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細菌是唯一一種只能在胃裡面寄以生存的,對胃的損傷比較大,拖的時間越久越不利。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出現了該問題,擔心會不會傳染給家裡的孩子?但對於爺爺奶奶輩,可能會因為這個問題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覺得兒媳婦或年輕人過於擔心了,因此就可能會有爭吵。那麼,家裡大人有,會不會傳給孩子呢?需不需要及時檢查一下?該如何應對?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種細菌確實能夠傳染,在家庭成員之間,它的主要傳播方式一個是口口,另一個是糞口。口口比較好理解,比如說嘴對嘴的餵小孩食物,而糞口並不是字面上的直接意思,而是說糞便中可能會帶有該細菌,如果便後沒洗手,就容易通過手的接觸傳給其他人。
但至於會不會傳給孩子,答案是可能會,但不是絕對性的。這就要看你是否做好了措施了,看看以下幾方面是否做到了?
有沒有養成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飯前便後都洗手,對於家裡的馬桶、洗手臺等位置,是否定期的消毒了?大人有沒有對孩子嘴對嘴餵食或親孩子?有沒有分餐?分餐當然是好的,但如果家庭成員對此較為反感,可以採取適度分餐的方式,做到了這些,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小減少交叉感染的。
大人有的話,孩子到底有無必要檢查呢?也要看情況,如果沒有什麼不舒服,不必刻意查,但如果孩子胃不舒服了、家庭中有大人的胃裡面長了壞東西的,安全起見,最好查一下比較好。
對於成人來說,如果出現了不及時緩解,越拖可能後果越嚴重,這在孩子身上也同樣如此嗎?並不是這樣,小孩如果有了,因此帶來嚴重的後果的機率是比較低的,特別是對於14歲以下的兒童,如果沒有任何不適表現,是不需要刻意緩解的,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中,可能這個細菌就會被消滅了,平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不必過於緊張擔心。
但有種情況,如果出現了消化性的潰瘍,或相關組織裡長了壞東西,就一定要及時的緩解。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我們在平時都應該要學會預防,要學會注意個人衛生與清潔,家庭成員比較多的,建議使用公筷,家裡有孩子的,不要口對口地餵食,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此外,也要注意食物的衛生,水果一定要洗乾淨了再吃,像海鮮肉類食物要完全煮熟了吃,不要喝生水。
總之,家裡人感染了這種細菌,是有可能會傳給孩子的,但不是絕對的,孩子有沒有必要檢查,要根據以上幾種情況來看。即便有了,可能會有胃的不舒服,但大部分的不舒服跟這種細菌沒太大關係,也不是一定就要將其殺滅,別把結果想得太壞,一家人更不要因此自尋煩惱、互相爭吵,做好預防才更重要。