!

今天科大大就來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溺水的問題。

1

5釐米2分鐘,娃就有可能溺亡!

5釐米,2分鐘,是什麼意思呢?

科大大要告訴大家一個可怕的真相:

這也就意味著,除了河邊、遊泳館等容易溺水的地方,家裡、或者娃常常玩耍的地方,也暗藏殺機!

洗澡

是的,不要懷疑,洗澡水也會淹死人。

洗澡過程中,如果家長因為別的事情短暫離開,留寶寶一個人在浴室或浴盆裡,很容易導致寶寶溺亡。

這樣的悲劇真不在少數 ↓↓↓

長沙的王女士給寶寶洗完澡後,讓他自己在盆裡玩,等到發現時孩子已經沒有呼吸了。

來源:湖南都市

所以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寶媽要全程看護,水再淺,也不要鬆開手。

家長可以在洗澡前把所有東西都準備好,避免中途出去拿。爸爸媽媽也可以一起給寶寶洗澡,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上廁所

啥?上廁所也這麼危險?

是的。馬桶中有水,正在學步的寶寶如果栽進去,很可能無法起身,導致溺亡。

前段時間,就有1歲男童不幸在家中衛生間溺亡 ↓↓↓

來源:廣州日報

所以馬桶用完最好把蓋子蓋上,衛生間的門也要常關,千萬馬虎不得。

除了家中,戶外更是「暗藏殺機」

小區、公園內

夏天一到,小區或公園裡的噴泉和人工湖紛紛「營業」。

但這些地方,一個沒看住,寶寶也容易掉進去哦。

遊泳館

寶寶溺水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一個疏忽,就很可能釀成大禍。

比如福州曾發生的一起溺水事件:

這位寶媽帶著2個寶寶去嬰幼兒館遊泳,期間店員離開,讓媽媽看護寶寶。

媽媽卻一直在玩手機,未發現寶寶溺水,最終導致寶寶溺亡。

帶娃去遊泳館,一定要時刻看護著寶寶,千萬不能鬆懈!

2

一旦發現孩子溺水,做好這3步!

你以為的溺水是這樣的:

實際上,真正的溺水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

那麼溺水一般是什麼樣子的呢?

科大大做了一個圖,記不住的可以保存下來。

它的可怕之處在於:看起來不像溺水!

比如下面這幾起新聞,都是因為家長沒能及時發現孩子溺水而釀成的慘劇:

3歲娃遊泳池溺水,2分鐘無人發現↓↓↓

來源:梨視頻

2歲男孩帶著遊泳圈溺水,1分鐘內身體逐漸不動↓↓↓

來源:紅星視頻

及時發現溺水和及時搶救,對於挽救生命至關重要!

所以一旦發現孩子溺水,做好這三步:

第一步:

發現孩子溺水後,爸媽要及時撥打120,並採取搶救措施。

先讓孩子的臉露出水面,從背部把頭託起或者拉住胸部,再把他拖上岸。

上岸後先看孩子的反應、呼吸、脈博,及時清理口鼻異物,以保證氣道通暢。

第二步:

沒有呼吸有脈搏,把頭後仰,做人工呼吸。

第三步:

沒有呼吸沒有脈搏,先人工呼吸,再做胸外按壓,直至救護人員到達。

科大大強烈建議,家長們都能學會辨別溺水特徵和溺水搶救的方法,最好保存圖片,多學多看多練!

但是,你以為這樣就一定安全了嗎?

NO!家長們還要提防「二次溺水」的發生……

3

如何規避「二次溺水」?

武昌曾發生一起事件:

6歲男孩龍龍與父親在遊泳池遊了一個多小時。

晚飯時,父母發現龍龍精神萎靡並不停地咳嗽,體溫也開始升高,急忙送醫院,診斷為急性肺水腫。

沒有溺水,為什麼孩子還會出問題呢?

這是因為兒童身體更加脆弱,在遊泳的過程中發生短暫的溺水,肺部吸入了少量的水。

雖然之後的表現和平時差不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肺部水腫,導致呼吸越來越弱,最終窒息。

這就是可怕的「二次溺水」。

它的症狀更難以發覺、也更隱蔽,一般會有以下表現:

既然二次溺水這麼難發現,那要怎麼避免它的發生呢?

最後,科大大要強調一下,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嚇唬大家,而是希望所有家長都能提高警惕,做好看護。

我們寧願膽戰心驚,也不要痛徹心扉。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在馬桶內溺亡,家中藏有溺水「陷阱」,家長不得不防
    據我所知,最近一個月已經發生了好幾起關於兒童玩水溺亡的悲劇了:6月28日,一名6歲兒童在公園水域戲水溺水而亡6月21日,重慶市潼南區米心鎮8名小學生溺水身亡6月14日,福建廈門兩名少年遊泳被海浪捲走,溺水身亡......
  • 兒童溺水事件不僅發生在江邊,家中也藏有溺水「陷阱」,要當心
    水,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真的太危險了,其實不止是野外的水,就連家中的水同樣也藏有許多隱患。實際上,有許多兒童溺水事件,都是發生在家裡,以及你想不到的地方。1歲男童在家身亡,罪魁禍首竟是馬桶我聽同事講過這樣一件事,一對老人在家帶孩子,就一小段時間沒看到,孩子就沒了!那對老人發現孩子的時候,孩子就在衛生間裡,身體已經冰冷,已經救不回來了。
  • 1歲男童在衛生間溺亡,爺爺痛哭: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事的...
    >近日,溫州市區一名年僅1周半歲的孩子不幸在家中的衛生間溺亡,再次敲響了安全的警鐘。監控截圖△家中這些容器都可能致幼兒溺水記者從溫州市急救中心了解到,2018年也發生過一次類似的事情。2018年6月7日,狀元一3歲小女孩被發現在家中陽臺的魚池裡溺亡。據孩子家人說,孩子活潑好動,自己跑到陽臺養魚的水池邊玩耍,過了好一會了,家中老人才意識到小孩子不見了,這才慌忙去尋找孩子。
  • 男童衛生間溺亡,警惕家中的「隱形殺手」
    近期,各地溺水事故頻發,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而事實上,不止是江河湖泊、泳池容易發生溺水事故,孩子在家中也可能溺水。近日,浙江溫州一名年僅1歲的男童就在家中的衛生間不幸溺亡。不是水多、水深的地方才有溺水的危險。對於嬰幼兒來說,浴缸、魚缸、水盆、水桶甚至是馬桶都很危險。因為只要栽下去嗆到水,或水面蓋過口鼻,孩子力氣小,掙扎不出,就有可能導致溺水,甚至死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公布過不同年齡組兒童溺水的高發地點,其中對於1-4歲幼兒,家裡的臉盆、浴盆、浴缸、室內水缸都很危險。
  • 【防溺水】國務院剛剛發布預警,廣西又有學生野外遊泳溺亡
    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6月22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發布2020年第3號預警。然而令人痛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6月23日,廣西河池市鳳山縣4名學生結伴到野外遊泳,1人不幸溺水身亡。
  • 溺水在兒童意外傷害中居首,為何悲劇不斷?這4個誤區你知道嗎
    我們來看下相關數據,1-14歲兒童傷害死亡中,溺亡佔首位!其實兒童溺水,除了小孩的安全意識薄弱,家長的監管不到位,還有就是對於溺水存在幾個誤區,我們今天就來總結一些,避免更多悲劇的發生。1、溺水都會大喊大叫
  • 南水北調葉縣管理處嚴防兒童溺水事故發生
    郭小胡對這3名兒童進行現場安全教育,同時聯繫孩子家長,向家長講解防溺亡要點知識,並及時上報管理處。3名兒童中最大的8歲,最小的還不到4歲,而他們的家長對於孩子長時間不在家的情況竟全然不知。管理處工作人員來到孩子家中,為其上了一堂夏季防溺亡現場課。家長對工程巡查人員及時發現並制止孩子們的危險行為表示感謝,並保證以後邊教育好孩子,絕不讓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 預防溺水安全知識大全!溼性溺水、乾性溺水你知多少?
    換句話說,乾性溺水,是自己把自己憋死的。「乾性溺水」在所有溺亡事故中,發生的概率只有1%。「乾性溺水」一般多發生於遊泳初學者,過敏體質者、5歲以下小孩、體質差的人以及對外界刺激敏感者身上。 遲發性溺水,又稱二次溺水,是在吸入水之後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生的,這個時候會存在肺水腫的情況。遲發溺水導致生命危險的主要原因是肺部的氣體交換受阻,肺泡功能障礙,肺泡表面重要的表面活性劑流失。
  • 西安市教育局發嚴防溺水緊急通知
    8月9日,西安市教育局發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重點水域管理和巡查,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堅決防範溺水事故發生,同時提醒廣大中小學生及家長,嚴防溺水,確保暑期安全。  2018年暑期以來,全國各地、我省及西安接連發生學生溺亡事件,引起各級領導和社會高度關注。
  • 溺亡事件頻發令人唏噓 溺水已成我國青少年兒童傷害死亡主因
    夏天是溺水事故多發的季節,連日來,國內多地都有溺亡事故發生。尤其近來多地暴雨不斷,汛情緊急,河道湖泊水位上漲,人們更有必要將安全記在心裡,青少年兒童更該如此。根據《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以下簡稱回顧報告),2010年-2015年,溺水已經成為0-19歲青少年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他們更需要好好上一堂防溺水安全課。
  • 孩子在家洗澡也能溺水?是真的
    每到夏季,兒童溺亡的新聞就不曾間斷,每條令人悲痛的消息背後,都牽連著一個甚至幾個破碎的家庭。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溺水死亡的人群中,14歲以下的兒童佔到56.48%。究竟哪些地方是兒童溺水高發地點呢?
  • 嚴防溺水!江海這場演練太實用了!江門這些溺亡黑點了解一下
    嚴防溺水!江海這場演練太實用了!瞬間崩塌防溺水的知識你真的需要了解一下!△心肺復甦示範培訓現場相關連結跟著紅十字會專家學習心肺復甦操作方法1讓病人仰臥在平面上,仰頭舉頦(下巴位置)打開氣道,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於地面。2胸外心臟按壓。按壓部位是病人的胸部正中間、兩乳連接水平位的中心點。
  • 南昌2名初一學生溺水,搜救仍在緊張進行中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8月20日,南昌縣2名初一學生在西梗村下河玩耍時,不幸溺水。截止記者發稿時,其中一個孩子已被打撈上岸,救援人員還在持續搜救另一個小孩。遺憾的是,等大家過來時,2個溺水的孩子已經不見了蹤影。
  • 林口縣公安局加強景區巡邏嚴防溺水事件發生
    東北網7月30日訊 「百日護遊」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林口縣公安局結合全警大巡邏活動,要求在涉水旅遊景點巡邏的單位增設「流動哨」,加強對水域的巡邏檢查,嚴防遊客及學生溺水事件的發生。
  • 1歲孩子浴桶溺水 敲響「家中防溺水」警鐘
    紅網時刻4月10日訊(記者 盧欣 通訊員 謝齊放 高琳)進入高溫天氣後,溺水事件也將進入高發期。常見的溺水一般多發生在泳池、池塘、海邊等,大部分家長也會注意防範。而近日,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兒童醫學中心連收3例溺水患兒,其中2例是池塘溺水,1例是家中溺水,給家長們敲響了「家中防溺水」的警鐘。4月8日晚7點,天氣悶熱,家住長沙芙蓉區的王女士如往常一樣放了一桶溫水,給自己剛1歲半兒子遊遊(化名)洗澡。洗完澡後,王女士便給兒子穿好衣服,一家人一起在客廳休息。
  • 急診科:1歲男童竟在家中溺水
    8月15日晚約8時,伴隨救護車的汽笛聲和緊急腳步聲,來自安化的哲哲被當地醫護人員緊急護送到急診科搶救室,交接說是因為孩子在家中發生了溺水。醫護人員立馬迎上去,連接吸氧管建立靜脈通路。體查發現孩子高熱伴隨意識模糊,四肢張力高且一直躁動哭吵。
  • 男童遊完泳一小時後「溺亡」 醫生:非乾性溺水
    ,1名10歲男童遊泳後犯困,結果他回到家睡了1小時之後卻被發現已經死亡。對此醫生表示,「乾性溺水」一般在當場就會發生不會延遲至1小時再發作,而且出現這種狀況機率非常低。  男童遊泳後1小時在床上「溺亡」?  暑假期間,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到遊泳館裡遊泳,一來鍛鍊身體二來還能降溫解暑。  然而近日一篇名為《男童遊泳後一小時床上「溺亡」家長不得不警惕的「乾性溺水」》的帖子瘋傳網絡。
  • 1人遊泳溺水另1人下水施救,3名學生河邊玩水2人不幸溺亡!
    但炎熱的夏天帶來的並不只有空調、WiFi和冰鎮西瓜,還有那些不能忽視的安全隱患,比如夏天是溺水事件頻發的季節。儘管年年都在提醒預防溺水,但每年都會有悲劇發生。很多男孩子在夏天裡會到村莊或者居住地附近的水域內遊玩,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遊泳技術再高的人也有可能會遇到危險。這不在近日又發生了一起初中生溺亡的事件,兩個年僅十幾歲的孩子因此喪命。
  • 遊完泳一小時後「溺亡」 源於乾性溺水?
    1個小時後,媽媽發現小男孩面部異樣,他的臉上被好似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呼叫無應答,在床上就這樣溺亡了。文章在最後表示男孩死亡的原因就是「乾性溺水」—遊泳時被水嗆到,身體啟動自我保護,自動關閉嗓子眼,導致無法呼吸。
  • 山東濱州又是一起悲傷的溺亡事件暑假期間已有15人喪命轉髮長鳴
    8月5日上午,陽信縣流坡塢鎮曹集學校一名小學6年級學生,在流坡塢鎮東李昂村南一農業生產溝溺水死亡。溺水兒童是該鎮東李昂村李某(12歲),系流坡塢鎮曹集學校小學部6年級1班學生。5日上午,李某約同另外2名同學到位於本村村東的黃馬支溝附近玩耍,在沒有成人陪同下冒險下水,導致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